紳士,或曰士紳,舊指地方上有勢力的地主或退職官僚。中西交往之後,該詞被作為英語gentleman的意譯之一。現代是指行為優雅有禮的男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紳士
- 外文名:gentleman
- 或曰:士紳
- 類型:行為優雅有禮的男士
解釋,風度,區別,溯源,騎士,變遷,教育,崇尚,準則,人物,
解釋
英文的 gentleman是指英國紳士,他們通常會手拿文明棍,頭戴大禮帽,身著筆挺的西裝,足蹬亮皮鞋。在中世紀英國,“gentry”(紳士階級)是一個社會階層,社會地位僅次於貴族,如爵士等職位。此階層的男性成人當時稱為“gentleman”(紳士)。“紳士”源於17世紀中葉的西歐,由充滿俠氣與英雄氣概的"騎士"發展而來,後在英國盛行並發展到極致,紳士風度即是英國民族文化的外化,又是英國社會各階層在看齊上流社會的過程中,以貴族精神為基礎,摻雜了各階層某些價值觀念融合而成的一種全新的社會文化。
風度
區別
中國無“紳士”,只有“君子”,“紳士”是西方的概念,與中國文化無關
中國沒有真正字面意義上的紳士,紳士是西歐國家(主要指英國男性)的概念,“紳士”這個詞和中國的傳統古典文化相衝突且格格不入,中國沒有引入這個概念,在文革期間,由於毛澤東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觀念,左派們曾經引入“紳士”這個概念來制約男人作風,並加進了古代漢語詞典中。文革失敗後,“紳士”這個詞被鄧小平從古代漢語字典里取消,並把該詞送入了那些含有西方外來辭彙概念的現代漢語詞典中,鄧小平之所以從古漢語字典里取消“紳士”這個“外來物”,是因為鄧小平認為中國只有“君子”,要尊重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只有“君子”。“君子”這個詞誕生於古代中國,如李白那樣恃才放曠、不與世俗亂象為伍的男子,就是一名“君子”。
溯源
在中世紀英國,“gentry”(紳士階級)是一個社會階層,社會地位僅次於貴族,如爵士等職位。此階層的男性成人當時稱為“gentleman”(紳士)。“紳士”源於17世紀中葉的西歐,由充滿俠氣與英雄氣概的"騎士"發展而來,後在英國盛行並發展到極致,紳士風度即是英國民族文化的外化,又是英國社會各階層在看齊上流社會的過程中,以貴族精神為基礎,摻雜了各階層某些價值觀念融合而成的一種全新的社會文化。
倡導傳統文化與自我存在的價值觀,追求品味與人性化的生活方式。他代表著西方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新的社會思潮,是中上層階層男士所追求的一種社會風尚。
考究的著裝,文雅的舉止,尊重他人,尊重人格,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對生活質量的追求與建造。彰顯男人的堅韌、禮貌、勇敢、謙虛、含蓄、深沉、與寬宏大量的人格之美,“出類拔萃,風度不凡”。
騎士
“騎士精神是西方上流社會的文化精神,其制度產生於中世紀歐洲的上層社會,騎士本身就是一些中、小、封建主,騎士身份的獲得,是一名武士進入上層社會的標誌,但這一般是世襲的。作為一種貴族封號,它必須經過長期的服役,並通過一定的儀式才能獲得。如果出生於貴族家庭的子弟想成為騎士,他必須7、8歲後即按照自己出生的等級依次到高一級的封建主及其夫人身邊當侍童,14歲後為隨從,即見習騎士,接受專門武士騎士訓練,21歲時通過嚴格的考試和隆重的儀式,宣誓及其他宗教禮儀後,才正式取得騎士封號。從這樣一種制度產生的文化,顯然是一種封閉的,貴族文化,其文化精神也是一種貴族文化精神。騎士制度中有騎士不得與平民交手的規則,可見其氣質。它看重身份,注意修養,恪守諾言,尊重法規,是一種是社會有序化的文化精神。”
“騎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層社會的貴族文化精神,它是以個人身份的優越感為基礎的道德與人格精神,但它也積澱這西歐民族遠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積極因素。如別淋司基指出的”對個人的人格的愛護和尊重;為被壓迫者和被迫者犧牲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的慷慨勇敢精神;和平與安慰的光輝之神而加以理想化的崇拜等等,西方學者指出:從選擇品德的傾向來說,傳統在歐洲占上風。在西方的文化傳統中,中世紀的騎士精神對現代歐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著極其重大的作用。
它構成了西歐民族中所謂的“紳士精神”形成了現代歐洲人對於個人身份和榮譽的注重,對於風度、禮節和外表舉止的講究,對於崇尚精神理想的浪漫氣質的嚮往,以及恪守公開競賽、公平競爭的精神品質。總之,它使現代歐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優雅的貴族氣質成分,又兼具信守諾言,樂於助人,為理想和榮譽犧牲的豪爽武人品格.騎士的八大美德:謙卑、誠實、憐憫、英勇、公正、犧牲、榮譽、精神。
變遷
紳士一詞,在近代社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非官而近官,非民而近民,是高於平民的一個封建等級階層。
“紳士”英語gentleman一詞,作個拆字遊戲的話,gentle在字典中,解釋為優雅、上品,可愛、寬大、穩健、親切、有禮等等。man為男士。一位有著上述品格的男士即可稱為紳士,這又有什麼可以指責的?
其實歐洲的紳士和中國的君子是同一種人。在中國古代,君子就是有文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是君子。可惜,時代的變遷,封建皇朝的衰敗,君子這個稱號,也成了守舊落後的象徵,和封建皇朝一起被埋葬。
辛亥革命後,西方的現代文明更多地湧進中國。 “紳士”這個詞被毛澤東改變了含義,他聲稱“紳士要開明、要了解共產主義的信仰”。也帶來了紳士這個新的稱號。目睹了西方紳士的先進富強,以前的君子,文人學士,都扔掉了黃袍馬褂,換風轉舵,也理短了頭髮,改了名號,變成了紳士。
教育
早在17世紀後期,英國就開始實施“紳士教育”。它由英國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洛克提出,他把那種既有貴族氣派,又有資產階級創業精神和才幹,還有強健的體魄的人稱之為“紳士”。“紳士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紳士”。這種“紳士”必須是“有德行、有用、能幹的人”。即必須具有上層社會所理解的道德思想與行為;具有開拓資本主義事業的廣泛能力、機敏與自信;具有高貴的文明的禮貌與儀態;具有多方面的學識,足智多謀。
根據《英國學校道德教育》一書援引的調查資料,英國學校的品德教育內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 關於社會意識和公民意識方面,兒童用一些時間討論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明確社會對個人的要求,知道個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正確認識自由與紀律的關係。
2 關於個人和他人的關係,訓練考慮他人,學會正確處理男孩與女孩、窮人與富人、朋友與同事、雇員與工會等之間的關係。
3 關於與就業有關的各種關係。
4 關於商品社會的有關問題,應該幫助兒童理解他所生活的社會的性質,正確認識賺錢與花錢、攢錢與用錢的關係,處理好施捨行為中給予與接受的關係。
5 關於婚姻家庭方面,在學校品德教育中,應包含這方面的內容。
6 學習名人,讓兒童有機會了解他們的道德情操,學習他們勇敢、誠實、無私關心他人的一些優良品質。
7 採訪各行各業的人們,了解他們所做的工作,特別是告訴兒童一些關於社會服務領域的事,也可以請政治家、社會工作者、教師、醫生、專家來校討論他們的專業和有關的道德問題。
8 學習各國的歷史和文化的發展。
9 參與地方事務,如“拯救兒童”的募捐活動、訪問老人院、醫院、殘疾兒童學校、社區中心、法院等。
10 討論暴力、吸毒、酗酒、吸菸、賭博、核戰爭的解決方法等。
崇尚
紳士風度是西方國家公眾,特別是英國男性公眾所崇尚的基本禮儀規範。經要求在公眾交往中注意自己的儀容舉止,風姿優雅,能給人留下彬彬有禮和富有教養的印象。
英國傳統的紳士風度
(一)服裝穿著上的合適得體。一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二要適合所在的場合。
(二)性格內向、幽默的社會交方式
(三)女士優先的禮儀原則。
在英國,女性接受男性的尊重,男性的保護,是天經地義的禮儀傳統。為此,英國內政部曾向男子發出“十誡公告”。
現代意義上的紳士風度
(一)講究儀容和服裝整潔。男士切忌粗俗邋遢,女士不能輕浮俗艷。
(二)言行舉止彬彬有禮,文雅大方。
在交際中,作介紹時,西方國家的習慣是先將男的介紹給女的,將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將地位低的介紹給地位高的,不能顛倒順序,否則認為是不禮貌的。
(三)文明用語,禮貌待人,不做任何越禮之事
文明用語,是紳士風度的一種禮貌表現。“請”、“您”、“謝謝”、“對不起”、“再見”、這些文明用語表現一個人的教養和風度。
準則
男人彬彬有禮往往還可以表現文明社會男士的道德風範,也可以看出一個男士的受教育程度。其實,男士的風度不僅應表現在與他人的交往中,還應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對他人的態度上。
(1)您應該先向所遇到的熟悉的人微微點頭打招呼。如果其他人向您走來,請您記住,如果他主動伸出手,您才能與他握手。
(2)在公共場所偶然遇到熟悉的人互相問好時,可以不握手,但必須把手從口袋裡拿出來,把煙從嘴上拿下來,如果吃著東西要停止咀嚼。男士在大街上隨便讓別人停下腳步是有失體面的,哪怕是熟人。如有急事當然可以例外。
(3)如果您與夥伴走在街上遇到熟人,您不能把夥伴晾在一邊沒完沒了地與熟人交談。您可以把熟人介紹給夥伴,但是如果您必須與熟人談什麼事情而且三言兩語說不清楚,可以另約時間見面或打電話聯繫。
(4)如果某人坐您開的車,您一定要打開車門讓她先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您再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她下車的時候, 您要先下車,為她打開車門。在車內探過身子打開車門的做法不雅觀。當然,也不能讓她自己取出行李物品。
(5)在咖啡館或飯店與熟悉的人會面時,要從座位上略略欠身以示歡迎。如果他走近您,要站起來與其交談。
人物
夏洛克·福爾摩斯《福爾摩斯探案集》(紳士的典範)
赫爾克里·波洛 《大偵探波羅》(優雅的比利時紳士)
亞森·羅賓 《亞森·羅賓探案集》(俠盜紳士)
喬納森.喬斯達《JOJO奇妙冒險》(真正的紳士)
無可厚非的說,紳士的代表人物們來自於或居住在英國。但他們經存於上世紀。至於動畫裡面的紳士和來自於上世紀英國偵探小說裡面的人物比,只不過是小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