䱱

䱱,拼音dì tí ,注音ㄉ一ˋ ㄊ一ˊ ,部首魚部,部外筆畫9畫,總筆畫20畫,五筆86QOUH,五筆98QOYH,倉頡NFYBB,鄭碼RSWL,四角20327,結構左右,統一碼4C71,筆順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丶一丶ノ丶フ丨フ丨。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䱱tí(ㄊ一ˊ)
1、鯢魚。
2、鮎的別名。
3、魚黑色。
其他字義
䱱dì(ㄉ一ˋ)
1、大鱧。
UNICODE
䱱字UNICODE編碼U+4C71,10進制: 19569,UTF-32: 00004C71,UTF-8: E4 B1 B1。
䱱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A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a kind of slippery long fish; with four feet; black color; a second name for Parasilurus asotus, small f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䱱【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9畫
康熙字典 䱱
《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𠀤音題。魚黑色也。
又魚四足者。《山海經》休水多䱱魚,狀如蟄蜼而長距,足白而對。
又《集韻》丁計切,音帝。魚名。大鯉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