《一個畫家的心路:路巨鼎文集》是路巨鼎對這幾十年來的藝術思想,創作理念和社會活動實踐的一個深層的認知和總結。《一個畫家的心路:路巨鼎文集》也是一個畫家的藝術心路,或許這點文字和努力能對人們有所啟示。 路巨鼎先生不受世俗的紛擾,常年堅持現實主義創作,但也不排斥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特別是在巴黎考察期間,他頓悟到:這些流派的創作“其中形式構成突破,強調主觀意識做主導的創作的光輝是不應低估的。現代派畫家突破傳統模式一改自然主義對生活的直面摹寫,大膽運用誇張、懸念、多維空間等不斷更新的手法,更接近於藝術創作規律的原本”。他以開闊的胸懷,認識到其他流派的優長,並在此後的創作中吸收借鑑,使他後來的作品如《楓丹白露遠望巴黎》、《期盼》、《最近陽光的地方》等,擺脫了平鋪直敘的弊端,跳出了人為斧鑿的窠臼,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個畫家的心路
- 書名:一個畫家的心路
- 作者:路巨鼎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5973763
- 外文名:The Composition of an Artist
- 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社
- 頁數:357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一個畫家的心路:路巨鼎文集》是路巨鼎的生活和學習經歷的總集。這本雜文集共分為六個部分,包含路巨鼎對家鄉和親人的回憶錄,在繪畫的起步和創作中給予幫助的師長和親人,以及終身奮鬥的事業成果等。他用生動的筆畫描寫,文筆細膩,語言樸實。可見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您是一位細緻入微,體貼厚道的藝術工作者。這本文集是他一生的生活和工作成果的縮寫,讀後感悟頗多,受益匪淺。
作者簡介
路巨鼎,國家一級美術師。男,漢族,安徽宿州人。出生於1940年8月。1961年畢業於安徽藝術學院美術系。1974年至1975年、1988年至1989年兩度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進修深造,師從侯一民、靳尚宜、潘世勛、林崗、趙友萍等教授。曾任鐵道兵文化部創作組美術創作員、鐵道部系統美術創作員,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文協副秘書長,鐵道部藝術高級職稱評審,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常務理事,大路美協主席。
路巨鼎從事油畫創作30多年。從50年代就開始發表作品,有大量作品在全國各大報刊發表,並由美術出版社出版。部分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和國外人士收藏。他長期深入鐵路建設工地及邊遠少數民族地區,足跡遍及全國各地。他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其作品具有一種樸實、厚重、詩情的美
路巨鼎從事油畫創作30多年。從50年代就開始發表作品,有大量作品在全國各大報刊發表,並由美術出版社出版。部分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和國外人士收藏。他長期深入鐵路建設工地及邊遠少數民族地區,足跡遍及全國各地。他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其作品具有一種樸實、厚重、詩情的美
圖書目錄
序言
一 故鄉的情思
家鄉的石板橋
麥收的日子裡
故鄉的情思
我的祖母
父親
我的母親
挑水
大哥
《芥子園畫譜》和二叔
大雜院裡的孩子
岳父的喪事
祖父路洪本祖母路楊氏碑文
父親路樹銀母親楊玉榮碑文
二叔二嬸的碑文
只想看見你(詩)
故鄉來了一位女同學
骨肉情(詩五首)
路邊拾零(詩)
強忍著的淚水
二 追尋大師的腳步
為徐悲鴻大師掃墓
在巴黎的日子(一)
在巴黎的日子(二)
在巴黎的日子(三)
在巴黎過春節
難忘巴黎難忘的友情
中國畫家潘正沂、路巨鼎在巴黎國際藝術城舉行畫展
三 一條艱辛的路
壘起我心中的長城
畫中的詩情
在天安門前寫生
一條艱辛的路
生活,一條創作的母親河
新疆行(詩六首)
西線別情(詩)
出國南洋
應邀赴新疆寫生
四 師生情深
充滿活力和創作激情的畫家(廖靜文)
我喜歡他的執著(侯一民)
真誠樸質畫如其人(潘世勛)
深受愛戴的師長韋啟美教授
趙友萍老師
力群先生的來信
寫給著名版畫大師力群先生的信
丹青妙筆繪工人(韋啟美)
我的引路人張震川老師
讀侯一民老師文集《泡沫集》有感
我國美術的長城(戴澤)
古元先生的評語
平凡而偉大的人格
著名版畫大師古元夫人蔣玉衡先生的信
一封來自美國紐約黃育文老師的信
著名油畫家鮑加先生的來信
著名版畫家鄭震教授的來信
五 我的藝術之路
我的藝術之路
我的藝術感言
在北京油畫學會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北京油畫學會成立
北京油畫學會首屆油畫展的思索
怎樣畫速寫
從《蒙娜麗莎》談油畫
油畫的方法步驟
油畫的精典之作《千里迢迢》
歷史的豐碑如歌的畫卷
現實主義魅力無窮
素描學習中的幾點體會
我畫《聖潔的歌》
我刨作油畫《千里迢迢》
今宵暹羅能幾回(詩)
黃河古渡(詩)
部分詩作
石林(詩二首)
一個在藝術上不斷求索的人——記舞台美術家黎永健先生
根深葉茂,沃土果碩一一記自學成才的青年版畫家張利祥
情感、生活、創作——記青年油畫家王沂光
武夷山(詩二首)
追夢俄羅斯
繪春(五首)
以深深的眷戀情寄古老的北京——記青年油畫家王繼民
油畫《頂樑柱》給我們的創作啟示
執著的藝術追求(靳尚誼)
彩繪瀟灑人生納真善美於尺幅——記詩人,書畫家葉曉山
2004年北京國際藝苑路巨鼎油畫作品展
擁抱生活,彩繪人生(王曉蕾)
六 我與“大路畫展"
鐵道兵版畫和“大路畫展”
“大路”的路(馮復加)
“大路畫展”各屆的情況通報
劉開渠關心“大路畫展”
“大路畫展”跨上新里程
“大路畫展”的藝術群體
願新苗長成大樹
“大路畫展”中的油畫作品
我和中國美術家協會
一幅充滿詩情的畫(張風雷)
李樺先生關心“大路畫展”
腳踏實地不斷精進的現實主義油畫家(王仲)
路漫漫兮君求索·大路的大路(朱海燕)
聯合舉辦“大路畫展”的申報函
關於組織美術作者深入生活,搞好創作的通知
經費報告
關於舉辦第八屆“大路畫展”的通知
侯一民先生的來信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寫給鐵道兵領導的信
油畫巨鼎大路風(楊長德)
藝術活動年表
後記
一 故鄉的情思
家鄉的石板橋
麥收的日子裡
故鄉的情思
我的祖母
父親
我的母親
挑水
大哥
《芥子園畫譜》和二叔
大雜院裡的孩子
岳父的喪事
祖父路洪本祖母路楊氏碑文
父親路樹銀母親楊玉榮碑文
二叔二嬸的碑文
只想看見你(詩)
故鄉來了一位女同學
骨肉情(詩五首)
路邊拾零(詩)
強忍著的淚水
二 追尋大師的腳步
為徐悲鴻大師掃墓
在巴黎的日子(一)
在巴黎的日子(二)
在巴黎的日子(三)
在巴黎過春節
難忘巴黎難忘的友情
中國畫家潘正沂、路巨鼎在巴黎國際藝術城舉行畫展
三 一條艱辛的路
壘起我心中的長城
畫中的詩情
在天安門前寫生
一條艱辛的路
生活,一條創作的母親河
新疆行(詩六首)
西線別情(詩)
出國南洋
應邀赴新疆寫生
四 師生情深
充滿活力和創作激情的畫家(廖靜文)
我喜歡他的執著(侯一民)
真誠樸質畫如其人(潘世勛)
深受愛戴的師長韋啟美教授
趙友萍老師
力群先生的來信
寫給著名版畫大師力群先生的信
丹青妙筆繪工人(韋啟美)
我的引路人張震川老師
讀侯一民老師文集《泡沫集》有感
我國美術的長城(戴澤)
古元先生的評語
平凡而偉大的人格
著名版畫大師古元夫人蔣玉衡先生的信
一封來自美國紐約黃育文老師的信
著名油畫家鮑加先生的來信
著名版畫家鄭震教授的來信
五 我的藝術之路
我的藝術之路
我的藝術感言
在北京油畫學會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北京油畫學會成立
北京油畫學會首屆油畫展的思索
怎樣畫速寫
從《蒙娜麗莎》談油畫
油畫的方法步驟
油畫的精典之作《千里迢迢》
歷史的豐碑如歌的畫卷
現實主義魅力無窮
素描學習中的幾點體會
我畫《聖潔的歌》
我刨作油畫《千里迢迢》
今宵暹羅能幾回(詩)
黃河古渡(詩)
部分詩作
石林(詩二首)
一個在藝術上不斷求索的人——記舞台美術家黎永健先生
根深葉茂,沃土果碩一一記自學成才的青年版畫家張利祥
情感、生活、創作——記青年油畫家王沂光
武夷山(詩二首)
追夢俄羅斯
繪春(五首)
以深深的眷戀情寄古老的北京——記青年油畫家王繼民
油畫《頂樑柱》給我們的創作啟示
執著的藝術追求(靳尚誼)
彩繪瀟灑人生納真善美於尺幅——記詩人,書畫家葉曉山
2004年北京國際藝苑路巨鼎油畫作品展
擁抱生活,彩繪人生(王曉蕾)
六 我與“大路畫展"
鐵道兵版畫和“大路畫展”
“大路”的路(馮復加)
“大路畫展”各屆的情況通報
劉開渠關心“大路畫展”
“大路畫展”跨上新里程
“大路畫展”的藝術群體
願新苗長成大樹
“大路畫展”中的油畫作品
我和中國美術家協會
一幅充滿詩情的畫(張風雷)
李樺先生關心“大路畫展”
腳踏實地不斷精進的現實主義油畫家(王仲)
路漫漫兮君求索·大路的大路(朱海燕)
聯合舉辦“大路畫展”的申報函
關於組織美術作者深入生活,搞好創作的通知
經費報告
關於舉辦第八屆“大路畫展”的通知
侯一民先生的來信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寫給鐵道兵領導的信
油畫巨鼎大路風(楊長德)
藝術活動年表
後記
文摘
大雜院裡的孩子
1953年,二叔的木匠店鋪由木牌坊北街搬到了木牌坊西面的中山大街路南面一個大雜院子裡。那個院子沿街有四間門面房,靠西面的一間門面是姓戴的一家裁縫店。老戴是個外縣人,他有一個女兒,約有十六歲,一個兒子可能是與我年齡差不多。我們同在宿城第一國小的同年級讀書。他也喜歡畫畫,後來因幾經搬家分開後,幾十年來未曾謀面。雖是我經常留心注意他能在美術界的出現,但一直未如願,他後來的生活道路如何,我也是不得而知。東面的三間門面房是二叔的店鋪。白天店鋪里木匠師傅們“叮噹”作響,手裡的木工活兒不停,只有到晚上收工,他們整理好工具清理完了店鋪時才可以清靜下來。緊接著店鋪的後面,院子內有東西兩個廂房。東面三間廂房中南面的兩間是二叔二嬸他們住的,這廂房北面的一小間與店鋪相通著。從這間房子出入都要經過店鋪,這裡是奶奶和我住的。
西面的三間廂房住著一家姓秦的。他家要算是二嬸子娘家的族親。當家的是一個面目和善的老頭兒,墩實的中等個兒,黑黑的臉膛上有一對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他有些文化,在木牌坊東面的中山街一家點心店裡當店員。他的家庭經濟生活看上去是比較殷實。他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我從沒見過,但常聽他們說起她來。在縣城剛解放時她參加了解放軍,隨大軍南下到了上海。二女兒那時也已長大成人,她白皙的面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個兒,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姑娘。
她在南關縣醫院裡上班。當時與我們家街對面姓相的一家雜貨店的一個年輕的夥計相愛。那位長得十分精明又帥氣的青年人,經常到他們家去。我去他們家玩時,常能碰到他們倆在一起竊竊私語。世上的有情人終成眷屬,後來他們終於結了婚生活在一起。這姓秦的家裡還有兩個兒子,大的叫大孩,小的叫二孩;那小兒子與我們年齡相近,也都與我同在一個學校讀書。他從小就是一個很有個性和有主見的人。後來他大學畢業後,一直在符離中學教書,現在已經是一個有成就的高級教師了。
這家的老太太是一個高個子。她瘦瘦的,白白淨淨,是一位非常能幹而且又很精明善良的人。我們這個院子裡一共住著三戶人家,院子很深,後院還有一些房子沒有人居住。住在我們這個院子裡的幾個孩子都愛畫畫。姓秦的那個小兒子,裁縫家兒子,對面雜貨店老相家的兒子和我都是美術的愛好者。那時我們常聚在一起畫。姓相的那個孩子,我至今仍能記得他的名字叫相運泰。他家住在木牌坊南頭的大河南街口,他上面像是還有兩個姐姐,聽說他們還要當電影演員哪。我曾多次去過他們家裡。相運泰比我大幾歲,他是一個少言寡語、文質彬彬的人。後來我去合肥上學,他也到了省話劇團工作。他一度還當上省文化局局長的秘書。1961年我從安徽藝術學院畢業後,分到省文化局藝術處,工作一段時間後又調到省黃梅戲劇團工作,他正和這個劇團里的一位黃梅戲女演員相戀。這位女演員是藝術學院1959年畢業的學生,壽縣人,是一位高鼻樑、大眼睛、大臉盤,非常美麗的姑娘,很有藝術天分和才幹。那時他們已到了熱戀的程度。後來聽人說,在他們相愛時,這個姑娘懷了身孕。自感面子過不去,怕丟人現眼,一時想不開而自殺,就這樣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當時我聽到這個訊息時,很為這位藝術學院的同學感到惋惜,她不應該為此事而輕生。若是在今天這個思想開放的年代,她也不至於走到這一步。她的男友相運泰後來被調任淮南一個文工團里當書記。
在全國解放初期,我們小孩子上學也是很辛苦的,早晨天不亮要起床去上早自習。我們家裡沒有鬧鐘,不能準時起床,常常是鄰居家的孩子起床後,拉動從窗戶系在床頭上的銅鈴,繩子扯進我和奶奶住的小屋裡,孩子們拉動窗外的那根繩子來催我起床。每天鈴聲一響,我便從那甜蜜的夢中醒來,奶奶也會催我穿衣。起來後,我們端上一盞小煤油燈或蠟燭迷迷糊糊地到學校去早讀。
在我們住的這個院子裡,一進門,有一塊已破舊的影壁牆。那是我們幾個小孩子經常在上面出藝術牆報的地方。我們把平時畫的畫挨著貼在那裡。這些兒童的畫引起大人們注意和欣喜。他們看後,常常給予一些鼓勵,我們畫畫的興致也就由此而越來越高了。我那時喜歡畫的畫是小人書上古代故事中的一些人物。如武松打虎、關公、張飛、鐘馗或二叔那本《芥子園畫譜》中的山水、花鳥、人物之類。平時我把父親、母親給我的零用錢省下來,買~些畫紙、顏色、畫筆和一些美術的參考書。在我和奶奶住的那間小屋的牆壁上,經常被我畫的畫所貼滿。
老師知道我的愛好,在學校里出牆報,也常讓我畫。為畫好一張畫,有時中午放學不回家,讓同學給我帶飯。畫好一張畫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誇獎,也是特別興奮受鼓舞。記得我三年級時畫了一張臨摹畫,讓我至今不忘。那是一名志願軍戰士在朝鮮戰場上趴在戰壕的掩體裡向遠處的敵人射擊的畫面。畫完後,被貼在牆報欄里,我覺得很光榮。它也成了那時我畫畫一個進步的新起點。閒暇的晚上我們院子裡的那幾個孩子,還把自己在4厘米的小玻璃片上畫的畫,用手電筒投放到那雪白的牆上,這些小玻璃上的畫也就成了我的最早自製的幻燈片。這一活動也常引來一些已成年的大孩子們來玩。在那時候,我們院子裡幾個愛好畫畫的孩子,因美術牆報而引發大家在一起經常交流,搞一些遊戲式的活動,相互學習,相互影響,也培養了我們的美術興趣,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P57-59
1953年,二叔的木匠店鋪由木牌坊北街搬到了木牌坊西面的中山大街路南面一個大雜院子裡。那個院子沿街有四間門面房,靠西面的一間門面是姓戴的一家裁縫店。老戴是個外縣人,他有一個女兒,約有十六歲,一個兒子可能是與我年齡差不多。我們同在宿城第一國小的同年級讀書。他也喜歡畫畫,後來因幾經搬家分開後,幾十年來未曾謀面。雖是我經常留心注意他能在美術界的出現,但一直未如願,他後來的生活道路如何,我也是不得而知。東面的三間門面房是二叔的店鋪。白天店鋪里木匠師傅們“叮噹”作響,手裡的木工活兒不停,只有到晚上收工,他們整理好工具清理完了店鋪時才可以清靜下來。緊接著店鋪的後面,院子內有東西兩個廂房。東面三間廂房中南面的兩間是二叔二嬸他們住的,這廂房北面的一小間與店鋪相通著。從這間房子出入都要經過店鋪,這裡是奶奶和我住的。
西面的三間廂房住著一家姓秦的。他家要算是二嬸子娘家的族親。當家的是一個面目和善的老頭兒,墩實的中等個兒,黑黑的臉膛上有一對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他有些文化,在木牌坊東面的中山街一家點心店裡當店員。他的家庭經濟生活看上去是比較殷實。他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我從沒見過,但常聽他們說起她來。在縣城剛解放時她參加了解放軍,隨大軍南下到了上海。二女兒那時也已長大成人,她白皙的面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個兒,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姑娘。
她在南關縣醫院裡上班。當時與我們家街對面姓相的一家雜貨店的一個年輕的夥計相愛。那位長得十分精明又帥氣的青年人,經常到他們家去。我去他們家玩時,常能碰到他們倆在一起竊竊私語。世上的有情人終成眷屬,後來他們終於結了婚生活在一起。這姓秦的家裡還有兩個兒子,大的叫大孩,小的叫二孩;那小兒子與我們年齡相近,也都與我同在一個學校讀書。他從小就是一個很有個性和有主見的人。後來他大學畢業後,一直在符離中學教書,現在已經是一個有成就的高級教師了。
這家的老太太是一個高個子。她瘦瘦的,白白淨淨,是一位非常能幹而且又很精明善良的人。我們這個院子裡一共住著三戶人家,院子很深,後院還有一些房子沒有人居住。住在我們這個院子裡的幾個孩子都愛畫畫。姓秦的那個小兒子,裁縫家兒子,對面雜貨店老相家的兒子和我都是美術的愛好者。那時我們常聚在一起畫。姓相的那個孩子,我至今仍能記得他的名字叫相運泰。他家住在木牌坊南頭的大河南街口,他上面像是還有兩個姐姐,聽說他們還要當電影演員哪。我曾多次去過他們家裡。相運泰比我大幾歲,他是一個少言寡語、文質彬彬的人。後來我去合肥上學,他也到了省話劇團工作。他一度還當上省文化局局長的秘書。1961年我從安徽藝術學院畢業後,分到省文化局藝術處,工作一段時間後又調到省黃梅戲劇團工作,他正和這個劇團里的一位黃梅戲女演員相戀。這位女演員是藝術學院1959年畢業的學生,壽縣人,是一位高鼻樑、大眼睛、大臉盤,非常美麗的姑娘,很有藝術天分和才幹。那時他們已到了熱戀的程度。後來聽人說,在他們相愛時,這個姑娘懷了身孕。自感面子過不去,怕丟人現眼,一時想不開而自殺,就這樣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當時我聽到這個訊息時,很為這位藝術學院的同學感到惋惜,她不應該為此事而輕生。若是在今天這個思想開放的年代,她也不至於走到這一步。她的男友相運泰後來被調任淮南一個文工團里當書記。
在全國解放初期,我們小孩子上學也是很辛苦的,早晨天不亮要起床去上早自習。我們家裡沒有鬧鐘,不能準時起床,常常是鄰居家的孩子起床後,拉動從窗戶系在床頭上的銅鈴,繩子扯進我和奶奶住的小屋裡,孩子們拉動窗外的那根繩子來催我起床。每天鈴聲一響,我便從那甜蜜的夢中醒來,奶奶也會催我穿衣。起來後,我們端上一盞小煤油燈或蠟燭迷迷糊糊地到學校去早讀。
在我們住的這個院子裡,一進門,有一塊已破舊的影壁牆。那是我們幾個小孩子經常在上面出藝術牆報的地方。我們把平時畫的畫挨著貼在那裡。這些兒童的畫引起大人們注意和欣喜。他們看後,常常給予一些鼓勵,我們畫畫的興致也就由此而越來越高了。我那時喜歡畫的畫是小人書上古代故事中的一些人物。如武松打虎、關公、張飛、鐘馗或二叔那本《芥子園畫譜》中的山水、花鳥、人物之類。平時我把父親、母親給我的零用錢省下來,買~些畫紙、顏色、畫筆和一些美術的參考書。在我和奶奶住的那間小屋的牆壁上,經常被我畫的畫所貼滿。
老師知道我的愛好,在學校里出牆報,也常讓我畫。為畫好一張畫,有時中午放學不回家,讓同學給我帶飯。畫好一張畫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誇獎,也是特別興奮受鼓舞。記得我三年級時畫了一張臨摹畫,讓我至今不忘。那是一名志願軍戰士在朝鮮戰場上趴在戰壕的掩體裡向遠處的敵人射擊的畫面。畫完後,被貼在牆報欄里,我覺得很光榮。它也成了那時我畫畫一個進步的新起點。閒暇的晚上我們院子裡的那幾個孩子,還把自己在4厘米的小玻璃片上畫的畫,用手電筒投放到那雪白的牆上,這些小玻璃上的畫也就成了我的最早自製的幻燈片。這一活動也常引來一些已成年的大孩子們來玩。在那時候,我們院子裡幾個愛好畫畫的孩子,因美術牆報而引發大家在一起經常交流,搞一些遊戲式的活動,相互學習,相互影響,也培養了我們的美術興趣,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P57-59
後記
一個普通勞動家庭出身的我,從幼年讀書求學,到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來到了鐵道兵部隊,從事美術創作工作,大半生走南闖北,歷盡了乾辛萬苦,風風雨雨。工作中的波折起伏,其中有種種的酸辣苦甜,也遇到不少新奇而有趣的故事,有諸多無聞的日常工作,也有幾多讓人很有成就感的亮點突顯,有許多讓人難解的困擾和煩惱,也有讓人興奮而又愉悅的難忘時刻。這些都讓我久久不能釋懷,也讓我在思緒中不斷涌動著波瀾,勢有要衝破堤岸之感。
這些生活中的歷練,無疑成為我精神財富的豐沛儲存。它的匯集、構成,也將成為我的藝術作品之一。從2000年起,我就開始在美術創作之餘,整理編寫我的文稿,至今已歷時十年。眼看整理成冊,中途又因住所的多次搬遷,梳理出來的文稿在電腦中不慎丟失。無奈之下,只得又重起鑼鼓再開張。又多半年時光過去,在我二兒媳張紅梅的幫助下,重新列印,又幾經校對修改增補,再次輸入電腦。這樣多年心血的凝聚,此書才算初具眉目。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人,讀書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空餘之時,出差途中,我總喜歡帶幾本書,有空就讀。我每到一個地方,總愛逛新華書店。平時在家中,閒暇之時,也是愛去書店,書攤轉轉。遇到自己喜歡的書總要買上幾本。我的床頭和書櫃、窗台、桌案上到處都擺滿了書。書與我已結下了不解之緣。書像水一樣,它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現在我的家中,各種藏書,已多達萬餘冊。我敢說我對書的痴迷,可以稱之為情有獨鐘了。
“腹有詩書氣自華”。從事文藝創作,無論是文學家、音樂家、美術家、書法家和表演藝術家但凡在事業上有所建樹者誰又能離得開讀書,離開書籍知識對他的滋養呢。
從國小開始,我就開始讀巴金的小說,像他的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我還是從巴金書中我開始學會對“得、底、的、地”的準確套用。
青年時期我讀過的書有《三家巷》、《紅旗譜》、楊沫的《青春之歌》,丁玲的《太陽照到桑乾河上》、《林海雪原》、《鐵道游擊隊》、《迎春花》、《苦菜花》、《紅岩》等。後來又讀了中國的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三國演義》、《西遊記》和《三言兩拍》、《醒世姻緣傳》、唐詩宋詞等。 外國文學作品我也讀過很多,對我影響較深的有托爾斯泰的《復活》、《安娜卡列尼娜》、肖霍洛夫的《靜靜的頓河》以及《多雪的冬天》、《區委書記》、《市委書記》、《活下去,並且要記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四十一個》、《牛虻》、《茶花女》、《伯爵家的苔絲》、《渴望生活——梵谷傳》等等。
我是個從事現實主義油畫創作的畫家。我到生活中去,接觸生活,觀察、體驗生活中的人和事,產生的創作靈感和創作的衝動,選材、加工、構思、經營、集中概括和提高,我認識生活,捕捉那靈動的生活內涵的能力,賦予作品中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深邃的意蘊,也多是得益於讀書。我的油畫作品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深情的詩意,也多是書給我的養分所致。
平時我喜歡寫寫記記,口袋中常裝有一個小本子,把隨時發生在身邊的有意義的事記下來。我喜歡寫日記,自1958年起至今,已記有二十多本日記。1997年我被國務院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派往巴黎國際藝術城進修考察半年,我堅持每天寫日記。半年後回國,我寫了十三萬字的日記,詳實而生動地記錄了我在巴黎和歐洲十三國學習歐洲油畫藝術及所到之處的體會和見聞。後來我又去東南亞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旅遊寫生,又寫下了四萬多字的日記和散記。
正是我平時有個記日記的習慣,愛寫點東西,所以手頭有多年來積累的一些文稿。今天把這些散亂的文稿整理、編撰成冊,也是我對這幾十年來的藝術思想,創作理念和社會活動實踐的一個深層的認知和總結。它也是一個畫家的藝術心路,或許我這點文字和努力能對人們有所啟示。
我的這本文集,在編寫過程中,受到家人、師友、老同學的關注。他們企盼著它的出版發行。
在文集的撰稿出版的過程中,曾得到人民出版社周濤勇編輯,原安徽美術出版社主編朱秀坤先生和現任的主編武忠平先生,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油畫》雜誌的主編王坤先生及中國文聯出版社的王萌編輯的熱情指導和幫助。
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徐悲鴻大師的夫人廖靜文先生對文集的出版十分關切,她給予熱情地鼓勵並親題書名《一個畫家的心路》,中國文聯出版社副總編朱輝軍先生欣然為我撰寫文集的序言。為此我深表謝意。
路巨鼎 2011年7月1日
這些生活中的歷練,無疑成為我精神財富的豐沛儲存。它的匯集、構成,也將成為我的藝術作品之一。從2000年起,我就開始在美術創作之餘,整理編寫我的文稿,至今已歷時十年。眼看整理成冊,中途又因住所的多次搬遷,梳理出來的文稿在電腦中不慎丟失。無奈之下,只得又重起鑼鼓再開張。又多半年時光過去,在我二兒媳張紅梅的幫助下,重新列印,又幾經校對修改增補,再次輸入電腦。這樣多年心血的凝聚,此書才算初具眉目。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人,讀書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空餘之時,出差途中,我總喜歡帶幾本書,有空就讀。我每到一個地方,總愛逛新華書店。平時在家中,閒暇之時,也是愛去書店,書攤轉轉。遇到自己喜歡的書總要買上幾本。我的床頭和書櫃、窗台、桌案上到處都擺滿了書。書與我已結下了不解之緣。書像水一樣,它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現在我的家中,各種藏書,已多達萬餘冊。我敢說我對書的痴迷,可以稱之為情有獨鐘了。
“腹有詩書氣自華”。從事文藝創作,無論是文學家、音樂家、美術家、書法家和表演藝術家但凡在事業上有所建樹者誰又能離得開讀書,離開書籍知識對他的滋養呢。
從國小開始,我就開始讀巴金的小說,像他的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我還是從巴金書中我開始學會對“得、底、的、地”的準確套用。
青年時期我讀過的書有《三家巷》、《紅旗譜》、楊沫的《青春之歌》,丁玲的《太陽照到桑乾河上》、《林海雪原》、《鐵道游擊隊》、《迎春花》、《苦菜花》、《紅岩》等。後來又讀了中國的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三國演義》、《西遊記》和《三言兩拍》、《醒世姻緣傳》、唐詩宋詞等。 外國文學作品我也讀過很多,對我影響較深的有托爾斯泰的《復活》、《安娜卡列尼娜》、肖霍洛夫的《靜靜的頓河》以及《多雪的冬天》、《區委書記》、《市委書記》、《活下去,並且要記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四十一個》、《牛虻》、《茶花女》、《伯爵家的苔絲》、《渴望生活——梵谷傳》等等。
我是個從事現實主義油畫創作的畫家。我到生活中去,接觸生活,觀察、體驗生活中的人和事,產生的創作靈感和創作的衝動,選材、加工、構思、經營、集中概括和提高,我認識生活,捕捉那靈動的生活內涵的能力,賦予作品中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深邃的意蘊,也多是得益於讀書。我的油畫作品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深情的詩意,也多是書給我的養分所致。
平時我喜歡寫寫記記,口袋中常裝有一個小本子,把隨時發生在身邊的有意義的事記下來。我喜歡寫日記,自1958年起至今,已記有二十多本日記。1997年我被國務院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派往巴黎國際藝術城進修考察半年,我堅持每天寫日記。半年後回國,我寫了十三萬字的日記,詳實而生動地記錄了我在巴黎和歐洲十三國學習歐洲油畫藝術及所到之處的體會和見聞。後來我又去東南亞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旅遊寫生,又寫下了四萬多字的日記和散記。
正是我平時有個記日記的習慣,愛寫點東西,所以手頭有多年來積累的一些文稿。今天把這些散亂的文稿整理、編撰成冊,也是我對這幾十年來的藝術思想,創作理念和社會活動實踐的一個深層的認知和總結。它也是一個畫家的藝術心路,或許我這點文字和努力能對人們有所啟示。
我的這本文集,在編寫過程中,受到家人、師友、老同學的關注。他們企盼著它的出版發行。
在文集的撰稿出版的過程中,曾得到人民出版社周濤勇編輯,原安徽美術出版社主編朱秀坤先生和現任的主編武忠平先生,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油畫》雜誌的主編王坤先生及中國文聯出版社的王萌編輯的熱情指導和幫助。
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徐悲鴻大師的夫人廖靜文先生對文集的出版十分關切,她給予熱情地鼓勵並親題書名《一個畫家的心路》,中國文聯出版社副總編朱輝軍先生欣然為我撰寫文集的序言。為此我深表謝意。
路巨鼎 2011年7月1日
序言
由小路走上坦途
朱輝軍
馬克思在《資本論》法文版序言裡有一句名言:“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科學是如此,藝術難道不也是如此嗎?藝術,如果步人後塵、亦步亦趨,那無非是古人的翻版,或洋人的拷貝,以及名家的影子。只有獨闢蹊徑、艱苦攀登,才可經由別人未曾涉足的崎嶇小路,走上藝術的通衢大道的。
路巨鼎先生就是這樣一位藝術家。他被業內外人們呼為“大路”,但他自己則說:“我願和千百萬築路工人一起,爬一輩子高山,走一輩子小路,畫一輩子鐵路。”他確實是這么做的,但他卻從小路中走出了一條坦途。
幾十年來,路巨鼎先生取得了豐碩成果,受到了畫壇、藝苑許多名家大師的好評,力群、廖靜文、侯一民、靳尚誼、韋啟美、潘世勛等都先後撰文予以推介。如今在他出版自己的文集時,卻來約我為之作序。我與他素不相識,僅在一些畫冊中閱過他的畫作。那天他造訪我時,但見一位高大威武的老人,表情嚴肅而又態度誠懇地說出他的想法。全然不像我常見的藝術家,倒很像受過嚴格訓練的軍人。我誠惶誠恐、百思難解:或許因為我是編審,與畫壇無關;或許因為我是晚輩,與他的師友沒有瓜葛;或許因為我是評論家,不參與藝術實踐,他因此想來聽聽門外的比較年輕的專家,對他為人從藝的相對客觀公允的看法?為此,我認真通讀了他的全部文稿,並拜讀了名家大師們的評論,更仔細地品味了他的主要作品。畢竟,讀一個藝術家,不僅要讀他的歷史,更要讀他的作品,並將他的作品放到他的成長道路中,特別是放在其所處的時代大潮中,予以觀照和考察,才能說出別人言所未言、或言之不詳的話來。
從總體上說,要把握路巨鼎先生的藝術,有三點至關重要:時代氣息、工人風采、民族神韻。至於全面地評價,還會涉及許多方面,往下我也會提到一些。但面對這么一位特別出色的畫家,其主要的、根本的,是這三條。
一個藝術家是時代的產物,同時也體現著時代的精神,並通過作品反映著時代的進程。那些試圖與時代疏遠或隔絕的藝術家,基本沒有成其氣候的,只有那些緊隨時代步伐、感受時代脈搏,才能真切地反應時代的風貌,洋溢著時代的氣息。著名作家巴爾扎克曾稱自己為時代的書記官,所以馬克思、恩格斯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如今,我們要了解十九世紀法國乃至歐洲的時代環境和人文風情,除了從歷史學著作中間接了解外,更主要的是從巴爾扎克等作家的作品中去直接感受。偉大的作家和藝術家,如托爾斯泰、高爾基、羅丹、畢卡索等,都具有這樣的特質。
路巨鼎先生一開始就自覺地追隨時代的節奏,幾十年來如一日,每年都用兩三個月時間深入到建設和改革的第一線。不論是冰天雪地的大興安嶺,還是叢林湍流的雲貴高原,不論是風吹草低的內蒙高原,還是黃沙漫漫的新疆戈壁,都留下了他跋涉的足跡,都留下了他與戰士和工人風餐露宿的印跡。如今有些藝術家躲在象牙塔內,或者泡在賓館酒吧,藉助酒精和咖啡等來獲得點靈感,再塗抹幾幅誰也看不懂的所謂抽象派畫作,能指望這樣的作品有多大的價值嗎?而路巨鼎先生則深入到邊疆,深入到基層,所以他的畫作有令人觸動的火熱場景(《高路入雲端》、《福音》等),有讓人留戀的溫馨氣氛(《山窩窩》、《山上那顆柿子樹》等),有讓人神往的邊境風情(《初晴》、《等》等),並因此而留在了歷史上。
與時代的貼近,使他自然而然地選擇了現實主義道路。現實主義如今被許多畫家及其他藝術家視作落伍的東西,特別是經歷了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之後,現實主義似乎是陳腐不堪的舊抹布,被棄之不顧。其實,現實主義不僅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仍然是,具有頑強生命力的創作精神、創作原則和創作方法。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並不能取代它,就像當年浪漫主義、印象主義等並未取代它一樣,無非是互補,常常還互相滲透、相得益彰。
路巨鼎先生不受世俗的紛擾,常年堅持現實主義創作,但也不排斥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特別是在巴黎考察期間,他頓悟到:這些流派的創作“其中形式構成突破,強調主觀意識做主導的創作的光輝是不應低估的。現代派畫家突破傳統模式一改自然主義對生活的直面摹寫,大膽運用誇張、懸念、多維空間等不斷更新的手法,更接近於藝術創作規律的原本”。他以開闊的胸懷,認識到其他流派的優長,並在此後的創作中吸收借鑑,使他後來的作品如《楓丹白露遠望巴黎》、《期盼》、《最近陽光的地方》等,擺脫了平鋪直敘的弊端,跳出了人為斧鑿的窠臼,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工人階級是國家的主人,是時代的先鋒隊。可是多年來,工人階級在我國文藝作品中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充分展現。在當代文學史上,能數出來的,也就是《原動力》、《鐵水奔流》、《百鍊成鋼》、《沸騰的群山》、《喬廠長上任記》等寥寥幾部。在當代美術史上,除了《長江的黎明》、《大路歌》、《爐火正紅》、《我愛油田》、《鋼水汗水》、《心靈的歌》等有些影響外,成功的作品也不多見。因此可以說,我國文學藝術對工人階級的態度和表現,與工人階級的實際地位和作用,是遠不相稱的。
當然,描繪工人階級的形象,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也是世界文壇藝苑中,成功作品並不多的緣由。這裡有一個“入於其中,超乎其上”的問題。多年來,我在一些地方、一些領域的文藝座談會上,多次表明過這個意思。務必要在深入把握各地、各行業的特色優勢的基礎上,超越地域、領域的局限,找到打動其他地方、其他領域的人們的共鳴之處,惟有如此才能獲得普遍效應。
路巨鼎先生基本上實現了這一要求。他大半生堅持將他的視野和畫筆,始終對準工人階級,特別是鐵路工人。他的重要作品《千里迢迢》、《織女》、《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水》、《情系群山》、《山花正開》等等,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展現了築路工人(或軍工)的風采,表現了他們豪邁爽快的性格,也披露了他們柔和細膩的溫情。但他並不拘囿於工廠工地,也不拘泥於生產革新(曾有過多少作品是這么描繪的啊),他,注重的是人——工人,他們的悲歡離合,他們的喜怒哀樂,因此,他們所重也是我們所關心的,他們所慮也是我們所關注的,我們就與他們的脈搏一同躍動了!可以說,工人階級的那讓我們景仰、讓我們推崇、讓我們感佩的群像,在路巨鼎先生的作品中得到了集中、充分而且生動的展現。再過一些年,我們再重讀他這些以工人階級為主人公的畫作,就會知道它們是多么的珍貴!
時代的宏大主題,工人階級的豪邁情懷,促使路巨鼎先生大多採用油畫的形式來表現。作為舶來品,油畫要表現當代中國的時代風貌和人物風采,在繪畫精神、繪畫形式、繪畫語言等等方面,都要進行一些創造性的轉換。
就我目前所了解的情況,我感覺,路巨鼎先生在繪畫形式和語言上主要是從兩方面進行這種轉換。一是在技法上大量採用中國傳統構圖布局方式,虛實結合、遠近結合,所以他的許多畫作給人以高遠、厚實的感覺。在色彩運用上,也吸收了中國畫的用墨著色方式,以暖色調為主,強調對比,這就在技術層面上,實現了油畫的本土化。二是在意境的營造上,充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他曾閱讀大量文學作品。喜愛的作品中有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特別是巴金的許多作品,耳濡目染讓他不知不覺地獲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染和薰陶。所以他中後期的作品,不再刻意追求單純的逼真,而是在真實的基礎上,追求意境,追求詩意,追求畫外之韻。這也使他大大超越了那些摹寫自然的傳統現實主義畫家,同時也很好地實現了東西方文化在畫架上的交融。
路巨鼎先生以油畫為主,但他多才多藝,廣泛涉及版畫、連環畫,甚至雕塑,人物、靜物、風景並舉。他同時也是畫展的組織者,從1979年以來,他和他的同事一起組織並主持了“大路畫展”,迄今己在京舉辦了十三屆,推出了不少優秀畫作和畫家,成為當代畫壇一個令人矚目的現象。
已逾古稀的路巨鼎先生依然在跋涉。畫家永遠不老,藝術家青春常駐。杜甫說:“庾信文章老更成”,路巨鼎先生的畫作已經臻入境界,我感覺,並相信,他只要再進一步,眼到、心到、手到,就可到爐火純青的境地了。這不就是馬克思說的“光輝的頂點”么!
2011年11月12日
(朱輝軍中國文聯出版社副主編)
朱輝軍
馬克思在《資本論》法文版序言裡有一句名言:“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科學是如此,藝術難道不也是如此嗎?藝術,如果步人後塵、亦步亦趨,那無非是古人的翻版,或洋人的拷貝,以及名家的影子。只有獨闢蹊徑、艱苦攀登,才可經由別人未曾涉足的崎嶇小路,走上藝術的通衢大道的。
路巨鼎先生就是這樣一位藝術家。他被業內外人們呼為“大路”,但他自己則說:“我願和千百萬築路工人一起,爬一輩子高山,走一輩子小路,畫一輩子鐵路。”他確實是這么做的,但他卻從小路中走出了一條坦途。
幾十年來,路巨鼎先生取得了豐碩成果,受到了畫壇、藝苑許多名家大師的好評,力群、廖靜文、侯一民、靳尚誼、韋啟美、潘世勛等都先後撰文予以推介。如今在他出版自己的文集時,卻來約我為之作序。我與他素不相識,僅在一些畫冊中閱過他的畫作。那天他造訪我時,但見一位高大威武的老人,表情嚴肅而又態度誠懇地說出他的想法。全然不像我常見的藝術家,倒很像受過嚴格訓練的軍人。我誠惶誠恐、百思難解:或許因為我是編審,與畫壇無關;或許因為我是晚輩,與他的師友沒有瓜葛;或許因為我是評論家,不參與藝術實踐,他因此想來聽聽門外的比較年輕的專家,對他為人從藝的相對客觀公允的看法?為此,我認真通讀了他的全部文稿,並拜讀了名家大師們的評論,更仔細地品味了他的主要作品。畢竟,讀一個藝術家,不僅要讀他的歷史,更要讀他的作品,並將他的作品放到他的成長道路中,特別是放在其所處的時代大潮中,予以觀照和考察,才能說出別人言所未言、或言之不詳的話來。
從總體上說,要把握路巨鼎先生的藝術,有三點至關重要:時代氣息、工人風采、民族神韻。至於全面地評價,還會涉及許多方面,往下我也會提到一些。但面對這么一位特別出色的畫家,其主要的、根本的,是這三條。
一個藝術家是時代的產物,同時也體現著時代的精神,並通過作品反映著時代的進程。那些試圖與時代疏遠或隔絕的藝術家,基本沒有成其氣候的,只有那些緊隨時代步伐、感受時代脈搏,才能真切地反應時代的風貌,洋溢著時代的氣息。著名作家巴爾扎克曾稱自己為時代的書記官,所以馬克思、恩格斯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如今,我們要了解十九世紀法國乃至歐洲的時代環境和人文風情,除了從歷史學著作中間接了解外,更主要的是從巴爾扎克等作家的作品中去直接感受。偉大的作家和藝術家,如托爾斯泰、高爾基、羅丹、畢卡索等,都具有這樣的特質。
路巨鼎先生一開始就自覺地追隨時代的節奏,幾十年來如一日,每年都用兩三個月時間深入到建設和改革的第一線。不論是冰天雪地的大興安嶺,還是叢林湍流的雲貴高原,不論是風吹草低的內蒙高原,還是黃沙漫漫的新疆戈壁,都留下了他跋涉的足跡,都留下了他與戰士和工人風餐露宿的印跡。如今有些藝術家躲在象牙塔內,或者泡在賓館酒吧,藉助酒精和咖啡等來獲得點靈感,再塗抹幾幅誰也看不懂的所謂抽象派畫作,能指望這樣的作品有多大的價值嗎?而路巨鼎先生則深入到邊疆,深入到基層,所以他的畫作有令人觸動的火熱場景(《高路入雲端》、《福音》等),有讓人留戀的溫馨氣氛(《山窩窩》、《山上那顆柿子樹》等),有讓人神往的邊境風情(《初晴》、《等》等),並因此而留在了歷史上。
與時代的貼近,使他自然而然地選擇了現實主義道路。現實主義如今被許多畫家及其他藝術家視作落伍的東西,特別是經歷了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之後,現實主義似乎是陳腐不堪的舊抹布,被棄之不顧。其實,現實主義不僅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仍然是,具有頑強生命力的創作精神、創作原則和創作方法。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並不能取代它,就像當年浪漫主義、印象主義等並未取代它一樣,無非是互補,常常還互相滲透、相得益彰。
路巨鼎先生不受世俗的紛擾,常年堅持現實主義創作,但也不排斥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特別是在巴黎考察期間,他頓悟到:這些流派的創作“其中形式構成突破,強調主觀意識做主導的創作的光輝是不應低估的。現代派畫家突破傳統模式一改自然主義對生活的直面摹寫,大膽運用誇張、懸念、多維空間等不斷更新的手法,更接近於藝術創作規律的原本”。他以開闊的胸懷,認識到其他流派的優長,並在此後的創作中吸收借鑑,使他後來的作品如《楓丹白露遠望巴黎》、《期盼》、《最近陽光的地方》等,擺脫了平鋪直敘的弊端,跳出了人為斧鑿的窠臼,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工人階級是國家的主人,是時代的先鋒隊。可是多年來,工人階級在我國文藝作品中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充分展現。在當代文學史上,能數出來的,也就是《原動力》、《鐵水奔流》、《百鍊成鋼》、《沸騰的群山》、《喬廠長上任記》等寥寥幾部。在當代美術史上,除了《長江的黎明》、《大路歌》、《爐火正紅》、《我愛油田》、《鋼水汗水》、《心靈的歌》等有些影響外,成功的作品也不多見。因此可以說,我國文學藝術對工人階級的態度和表現,與工人階級的實際地位和作用,是遠不相稱的。
當然,描繪工人階級的形象,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也是世界文壇藝苑中,成功作品並不多的緣由。這裡有一個“入於其中,超乎其上”的問題。多年來,我在一些地方、一些領域的文藝座談會上,多次表明過這個意思。務必要在深入把握各地、各行業的特色優勢的基礎上,超越地域、領域的局限,找到打動其他地方、其他領域的人們的共鳴之處,惟有如此才能獲得普遍效應。
路巨鼎先生基本上實現了這一要求。他大半生堅持將他的視野和畫筆,始終對準工人階級,特別是鐵路工人。他的重要作品《千里迢迢》、《織女》、《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水》、《情系群山》、《山花正開》等等,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展現了築路工人(或軍工)的風采,表現了他們豪邁爽快的性格,也披露了他們柔和細膩的溫情。但他並不拘囿於工廠工地,也不拘泥於生產革新(曾有過多少作品是這么描繪的啊),他,注重的是人——工人,他們的悲歡離合,他們的喜怒哀樂,因此,他們所重也是我們所關心的,他們所慮也是我們所關注的,我們就與他們的脈搏一同躍動了!可以說,工人階級的那讓我們景仰、讓我們推崇、讓我們感佩的群像,在路巨鼎先生的作品中得到了集中、充分而且生動的展現。再過一些年,我們再重讀他這些以工人階級為主人公的畫作,就會知道它們是多么的珍貴!
時代的宏大主題,工人階級的豪邁情懷,促使路巨鼎先生大多採用油畫的形式來表現。作為舶來品,油畫要表現當代中國的時代風貌和人物風采,在繪畫精神、繪畫形式、繪畫語言等等方面,都要進行一些創造性的轉換。
就我目前所了解的情況,我感覺,路巨鼎先生在繪畫形式和語言上主要是從兩方面進行這種轉換。一是在技法上大量採用中國傳統構圖布局方式,虛實結合、遠近結合,所以他的許多畫作給人以高遠、厚實的感覺。在色彩運用上,也吸收了中國畫的用墨著色方式,以暖色調為主,強調對比,這就在技術層面上,實現了油畫的本土化。二是在意境的營造上,充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他曾閱讀大量文學作品。喜愛的作品中有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特別是巴金的許多作品,耳濡目染讓他不知不覺地獲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染和薰陶。所以他中後期的作品,不再刻意追求單純的逼真,而是在真實的基礎上,追求意境,追求詩意,追求畫外之韻。這也使他大大超越了那些摹寫自然的傳統現實主義畫家,同時也很好地實現了東西方文化在畫架上的交融。
路巨鼎先生以油畫為主,但他多才多藝,廣泛涉及版畫、連環畫,甚至雕塑,人物、靜物、風景並舉。他同時也是畫展的組織者,從1979年以來,他和他的同事一起組織並主持了“大路畫展”,迄今己在京舉辦了十三屆,推出了不少優秀畫作和畫家,成為當代畫壇一個令人矚目的現象。
已逾古稀的路巨鼎先生依然在跋涉。畫家永遠不老,藝術家青春常駐。杜甫說:“庾信文章老更成”,路巨鼎先生的畫作已經臻入境界,我感覺,並相信,他只要再進一步,眼到、心到、手到,就可到爐火純青的境地了。這不就是馬克思說的“光輝的頂點”么!
2011年11月12日
(朱輝軍中國文聯出版社副主編)
編輯推薦
《一個畫家的心路:路巨鼎文集》是路巨鼎的生活和學習經歷的總集。這本雜文集共分為六個部分,包含路巨鼎對家鄉和親人的回憶錄,在繪畫的起步和創作中給予幫助的師長和親人,以及終身奮鬥的事業成果等。他用生動的筆畫描寫,文筆細膩,語言樸實。可見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您是一位細緻入微,體貼厚道的藝術工作者。這本文集是他一生的生活和工作成果的縮寫,讀後感悟頗多,受益匪淺。
目錄
序言
一 故鄉的情思
家鄉的石板橋
麥收的日子裡
故鄉的情思
我的祖母
父親
我的母親
挑水
大哥
《芥子園畫譜》和二叔
大雜院裡的孩子
岳父的喪事
祖父路洪本祖母路楊氏碑文
父親路樹銀母親楊玉榮碑文
二叔二嬸的碑文
只想看見你(詩)
故鄉來了一位女同學
骨肉情(詩五首)
路邊拾零(詩)
強忍著的淚水
二 追尋大師的腳步
為徐悲鴻大師掃墓
在巴黎的日子(一)
在巴黎的日子(二)
在巴黎的日子(三)
在巴黎過春節
難忘巴黎難忘的友情
中國畫家潘正沂、路巨鼎在巴黎國際藝術城舉行畫展
三 一條艱辛的路
壘起我心中的長城
畫中的詩情
在天安門前寫生
一條艱辛的路
生活,一條創作的母親河
新疆行(詩六首)
西線別情(詩)
出國南洋
應邀赴新疆寫生
四 師生情深
充滿活力和創作激情的畫家(廖靜文)
我喜歡他的執著(侯一民)
真誠樸質畫如其人(潘世勛)
深受愛戴的師長韋啟美教授
趙友萍老師
力群先生的來信
寫給著名版畫大師力群先生的信
丹青妙筆繪工人(韋啟美)
我的引路人張震川老師
讀侯一民老師文集《泡沫集》有感
我國美術的長城(戴澤)
古元先生的評語
平凡而偉大的人格
著名版畫大師古元夫人蔣玉衡先生的信
一封來自美國紐約黃育文老師的信
著名油畫家鮑加先生的來信
著名版畫家鄭震教授的來信
五 我的藝術之路
我的藝術之路
我的藝術感言
在北京油畫學會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北京油畫學會成立
北京油畫學會首屆油畫展的思索
怎樣畫速寫
從《蒙娜麗莎》談油畫
油畫的方法步驟
油畫的精典之作《千里迢迢》
歷史的豐碑如歌的畫卷
現實主義魅力無窮
素描學習中的幾點體會
我畫《聖潔的歌》
我刨作油畫《千里迢迢》
今宵暹羅能幾回(詩)
黃河古渡(詩)
部分詩作
石林(詩二首)
一個在藝術上不斷求索的人——記舞台美術家黎永健先生
根深葉茂,沃土果碩一一記自學成才的青年版畫家張利祥
情感、生活、創作——記青年油畫家王沂光
武夷山(詩二首)
追夢俄羅斯
繪春(五首)
以深深的眷戀情寄古老的北京——記青年油畫家王繼民
油畫《頂樑柱》給我們的創作啟示
執著的藝術追求(靳尚誼)
彩繪瀟灑人生納真善美於尺幅——記詩人,書畫家葉曉山
2004年北京國際藝苑路巨鼎油畫作品展
擁抱生活,彩繪人生(王曉蕾)
六 我與“大路畫展"
鐵道兵版畫和“大路畫展”
“大路”的路(馮復加)
“大路畫展”各屆的情況通報
劉開渠關心“大路畫展”
“大路畫展”跨上新里程
“大路畫展”的藝術群體
願新苗長成大樹
“大路畫展”中的油畫作品
我和中國美術家協會
一幅充滿詩情的畫(張風雷)
李樺先生關心“大路畫展”
腳踏實地不斷精進的現實主義油畫家(王仲)
路漫漫兮君求索·大路的大路(朱海燕)
聯合舉辦“大路畫展”的申報函
關於組織美術作者深入生活,搞好創作的通知
經費報告
關於舉辦第八屆“大路畫展”的通知
侯一民先生的來信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寫給鐵道兵領導的信
油畫巨鼎大路風(楊長德)
藝術活動年表
後記
一 故鄉的情思
家鄉的石板橋
麥收的日子裡
故鄉的情思
我的祖母
父親
我的母親
挑水
大哥
《芥子園畫譜》和二叔
大雜院裡的孩子
岳父的喪事
祖父路洪本祖母路楊氏碑文
父親路樹銀母親楊玉榮碑文
二叔二嬸的碑文
只想看見你(詩)
故鄉來了一位女同學
骨肉情(詩五首)
路邊拾零(詩)
強忍著的淚水
二 追尋大師的腳步
為徐悲鴻大師掃墓
在巴黎的日子(一)
在巴黎的日子(二)
在巴黎的日子(三)
在巴黎過春節
難忘巴黎難忘的友情
中國畫家潘正沂、路巨鼎在巴黎國際藝術城舉行畫展
三 一條艱辛的路
壘起我心中的長城
畫中的詩情
在天安門前寫生
一條艱辛的路
生活,一條創作的母親河
新疆行(詩六首)
西線別情(詩)
出國南洋
應邀赴新疆寫生
四 師生情深
充滿活力和創作激情的畫家(廖靜文)
我喜歡他的執著(侯一民)
真誠樸質畫如其人(潘世勛)
深受愛戴的師長韋啟美教授
趙友萍老師
力群先生的來信
寫給著名版畫大師力群先生的信
丹青妙筆繪工人(韋啟美)
我的引路人張震川老師
讀侯一民老師文集《泡沫集》有感
我國美術的長城(戴澤)
古元先生的評語
平凡而偉大的人格
著名版畫大師古元夫人蔣玉衡先生的信
一封來自美國紐約黃育文老師的信
著名油畫家鮑加先生的來信
著名版畫家鄭震教授的來信
五 我的藝術之路
我的藝術之路
我的藝術感言
在北京油畫學會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北京油畫學會成立
北京油畫學會首屆油畫展的思索
怎樣畫速寫
從《蒙娜麗莎》談油畫
油畫的方法步驟
油畫的精典之作《千里迢迢》
歷史的豐碑如歌的畫卷
現實主義魅力無窮
素描學習中的幾點體會
我畫《聖潔的歌》
我刨作油畫《千里迢迢》
今宵暹羅能幾回(詩)
黃河古渡(詩)
部分詩作
石林(詩二首)
一個在藝術上不斷求索的人——記舞台美術家黎永健先生
根深葉茂,沃土果碩一一記自學成才的青年版畫家張利祥
情感、生活、創作——記青年油畫家王沂光
武夷山(詩二首)
追夢俄羅斯
繪春(五首)
以深深的眷戀情寄古老的北京——記青年油畫家王繼民
油畫《頂樑柱》給我們的創作啟示
執著的藝術追求(靳尚誼)
彩繪瀟灑人生納真善美於尺幅——記詩人,書畫家葉曉山
2004年北京國際藝苑路巨鼎油畫作品展
擁抱生活,彩繪人生(王曉蕾)
六 我與“大路畫展"
鐵道兵版畫和“大路畫展”
“大路”的路(馮復加)
“大路畫展”各屆的情況通報
劉開渠關心“大路畫展”
“大路畫展”跨上新里程
“大路畫展”的藝術群體
願新苗長成大樹
“大路畫展”中的油畫作品
我和中國美術家協會
一幅充滿詩情的畫(張風雷)
李樺先生關心“大路畫展”
腳踏實地不斷精進的現實主義油畫家(王仲)
路漫漫兮君求索·大路的大路(朱海燕)
聯合舉辦“大路畫展”的申報函
關於組織美術作者深入生活,搞好創作的通知
經費報告
關於舉辦第八屆“大路畫展”的通知
侯一民先生的來信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寫給鐵道兵領導的信
油畫巨鼎大路風(楊長德)
藝術活動年表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