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京劇史:張正芳評傳》由沙垚、周劼人著作,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前言,目錄結構,
內容簡介
本書主人公張正芳,作為上海戲校的第一代傳人,其從業、授業的人生經歷代表了自民國以來大多數戲曲行業從業者的真實狀況。本書由點及面,通過深入講述一個人的人生故事,為反映中國20世紀的京劇變遷、時代精神和歷史選擇提供了全新的視角,也對當下京劇的傳承、傳統文化的保護等具有一定的啟示和借鑑意義。
作者簡介
沙垚,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著有《土門日記:華縣皮影田野調查手記》《新農村:一部歷史》兩本專著。
前言
—猶記上海京劇搖籃
我們這些老戲迷、老捧角兒家(今稱發燒友、追星族),既迷且捧,既燒且追,追著看大角兒,也看小角兒;我們最保守,也最求新;最崇老,也最愛青;最尊傳統,也最求突破,就這樣的辯證統一。我們一方面嘆息著楊(小樓)、余(叔岩)、梅(蘭芳)之難再,在他們仙逝後甚至感嘆:“從此不入劇場矣!”但另一方面,我們又極其關懷著科班裡的幼苗的成長。那時候雖然還沒喊出口號來,但實踐上正是“從娃娃抓起”的。我們眼瞅著富連成的喜、連、富、盛、世、元、韻,中華戲劇學校的德、和、金、玉、永,一撥撥走上大舞台——戲曲的、也是社會的大舞台,北京的、天津的、上海的……乃至世界的。台上的“坐科”,在學唱戲、演戲,台下的也像是在“坐科”,在學聽戲、看戲、懂戲……大名票歐陽中石一次在酒宴上說:吳祖光可說是“盛”字科的,宗江是“世”字的,他自己是“元”字的。那我說:朱家縉、劉曾復二老也只能老到是“富”字的,和譚富英一科,可是他們還趕上了三歲時在乳娘懷裡看過富英的爺爺老譚(鑫培)。我如此過戲癮似的白話了大篇,是為了自報家門,說道出自己是在京劇、亦稱國劇的中國最大劇種的搖籃——北京這籃兒里搖過的,就此引出京劇的另一搖籃——上海。我說過、寫下過這樣的話:“歷來是海派衝擊京派,京劇乃得發展。”我是年方“弱冠”,不滿20歲到上海“下海”演話劇的。我這才真領會了海派領袖周信芳、蓋叫天、朱傳茗……生、旦、淨、醜。我這才見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海外有海。這上海也是京劇的一大搖籃。抗日時期在“孤島”上海,有如石猴出世,在這搖籃里跳出了186名小將——“上海戲劇學校”正字科的師兄弟姐妹們,他們的音容亮徹上海乃至全國觀眾的耳目
目錄結構
序一
序二、驚見張正芳
第一章 戲校生活
一、十里洋場
二、報名戲校
三、創辦戲校
四、戲校上課
五、因材施教
六、名角親授
七、初見荀師
八、登台公演
九、戲校停辦
第二章 生活苦難
一、婚姻困境
二、短暫的重返舞台
三、好同學顧正秋
四、走出家庭
第三章 重登舞台
一、紅旗青年京劇團
二、張正芳京劇團
三、唱紅煙臺
四、京劇的傳統與創新
第四章 丹東歲月
一、試辦入團
二、熱火朝天排新戲
三、春風得意在丹東
四、向組織靠攏
第五章 繼承和發揚荀派藝術
一、拜師荀慧生
二、荀先生說戲
三、臨別贈言
四、荀派培訓班
五、替祖師爺傳道
第六章 “文革”風暴
一、一夜之間
二、下鄉勞改
三、重回劇團
四、離別丹東
第七章 投身教育
一、初到北京
二、《楊排風》
三、《百花贈劍》
四、《掛畫》
五、奉獻終身
附錄
一、不同尋常的“正”字輩同學演出盛會
二、故友情兮音未絕
三、“正”字輩同學的世紀聚會
四、“好同學張正芳”
五、“正”字輩的學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