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肥城縣誌
- 類別:地方志
- 首編時間:明隆慶六年(1572)
- 所屬區域:肥城縣
- 獲獎: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肥城縣誌,為記載肥城縣歷史的地方志。該書首編時間為明隆慶六年(1572年) ,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共修志5次。歷史沿革第一部《肥城縣誌》於明隆慶六年(1572) 由知縣顧庭修,志書亡佚於兵燹之中。現存4部,為...
肥城縣誌書 《肥城縣誌書》是167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尹任。 作者簡介 責任者 尹任 出版者 出版時間 清康熙11年[1672]版本 刻本 分類號 文種 chi 總冊數 2冊 描述 卷下內有詩文類 索取號 地140.143 地140.14332 32 ...
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肥城縣誌》載:“南鳳凰山在城南五十里安寧社,形似鳳,昂首南向,四面懸崖如削,山南兩偏有洞為耳,左名鵓鴿洞,右名雞腦洞,產文石,其紋理似腦,故名雞腦石,附石壁如鐘乳,取石必腰斧猱附而上,...
望魯山位於山東省肥城市安駕莊鎮駐地北4公里處。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1.5公里,主峰石鍋頂,海拔278.3米。基岩為花崗岩。山頂建有“望魯庵”一座,殘基尚存。相關記載 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肥城縣誌》載:“望魯山在城南五十八...
呂仙村位於山東省肥城市湖屯鎮政府駐地東北10公里,陶山東麓,耕地1284畝。村名由來 呂仙村原名團瓢,即圓形屋。民國十六年(1927年),按歷史文獻中“供奉呂祖”的記載,更名為“呂仙村”。光緒十七年(1891年)《肥城縣誌?古蹟》載:“...
清光緒十七年(1891)《肥城縣誌》載:“《岱覽》陶山西崦有竹林寺,俗呼無影寺,有石室三楹,在懸崖數仞間。”遺址西面的懸崖上,有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年)的竹林寺彌勒佛碑記和彌勒佛畫像,佛像身著袈裟,身後刻有光環,上有...
隆莊風雨竹石刻,位於山東省肥城市境內。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肥城縣誌》記載:“風雨竹石刻,舊在城西南四十里龍莊關帝廟中,今嵌於大成殿後壁。世傳以為關公從袁軍尋先主至此所作。”石刻巧奪天工,不細辨之,不知枝葉之為字...
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肥城縣誌》載:金牛山在城西北,其東北麓距城三里,蜿蜒偏西距城十里、二十里不等。俗呼牛山,宋真宗東巡臨幸賜名郁蔥山。翠柏千嶂,流泉石疊,為城邑第一名勝。地理位置 金牛山位於肥城北部偏西,距...
隆莊冉子父母墓位於石橫鎮隆莊村東北角。清光緒十七年《肥城縣誌》記載:“縣西南五十里隆莊有冉子先人墓。東原志:冉子父名在,母田氏,以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己卯冬十一月初八生冉子。周敬王二十年(前500年)壬寅冉子父卒...
光緒十七年(1891年)《肥城縣誌》載:“肥豬山在城南50里,四面懸崖,勢如刀削,東偏稍北有石窟名風谷洞,能容數百人。循崖南行三里,有仙人洞,深不測。”1952年地形普查時,黃頂置木製三腳架,做為觀察點,現無存。黃頂用紅...
位於山東省肥城市新城北15公里。北鄰濟南市長清區,橫跨老城鎮、王瓜店鎮各一部,東西長7.5公里,南北寬2.5公里,總面積19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 24米。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肥城縣誌》載:“金牛山在城(指老縣城)西北,其...
趙讓 趙讓 ,孝子,明初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肥城縣誌》載:“趙讓,……家貧幼孤,事母至孝,傭力以供給。母疾,夜請於天,祈以身代。母卒,廬墓側。……永樂初旌其門。”
蠍子城,在《肥城縣誌》、《肥城縣地名志》上均有記載。其中《肥城縣地名志》(1988年版)載: 蠍子城遺址位於孫伯鄉蠍子城村的南山坡上,面積約有2000平方米。1981年5月文物普查時,在這裡 揀到大量的商周時代的陶製標準器物,還有一...
《元史》中記載張起岩著有《華峰漫稿》《華峰類稿》《金陵集》等著作。現存張起岩詩文,《全元文》、《全元詩》中總計收文五十四篇,詩二十首,還有部分傳狀碑銘沒有被收錄。清代《肥城縣誌》 中保留張起岩大量作品,有《加封大成至聖...
王瓜店鎮垛子石村位於王瓜店鎮政府駐地西北8公里處山樑上。耕地1000畝,全村122戶,439人。地理位置 名稱由來 村北山樑上有一塊像柴禾垛形狀的大石頭,俗稱垛子石,村因石而名。據光緒十七年(1891年)《肥城縣誌?方域》載:“...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肥城縣誌》載:“衡魚集在城西南五十里,商賈雲集,亦大市場也。”時錢莊、油坊、酒店、中藥鋪、雜貨店、印染等各類店鋪達100餘家。衡魚村還是史聖左丘明故里,其傳世之作《左傳》《國語》,為歷代史學家和...
有的卷柵,有的平頂。石基礎,磚牆體,均為硬山。現尚存11幢,保存基本完好。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肥城縣誌》記載:陰進士,慷慨有俠風,膽量過人。任京城內外巡捕游擊時,“不侮鰥寡,不畏強御”,聞者莫不驚服。
二,亦戰國趙地,在今河北肥鄉縣西。《古本竹書紀年》梁(魏)惠成王八年:惠成王伐邯鄲,取肥。即此。三,肥邑,春秋時代指山東泰安肥城,《肥城縣誌》載元侍讀學士李謙為肥城文廟撰《肇建廟學記》,其中有語:“樂正子春告弟子曰...
李邦珍六十一歲辭官告老還鄉。在家鄉,他考查文獻資料,了解風俗民情,首纂了《肥城縣誌》(已佚)。後來,他創建了“同川書院力”,聚集親戚及子孫授業講學。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李邦珍下世。為表彰他的功績,皇帝親制祭文。今泰山...
清光緒十七年《肥城縣誌》有記載:“有子故里在縣西北八十里東故社有家莊,後裔聚族而居”。又載:“有子,若,魯人,少孔子四十三歲。……唐贈卞伯,宋追封平陰候。墓在肥城,乾隆五十年得宋時墓碣,五十一年學使趙佑會同巡撫奏聞...
“視其友,則雄陶、方回、續牙、伯陽、東不訾、秦不虛、靈甫之徒,是為七子。(陶潛《群輔錄》)周 雄渠子:楚有雄渠子。(《姓氏急就篇》)宋 雄飛:眉州人,政和進士。(《奇姓通》)明 雄英:貢生。(《肥城縣誌》)
《漢書·地理志》載:“泰山郡有肥城縣,應劭所謂‘肥子國’也。”另據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肥城縣誌·序》載:“肥城古肥子國也,春秋時入魯,為齊郡地。漢屬泰山郡。”肥城栽桃歷史久遠,《春秋左傳》載:魯襄公17年...
晚年自號峪峒子,居揚州,“貫穴六經,傍通老釋,自辟門戶”(《安徽通志籙》卷6,《太谷列傳》)。加之“能練氣辟穀,符籙役鬼,遨遊士商間,門徒寢盛”,遂成為太谷學派的創始人。(《肥城縣誌·黃崖紀事略》,光緒十七年刻本)...
柳下惠傳說(平陰縣),中國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民間文學,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簡介 平陰縣孝直鎮展窪村歷史上曾隸屬於肥城縣,清光緒年間,劃歸平陰縣至今。據清乾隆《重修肥城縣誌》、嘉慶《肥城縣新志》及光緒《重修肥城...
據嘉慶二十年《肥城縣誌》載:“山寺晨鐘在陶山之幽棲寺。尋山根入,徑甚曲折。過小溪始達禪關。當時梵宇霜清,萬籟俱寂,晨鐘一撞,谷應山鳴,其聲可遠聞數十里,晨鐘為肥邑美景之一。”大雄寶殿北數米處有10幾塊柱礎石埋在原地...
尹德民1917年生,祖籍肥城李屯村。1948年寓居台灣高雄市,在市政府任職。退休後專心於文史研究,書房自稱“求補齋”,且多有著述。 他晚年不忘家鄉,多次回老家探望,且主動為家鄉建設捐款捐物。1995年他把珍藏多年的《肥城縣誌》、《...
曾多次評為縣優秀教師和先進工作者,1955年6月評為山東省少先隊優秀輔導員.退休後,1985年12月受聘於王瓜店鎮史志辦公室. 8年來,查訪史志資料200餘萬字,為《肥城縣誌》、《肥城黨史資料》提供資料20餘萬字。撰寫《王瓜店鎮志》...
據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肥城縣誌》記載:“南極庵在城東北十五里玄武山前,道士李教才建,有邑人都憲李邦珍記。”八卦樓為壽星庵的主要建築之一,壽星庵座落在潮泉鎮孫樓村北3里許的北山之陽。1936年,壽星庵做過最後一次復修...
肥城縣是否肥子國?肥族(白狄族)何時形成?肥子國建於何地?至今仍眾說不一。 康熙十一年重修《肥城縣誌》在地理志中載:“周封肥子國”。嘉慶二十年《肥城縣誌》序中載:“泰安府屬之肥城,古肥子國也”。古到何時沒有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