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教程簡編(第二版)

《資本論》教程簡編(第二版)

《《資本論》教程簡編(第二版)》是復旦大學出版社於2020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資本論》教程簡編(第二版)
  • 作者:洪遠朋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3月
  • 頁數:614 頁
  • 定價:7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9146677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力圖尊重原著,按照《資本論》的本來面貌,以提要的方式全面簡要明了地介紹主要內容,並儘量將《資本論》中的主要結論和有關精闢論述原文引出。為了使讀者對《資本論》有一個整體的全面了解,本書不但對《資本論》第1—4卷作了總介紹,而且每一卷分別有總的介紹,每一篇有簡介,各章都有概述。為了幫助讀者複習和思考,並注意密切聯繫當代經濟生活的實際和理論發展的動向,本書在書末附錄有複習思考題和研究參考題。本書既可做高校經濟等專業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廣大青年學生和幹部,以及經濟工作者閱讀、參考。

目錄

《資本論》總介紹
一、《資本論》的產生和傳播
二、《資本論》的偉大意義
三、《資本論》的對象、體系和方法
四、怎樣學習《資本論》
五、《資本論》研究的發展態勢
第1卷 資本的生產過程
《資本論》第1卷介紹
一、《資本論》第1卷的對象和中心
二、《資本論》第1卷的結構
三、《資本論》第1卷的方法
四、《資本論》第1卷的地位和意義
《資本論》第1卷的序言和跋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簡介
第一章 商品
(一) 商品的兩個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價值實體,價值量)
(二) 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的二重性
(三) 價值形式或交換價值
(四) 商品的拜物教性質及其秘密
第二章 交換過程
第三章 貨幣或商品流通
(一) 價值尺度
(二) 流通手段
(三) 貨幣
第二篇 貨幣轉化為資本
第四章 貨幣轉化為資本
(一) 資本的總公式
(二) 總公式的矛盾
(三) 勞動力的買和賣
第三篇 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簡介
第五章 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
(一) 勞動過程
(二) 價值增殖過程
第六章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第七章 剩餘價值率
(一) 勞動力的剝削程度
(二) 產品價值在產品相應部分上的表現
(三) 西尼耳的“最後一小時”
(四) 剩餘產品
第八章 工作日
(一) 工作日的界限
(二) 對剩餘勞動的貪慾。工廠主和領主
(三) 在剝削上不受法律限制的英國工業部門
(四) 日工和夜工。換班制度
(五) 爭取正常工作日的鬥爭。14世紀中葉至17世紀
末葉關於延長工作日的強制性法律
(六) 爭取正常工作日的鬥爭。對勞動時間的強制的法律
限制。 1833—1864年英國的工廠立法
(七) 爭取正常工作日的鬥爭。英國工廠立法對其他國家的
影響
第九章 剩餘價值率和剩餘價值量
第四篇 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簡介
第十章 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
第十一章 協作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場手工業
(一) 工場手工業的二重起源
(二) 局部工人及其工具
(三) 工場手工業的兩種基本形式——混成的工場手工業
和有機的工場手工業
(四) 工場手工業內部的分工和社會內部的分工
(五) 工場手工業的資本主義性質
第十三章 機器和大工業
(一) 機器的發展
(二) 機器的價值向產品的轉移
(三) 機器生產對工人的直接影響
(四) 工廠
(五) 工人和機器之間的鬥爭
(六) 關於被機器排擠的工人會得到補償的理論
(七) 工人隨著機器生產的發展而被排斥和吸引。棉紡織業的
危機
(八) 大工業所引起的工場手工業、手工業和家庭勞動的革命
(九) 工廠法(衛生條款和教育條款)。它在英國的普遍實行
(十) 大工業和農業
第五篇 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簡介
第十四章 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
第十五章 勞動力價格和剩餘價值的量的變化
(一) 工作日的長度和勞動強度不變(已定),勞動生產力可變
(二) 工作日和勞動生產力不變,勞動強度可變
(三) 勞動生產力和勞動強度不變,工作日可變
(四) 勞動的持續時間、勞動生產力和勞動強度同時變化
第十六章 剩餘價值率的各種公式
第六篇 工資
簡介
第十七章 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轉化為工資
第十八章 計時工資
第十九章 計件工資
第二十章 工資的國民差異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簡介
導言
第二十一章 簡單再生產
第二十二章 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
(一) 規模擴大的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商品生產所有權規律
轉變為資本主義占有規律
(二) 政治經濟學關於規模擴大的再生產的錯誤見解
(三) 剩餘價值分為資本和收入。節慾論
(四) 幾種同剩餘價值分為資本和收入的比例無關但決定
積累量的情況:勞動力的剝削程度;勞動生產力;所
使用的資本和所消費的資本之間差額的擴大;預付
資本的量
(五) 所謂勞動基金
第二十三章 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一) 資本構成不變,對勞動力的需求隨積累的增長而增長
(二) 在積累和伴隨積累的積聚的進程中資本可變部分相對
減少
(三) 相對過剩人口或產業後備軍的累進生產
(四) 相對過剩人口的各種存在形式。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
規律
(五) 資本主義積累一般規律的例證
第二十四章 所謂原始積累
(一) 原始積累的秘密
(二) 對農村居民土地的剝奪
(三) 15世紀末以來懲治被剝奪者的血腥立法。壓低工資的
法律
(四) 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的產生
(五) 農業革命對工業的反作用。工業資本的國內市場的形成
(六) 工業資本家的產生
(七) 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第二十五章 現代殖民理論
第2卷 資本的流通過程
《資本論》第2卷介紹
一、《資本論》第2卷的研究對象
二、《資本論》第2卷的體系
三、《資本論》第2卷的方法
四、《資本論》第2卷的地位和意義
《資本論》第2卷序言
第一篇 資本形態變化及其循環
簡介
第一章 貨幣資本的循環
(一) 第一階段G—W
(二) 第二階段生產資本的職能
(三) 第三階段W′—G′
(四) 總循環
第二章 生產資本的循環
(一) 簡單再生產
(二) 積累和規模擴大的再生產
(三) 貨幣積累
(四) 準備金
第三章 商品資本的循環
第四章 循環過程的三個公式
第五章 流通時間
第六章 流通費用
(一) 純粹的流通費用
(二) 保管費用
(三) 運輸費用
第二篇 資本周轉
簡介
第七章 周轉時間和周轉次數
第八章 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一) 形式區別
(二) 固定資本的組成部分、補償、修理和積累
第九章 預付資本的總周轉周轉的周期
第十章 關於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理論。重農學派和亞當·斯密
第十一章 關於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理論。李嘉圖
第十二章 勞動期間
第十三章 生產時間
第十四章 流通時間
第十五章 周轉時間對預付資本量的影響
(一) 勞動期間等於流通期間
(二) 勞動期間大於流通期間
(三) 勞動期間小於流通期間
(四) 結論
(五) 價格變動的影響
第十六章 可變資本的周轉
(二) 單個可變資本的周轉
(三) 從社會的角度考察的可變資本的周轉
第十七章 剩餘價值的流通
(一) 簡單再生產
(二) 積累和擴大再生產
第三篇 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
簡介
第十八章 導言
(一) 研究的對象
(二) 貨幣資本的作用
第十九章 前人對這個問題的論述
第二十章 簡單再生產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社會生產的兩個部類
(三) 兩個部類之間的交換:Ⅰ(v+m)和Ⅱc的交換
(四) 第Ⅱ部類內部的交換。必要生活資料和奢侈品
(五) 貨幣流通在交換中的媒介作用
(六) 第Ⅰ部類的不變資本
(七) 兩個部類的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
(八) 兩個部類的不變資本
(九) 對於亞當·斯密、施托爾希和拉姆賽的回顧
(十) 資本和收入:可變資本和工資
(十一) 固定資本的補償
(十二) 貨幣材料的再生產
(十三) 德斯杜特·德·特拉西的再生產理論
第二十一章 積累和擴大再生產
(一) 第Ⅰ部類的積累
(二) 第Ⅱ部類的積累
(三) 用公式來說明積累
(四) 補充說明
第3卷 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上)
《資本論》第3卷介紹
一、《資本論》第3卷的研究對象
二、《資本論》第3卷的中心
三、《資本論》第3卷的結構和重點
四、《資本論》第3卷的地位和意義
《資本論》第3卷序言
第一篇 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和剩餘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
簡介
第一章 成本價格和利潤
第二章 利潤率
第三章 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的關係
第四章 周轉對於利潤率的影響
第五章 不變資本使用上的節約
(一) 概論
(二) 靠犧牲工人而實現的勞動條件的節約
(三) 動力生產、動力傳送和建築物的節約
(四) 生產排泄物的利用
(五) 由於發明而產生的節約
第六章 價格變動的影響
(一) 原料價格的波動及其對利潤率的直接影響
(二) 資本的增值和貶值、游離和束縛
(三) 一般的例證:1861—1865年的棉業危機
第七章 補充說明
第二篇 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
簡介
第八章 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的不同構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潤率的差別
第九章 一般利潤率(平均利潤率)的形成和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第十章 一般利潤率通過競爭而平均化。市場價格和市場價值。超額利潤
第十一章 工資的一般變動對生產價格的影響
第十二章 補充說明
第三篇 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
簡介
第十三章 規律本身
第十四章 起反作用的各種原因
第十五章 規律的內部矛盾的展開
(一) 概論
(二) 生產擴大和價值增殖之間的衝突
(三) 人口過剩時的資本過剩
(四) 補充說明
第四篇 商品資本和貨幣資本轉化為商品經營資本和
貨幣經營資本(商人資本)
簡介
第十六章 商品經營資本
第十七章 商業利潤
第十八章 商人資本的周轉。價格
第十九章 貨幣經營資本
第二十章 關於商人資本的歷史考察
第五篇 利潤分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生息資本
簡介
第二十一章 生息資本
第二十二章 利潤的分割。利息率。“自然”利息率
第二十三章 利息和企業主收入
第二十四章 資本關係在生息資本形式上的外表化
第二十五章 信用和虛擬資本
第二十六章 貨幣資本的積累,它對利息率的影響
第二十七章 信用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作用
第二十八章 流通手段和資本。圖克和富拉頓的見解
第3卷 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下)
第五篇 利潤分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生息資本(續)
第二十九章 銀行資本的組成部分
第三十章 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Ⅰ
第三十一章 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Ⅱ(續)
第三十二章 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Ⅲ(續完)
第三十三章 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
第三十四章 通貨原理和1844年英國的銀行立法
第三十五章 貴金屬和匯兌率
(一) 金貯藏的變動
(二) 匯兌率
第三十六章 資本主義以前的狀態
第六篇 超額利潤轉化為地租
簡介
第三十七章 導論
第三十八章 級差地租: 概論
第三十九章 級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級差地租Ⅰ)
第四十章 級差地租的第二形式(級差地租Ⅱ)
第四十一章 級差地租Ⅱ——第一種情況: 生產價格不變
第四十二章 級差地租Ⅱ——第二種情況:生產價格下降
第四十三章 級差地租Ⅱ——第三種情況:生產價格上漲。結論
第四十四章 最壞耕地也有級差地租
第四十五章 絕對地租
第四十六章 建築地段的地租。礦山地租。土地價格
第四十七章 資本主義地租的產生
(一) 導論
(二) 勞動地租
(三) 產品地租
(四) 貨幣地租
(五) 分成制和農民的小塊土地所有制
第七篇 各種收入及其源泉
簡介
第四十八章 三位一體的公式
第四十九章 關於生產過程的分析
第五十章 競爭的假象
第五十一章 分配關係和生產關係
第五十二章 階級
《資本論》第3卷增補
(一) 價值規律和利潤率
(二) 交易所
第4卷 剩餘價值理論
《資本論》第4卷介紹
一、關於《資本論》第4卷的標題
二、《資本論》第4卷的出版情況
三、關於《資本論》第4卷在中國的傳播
四、《資本論》第4卷的體系
五、《資本論》第4卷的方法
六、《資本論》第4卷的理論意義
七、《資本論》第4卷對社會主義的科學預見
八、《資本論》第4卷對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的啟示
《資本論》第4卷第一冊簡介
《資本論》第4卷第二冊簡介
《資本論》第4卷第三冊簡介
附錄1《資本論》第1—3卷閱讀重點
附錄2《資本論》第1—3卷複習題
附錄3《資本論》第1—3卷研究參考題
附錄4《新編〈資本論〉教程》(1—4卷)編寫單位和編寫成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