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烺光的大規模文明社會比較理論研究

許烺光的大規模文明社會比較理論研究

《許烺光的大規模文明社會比較理論研究》是2014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游國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烺光的大規模文明社會比較理論研究
  • 作者:游國龍
  • 出版時間:2014年6月
  • 出版社:社科文獻出版社
  • 頁數:221 頁
  • ISBN:9787509752319
  • 定價:59 元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目錄,其他信息,

內容簡介

這本著作嘗試回答許烺光從事大規模文明研究的理論是否可以合理解釋文化對個人心理的塑造作用,乃至於避免國民性研究的缺陷這個問題。作者系統地討論了許烺光透過個人心理、行為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從事大規模文明研究,對前提假設、概念、方法、理論、假說等方面的內在邏輯進行了梳理、並與相關的研究進行比較,認為PSH模型、許氏假說以及相聯繫的概念工具,可以替代弗洛依德人格心理學,較好地解釋文化對個人心理的塑造作用,避免了以童年經驗作為解釋的缺陷。
在這個基礎上,繼而探討將許烺光大規模文明研究理論引入國際關係研究的可行性。作者認為強調文化對個人心理塑造作用,雖不能解釋體系因素,但可以構建一個解釋國家行為的理論。提出研究假設:國際關係是人際關係的投射,而人際關係又受到親屬關係的影響。認為國際衝突的根源在於不同民族以自我中心的視角推測其他民族的行為,特別是根植於不同文化的情感模式,阻礙了不同文化間的溝通。
許烺光是國際學術界,社會、行為科學領域,取得最高成就的華人學者。在把人視為孤立的個人存在的趨勢下,許烺光堅持整體性研究,針對中國、美國、印度與日本等國進行全景式分析,透過比較的方法,探索受情感模式影響的人類行為。這本著作從基本主張、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以及一系列的理論,如PSH模型、許氏優勢親屬關係假說、次級團體假說等,進行系統地梳理、分析與評價,並探討將其引進行國際政治研究的可能路徑,展現了科學進行人類行為研究的新途徑,是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工作者,案頭必備的工具書。值得一提的是,該書乃“心理文化學堂系列”的第一本,後頭還有《中國人與日本人》、《中國人與印度人》將陸續發行。

作者介紹

游國龍,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學專業),現為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副教授,北京大學文化與國家行為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主要從事國際政治理論、文化與國家行為、心理文化學方面研究。最早以日本為對象,近來亦嘗試納入美國、中國、印度等國家進行相互間的比較,重點在於結合心理與文化的角度解釋人的行為、國家行為。著有《心理文化學-許烺光學說的研究與套用》(合著,2010),在《國際政治研究》,《日本學刊》等核心期刊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曾獲得多項省部級、廳級科研成果獎項,並主持過省部級課題。

目錄

緒 論
一、研究課題的確立
二、研究現狀與問題提出
三、本書的基本結構與章節安排
第一章 許烺光的基本主張
一、心理與行為的關係
二、行為的根本動力
三、人類的基本需要
四、文化與心理的關係
第二章 許烺光的研究方法
一、內容分析法
三、基本假定分析法
第三章 心理社會均衡理論模型
一、心理社會均衡理論的基本內容
二、與弗洛伊德人格理論的比較
三、維持心理社會均衡的不同方式
四、結語
第四章 許氏優勢親屬關係假說
一、許氏優勢親屬關係假說的基本內容
二、各種關係的內含屬性
三、優勢親屬關對其他親屬關係的影響
四、優勢親屬關係對非親屬行為的影響
五、解析與討論
六、中國人的親屬關係與行為特徵
七、結語
第五章 次級團體假說
一、假說的內容
二、主要次級團體
三、次級團體的締結原則
四、結語
第六章 大規模文明社會整體面貌的勾繪
一、三個大規模文明社會的簡要概括
二、文化理想與現實生活的差異
三、心理文化取向
四、個人需要與競爭、從眾、逃避或精神宣洩
五、結語
第七章 中國與美國的國家行為
一、中美對外部世界的態度及其心理文化基礎
二、美國處理國際關係的表現
三、中國處理國際關係的表現
四、中美的歷史發展傾向
第八章 國際關係理論建構的啟示
一、建構主義的文化問題
二、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的建立
三、大規模文明社會研究視角的引進
第九章 結論
一、概括性結論
二、套用與建議
三、進一步研究方向與研究缺陷
附錄
中美社會的基本假定
印度與美國的動力學圖式
許烺光年譜
許烺光著作列表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其他信息

“心理文化學堂系列”乃北京大學文化與國家行為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打造的,利用心理文化學進行研究的相關著作。第一批推出三部著作:尚會鵬著:《中國人與日本人:社會集團、行為方式和文化心理的比較研究》、尚會鵬著:《中國人與印度人:文化傳統的比較研究》、游國龍著:《許烺光大規模文明社會比較研究的理論》。以後還會有該系列的著作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