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漢譯的文化資本解讀

《聖經》漢譯的文化資本解讀

《 《聖經》漢譯的文化資本解讀》是2009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敬民。本書透過《聖經》漢譯文化資本化的分析,為《聖經》漢譯的研究提供一個全新的理論視角,並使讀者對《聖經》漢譯這一特殊的社會現象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

基本介紹

  • 書名:《聖經》漢譯的文化資本解讀
  • 作者:傅敬民
  • ISBN:9787309068627
  • 定價:20.00元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10-1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聖經》作為基督宗教的原典,其翻譯是伴隨著該宗教在中國的傳布而發展的。在有據可考的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中,《聖經》漢譯已經形成為強大的文化資本,進而以文化資本的形式與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共生、相融。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言
1.0 序言
1.1 本課題研究的緣起
1.2 《聖經》漢譯研究現狀
1.3 《聖經》漢譯新視野
1.4 《聖經》漢譯文化資本研究的進路
1.5 小結
第二章 文化資本理論綜述
2.0 引言
2.1 文化資本理論追述
2.1.1 資本的流變
2.1.2 布迪厄的“資本”概念
2.1.3 布迪厄的文化資本理論
2.2 布迪厄“文化資本”理論的學術意義
2.3 若干概念簡述
2.3.1 場域
2.3.2 習性
2.3.3 知識分子
2.3.4 符號資本與符號權力
2.4 對“文化資本”概念的討論
2.5 小結
第三章 《聖經》漢譯的歷史軌跡
3.0 引言
3.1 唐朝景教:基督宗教文化資本生產初期
3.1.1 唐朝景教概略
3.1.2 景教在中國唐朝產生的有利背景
3.1.3 景教在中國唐朝發展的不利因素
3.1.4 景教的《聖經》漢譯
3.2 明末清初的天主教
3.2.1 引言
3.2.2 基督宗教於明末清初時期的傳播背景
3.2.3 明末清初基督宗教的傳播策略
3.2.4 明末清初的《聖經》漢譯
3.2.5 明末清初主要《聖經》漢譯原則
3.2.6 明末清初主要《聖經》漢譯成就
3.3 清末民初的新教(基督教)
3.3.0 引言
3.3.1 《國語和合本聖經》產生時的中國文化背景
3.3.1.1 對基督宗教傳布的有利局面
3.3.1.2 對基督宗教傳布的不利因素
3.3.2 《官話和合本聖經》的翻譯基礎
3.3.2.1 在華基督宗教的共同願望
3.3.2.2 譯入語的成熟
3.3.2.3 翻譯原則的成熟
3.3.2.4 鋪墊性的官話翻譯嘗試
3.3.3 《官話和合本聖經》的產生與影響
第四章 《聖經》漢譯的符號嬗變
4.0 前言
4.1 符號與對象
4.2 符號的內在規律
4.3 《聖經》漢譯中的符號嬗變例析
4.4 符號嬗變的社會成因分析
第五章 《聖經》漢譯與宗教權威的建構
5.0 引言
5.1 權威、權力概述
5.1.1 關於權力的歷史性回顧
5.1.2 布迪厄的符號權力理論
5.2 經典理論中的權威觀
5.2.1 引言
5.2.2 韋伯的支配型權威觀
5.2.3 達倫多夫關於資源分配的權威
5.2.4 社會交換理論視野下的權威
5.2.5 理性行動理論視野下的權威
5.2.6 宗教權威
5.3 《聖經》漢譯與基督宗教的符號性建構
5.3.1 宗教權威的符號性
5.3.2 符號建構下的宗教共同體
5.3.3 《聖經》漢譯的符號博弈
5.4 《聖經》漢譯建構基督宗教權威的路徑分析
5.5 結語
第六章 《聖經》漢譯的文化資本分析
6.0 引言
6.1 《聖經》漢譯場域的邏輯與特徵
6.2 《聖經》漢譯的具體化形式
6.3 《聖經》漢譯的客觀化形式
6.4 《聖經》漢譯的制度化形式
6.5 《聖經》漢譯與基督宗教身份的建構
第七章 結論
附屬檔案1 基督宗教《聖經》中文譯本簡表
附屬檔案2 參考文獻
附屬檔案3 本書作者近年來發表的相關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