㲽

㲽,拼音niàn rěn xiàn ,注音ㄋ一ㄢˋ ㄖㄣˇ ㄒ一ㄢˋ ,簡體部首氵部,部外筆畫3畫,總筆畫6畫,繁體部首水部,五筆IVYY,倉頡ESHI,鄭碼VYSA,四角37120,結構左右,統一碼3CBD,筆順丶丶一フノ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㲽
  • 拼音:niàn、rěn、xiàn
  • 注音:ㄋ一ㄢˋ ㄖㄣˇ ㄒ一ㄢˋ
  • 部首:氵
  • 總筆畫:6畫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UNICODE
㲽字UNICODE編碼U+3CBD,10進制: 15549,UTF-32: 00003CBD,UTF-8: E3 B2 BD。
㲽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A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name of a river in today's southwest of Shanxi Province, the wet things attach or stick up to each other, dirty and muddy

古籍解釋

㲽【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3畫
康熙字典 㲽
唐韻》《集韻》𠀤乃見切,音睍。《說文》水也。出上黨。
又《廣韻》式羊切《集韻》屍羊切,𠀤音商。水名。
又《集韻》爾軫切,音忍。沴㲽,濕相著也。
說文解字
㲽【卷十一】【水部】
水也。從水刃聲。乃見切
說文解字注
說文解字注 {[3CBD]}
(㲽)㲽水也。集韻、類篇引說文有出上黨三字。又沴㲽與淟涊同。沴涊、溼相箸也。亦垢濁也。從水。刃聲。乃見切。古音在十二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