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皇輿全覽圖
- 朝代:清朝
- 比例:四十萬分之一
- 類別:地圖
《康熙皇輿全覽圖》為清代康熙年間繪製的地圖。1708年由康熙皇帝下令編繪,以天文觀測與星象三角測量方式進行,採用梯形投影法繪製,比例為四十萬分之一。地圖描繪...
《康熙皇輿全覽圖》是聘請西洋傳教士經過經緯度測量繪製而成。該地圖經過十年的實地測繪,於1718年初步完成。 地圖描繪範圍東北至遼寧,東南至台灣, 西至甘肅,南...
此書現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現存《欽定方輿路程考略》殘本三冊,其第三冊題《飲定方輿路程考略》,又用朱筆改為《欽定皇輿全覽》,此可證該書前後更名之事。四川...
《乾隆內府輿圖》是中國清代乾隆年間在康熙《皇輿全覽圖》的基礎上修訂補充而成的全國地圖,又稱《乾隆皇輿全圖》。該圖以緯差 5度為一排,共分十三排,故又名...
《大清一統輿圖》(Atlas of Qing Dynasty),據《皇輿全覽圖》和《乾隆內府輿圖》改編而成的中國地圖冊。中文名 大清一統輿圖 外文名 Atlas of Qing Dynasty ...
另外,《康熙皇輿全覽圖》的全覽圖的台灣地圖部分節錄複製而成的《康熙台灣輿圖》,今仍為台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台灣地圖史大航海時期 編輯 ...
康熙《皇輿全覽圖》(局部) [3] 中國中東部地區的一張“局部圖”,圖上並未標出北部、西部和東北大部地區,甚至台灣和海南的顏色也與中心圖色不同。據藏有該...
有觀點說,“海判南天”刻石群確實是康熙繪製《皇輿全覽圖》留下的永久性的標誌,屬於“埋置石點,以為標誌,必須永久保存”的範圍,是三位欽差特地剖開一個大石頭...
在康熙《皇輿全覽圖》的基礎上,雍正、乾隆時期分別繪製的《十排圖》和《十三排圖》,擴大了測量範圍。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繪成的《十三排圖》,東至庫頁島...
清代皇帝重視輿圖的製作,康熙朝進行大地測量後所繪製的《皇輿全覽圖》曾被李約瑟評價為“比當時所有歐洲地圖都好”,但《皇輿全覽圖》對哈密以西的地區未能進行...
地處中尼邊界東段,北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的定曰縣境內,南坡在尼泊爾王國境內,藏語稱“珠穆朗瑪”【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編繪的《皇輿全覽圖》中...
三 銅版畫中的皇家園囿——《圓明園長春園圖》 第四章 清內府輿圖的刊刻 第一節 清前期刊刻的中國全圖 一 康熙時期刻的《皇輿全覽圖》 二雍、乾時期刻印的《...
1、《皇輿全覽圖》明末中國天主教人士,在科學上作了一件集體大工程,那就是崇禎年間的修歷;清國中國天主教人士,也完成了一間規模更大、在科學上成績也更卓著...
第四章 康熙《皇輿全覽圖》對疆域的標示及其依據一、《尼布楚條約》與東北疆域二、中朝邊界問題三、中俄中段邊界問題四、西北地區的疆域...
《駐軍圖》、《城邑圖》,裴秀“製圖六體”,唐宋全國地圖,明清海圖及康熙、乾隆主持測繪編制的《皇輿覽圖》與《西域圖志》等,是一本全面了解我國地圖學發展史的...
康熙五十六年(1717),出木刻版《皇輿全覽圖》,有總圖1幅,分省圖和地區圖28幅,西藏及蒙古以西地方多空白 康熙五十八年(1719),印行銅版圖,以緯差8度為1排...
羅索欣於1759年完成的譯自《大清一統志》的《阿爾泰山記》以及《皇輿全覽圖》分別於1769年和1781年在德國發表。此外,羅索欣還翻譯了《二十四孝》和《名賢集》...
清代皇帝重視輿圖的製作,康熙朝進行大地測量後所繪製的《皇輿全覽圖》曾被李約瑟評價為“比當時所有歐洲地圖都好”,但《皇輿全覽圖》對哈密以西的地區未能進行實...
天涯海角遊覽區最早的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海判南天”石刻,為清初測繪《皇輿全覽圖》的三位欽差奉旨剖立,為清版圖的“南交”所在。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