䪍

䪍,異體字: ,拼音lán làn,注音ㄌㄢˊ ㄌㄢˋ,部首革部,部外筆畫17畫,總筆畫26畫,五筆86AFUI,五筆98AFUL,倉頡TJANW,鄭碼EEFL,四角47520,結構左右,統一碼4A8D,筆順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丨丨フ一一一丨フ丶ノ一丨ノ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䪍
  • 拼音:lán làn
  • 部首:革
  • 倉頡:TJANW
  • 鄭碼:EEFL
  • 筆順: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丨丨フ一一一丨フ丶ノ一丨ノ丶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UNICODE
䪍字UNICODE編碼U+4A8D,10進制: 19085,UTF-32: 00004A8D,UTF-8: E4 AA 8D。
䪍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A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a container for bows and arrows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䪍【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畫:26畫部外筆畫:17畫
《廣韻》落乾切《集韻》郞乾切,音闌。《說文》所以盛弩矢,人所負也。本作籣。詳竹部籣字注。《玉篇》書作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