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㖟
- 外文名:to deliver over to personally, to communicate orally with one's own mouth
- 拼音:shòu
- 注音:ㄕㄡˋ
- 結構:左右結構
- 詞性:動詞、名詞
- 部首:口
- 總筆畫:11
- 部外筆畫:8
- 筆順:丨フ一ノ丶丶ノ丶フフ丶
- 筆順編碼:25134434554
- 異體字:䛵(shòu)
- 造字法:形聲兼會意法
- 五筆:kepc
- 倉頡:rbbe
- 四角碼:62047
- 鄭碼:JPWX
基本信息欄,字義,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康熙字典,中華字海,漢語大字典,音韻考究,漢字:㖟中古音,漢字:㖟韻書集成,
基本信息欄
詞條:㖟 | 拼音:shòu |
注音:ㄕㄡˋ | 部首:口 |
字義:口頭傳授;口頭接受 | 結構:左右結構 |
總筆畫:11 | 部外筆畫:8 |
筆順:丨フ一ノ丶丶ノ丶フフ丶 | 筆順編碼:25134434554 |
異體字:䛵(shòu) | 詞性:動詞、名詞 |
造字法:形聲兼會意法 | 四角碼:62047 |
86五筆:kepc | 98五筆:kepc |
倉頡:rbbe | 鄭碼:JPWX |
統一碼A:359F | 常用程度:生僻 |
字義
◎㖟
漢語拼音:shòu
基本字義
〈動詞〉口頭傳授;口頭接受。
詳細字義
◎㖟
漢語拼音:shòu
【動詞】
(2)同本義。
㖟,口㖟也。 —— 《玉篇· 口部》
㖟,口誨與也。 —— 《集韻》
口㖟心持,後得生天。 —— 《經律異相》卷四十三
若孔、孟之親㖟。 —— 李塨《贈衡水劉生序》
(3)同“䛵(shòu)”。口頭傳授。
䛵,作㖟。—— 《廣韻》
㖟,同䛵。 —— 《字彙· 口部》
若孔、孟之親㖟而與張、程對難者。 —— 李塨(gōng)《贈衡水劉生序》
以講論性命天人為㖟受,以釋經注傳纂集書史為事業。 —— 清· 顏元《存學編· 明親》
得其密號䛵諸軍。 —— 《唐書· 盧從史傳》
(4)〈方言〉哀求。
【名詞】
(5)〈方言〉仇,冤仇。
康熙字典
【醜集上】【口部】㖟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8
《廣韻》《集韻》承呪切,音授。《玉篇》口㖟也。《集韻》口誨與也。
中華字海
shòu 音受〗口頭傳授。▷李塨(gōng)《贈衡水劉生序》:“若孔、孟之親㖟。”
漢語大字典
shòu 《廣韻》承呪切,去宥禪。
❷同“䛵(shòu)”。《字彙· 口部》:“㖟,同䛵。”清· 顏元《存學編· 明親》:“以講論性命天人為㖟受,以釋經注傳纂集書史為事業。”清·李塨(gōng)《贈衡水劉生序》:“……若孔、孟之親㖟而與張、程對難者。”
音韻考究
漢字:㖟中古音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調 | 聲母 | 韻母 | 備註 |
隋唐 | 擬音/王力系統 | ʑ | ǐəu | |||
隋唐 | 擬音/董同龢系統 | ʑ | ju | |||
隋唐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dʑ | iəu | |||
隋唐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ź | jə̆u |
漢字:㖟韻書集成
字形 | 韻書 | 攝 | 聲調 | 韻目 | 字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釋義 | 索引 |
---|---|---|---|---|---|---|---|---|---|---|---|---|---|
㖟 | 廣韻 | 流 | 去 | 宥 | 禪 | 開 | 三 | 全濁 | 承呪切 | ʑju | 437.16 | ||
集韻 | 去 | 宥 | 承呪切 | 614.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