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導演:呂克·貝松
- 編劇:呂克·貝松
- 主演:讓·雷諾、加里·奧德曼、娜塔莉·波特曼
- 出品公司:哥倫比亞、歐羅巴
- 對白語言:英語 / 義大利語 / 法語
- 中文名:這個殺手不太冷
- 外文名:Leon
Leon:The Professional - 其他譯名:The Professional(英文譯名)、終極追殺令(台灣譯名)、殺手萊昂 、殺手裡昂
- 類型:劇情、動作、犯罪
- 製片地區:法國、美國
- 拍攝地點:美國紐約
- 片長:正式版110分鐘,加長版133分鐘
- 上映時間:1994年9月14日
- 票房:115000000(FRF)
- 色彩:彩色
- 電影分級:USA:R
- imdb編碼:tt0110413
- 主要獎項:第1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靈感來源,選角,道具使用,劇情修改,製作發行,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紐約貧民區住著一個義大利人,名叫萊昂(讓·雷諾飾),他是一名職業殺手。一天,鄰居家小姑娘瑪蒂爾達(娜塔莉·波特曼飾)敲開了他的房門,要求在他這裡暫避殺身之禍。原來,鄰居家的主人是警察的眼線,因貪污了一小包毒品而遭到惡警史丹菲爾(加里·奧德曼飾)剿滅全家的懲罰。瑪蒂爾達得到萊昂的救助,開始幫萊昂管理家務並教其識字,萊昂則教女孩用槍,兩人相處融洽。並且在他們之間還產生了舟悼牛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愛情。女孩跟蹤史丹菲爾,貿然去報仇,不小心被抓。萊昂及時趕到,將女孩救回。他們再次搬家,但女孩還是落入史丹菲爾之手。萊昂撂倒一片警察,再次救出女孩並讓她通過通風管道逃生,並囑咐她去把他積攢的錢取出來。萊昂則捆尋化裝成警察試圖混出包圍圈,但被狡猾的史丹菲爾識破,不得已引爆了身上的炸彈。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萊昂 | 讓·雷諾 | 宣曉鳴 |
史丹菲爾 | 加里·奧德曼 | 程寅 |
瑪蒂爾達 | 娜塔莉·波特曼 | |
托尼 | 丹尼·艾洛 | |
Malky | Peter Appel | |
1st Stansfield man | Willi One Blood | |
2nd Stansfield man | Don Creech | |
3 rd Stansfield man | Keith A. Glascoe | |
4 th Stansfield man | Randolph Scott | |
Mathilda's Father | Michael Badalucco | |
Mathilda's Mother | Ellen Greene | |
Mathilda's Brother | Carl J. Matusovich | |
Fatman | Frank Senger | |
Tonto(as Lucius Wyatt 'Cherokee') | Lucius Wyatt Cherokee | |
Bodyguard Chief | Eric Challier | |
Mickey | Luc Bernard | |
Old Lady | Jessie Keosian | |
Receptionist | George Martin | |
Mathilda's Taxi driver | Abdul Hassan Sharif | |
Leon's Taxi driver | Stuart Rudin | |
1st Policeman | Kent Broadhurst | |
2nd Policeman | Tommy Hollis | |
1st Security man | Peter Linari | |
2nd Security man | Johnny Limo | |
Kid's Leader | Danny Peled | |
Pauly | Seth Jerome Walker | |
Cigarette Kid | Michael Mundra | |
Ball Kid | Alex Dezen | |
Orphanage Headmistress | Betty Miller | |
Swat Chief | Geoffrey Bateman | |
Swat Hostage | Arsène Jiroyan | |
Doctor | Peter Vizard | |
Stairway Swat | Joseph Malerba | |
Important Jogger(as David Butler) | David W. Butler | |
Client#1 (as Robert Lasardo) | Robert LaSardo | |
3rd Security Guard | Steve Gonnelo | |
Subway Rapper(as Willie Stiggers Jr.) | William James Stiggers Jr. | |
Uniformed Guard | Anthony Ragland | |
Girl | Crystal Michelle Blake | |
DEA Security Guards | Sonny Zito | |
Cop | Rocky Hernandez | |
Security Guard | Randy Pearlstein | |
Policeman | Trevor Walace | |
Bodyguard | Keith S. Bullock | |
Newspaperman | Fred Fischer | |
Secret Service | Peter Justinius | |
Jogger | Denis Bellocq | |
CIA Agent | Thomas Delehanty | |
Fatman Bodyguard | Ed Ventresca | |
Chinatown Boss | Wallace Wong | |
Chinatown Boss' sidekick | Cary Wong | |
Bellhop#1 | Amimul Rolly | |
Bellhop#2 | Mohammed Rashid | |
Manolo | Adam Busch | |
Tony's Barber | Mario Todisco | |
Girl Chaser | James Melissinos | |
Stansfield man(as Jernard Burkes) | Jernard Burks | |
Stansfield man | Matt De Matt | |
Swat1 | 薩米·納塞利Samy Naceri | |
Swat2 | Christophe Gautier | |
Swat3 | Junior Almeida | |
Swat4 | David Gregg | |
Swat5 | Michel Montanary | |
Swat6 | Hervé Husson | |
Swat7 | Didier Legros | |
Swat8 (as Marc Andreoni) | Marc Andréoni | |
Swat9 | Gilles Kleber | |
Swat10 | Junior John Levis | |
Bodyguard1 | Tony Sauraye | |
Bodyguard2 | Thierry Maurio | |
Bodyguard3 | James Fahrner | |
Bodyguard4 | Daniel Schenmetzler | |
Cameo Appearance(long version) (uncredited) | 讓·雨果·安格拉德Jean-Hugues Anglade | |
Jimmy, SWAT Team Member (uncredited) | Michael Wehrhahn | |
Mathilda's Sister | Elizabeth Regan | |
Student(uncredited) | Alyssia Dujmovich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布景師 |
---|---|---|---|---|---|---|---|---|---|---|---|
呂克·貝松、Claude Besson、Bernard Grenet、派屈克·萊杜克斯、John Garland | 呂克·貝松 | James Bradney、帕斯卡爾·舒梅、Christophe Leprêtre、Camille Lipmann、Eric McGinty | 呂克·貝松 | Thierry Arbogast | 艾瑞克·塞拉 | Sylvie Landra | Todd M. Thaler | Dan Weil | Gerard Drolon | Magali Guidasci | Françoise Benoît-Fresco |
(以上參考資料來自)
角色演員介紹
- 萊昂演員:讓·雷諾義大利裔的頂尖職業殺手,性格沉穩內斂。他一直孤獨地住在紐約,只有一株盆栽是他最好的朋友。他雖然身懷絕技,但內心非常缺乏安全感,甚至從不敢睡在床上,而是坐在椅子上睡,並把槍放在手邊。認識了瑪蒂爾達之後,和這個小女孩漸漸產生了感情。
- 瑪蒂爾達演員:娜塔麗·波特曼實際年齡只有12歲的小女孩,倔強任性、獨立自主。而且還有著與年齡極不相稱的成熟。因為目睹了全家被史丹菲爾殺害,從而一心想要殺死史丹菲爾復仇。在與萊昂相處的過程中,與其漸漸產生了感情。
- 史丹菲爾演員:加里·奧德曼販毒的壞警察,個性兇狠殘暴。因為瑪蒂爾達的父親私吞了他的毒品,所以他帶人殺害了瑪蒂爾達全家。後來,史丹菲爾發現瑪蒂爾達想要殺他,所以他要將瑪蒂爾達、萊昂兩人滅口。
- 托尼演員:丹尼·愛羅訊息靈通的地下情報商,交遊廣泛,八面玲瓏,表面上是一家餐廳的老闆。他也是里昂的中介與介紹人,幫不會讀寫的里昂“管理”殺手工作的酬金。不知道出於何種原因,他堅決反對里昂把賺來的錢存入銀行。
音樂原聲
主題曲 | 作詞 | 演唱 |
---|---|---|
Sting;Dominic Miller | Sting |
序號 | 曲目 | 序號 | 曲目 |
---|---|---|---|
1 | Noon | 13 | Very Special Delivery |
2 | Cute Name | 14 | When Leon Does His Best |
3 | Ballad For Mathilda | 15 | Back On The Crime Scene |
4 | What's Happening Out There? | 16 | Birds Of Storm |
5 | A Bird In New York | 17 | Tony The IBM |
6 | She Is Dead | 18 | How Do You Know It's Love |
7 | Fatman | 19 | The Fight (part 1:The Swat Squad) |
8 | Leon The Cleaner | 20 | The Fight (part 2:Bring Me Everyone) |
9 | Can I Have A Word With You? | 21 | The Fight (part 3:The Big Weapon) |
10 | The Game Is Over | 22 | The Fight (part 4:One Is Alive) |
11 | Feel The Breath | 23 | Two Ways Out |
12 | Room 4602 | 24 | Hey Little Angel |
唱片信息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出版發行:Silva Screen 配樂:Eric Serra |
(以上參考資料來自)
幕後花絮
花絮
- 在拍攝一場萊昂和瑪蒂爾達為托尼執行任務的戲中,導演呂克·貝松也演了一個小角色,背景中眾多正在射擊的傢伙們中的一個。
- 在拍攝眾多警車停在街道這場戲時,一個剛剛搶劫了商店的人恰好從商店跑出來,當他撞上攝製組和眾多“警察”,選擇向這群穿著制服的臨時演員投降。
- 麗芙·泰勒被考慮過出演瑪蒂爾達一角,因個子太高而作罷。
- 在片中萊昂使用的手槍是裝有消聲器的伯萊塔92系列。
- 最初的劇本中有很多關於萊昂和瑪蒂爾達之間“有關性的場面”,其中包括一場二人躺在床上,瑪蒂爾達談論有關性的話題的戲。這些戲份在美國上映時被刪除,而在歐洲版本和特別版DVD的被刪除片斷中均可找到。
- 片中那盆由萊昂培育,最後由瑪蒂爾達再次栽種的植物是萬年青,這個單詞中間部分的發音就是“萊昂”。
穿幫鏡頭
- 當那個胖男人接電話時無繩電話的基座上並沒有接電芝腿組台話線。
- 瑪蒂爾達最後一次看《變形金剛》時,卡通片中的來自不同集的場景被連在一起放。
- 萊昂愛喝牛奶,玻璃杯中的牛悼重遙愚奶的高度經常神奇地變來變去,一會少一會多。
- 在片中萊昂訓練瑪蒂爾達用來復槍的場景中,似乎二人都沒有考慮到距離、位置、天氣、風力的影響——從幾百碼遠瞄準並擊中瑪蒂爾達的目標是不拘立探太可能的事。
- 片中瑪蒂爾達回到家人遇害的公寓,趁警衛不備溜去時門上只一橫一斜貼了兩條警戒線;然而過了僅2分鐘後,史丹菲爾怒沖沖離開公寓時門上警戒線赫然變為4、5條。
- 最後的追逐戲中用的手榴彈外形是傘兵兵辨充用的閃光彈,而那並不是爆炸性很強的武器。
獲獎記錄
獎項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最佳影片 | 呂克·貝松 | 提名 |
最佳導演 | 呂克·貝松 | 提名 |
最佳男演員 | 讓·雷諾 | 提名 |
最佳剪輯 | Sylvie Landra | 提名 |
最佳攝影 | Thierry Arbogast | 提名 |
最佳聲效 | François Groult Pierre Excoffier Gérard Lamps Bruno Tarrière | 提名 |
最佳配樂 | 艾瑞克·塞拉 | 提名 |
獎項 | 獲獎人 | 獲獎情況 |
---|---|---|
最佳外語片 | 呂克·貝松 | 提名 |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製作
靈感來源
導演呂克·貝松在創作和拍攝《尼基塔的女人》時萌生了創作《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想法。貝松認為清潔工維克托(也由讓·雷諾飾演)一角值得擁有他自己的電影。里昂和維克托都穿著長款羊毛夾克,戴著針織帽和太陽鏡,而里昂在片中殺手工作的頭銜也是“清潔工”。
選角
《這個殺手不太冷》是娜塔莉·波特曼的銀幕處女作。當時11歲的波特曼擊敗了包括麗芙·泰勒和克里斯蒂娜·里奇在內的大約2000名年輕女孩,贏得了瑪蒂爾達的角色。由於年紀太小,波特曼最初被選角導演托德·泰勒拒絕。然而當她重新試鏡女主角為她被謀殺的兄弟悲傷痛苦的場景時,貝松被她進入劇中情感的深度所震撼,於是當場選擇了她作為瑪蒂爾達的飾演者。
道具使用
香菸
出於顯而易見的原因,娜塔莉·波特曼的父母對瑪蒂爾達的“成年本性”——比如抽菸的習慣——有一些擔憂。因此,他們與製片人簽署了一份契約,詳細地規定了瑪蒂爾達在螢幕上吸菸的確切數量和方式。契約共商定了五個吸菸場景,而在其他場景中,波特曼被禁止在螢幕上吸入或呼出煙霧,因此瑪蒂爾達的角色在劇情中不得不戒菸。
薄荷油
在瑪蒂爾達發現家人被屠殺的情感場景中,波特曼努力地表現發現全家被害的小女孩應有的眼淚。為了助她一臂之力,貝松讓一名員工將薄荷油塗抹在波特曼的眼睛裡,通過“化學的”手段促使波特曼的淚腺分泌淚水。這種感覺是如此痛苦,以至於在電影中的每一個哭泣場景中,波特曼都毫無問題地在暗示下流出真正的眼淚——只要想起薄荷油,她就會按照(導演的)指示“輕而易舉”地哭出來。
劇情修改
《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原始結局比發布版本中發生的事情要黑暗得多:瑪蒂爾達沒有在孤兒院外種植里昂最喜歡的灌木來紀念他並開始新的生活,而是瘋了。當斯坦斯菲爾德開槍打死里昂時,最初的結局要求瑪蒂爾達打開她的夾克,露出一系列埋在她身上的手榴彈。然後,她會表演里昂教給她的“擂台戲法”,並引爆建築物。然而這被認為太黑暗了,與瑪蒂爾達的本性不符,於是貝松改變了結局。
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 1、高蒙電影公司(法國) 2、Les Films du Dauphin(法國) |
---|---|
發行公司 | 1、GBVI(法國) 2、Astro Distribution(德國) 3、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UK(英國) 4、博偉國際(美國) 5、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美國) 6、哥倫比亞三星家庭視頻公司(美國) 7、哥倫比亞三星(巴西) 8、Jugendfilm-Verleih GmbH(德國) 9、Kinowelt Home Entertainment(德國) 10、LK-TEL Video(巴西) |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法國 | 1994年9月14日 |
美國 | 1994年11月18日 |
秘魯 | 1995年 |
丹麥 | 1995年1月13日 |
德國 | 1995年1月19日 |
挪威 | 1995年1月20日 |
英國 | 1995年2月3日 |
阿根廷 | 1995年2月9日 |
愛爾蘭 | 1995年2月10日 |
中國台灣 | 1995年2月11日 |
巴西、芬蘭 | 1995年2月17日 |
韓國 | 1995年2月18日 |
荷蘭 | 1995年2月23日 |
瑞典 | 1995年2月24日 |
日本 | 1995年3月25日 |
西班牙、希臘 | 1995年4月6日 |
義大利、烏拉圭 | 1995年4月7日 |
澳大利亞 | 1995年4月27日 |
葡萄牙、土耳其 | 1995年4月28日 |
波蘭 | 1995年5月26日 |
菲律賓 | 1995年6月28日 |
捷克共和國 | 1995年8月3日 |
匈牙利、斯洛伐克 | 1995年9月7日 |
德國 | 1996年6月13日(導演剪輯版) |
法國 | 1996年6月26日(導演剪輯版) |
日本 | 1996年10月5日(導演剪輯版) |
中國香港 | 1995年6月26日(導演剪輯版) |
韓國 | 1998年1月24日(導演剪輯版) |
俄羅斯 | 1998年9月23日 |
俄羅斯 | 1999年9月3日(導演剪輯版) |
澳大利亞 | 2016年9月2日(布里斯班、悉尼)(重新發行) |
中國台灣 | 2016年11月26日(重新發行) |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這個殺手不太冷》的主題是多樣的,可以概括為個人與外界的格格不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文化的激烈碰撞和對生命的尊重,以及救贖。“個人”指的是該片中的兩位主人公,他們面對的世界是一個冷漠的、被扭曲了的空間。城市中的景象則有點像是置身籠中,不規則的、歪曲的、變形的城市構圖隨處可見,整體色調偏於暗色。城市、高樓,這些都是人類發展的結果,但伴隨它們而來的,除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也有不斷滋生、蔓延著的罪惡。最具反諷意味的是,傳統意義上代表了正義與秩序的警察局,在這裡成了邪惡與暴力的源頭。警察局同樣也是高樓中的一座,是整個社會的權威,卻成了邪惡世界的主陣地之一。該片表達出了導演對世界、對社會的控訴和不信任。那看似無關緊要的敘述其實是在探討著人類自身所共存的終極話題。該片賦予了兩位主人公熱烈而溫和的情感基調,對“愛情”的表現是朦朧、曖昧的。除了愛情外,該片採用的各種類型元素之間的分量相對均衡、融會貫通,形成整部影片應有的風格。(《電影精品解讀》評)
該片使觀眾看到的是人性泯滅到復甦的全過程,片中的音樂製作精良,優美的旋律烘托出了故事的真諦,起到了煽人淚下的效果。(新浪評)
該片中充滿著藝術的氣息,甚至殺人的現場也像藝術品一樣的獨特和唯美。導演在片中更多地表達了對現實中生活中一些醜惡事物的批判。除此之外,還講敘了陌生人之間的友情與為愛獻身的精神。(《青年報》評)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布景師 |
---|---|---|---|---|---|---|---|---|---|---|---|
呂克·貝松、Claude Besson、Bernard Grenet、派屈克·萊杜克斯、John Garland | 呂克·貝松 | James Bradney、帕斯卡爾·舒梅、Christophe Leprêtre、Camille Lipmann、Eric McGinty | 呂克·貝松 | Thierry Arbogast | 艾瑞克·塞拉 | Sylvie Landra | Todd M. Thaler | Dan Weil | Gerard Drolon | Magali Guidasci | Françoise Benoît-Fresco |
(以上參考資料來自)
角色演員介紹
- 萊昂演員:讓·雷諾義大利裔的頂尖職業殺手,性格沉穩內斂。他一直孤獨地住在紐約,只有一株盆栽是他最好的朋友。他雖然身懷絕技,但內心非常缺乏安全感,甚至從不敢睡在床上,而是坐在椅子上睡,並把槍放在手邊。認識了瑪蒂爾達之後,和這個小女孩漸漸產生了感情。
- 瑪蒂爾達演員:娜塔麗·波特曼實際年齡只有12歲的小女孩,倔強任性、獨立自主。而且還有著與年齡極不相稱的成熟。因為目睹了全家被史丹菲爾殺害,從而一心想要殺死史丹菲爾復仇。在與萊昂相處的過程中,與其漸漸產生了感情。
- 史丹菲爾演員:加里·奧德曼販毒的壞警察,個性兇狠殘暴。因為瑪蒂爾達的父親私吞了他的毒品,所以他帶人殺害了瑪蒂爾達全家。後來,史丹菲爾發現瑪蒂爾達想要殺他,所以他要將瑪蒂爾達、萊昂兩人滅口。
- 托尼演員:丹尼·愛羅訊息靈通的地下情報商,交遊廣泛,八面玲瓏,表面上是一家餐廳的老闆。他也是里昂的中介與介紹人,幫不會讀寫的里昂“管理”殺手工作的酬金。不知道出於何種原因,他堅決反對里昂把賺來的錢存入銀行。
音樂原聲
主題曲 | 作詞 | 演唱 |
---|---|---|
Sting;Dominic Miller | Sting |
序號 | 曲目 | 序號 | 曲目 |
---|---|---|---|
1 | Noon | 13 | Very Special Delivery |
2 | Cute Name | 14 | When Leon Does His Best |
3 | Ballad For Mathilda | 15 | Back On The Crime Scene |
4 | What's Happening Out There? | 16 | Birds Of Storm |
5 | A Bird In New York | 17 | Tony The IBM |
6 | She Is Dead | 18 | How Do You Know It's Love |
7 | Fatman | 19 | The Fight (part 1:The Swat Squad) |
8 | Leon The Cleaner | 20 | The Fight (part 2:Bring Me Everyone) |
9 | Can I Have A Word With You? | 21 | The Fight (part 3:The Big Weapon) |
10 | The Game Is Over | 22 | The Fight (part 4:One Is Alive) |
11 | Feel The Breath | 23 | Two Ways Out |
12 | Room 4602 | 24 | Hey Little Angel |
唱片信息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出版發行:Silva Screen 配樂:Eric Serra |
(以上參考資料來自)
幕後花絮
花絮
- 在拍攝一場萊昂和瑪蒂爾達為托尼執行任務的戲中,導演呂克·貝松也演了一個小角色,背景中眾多正在射擊的傢伙們中的一個。
- 在拍攝眾多警車停在街道這場戲時,一個剛剛搶劫了商店的人恰好從商店跑出來,當他撞上攝製組和眾多“警察”,選擇向這群穿著制服的臨時演員投降。
- 麗芙·泰勒被考慮過出演瑪蒂爾達一角,因個子太高而作罷。
- 在片中萊昂使用的手槍是裝有消聲器的伯萊塔92系列。
- 最初的劇本中有很多關於萊昂和瑪蒂爾達之間“有關性的場面”,其中包括一場二人躺在床上,瑪蒂爾達談論有關性的話題的戲。這些戲份在美國上映時被刪除,而在歐洲版本和特別版DVD的被刪除片斷中均可找到。
- 片中那盆由萊昂培育,最後由瑪蒂爾達再次栽種的植物是萬年青,這個單詞中間部分的發音就是“萊昂”。
穿幫鏡頭
- 當那個胖男人接電話時無繩電話的基座上並沒有接電話線。
- 瑪蒂爾達最後一次看《變形金剛》時,卡通片中的來自不同集的場景被連在一起放。
- 萊昂愛喝牛奶,玻璃杯中的牛奶的高度經常神奇地變來變去,一會少一會多。
- 在片中萊昂訓練瑪蒂爾達用來復槍的場景中,似乎二人都沒有考慮到距離、位置、天氣、風力的影響——從幾百碼遠瞄準並擊中瑪蒂爾達的目標是不太可能的事。
- 片中瑪蒂爾達回到家人遇害的公寓,趁警衛不備溜去時門上只一橫一斜貼了兩條警戒線;然而過了僅2分鐘後,史丹菲爾怒沖沖離開公寓時門上警戒線赫然變為4、5條。
- 最後的追逐戲中用的手榴彈外形是傘兵用的閃光彈,而那並不是爆炸性很強的武器。
獲獎記錄
獎項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最佳影片 | 呂克·貝松 | 提名 |
最佳導演 | 呂克·貝松 | 提名 |
最佳男演員 | 讓·雷諾 | 提名 |
最佳剪輯 | Sylvie Landra | 提名 |
最佳攝影 | Thierry Arbogast | 提名 |
最佳聲效 | François Groult Pierre Excoffier Gérard Lamps Bruno Tarrière | 提名 |
最佳配樂 | 艾瑞克·塞拉 | 提名 |
獎項 | 獲獎人 | 獲獎情況 |
---|---|---|
最佳外語片 | 呂克·貝松 | 提名 |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製作
靈感來源
導演呂克·貝松在創作和拍攝《尼基塔的女人》時萌生了創作《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想法。貝松認為清潔工維克托(也由讓·雷諾飾演)一角值得擁有他自己的電影。里昂和維克托都穿著長款羊毛夾克,戴著針織帽和太陽鏡,而里昂在片中殺手工作的頭銜也是“清潔工”。
選角
《這個殺手不太冷》是娜塔莉·波特曼的銀幕處女作。當時11歲的波特曼擊敗了包括麗芙·泰勒和克里斯蒂娜·里奇在內的大約2000名年輕女孩,贏得了瑪蒂爾達的角色。由於年紀太小,波特曼最初被選角導演托德·泰勒拒絕。然而當她重新試鏡女主角為她被謀殺的兄弟悲傷痛苦的場景時,貝松被她進入劇中情感的深度所震撼,於是當場選擇了她作為瑪蒂爾達的飾演者。
道具使用
香菸
出於顯而易見的原因,娜塔莉·波特曼的父母對瑪蒂爾達的“成年本性”——比如抽菸的習慣——有一些擔憂。因此,他們與製片人簽署了一份契約,詳細地規定了瑪蒂爾達在螢幕上吸菸的確切數量和方式。契約共商定了五個吸菸場景,而在其他場景中,波特曼被禁止在螢幕上吸入或呼出煙霧,因此瑪蒂爾達的角色在劇情中不得不戒菸。
薄荷油
在瑪蒂爾達發現家人被屠殺的情感場景中,波特曼努力地表現發現全家被害的小女孩應有的眼淚。為了助她一臂之力,貝松讓一名員工將薄荷油塗抹在波特曼的眼睛裡,通過“化學的”手段促使波特曼的淚腺分泌淚水。這種感覺是如此痛苦,以至於在電影中的每一個哭泣場景中,波特曼都毫無問題地在暗示下流出真正的眼淚——只要想起薄荷油,她就會按照(導演的)指示“輕而易舉”地哭出來。
劇情修改
《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原始結局比發布版本中發生的事情要黑暗得多:瑪蒂爾達沒有在孤兒院外種植里昂最喜歡的灌木來紀念他並開始新的生活,而是瘋了。當斯坦斯菲爾德開槍打死里昂時,最初的結局要求瑪蒂爾達打開她的夾克,露出一系列埋在她身上的手榴彈。然後,她會表演里昂教給她的“擂台戲法”,並引爆建築物。然而這被認為太黑暗了,與瑪蒂爾達的本性不符,於是貝松改變了結局。
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 1、高蒙電影公司(法國) 2、Les Films du Dauphin(法國) |
---|---|
發行公司 | 1、GBVI(法國) 2、Astro Distribution(德國) 3、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UK(英國) 4、博偉國際(美國) 5、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美國) 6、哥倫比亞三星家庭視頻公司(美國) 7、哥倫比亞三星(巴西) 8、Jugendfilm-Verleih GmbH(德國) 9、Kinowelt Home Entertainment(德國) 10、LK-TEL Video(巴西) |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法國 | 1994年9月14日 |
美國 | 1994年11月18日 |
秘魯 | 1995年 |
丹麥 | 1995年1月13日 |
德國 | 1995年1月19日 |
挪威 | 1995年1月20日 |
英國 | 1995年2月3日 |
阿根廷 | 1995年2月9日 |
愛爾蘭 | 1995年2月10日 |
中國台灣 | 1995年2月11日 |
巴西、芬蘭 | 1995年2月17日 |
韓國 | 1995年2月18日 |
荷蘭 | 1995年2月23日 |
瑞典 | 1995年2月24日 |
日本 | 1995年3月25日 |
西班牙、希臘 | 1995年4月6日 |
義大利、烏拉圭 | 1995年4月7日 |
澳大利亞 | 1995年4月27日 |
葡萄牙、土耳其 | 1995年4月28日 |
波蘭 | 1995年5月26日 |
菲律賓 | 1995年6月28日 |
捷克共和國 | 1995年8月3日 |
匈牙利、斯洛伐克 | 1995年9月7日 |
德國 | 1996年6月13日(導演剪輯版) |
法國 | 1996年6月26日(導演剪輯版) |
日本 | 1996年10月5日(導演剪輯版) |
中國香港 | 1995年6月26日(導演剪輯版) |
韓國 | 1998年1月24日(導演剪輯版) |
俄羅斯 | 1998年9月23日 |
俄羅斯 | 1999年9月3日(導演剪輯版) |
澳大利亞 | 2016年9月2日(布里斯班、悉尼)(重新發行) |
中國台灣 | 2016年11月26日(重新發行) |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這個殺手不太冷》的主題是多樣的,可以概括為個人與外界的格格不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文化的激烈碰撞和對生命的尊重,以及救贖。“個人”指的是該片中的兩位主人公,他們面對的世界是一個冷漠的、被扭曲了的空間。城市中的景象則有點像是置身籠中,不規則的、歪曲的、變形的城市構圖隨處可見,整體色調偏於暗色。城市、高樓,這些都是人類發展的結果,但伴隨它們而來的,除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也有不斷滋生、蔓延著的罪惡。最具反諷意味的是,傳統意義上代表了正義與秩序的警察局,在這裡成了邪惡與暴力的源頭。警察局同樣也是高樓中的一座,是整個社會的權威,卻成了邪惡世界的主陣地之一。該片表達出了導演對世界、對社會的控訴和不信任。那看似無關緊要的敘述其實是在探討著人類自身所共存的終極話題。該片賦予了兩位主人公熱烈而溫和的情感基調,對“愛情”的表現是朦朧、曖昧的。除了愛情外,該片採用的各種類型元素之間的分量相對均衡、融會貫通,形成整部影片應有的風格。(《電影精品解讀》評)
該片使觀眾看到的是人性泯滅到復甦的全過程,片中的音樂製作精良,優美的旋律烘托出了故事的真諦,起到了煽人淚下的效果。(新浪評)
該片中充滿著藝術的氣息,甚至殺人的現場也像藝術品一樣的獨特和唯美。導演在片中更多地表達了對現實中生活中一些醜惡事物的批判。除此之外,還講敘了陌生人之間的友情與為愛獻身的精神。(《青年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