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師習鑿齒》是我國傑出的歷史學家邱學永曆時三十二年讀書和工作之餘撰寫的四百餘萬字的歷史傳記和研究專集。
《一代宗師習鑿齒》撰寫清楚了習鑿齒家族從炎帝到清朝光緒八年(1882年)五千年的歷史,撰寫傑出歷史人物總計超過一千二百人,是百科全書式的大型歷史研究工具書!
基本介紹
- 書名:一代宗師習鑿齒
- 作者:邱學永
- 出版社:百家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3年2月
- 頁數:4208 頁
- 定價:600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988741939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書籍目錄,
內容簡介
《一代宗師習鑿齒》第一卷的核心內容是研究並撰寫清楚了東晉滎陽郡太守習鑿齒家族從炎帝到清朝光緒八年(1882 年)五千年的歷史,作者經過三十二年讀書和工作之餘的潛心研究及悉心考證,研究和考證出來的證據不僅填補了從炎帝到東漢襄陽侯習郁三千多年的歷史空白,而且還把習鑿齒後裔一千七百多年來繁衍和遷徙等情況完整的呈現出來!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作為習鑿齒的歷史傳記,《一代宗師習鑿齒》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是按照一主八輔的線索來謀篇布局及統領全書的,既把習鑿齒置於兩晉十六國這一特定時代背景來寫,又把習鑿齒置於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這一大時代背景來寫;不僅連續撰寫了習鑿齒一生六十八年的生平事跡和豐功偉績,而且還撰寫了習鑿齒父親習峴、母親羅璆、習鑿齒夫人羅璧英、習鑿齒的兄嫂、姐姐、姐夫、習鑿齒子女共三代人各自完整的一生,撰寫傑出歷史人物總計超過一千二百人。
“骨鯁良史習鑿齒,千秋萬代有相知。”習鑿齒的思想,尤其是史學思想對後世的影響,作者都逐一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在《一代宗師習鑿齒》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完整的呈現出來,可以說是百科全書式的大型歷史研究工具書。
作者簡介
邱學永,男,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律系經濟法專業讀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及法學碩士學位: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在職學習,獲得大學專科畢業證書;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在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在職碩士研究生班經濟學專業學習,獲得在職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書籍目錄
第一卷 目錄
世居襄陽郡簪纓滿門庭 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代前言)1
一、中華習姓的二十大得姓源流及習鑿齒家族五千年的歷史脈絡和源流世系40
(一)東晉滎陽郡太守習鑿齒家族源於炎帝後裔姜姓,出自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習國,習國首任國君姓為姜,氏為申伯呂,屬於以習國國名“習”為姓48
1.關於習國屬於“夏、商以前國”的記載48
2.關於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習國的記載48
3.關於習國以國名習為姓的記載58
4.關於習姓的記載61
5.除習侯外,作者找到中國歷史典籍中記載最早的習姓歷史人物齊大夫習明、齊習虛61
6.關於習國與襄陽習氏關係的記載61
7.關於習國國君習侯與襄陽習氏關係的記載62
8.關於襄陽為習姓郡望、襄陽習家池及襄陽習氏顯達情況的記載63
9.關於襄陽習融、襄陽侯習郁、習煥及習饗的記載64
10.關於襄陽侯習郁是後漢人及與東晉滎陽郡太守習鑿齒關係的記載65
11.關於習鑿齒家族以外的兩大習姓得姓源流的記載65
12.關於習鑿齒家族歷史名人的記載66
(二)源於地名,出自少習山、少習關之“習”66
1.以地為姓:少習山、少習關之“習”是“習”姓的來源之一67
2.少習山、少習關既是“少”姓的來源之一,又是“山”姓的來源之一,還是“關”姓的來源之一69
(三)源自少習國,出自少習國之“習”70
1.“習姓,為中華姓氏之一,其淵源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夏朝”表述不準確70
2.我國古代的諸侯國較多,既有諸侯國習國,又有諸侯國少習國,應該是可能的,但習國與少習國應該不是同一個諸侯國70
3.說少習國因當地有少習山、少習關而得名,缺乏歷史根據71
4.少習山何時命名,有待考證,少習關,早在春秋時,即已建置71
5.少習國在春秋時被秦國所滅後,少習國國君及公族王孫為何不以“少”為姓?而偏偏要以“習”為姓71
6.少習是山名和地名,有歷史典籍佐證71
7.“到了漢代,形成東陽和襄陽兩個郡望”表述不準確71
8.習氏宗祠介紹說“我國現在習姓總人口近9萬人”是沒有科學根據的71
9.習氏宗祠介紹說“主要分布於河南、陝西、湖北、江西、湖南、河北、雲南等二十二個省、市、自治區的一百多個縣、市”也是沒有科學根據的72
10.少習國與習國應該是兩個不同的諸侯國,兩者不能劃等號,習鑿齒家族是習國國君習侯的後代72
(四)源自鰼國,屬於以國名“鰼”為姓75
1.戰國時期,鰼國國滅後,鰼國國君及其後人以國名“鰼”為姓75
2.從甲骨文字形來看,“習”,表示日出之時,鳥振羽撲翅,想離巢而去,亦云“鳥在陽光下練習飛翔”77
3.鰼國與習國是兩個不同的諸侯國,兩者不能劃等號,習鑿齒家族是習國國君習侯的後代78
(五)源於白羽邑,羽白兩個字合起來為繁體字“習”79
1.古白羽城乃春秋時期楚國所建,是楚國古都城丹陽的重要組成部分79
2.白羽乃鄀國屬地,鄀國是春秋時期一個弱小的諸侯國,國君為允姓79
(六)源自息國,以國名息為姓,古時息通習,後有部分族人改“息”姓為“習”姓80
1.息國之得名自周朝開始,分封姬姓為息國侯爵80
2.楚國滅亡息國後,息國國君息侯及其後裔以國為姓81
(七)源於息夫躬後人改複姓“息夫”為“習”姓81
1.西漢末期大臣息夫躬生平事跡及獲罪原因分析81
2.息夫躬的政敵王嘉生平事跡及獲罪原因探討83
3.息夫躬死後,其後人完全沒有改姓的必要,因為那根本不符合西漢末年、東漢初年之中國的傳統價值觀88
4.襄陽侯習郁及其父親習融所姓之“習”姓,不是息夫躬的後代改“息夫”為“習”姓的,習融及習郁均是習國國君習侯的後代89
(八)源自隰姓,部分隰姓族人改姓“習”92
1.隰姓最著名的歷史名人是“桓管五傑之一”的隰朋92
2.與隰朋、杜隰之“隰”字有關的姓氏,還有劉姓和范姓93
(九)源於國名,出自南北朝時期南朝的西梁國,屬於以國名西梁為姓,稱為西梁氏,後來個別皇族人員改西梁為習姓,隋朝滅亡後,又恢復原姓蕭94
1.侯景之亂使蕭梁朝一蹶不振,在侯景之亂中,被蕭繹所排擠的梁武帝之孫蕭詧稱臣西魏,宇文泰趁機派楊忠等將領掠奪梁土95
2.蕭繹命王僧辯討平侯景之亂,承聖元年冬十一月,即皇帝位於江陵,承聖三年(554年)冬,雍州刺史蕭詧引西魏兵來攻,江陵被圍,蕭繹燒所藏圖書十餘萬卷,城陷被殺107
3.梁元帝遇害後,蕭方智由王僧辯和陳霸先立為嗣君,承聖四年(555年)九月,陳霸先擁立蕭方智為帝,太平二年(557年),蕭方智禪位給陳霸先121
4.梁武帝蕭衍長子蕭統是梁簡文帝蕭綱和梁元帝蕭繹長兄,史稱“昭明太子”,大定元年(555年),蕭統第三子蕭詧建立西梁125
5.梁武帝蕭衍之孫蕭詧向西魏稱藩借兵,承聖三年(554年),西魏大將軍楊忠攻破江陵,梁元帝被殺後,蕭詧正式即位,建立西梁126
6.西梁第二位皇帝蕭巋是梁宣帝蕭詧第三子及隋煬帝蕭皇后之父,機敏善辯,富有文采,深得周武帝的賞識和隋文帝的禮遇130
......
第二卷 目錄
第一章 戰火頻仍 南渡圖存1
一、晉愍帝出降西晉亡 習彥威誕生於襄陽162
(一)晉愍帝出降漢趙,西晉滅亡162
1.“曜可方呂布、關羽,而雲孟德不及”,劉曜逼京師,內外斷絕,晉愍帝乘羊車,肉袒銜壁,輿櫬出降,西晉滅亡163
2.“噭噭猿猱啼夜闌,男兒有淚莫輕彈”,晉愍帝遇弒,崩於平陽,時年十八歲163
3.“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懷帝承亂得位,羈於強臣,愍帝奔播之後,徒廁其虛名164
(二)晉元帝司馬睿南渡圖存,建立東晉165
1.林、陳、黃、鄭、詹、丘(邱)、何、胡八姓衣冠南渡,這是一次比較重大的南遷事件165
2.“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淳耀之烈未渝,故大命重集於司馬睿166
3.“出入中外,以身系國之安危、時之輕重者二十年”,南渡衣冠思王導,北來訊息少劉琨167
4.“德重勛高,約己衝心,進思盡誠,以身率眾”的王導等輔佐司馬睿在建康即晉王位,建立東晉168
5.“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劉琨、段匹磾、劉翰、鮮卑大都督
慕容廆等一百八十人聯署《勸進書》169
6.先雪社稷大恥,盡忠言嘉謀之助,以時濟弘仁之功,崇謙謙之美,推後己之誠,然後揖讓以謝天下172
7.“鎮御有方,得將士死力”的琅邪武王司馬伷:“將相接武,公侯一門”172
8.司馬睿之父琅邪恭王司馬覲:“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173
9.司馬睿生母琅琊恭王司馬覲的王妃夏侯光姬: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173
(三)建武元年十分不平凡:張寔發兵勤王,周訪屯駐襄陽174
1.張寔發兵勤王:說好話是真,做好事是善,存好心是美174
2.慕容廆歸順江東: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無為有、以空為樂174
3.劉琨、祖逖經略北伐: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175
4.周訪屯駐襄陽,趙誘戰死沙場:星漢暫滅,萬里長天空寂一瞬;雲霞燦爛,一代名將光耀萬年179
5.我國西晉始設國子學 晉王司馬睿在建康設立太學:敬祖先,孝父母,友兄弟,協宗族,睦鄰里,慎言語,愛學習,講公德183
(四)郭璞認為文曲星下凡,習鑿齒來到人間184
1.習鑿齒出生前夕,其父習峴為襄陽郡丞兼襄陽郡中正官:重孝守訓,崇文尚武,德業並舉,廉潔自律184
2.習鑿齒母親羅璆家族是襄陽的名門望族:讀書不破費,讀書利萬倍;窗前讀古書,燈下尋書義;貧者因書富,富者因書貴191
3.西晉元康八年(298年)10月,習峴羅璆夫婦長子習磐石出生192
4.永康元年(300年)11月甲子,習峴羅璆夫婦第二子習鑄石出生193
5.西晉永寧二年(302年)12月丁卯,習峴羅璆第三子習寶石出生193
6.西晉永興三年(306年)12月壬午朔,習峴羅璆夫婦第四子習鑽石出生194
7.西晉永嘉二年(308年)12月乙亥(初五),習峴羅璆夫婦長女習瑨出生195
8.西晉永嘉五年(311年)12月,習峴羅璆夫婦第二女習璿出生195
9.西晉建興三年(315年)10月,習峴羅璆第三女習珧出生197
10.習峴、羅璆夫婦給自己的八個子女取名有深意,是希望八個子女都要成為國家的堅強柱石198
11.與以王導、庾亮、桓溫、謝安為代表的東晉王、庾、桓、謝四大家族子女眾多相比,習峴、羅璆夫婦八個子女還不算多198
12.襄陽郡丞習峴家族的府邸習家池成了接受南渡官民的救濟站和館驛站205
13.習峴羅璆夫婦的第五個兒子習鑿齒出生及滿月宴會217
二、懷愍帝靈柩厝襄陽 習峴羅璆哀悼國殤219
(一)靳準歸還晉傳國玉璽及晉懷帝晉愍帝靈柩219
1.太興元年(318年),漢趙皇帝劉聰駕崩:“不恆其德,或承之羞”219
2.太興元年八月,劉粲準備征討石勒,不久,靳準發動了政變:“今人病痛,大抵只是傲,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220
(二)司馬睿登基稱帝,司馬紹被立為皇太子221
1.“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紀瞻等人勸司馬睿踐大位,登基稱帝221
2.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司馬睿詔曰:“昔之為政者,動人以行不以言,應天以實不以文,故我清靜而人自正;其次聽言觀行,明試以功”221
(三)晉懷、愍二帝靈柩運抵建康途中暫厝襄陽郡太守府,習峴率子女祭奠222
1.“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晉元帝拜李矩為都督司州諸軍事、安西將軍、司州刺史222
2.司州刺史李矩派他的外甥郭誦等將晉懷、愍二帝靈柩運抵襄陽:一代天驕乘願再來,廣利眾生澤被後世223
3.司馬熾天姿清劭,少著英猷,習峴率其子習鑿齒的四個哥哥、三個姐姐祭奠晉懷、愍二帝:劉聰嗜殺猛於虎,淚飛頓作傾盆雨223
(四)習鑿齒過周歲生日,母親羅璆帶著他祭奠晉懷、愍二帝224
1.習鑿齒在過周歲生日抓周時,抓的是紙、墨、筆、硯225
2.剛滿周歲的習鑿齒在母親羅璆的帶領下,祭奠晉懷、愍二帝225
三、士達平定杜曾叛亂 習鑿齒背誦大同篇226
(一)前趙昭文帝劉曜遷都長安,立妃羊氏為皇后,子熙為皇太子,大將軍石勒自立226
......
第三卷 目錄
第四章 鎮督寧荊 西伐北征1
一、彥威訓練水陸大軍 桓溫伐蜀拜表即行33
(一).經輔政的會稽王司馬昱提議,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任命荊州刺史府從事習鑿齒為西曹主薄33
1.“珪璋特達,機警有鋒,不徒東南之美,實為海內之俊”,經兗州刺史褚裒推薦,朝廷任命殷浩為揚州刺史,任命顧和為尚書令33
2.“此吾朝麒麟,興吾國者,必此子也”,輔政的會稽王司馬昱對義兄荊州刺史府從事習鑿齒很器重,提議將他升為西曹主薄35
3.“敢勒玄石,敬刊高謨”,朝廷任命兗州刺史褚裒為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儀比公槐峻,恩分將鉞華;楚詩能教子,沛易自名家35
(二)西曹主薄習鑿齒協助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制定軍令軍規及組建女兵督察團36
1.西曹主薄習鑿齒協助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制定了嚴格的軍令37
2.西曹主薄習鑿齒協助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制定了嚴格的軍規38
3.晉穆帝永和二年(346年)六月,西曹主薄習鑿齒協助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建立了一支女兵督察團44
(三)西曹主薄習鑿齒協助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訓練伐成漢水陸軍46
1.“嵩分二室當峰見,河入中原倒峽流”,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命令西曹主薄習鑿齒在桐柏山區尋找與成漢地理環境相似的地域訓練伐成漢水陸軍49
2.“金馬雄文倒峽流,石粱橋畔有仙舟;懸河衝散輕陰隊,倒峽流穿宿霧堆”,西曹主薄習鑿齒協助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在桐柏山區訓練伐成漢水陸軍60
(四)西曹主薄習鑿齒協助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制定伐成漢的基本方略和作戰方案68
1“三千年兵家必爭,三千年無雙福地”,成漢政權內亂為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伐成漢提供新契機69
2.督沔中諸戍江夏、隨、義陽三郡軍事、建武將軍、江夏相袁喬代表西曹主薄習鑿齒向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提出伐成漢的具體方案69
3.“真長識元子之野心,戒車牛之禱疾,在於儔輩,最為可稱”,東晉朝廷以蜀道險遠,桓溫之西伐李勢眾少而深入,皆以為憂,惟劉倓知其必克70
4.西曹主薄習鑿齒向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提出伐成漢軍隊設立副元帥、以袁喬為之的建議,獲桓溫、羅璧英同意,隨即奏報朝廷批准71
(五)晉穆帝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辛未,西曹主薄習鑿齒跟隨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出征伐成漢71
1.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命令安西將軍長史范汪留守荊州刺史府,主持軍政事務73
2.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命令建武將軍、江夏相袁喬率領二千人為前鋒,並授予前鋒軍旗73
3.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率征虜將軍周撫,輔國將軍、譙王司馬無忌伐成漢李勢政權73
4.“徒三十年看儒書,不如一詣習主簿”,西曹主薄習鑿齒智救占星人:福祿固知公自有,不待占星問牛斗;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75
二、消滅成漢大快人心 彥威獻策定邦安民78
(一)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再次採納建武將軍、江夏相袁喬的建議,成漢皇帝李勢被迫投降,東晉軍隊終於消滅成漢割據政權78
1.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師次彭模,棄去釜甑,全軍輕裝前進:萬里黑雲消散,一點靈明光瑩79
2.笮橋之戰:晉參軍龔護戰沒,眾懼欲退,而鼓吏誤鳴進鼓,於是攻之,李勢眾大潰,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乘勝直進成都79
3.“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成漢皇帝李勢上降表,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用四個月時間,就消滅了成漢政權80
4.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平定成漢皇帝李勢政權殘餘勢力鄧定、隗文叛亂82
(二)荊州刺史府治中習鑿齒建議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舉賢旌善,延攬人才,置遂寧郡,建回瀾塔82
1.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上疏東晉朝廷推薦譙秀,朝廷以譙秀年在篤老兼道遠,故不徵召譙秀作官83
2.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舉賢旌善,為中華民族留下了一位著名歷史學家常璩,其代表作為《華陽國志》83
3.“肥水不流外人田,英雄難過美人關”,安西將軍桓溫納成漢皇帝李勢之女為侍妾,桓溫夫人南康公主司馬興男“不嫉妒”成美談84
4.“平息戰亂,遂有安寧”,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採納荊州刺史府治中習鑿齒的建議,始置遂寧郡85
5.“幾層樓,獨撐東面峰,統近水遙山;千年事,屢換西川局,盡鴻篇巨製”,安西將軍桓溫接受習鑿齒的建議,始建回瀾塔85
6.安西將軍桓溫、安西將軍都護羅璧英命令周撫、鄧遐、朱燾、司馬勛等人平定范賁及蕭敬文的叛亂87
.......
第四卷 目錄
第七章 襄陽淪陷 鑿齒擎天1
一、桓溫謁陵見祟斷魂 崇德太后臨朝攝政18
(一)“止新亭,大陳兵衛”,大司馬桓溫入赴山陵,朝廷復遣吏部尚書謝安征桓溫入朝輔政,謝安堅信“晉祚存亡,決於此行”19
1.“大司馬社稷所寄,先帝托以家國,內外眾事便就關公施行!”桓溫來朝止新亭:“公勛德尊重,師保朕躬,兼有風患,其無敬”19
2.桓溫治盧悚入宮事,收尚書陸始付廷尉,罷免了胞弟桓秘的官職,連坐者甚眾,遷毛安之為右衛將軍,桓秘由是怨恨桓溫20
3.大司馬桓溫拜謁高平陵見祟遇疾,在建康停留了十四天,返回姑孰,遂寢疾不起20
(二)“恩義廣施,人生何處不相逢;冤仇莫結,路逢狹處難迴避”,大司馬桓溫病情加重,諷朝廷加己九錫,累相催促,謝安、王坦之聞其病篤,密緩其事21
1.“正人行邪法,邪法亦隨正”,謝安與王坦之盡忠匡翼,終能輯穆,及桓溫病篤,諷朝廷加九錫,使袁宏具草,謝安見,輒改之,由是歷旬不就21
2.桓溫阻止胞弟桓衝殺害謝安、王坦之:己存,彼必不敢立異,死則非桓沖所制;若害之,無益於桓沖,更失時望故也21
(三)九錫文未及成,大司馬桓溫薨,東晉朝廷為桓溫舉行國葬,習鑿齒、西中郎將都護羅璧英前往弔唁21
1.桓溫以世子桓熙才弱,使桓沖領其眾,桓秘與桓熙弟桓濟謀共殺桓沖,桓沖先發制人,桓熙、桓濟俱徙長沙21
2.丞相、錄尚書事、大司馬、南郡公桓溫病逝,習鑿齒、西中郎將都護羅璧英前往弔唁,並慰問其家屬22
3.桓溫薨,王坦之輔幼主:臣聞人君之道以孝敬為本,臨御四海以委任為貴,恭順無為,則盛德日新;親杖賢能,則政道邕睦22
4.東晉朝廷為桓溫舉行國葬,優冊即前南郡公增七千五百戶,進地方三百里,賜錢五千萬,絹二萬匹,布十萬匹,追贈丞相24
5.“舉賢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權貴”導致“貴仕素資,皆由門慶,平流進取,坐至公卿”及“藏聲江海之上,卷跡囂氛之表”,而桓溫善於提拔人才24
6.桓豁、桓沖履新,習鑿齒外甥范寧升為餘杭令:在縣興學校,養生徒,潔己修禮,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後,風化大行25
(四)“安不欲委任桓沖,故使太后臨朝,己得以專獻替裁決”,崇德皇太后臨朝,謝安與王彪之共掌朝政26
1.因晉孝武帝司馬曜年出十歲,人君幼弱,寧康元年(373年)八月,崇德皇太后褚蒜子攝政26
2.謝安與王彪之共掌朝政:朝廷大事,眾所不能決者,以咨王公,無不立決26
3.前秦天王苻堅派遣其將領王統、朱肜入寇東晉梁州、益州,荊州刺史桓豁命令江夏相竺瑤出兵救援梁州、益州27
4.周訪玄孫周虓寧死不降前秦:“蒙晉厚恩,但老母見獲,失節於此,母子獲全,秦之惠也;雖公侯之貴,不以為榮,況郎官乎”28
5.毛穆之出任益州刺史,好友習鑿齒致函祝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28
6.陽平公苻融上奏,秦王苻堅報曰:朕方混六合為一家,視夷狄為赤子,汝宜息慮,夫惟修德可以禳災,苟能內求諸己,何懼外患乎28
(五)“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釋道安居襄陽,除與習鑿齒一起習武外,繼續經典之整理工作,習鑿齒撰寫《與褚常侍書》28
1.“故知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釋道安撰寫《<大十二門經>序》29
2.“愛國勝於愛權,愛民勝於愛子”,釋道安和習鑿齒繼續與襄陽白馬寺僧眾一起習武29
3.習鑿齒《與褚常侍書》:“想往日與足下及江州,五月五日共澡浴戲處,追尋宿眷,仿佛玉儀,心實悲矣”30
(六)“喬木下寒衣,亭林落曉霜;山公不可遇,誰與訪高陽”,習鑿齒繼續撰寫《漢晉春秋》31
1.先主見諸葛亮於隆中31
2.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操征劉表,表卒,子琮迎降32
3.先主走,將保將領,操追之32
4.先主敗當陽,因人多歸之,擁眾不進也33
5.時操已定荊州,張松見曹公33
二、夫天道以無私成名 夙夜惟憂水旱並臻35
(一)攝政的崇德皇太后褚蒜子頒詔:水旱並臻,百姓失業,夙夜惟憂,不能忘懷!王坦之“天下之寶,當為天下惜之”35
1.“立德存乎至公,成名在乎無私”的王坦之出任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35
2.皇太后詔曰:宜時拯恤,救其雕困,三吳義興、晉陵及會稽遭水之縣尤甚者,全除一年租布,其次聽除半年,受振貸者即以賜之36
(二)“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吳隱之在郡清儉,妻自負薪,習鑿齒致函鼓勵竺瑤抵抗前秦入侵36
1.廣州石門有水曰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欲,吳隱之既至,語其親人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越嶺喪清,吾知之矣”36
2.習鑿齒致函鼓勵益州刺史竺瑤、威遠將軍桓石虔攻墊江,姚萇兵敗,鄧羌擊張育、楊光於綿竹,益州復入於秦37
3.前秦秘書監朱肜、秘書侍郎略陽趙整固請秦王誅諸鮮卑,苻堅不聽從諫言:不見雀來入燕室,但見浮雲蔽白日37
(三)釋道安居襄陽講經授徒,弘揚佛法,除撰寫《綜理眾經目錄》等著作外,還繼續與習鑿齒一起習武,強身健體,準備保家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