㰂

㰂,異體字:棯,拼音shěn sǔn ,注音ㄕㄣˇ ㄙㄨㄣˇ ,部首木部,部外筆畫15畫,總筆畫19畫,五筆SPTL,倉頡DJHW,鄭碼FWPK,四角43969,結構左右,統一碼3C02,筆順一丨ノ丶丶丶フ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㰂
  • 倉頡:DJHW
  • 鄭碼:FWPK
  • 筆順:一丨ノ丶丶丶フ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UNICODE
㰂字UNICODE編碼U+3C02,10進制: 15362,UTF-32: 00003C02,UTF-8: E3 B0 82。
㰂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A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a kind of tree; the juice of which is used to make wine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㰂【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5畫
康熙字典 㰂
《唐韻》式荏切,音沈。木名。《類篇》或從念作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