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樂記》是198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原書為《先秦舊書》。
基本介紹
- 書名:禮記·樂記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6年版
- 原書:‘先秦舊書’
《禮記·樂記》是198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原書為《先秦舊書》。
《禮記·樂記》圍繞音樂的發生機理、音樂與心理的互動關係、音樂的社會政治心理功能等進行了探索和演繹,成為中國一部最具本源性、系統性和創新性文化特質的音樂心理學重要歷史文獻,對當代音樂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作品原文...
《樂記》是中國儒家音樂理論專著。西漢成帝時戴聖所輯《禮記》第十九篇的篇名。歷史記錄 歷來有兩種說法:1.《樂記》一書為戰國時期孔子的再傳弟子公孫尼子所作。2.此書是漢代劉向、劉歆父子校先秦古籍所得。比較公認的觀點:《樂記...
《禮記·樂記》是198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原書為《先秦舊書》。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蔣孔陽先生認為:“《樂記》的原書,應當是‘先秦舊書’。河間獻王與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諸子言樂事者,以作《樂記》’。這就說明了...
《禮記·樂記》《聲無哀樂論》註譯與研究是2023年崇文書局出版圖書,作者是蔡仲德。內容簡介 本書於1997年由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2023年崇文書局再版,改書名為《註譯與研究》,與原版相比,篇目做了調整,內容更加集中。本書整理、...
《禮記樂記研究論稿》是2011年7月1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禕。內容簡介 《研究論稿》由王禕編著。《禮記·樂記》是我國第一部古典文藝美學的奠基之作。它以儒家思想為主,又雜糅道家、墨家、陰陽家等諸多學派的思想...
《中國文論經典流變:的接受史研究》是2012年4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薛永武。內容簡介 本書以時間為順序分上下編,梳理了《禮記·樂記》自先秦至現當代的接受史,上編主要是對《禮記》從巨觀的視野上進行提綱挈領的...
禮樂文化,是指禮樂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養性,體悟天道,謙和有禮,威儀有序,這是中國古典“禮樂文化”的內涵和意義所在,也是聖人制禮作樂的本意。《禮記·樂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
樂生於音是中國古代樂教術語。《禮記·樂記》:“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 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乾戚羽旄,謂之樂。”“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
《合歡》是明代於若瀛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作品全文 一莖兩三花,低垂泫朝露。開簾弄幽色,時有香風度。注釋 合歡 (1).聯歡;和合歡樂。《禮記·樂記》:“故酒食者,所以合歡也;樂者,所以象德也;禮者,所以綴淫也。”《...
《太史公自序》稱:原有樂書“於雅頌之外,兼及鄭衛之音”,可見該書比較重視俗樂,反映了司馬遷的進步史學觀。據歷代注家考證,現存《樂書》可能是漢元帝、成帝年間(公元前48~前7年)褚少孫據《禮記·樂記》補入的,故其內容與...
古代指典雅莊重的音樂。用於帝王祭祀、朝賀、燕享等典禮。《禮記·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 漢徐幹《中論·治學》:“大樂之成非取乎一音。” 唐皮日休《憂賦》:“大樂既沒,淫聲是起。”讀音 讀音:dà ...
習俗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xí sú,是習慣風俗的意思。習字最早見於,字形作習,上部是鳥羽毛的象形,下部是聲符。《禮記·樂記》等均有相關記載。基本定義 東漢學者許慎將習字解釋為“數飛也”①,即練習或學習飛行的意思,這是習...
致樂,讀音為zhì lè,漢語辭彙,意思是深入鑽研音樂。出自《禮記·樂記》。解釋 深入鑽研音樂。謂儘量使之歡樂。指使人快樂。出處 《禮記·樂記》:“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 鄭玄 註:“致,猶深審也。”...
也是通假字,通“誘”,出自《禮記·樂記》:“天之牖民。”文獻出處 牖,穿壁以木為交窗也。——《說文》。段注:“交窗者,以木橫直為之,即今之窗也。在牆曰牖,在屋曰窗。”宗室牖下。——《詩·召南·采苹》故曰不...
禮樂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養性,體悟天道,謙和有禮,威儀有序,這是我國古典“禮樂文化”的內涵和意義所在,也是聖人制禮作樂的本意。《禮記·樂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
《易經·豫卦》: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上帝,以配祖考。《禮記·樂記》稱:禮樂順天地之誠,達神明之德,隆興上下之神。 又說:“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禮者辨宜,居鬼而從地。故聖人作和應天,作禮以配地。”《禮記祭統...
在社會功用上,認為札可以節事,樂可以導志,“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樂記·樂本》)。禮與樂兩者應當兼達,不可偏廢。“達於札而不達于樂,謂之素;達于樂而不達於禮,謂之偏。”(《禮記·仲尼燕居》)南宋鄭樵對這一美學...
《禮記·樂記》就認為從一個地區的音樂可以看出社會風尚來。它裡面說:宮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陂,其官壞;角亂則憂,其民怨;徵亂則哀,其事勤;羽亂則危,其財匱。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慢,如此,則國之滅亡無日矣...
《說文》:五聲八音之總名。《書·舜典》:夔,命女典樂,敎胄子。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易·豫卦》: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禮·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又鐘鼓、羽籥、乾戚,樂之器也。屈伸...
禮樂刑政,漢語成語,拼音是lǐ yuè xíng zhèng,意思是指禮法、樂教、刑罰以及各項政令等。出自宋·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引證解釋 指禮法、樂教、刑罰以及各項政令等。《禮記·樂記》:“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
③樂(yuè):《說文》:“五聲八音總名。”《易》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禮記·樂記》:“先王之所以飾喜也”“天地之和”“德之華也”。可見,古代的樂是為了身心合德而作。音樂是道德感情的心聲,也是...
儒家的禮樂思想主要反映在《禮記·樂記》及其它相關文獻和典籍中。道家和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禮樂文化思潮中興起的兩股主要的思想力量。這兩股思想力量不僅在當時,而且對後來中國的歷史發展,甚至世界思想史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