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1975年,作詞人火華到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開會,深入草原體驗生活。1977年,火華調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軍區文工團從事歌詞創作。為了參加全軍文藝匯演創作歌詞時,他想起了這段往事,心靈觸動,便寫下了《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的歌詞初稿。由於是為匯演準備的,歌詞的初稿寫得比較短小;而由於創作年代的關係,歌詞的初稿中也有些“大慶、大寨、無限好”之類的口號。歌詞創作完成後,由時任內蒙古軍區文工團的副團長阿民布和作曲,並由王煥鳳演唱,參加了全軍文藝匯演。之後,火華認識了作曲人阿拉騰奧勒,阿拉騰奧勒被火華的詞作感動了,經過反覆醞釀,他決定重新為該曲譜曲,最後,他在上海音樂學院進修時完成了譜曲的工作。
1978年初,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學的大四學生馬志錚找到了阿拉騰奧勒,向他表示自己是內蒙古集寧區人,希望能唱些有民族特色的曲目,於是阿拉騰奧勒就把該曲交由她在校園中演唱。之後,在內蒙古準備一台晚會進京獻禮新中國成立30周年的演出時,阿拉騰奧勒將該曲交由在內蒙古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的德德瑪進行演唱。在一次德德瑪演唱完該曲後,一位華僑到後台找到她,建議把該曲的歌詞改成純粹歌頌家鄉、歌頌自然的歌詞。德德瑪回到內蒙後,將這個意見告訴了火華,於是火華對歌詞進行了修改,刪除那些具有時代特色口號。
歌曲歌詞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風吹綠草遍地花
彩蝶紛飛百鳥兒唱
一彎碧水映晚霞
駿馬好似彩雲朵
牛羊好似珍珠撒
啊牧羊姑娘放聲唱
愉快的歌聲滿天涯
牧羊姑娘放聲唱
愉快的歌聲滿天涯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水青草美我愛她
草原就像綠色的海
氈包就像白蓮花
牧民描繪幸福景
春光萬里美如畫
啊牧羊姑娘放聲唱
愉快的歌聲滿天涯
牧羊姑娘放聲唱
愉快的歌聲滿天涯
歌曲鑑賞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採用五聲調式中的宮調式,突出了明快、向上的音樂格調。歌詞第一句“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曲作者開始就從全曲的最低音(so),以分解和弦式級進為主的上行旋律線條直達全曲的高音之一(do),然後有序地下行級進落到主音(do),形成上行與下行的大波浪式流暢性極強的線條,構成了歌曲的主題樂句,奠定了樂曲風格和全曲發展的依據。主題樂句用寬廣的音域(十一度)和流暢的線條描繪了草原的遼闊壯美,展現了草原上的人們生在這片土地、熱愛這片土地的獨特情懷,準確地表達了詞作者代表千百萬人說出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的一片真情,親切,自然。第二句的曲調遵循主題樂句級進上行與級進下行的邏輯構成,但音域縮小在六度之內,形成相對穩定與平和,歌詞的表達也直抒胸臆,一吐為快,大視角地唱出了“我的家”是怎樣的美麗及愛她的原由。第三句的曲調是第二句的重複、變化與發展,並與第四句連成一體,一氣呵成,句尾落在四拍長音(re)上,好似段落的臨時停頓。第五句完整地重複了第三句的曲調,是為了加深對音樂的記憶,適應了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時間的藝術的特點。第六句則提煉了主題樂句的材料,重新進行組合,運用緊縮的寫法造成音樂的不穩定性,滿足音樂上要求解決到主音(穩定)的傾向。
第三句到第六句的兩段歌詞都是從不同層面展現草原的美麗的,曲作者對歌詞的剖析十分到位,並從作曲的角度強化了詞作者的初衷。第三句的第四小節旋律到第五句有完整的進行重複,除從音樂角度為加深記憶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對這四句為一組、每兩句為一次的歌詞的充分表達,如果再聯繫到這四小節的前兩節是來自第二樂句的前兩小節,而這兩小節又是對“美麗草原”的巨觀描述的話,可以看出作曲人的感悟是多么到位,與詞意內涵達成了心領神會。
第七、八句是全曲的高潮處,曲調在高音區環繞,以表達和描繪在藍天白雲下、遼闊草原上,牧羊姑娘手持牧羊鞭盡情高歌的美妙情境。曲調高亢明亮、舒展大氣,音樂較完整地運用了重複手法,盡情抒發出主人公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結尾則舒緩地下行級進到全曲的最低音(so),巧妙地運用大跳和休止符下行級進到主音結束。從歌詞上看,第七、八句又是一個小高潮。歌曲的高潮也基於歌詞而處理,兩段歌詞第一句出現第一人稱“我”外,接下來的五句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牧羊姑娘”的出現,使人眼睛一亮,留給聽眾較為廣闊的思維空間。
全曲蒙古族音樂風格濃郁,主題材料集中,展開與變化發展自然、順暢,曲調清新、優美、動聽,充滿新意,與歌詞融為一體。
獲獎記錄
重要演出
時間 | 場合 | 地點 | 表演者 |
---|
| 一路高歌 共圓夢想——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型文藝晚會 | | |
翻唱版本
發行時間 | 翻唱者 | 備註 |
---|
| | 收錄於普羅藝術發行的專輯《歲月如歌2 中國經典民歌》中 |
| | |
| | |
| | 收錄於北京指間風雷科技有限公司發行的專輯《 民歌紅1》中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