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秋
- 漢語拼音:qiū
- 注音字母:ㄑㄧㄡ
- 平水韻部:下平十一尤
- 部首:禾
- 筆畫數:5+4
- 造字法:會意字
- 結構:合體字,左右結構
- 五筆:TOY
- 倉頡碼:HDF
- 統一碼:基本區-79CB
- 字級:一級
- 四角碼:2998 0
- 繁體字:鞦
- 異體字:*秌、*龝、䆋、𤇫、𥤚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img/9/725/gYkVzN0UzYkNjM5ADN1YDNyQTZ0Y2N0gjZkVWN4EGNzAjNjVTMzQm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詳細釋義
語法屬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名詞 | 四季之一,參看“秋季”。 | autumn | 秋風;一葉知秋;春華秋實;秋高氣爽 | |
莊稼成熟或成熟的時節。 | 《春秋繁露·官制象無篇》:“秋者,少陰之選也。” 《月令章句》:“百穀名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故麥以孟夏為秋。” | 麥秋 | ||
指某一時期、某一時刻(多指不好的)。 | time | 《史記·魏公子列傳》:“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魯迅《朝花夕拾·狗貓鼠》:“當現下‘動輒獲咎’之秋,這是不可不預先聲明的。” | 春秋 | |
一年的時間。 | year | 柳宗元《長沙驛前南樓感舊》詩:“海鶴一為別,存亡三十秋。” 陳毅《記遺言》詩:“碧血長江流不盡,一言九鼎重千秋。” | 千秋;如隔三秋 | |
指一個季度,三個月的時間。 | 胡曾《詠史詩·鴻溝》:“虎倦龍疲白刃秋,兩分天下指鴻溝。” | |||
收成;收穫。 | harvest | 《尚書·盤庚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梁斌《紅旗譜》二十:“等得收了好秋,我還得多拿點兒。” | ||
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時,秋為金,其色白,故指白色。 | 陸游《聞雨》詩:“慷慨心猶壯,蹉跎鬢已秋。” | |||
古以四方配四時,西為秋,因以秋指西方。 | ||||
古以五音配四時,商為秋,因以秋指商聲。 | ||||
秋主肅殺,古因稱與律令刑獄有關之事為秋。 | ||||
姓氏用字,參看“秋姓”。 | ||||
動詞 | 〈文言〉作物成熟。 | mature | 王充《論衡·氣壽》:“物先秋後秋,則亦如人死,或增百歲,或減百歲也數。” | |
形容詞 | 〈文言〉破敗;蕭條。 | 蔣捷《高陽台·送翠英》詞:“飛鶯縱有風吹轉,奈舊家苑已成秋。” | ||
〈文言〉飛翔的樣子。 | 《漢書·禮樂志》:“飛龍秋,游上天。” | |||
非語素字 | 【鞦韆】一種傳統體育遊戲。 | |||
〈文言〉同“鞧”。 | ||||
以上參考資料: |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廣韻
康熙字典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img/9/372/wYiZGO4MTN2ADOhNWZ3YmYyQDNxczMmdjMmJmZzQzM1gzMwEzY1cz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書寫提示
![筆順動畫演示 筆順動畫演示](/img/7/b70/QZiFWZzAjNmBTOhRTMwYjYzQGZwY2M0czYmZ2Y2IjM4kTYzQTN0Yj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書法欣賞
韻書集成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聲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
上古音 | 幽 | shɯw | |||||||||
廣韻 | 秋 | 流 | 平聲 | 下平十八尤 | 清 | 開口呼 | 三 | 次清 | 七由切 | tsʰju | |
集韻 | 秋 | 流 | 平聲 | 下平十八尤 | 清 | 開口呼 | 三 | 次清 | 雌由切 | tsʰiəu | |
韻略 | 平聲 | 尤 | 此由切 | ||||||||
增韻 | 平聲 | 尤 | 此由切 | ||||||||
中原音韻 | 秋 | 陰平 | 尤侯 | 清 | 齊齒呼 | 次清 | tsʼiəu | ||||
中州音韻 | 平聲 | 尤侯 | 粗囚切 | ||||||||
洪武正韻 | 秋 | 平聲 | 十九尤 | 清 | 七 | 次清 | 此由切 | ts‘i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