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Ecological Economy)
通過實行“循環經濟”的原則,使一個系統產出的污染物能夠成為本系統或者另一個系統的生產原料,從而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
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
特徵
時間性
指資源利用在時間維上的持續性。在人類社會再生產的漫長過程中,後代人對自然資源應該擁有同等或更美好的享用權和生存權,當代人不應該犧牲後代人的利益換取自己的舒適,應該主動採取“財富轉移”的政策,為後代人留下寬鬆的生存空間,讓他們同我們一樣擁有均等的發展機會。
空間性
指資源利用在空間維上的持續性。區域的資源開發利用和區域發展不應損害其他區域滿足其需求的能力,並要求區域間農業資源環境共享和共建。
效率性
指資源利用在效率維上的高效性。即“低耗、高效”的資源利用方式,它以技術進步為支撐,通過最佳化資源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單位產出的資源消耗量和環境代價,來不斷提高資源的產出效率和社會經濟的支撐能力,確保經濟持續增長的資源基礎和環境條件。
生態系統
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總是通過能量和物質的交換與其生存的環境不可分割地相互聯繫相互作用著,共同形成一種統一的整體,這樣的整體就是生態系統。換句話說,生態系統就是在一定地區內,生物和它們的
非生物環境(
物理環境)之間進行著連續的能量和物質交換所形成的一個生態學功能單位。
按照生態系統的上述定義,我們既可以從類型上去理解,例如森林、草原、荒漠、凍原、沼澤、河流、海洋、湖泊、農田和城市等;也可以從區域上理解它,例如分布有森林、灌叢、草地和溪流的一個山地地區或是包含著農田、人工林、草地、河流、池塘和村落與城鎮的一片平原地區都是生態系統。整個
地理殼便是由大大小小各種不同的生態系統鑲嵌而成。生態系統是地理殼的基本組成單位,它的面積大小很懸殊,其中最大的生態系統就是
生物圈,它實質上等於地理殼。
任何一個能夠維持其機能正常運轉的生態系統必須依賴外界環境提供輸入(太陽輻射能和營養物質)和接受輸出(熱、排泄物等),其行為經常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所以它是一個開放系統。但是生態系統並不是完全被動地接受環境的影響,在正常情況下即在一定限度內,其本身都具有反饋機能,使它能夠自動調節,逐漸修復與調整因外界干擾而受到的損傷,維持正常的結構與功能,保持其相對
平衡狀態。因此,它又是一個控制系統或反饋系統。
生態系統概念的提出,使我們對生命自然界的認識提到了更高一級水平。它的研究為我們觀察分析複雜的自然界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並且成為解決現代人類所面臨的環境污染、人口增長和自然資源的利用與保護等重大問題的理論基礎之一。
生態平衡
像自然界任何事物一樣,生態系統也處在不斷變化發展之中,實際上它是一種動態系統。大量事實證明,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和在外部環境保持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生態系統總是按照一定規律向著組成、結構和功能更加複雜化的方向演進的。在發展的早期階段,系統的生物種類成分少,結構簡單,
食物鏈短,對外界干擾反應敏感,抵禦能力小,所以是比較脆弱而不穩定的。當生態系統逐漸演替進入到成熟時期,生物種類多,食物鏈較長,結構複雜,功能效率高,對外界的干擾壓力有較強的抗禦能力,因而穩定程度高。這是由於系統經過長期的演化,通過自然選擇和
生態適應,各種生物都占據有一定的生態位,彼此間關係比較協調而依賴緊密,並與非生物環境共同形成結構較為完整、功能比較完善的自然整體,外來生物種的侵入比較困難;此時,還由於複雜的
食物網結構使能量和物質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流動,一個環節或途徑發生了損傷或中斷,可以由其他方面的調節所抵消或得到緩衝,不致使整個系統受到傷害。所以,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越多,食物網和
營養結構越複雜便越穩定。即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與系統內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相聯繫的。
當生態系統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時,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環境之間出現高度的相互適應,種群結構與數量比例持久地沒有明顯的變動,生產與消費和分解之間,即能量和物質的輸入與輸出之間接近平衡,以及結構與功能之間相互適應並獲得最最佳化的協調關係,這種狀態就叫做生態平衡或自然界的平衡。當然這種平衡是動態平衡。
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
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常常趨向於達到一種穩態或平衡狀態,這種穩態是靠自我調節過程來實現的。調節主要是通過反饋進行的。
反饋:當生態系統中某一成分發生變化時,它必然會引起其他成分的出現相應的變化,這種變化又會反過來影響最初發生變化的那種成分,使其變化減弱或增強,這種過程就叫反饋。負反饋能夠使生態系統趨於平衡或穩態。
生態系統中的反饋現象十分複雜,既表現在生物組分與環境之間,也表現於生物各組分之間和結構與功能之間,等等。前者在第三節種群部分已有敘述。生物組分之間的反饋現象。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當被捕食者動物數量很多時,捕食者動物因獲得充足食物而大量發展;捕食者數量增多後,被捕食者數量又減少;接著,捕食者動物由於得不到足夠食物,數量自然減少。二者互為因果,彼此消長,維持著個體數量的大致平衡。這僅是以兩個種群數量的相互制約關係的簡單例子。說明在無外力干擾下,
反饋機制和自我調節的作用,而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所以當生態系統受到外界干擾破壞時,只要不過分嚴重,一般都可通過自我調節使系統得到修復,維持其穩定與平衡。
但是,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當外界壓力很大,使系統的變化超過了自我調節能力的限度即“
生態閾限”時,它的自我調節能力隨之下降,以至消失。此時,系統結構被破壞,功能受阻,以致整個系統受到傷害甚至崩潰,此即通常所說的
生態平衡失調。
基本概念
生態經濟是指在
生態系統承載能力範圍內,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改變生產和消費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潛力,發展一些經濟發達、生態高效的產業,建設體制合理、社會和諧的文化以及
生態健康、景觀適宜的環境。生態經濟是實現經濟騰飛與環境保護、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自然生態與人類生態的高度統一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
生態經濟是實現經濟騰飛與環境保護,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自然生態與人類生態的高度統一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生態經濟,“社會—經濟—自然”
複合生態系統,即包括物質代謝關係,能量轉換關係及信息反饋關係,又包括結構、功能和過程的關係,具有生產、生活、供給、接納、控制和緩衝功能
基本內容
生態經濟基本理論:包括:社會經濟發展同自然資源和
生態環境的關係,人類的生存、發展條件與
生態需求,生態價值理論,生態經濟效益,生態經濟協同發展等。
生態經濟區劃、規劃與最佳化模型:用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的觀點指導社會經濟建設,首先要進行生態經濟區劃和規劃,以便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經濟特點發揮其生態經濟總體功能,獲取生態經濟的最佳效益。城市是複雜的人工
生態經濟系統,人口集中,生產系統與消費系統強大,但還原系統薄弱,從而生態環境容易惡化。農村直接從事生物性生產,發展
生態農業有利於農業穩定、保持生態平衡、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根據不同地區城市和農村的不同特點,研究其最佳生態經濟模式和模型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生態經濟管理:計畫管理應包括對生態系統的管理,經濟計畫應是生態經濟
社會發展計畫。要制定國家的生態經濟標準和評價生態經濟效益的指標體系;從事重大經濟建設項目,要做出生態環境經濟評價;要改革不利於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的管理體制與政策,加強生態經濟立法與執法,建立生態經濟的教育、科研和行政管理體系。生態經濟學要為此提供理論依據。
生態經濟史:生態經濟問題一方面有歷史普遍性,同時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又有歷史的階段性。進行生態經濟史研究,可以探明其發展的規律性,指導現實生態經濟建設。
計量
運用數學方法,對生態經濟系統內物質與能量的各種運動進行的計算。內容包括:
自然資源的經濟評價:據保護資源所允許的最大費用標準與開發資源所允許的最小效率標準,用相應的各種指標對包括工程項目、城市規劃、區域規劃和國民經濟計畫在內的
資源開發與保護工作的評價。
自然資源經濟評價是一個動態概念,各種資源的價值隨著社會發展而變化。因此,經過一段時間後(例如10年),需要重新修訂自然資源的經濟評價標準。
資源利用的生態經濟效益計算:先分別計算投入和產出,再用產出減去投入,求得淨效益;或用產出除以投入求得投入產出比。淨效益越大或投入產出比越高,說明生態經濟效益越好。在計算時,還要考慮效益與遠期效益的結合,以及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等問題。
不恰當的資源利用造成的生態經濟損失 可用實物量表示,也可用價值量表示。為了便於將不同的損失加以匯總,通常採用後一種方法。生態經濟損失中包括明顯的直接損失和隱蔽的間接損失,後者往往需要經過多年之後才能完全顯示出來。計算某一系統的生態經濟損失時,可以採取四種辦法:①與情況相似的另一系統進行對照;②建立數理統計模型或系統仿真模型,找出每個因素與損失的關係;③由專家估計每一項損失,然後加總;④通過實驗室試驗,經過對比,計算出損失值。
生態經濟預測:藉助於生態經濟系統歷史和現狀的分析,求得對其未來的了解,以減少管理生態經濟系統的盲目性。重點在於說明各主要因素變化的方向、速度及其不同組合對於整個系統的影響大小,為決策提供信息,減少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全面的預測應包括對系統環境的預測、對系統結構的預測、對效益和損失的預測等。生態經濟預測的成效一方面取決於理論的科學性和資料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取決於預測人員的專業素養和
分析判斷能力。
生態經濟計量的套用:生態經濟計量通常套用於制定生態經濟系統的發展計畫,確定調整系統結構的政策措施和經濟措施,並預計其生態經濟後果。在現代生態經濟系統日趨複雜的情況下,一般是利用大型計算機對生態經濟系統進行反覆模擬和計算。計算的方法通常是:建立反映生態經濟綜合效益的目標函式,建立反映環境對系統各種約束條件的
方程式及反映系統內各主要變數間關係的函式式,通過直接求出目標函式極值或若干方案對比的方法,得到最佳化方案,並在此基礎上制定整個系統的規劃。
生態經濟計量的常用方法:投入產出法、控制論方法、運籌方法、計量經濟方法、系統動態分析及其他
系統仿真方法、統計分析方法等。
發展
生態經濟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互動的層面:小層面即單個企業層面的生態經濟,簡稱單一型生態經濟;二是中觀層面即企業之間的生態經濟鏈,簡稱結合型生態經濟;三是巨觀層面即社會層面的生態經濟層,簡稱複合型生態經濟。
三個層面的生態型經濟,體現出從單一到結合,從結合到複合,層層推進,每一次的推進,都將促使經濟運行質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企業作為發展生態經濟的基本個體和基礎,是實施生態經濟的主體,也是體現生態經濟效益最直接的個體,結合型生態經濟和複合型生態經濟都是建立在發展生態企業這一層面之上的。只有企業積極參與其中,實行
生態管理,實現“最佳生產,最佳經營,最少廢棄”,才會更好地推動整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因此,現代型企業管理要從純粹的追求經濟利潤管理向經濟利潤管理與生態型管理結合轉變,在管理的對象、目標、任務、職能等方面體現出生態與經濟的統一性,不僅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還要遵循自然生態規律的要求,實施生態化管理,自覺協調經濟與生態環境的發展關係,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三贏”。而且,通過實施有效的
生態管理,不僅促使單個企業的生態化轉變,而且由點及面、推廣普及,引起整個經濟環境及整個社會風尚的轉變。通過這些轉變再推動生態經濟的深入發展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早日實現。
思路
生態經濟的本質,就是把經濟發展建立在生態環境可承受的基礎之上,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雙贏”,建立經濟、社會、自然良性循環的複合型生態系統。企業要走生態之路,就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原則的同時,堅持以建立綠色企業經營為根本目的、實現企業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原則,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產品結構調整、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原則,堅持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原則,將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關係企業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
遵循生態規律和經濟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最佳化環境,在物質可持續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經濟,使生態經濟原則體現在不同層次的生態經濟形式上。正是基於此,現代企業經營目標是在生態經濟約束下的企業經營方式,這樣才能滿足各方利益要求,促進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有利於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企業只有尋找到有效實現“
生態管理”和“生態管理經濟”的路徑,才能形成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綠色經營管理模式,將企業真正建成生態型企業。
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生態經濟之路
1、人與自然的關係和人與社會的關係,是現代人類社會的兩種基本關係,而人、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從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兩個層面來理解和諧社會,“和諧”應是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規律的必然結果,是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和諧社會也是一種有層次的和諧,其核心層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即人與人的和睦相處,平等相待,協調地生活在社會大家庭之中;其保證層就是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協調發展,與和諧社會的要求相配套,基礎層是必須有一個穩定和平衡的生態環境。和諧社會必須在一個適宜的生態環境中才能保持發展,沒有平衡的生態環境,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不能生存和發展,和諧的人際關係也會變成空中樓閣,無存在基礎。因而,生態和諧是和諧社會的基石,沒有生態和諧的社會不是真正的和諧社會。
2、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立足點在於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就要用和諧的眼光、和諧的態度、和諧的思路和對和諧的追求來發展生態經濟,走人與自然和諧之路,不斷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就要加快改變環境與經濟發展相對立的傳統經濟學觀念,樹立生態環境也是生產力,環境與發展兩者應是協調統一的整體的生態經濟學新觀念,深刻領會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在發展中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矛盾對立統一體;充分強調生態保護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充分認識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能發展生產力。
3、在我國當前條件下,大力倡導發展生態經濟確實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首先,這是因為我國正處於高速增長的時期,要特別注意發展道路再也不能重蹈“覆轍”。這方面我們過去是有深刻教訓的。我們也要避免重蹈已開發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有增長無發展的消極發展模式。實踐證明這種傳統的模式是難以為繼甚至是危險的。我們應當自覺地走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道路。其次,經濟成長是有代價的。我們以什麼樣的經濟成長模式來選擇低代價的經濟成長方式?這種低代價的經濟成長方式就是生態經濟方式。否則,即使有了高的經濟成長,如果以破壞和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這種增長的代價也是極其高昂的。第三,我國的發展要發揮後發優勢,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認識和發揮生態經濟的
裂變效應。它會帶來工業的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即清潔生產;它會帶來農業的新的生產方式,即生態農業;它還會帶來服務業的新的增長方式。
4、發展生態經濟,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要把發展生態經濟作為21世紀的一項重大發展戰略,明確發展目標,確立“立足生態,著眼經濟、全面建設、綜合開發”的發展思路,實現資源開發與資源培植相結合,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創立生態經濟的發展模式。要根據我國的國情,發展
生態林業、發展水電等清潔能源、發展生態農業、發展有機食品工業、發展生態建築及材料產業、發展生態旅遊業和環境保護產業等。這些產業的發展不僅將有力地推動我國生態經濟的發展,提升我國經濟競爭力,而且還有利於擴大就業,而充分就業又是人口、經濟、生態相協調平衡的重要內容,是生態經濟的本質要求。我們要在儘量少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高標準、高起點、大力度的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綠色通道,發展生態交通,為生態經濟發展提供支撐和依託,使生態經濟與基礎設施相互促進。要以發展生態經濟為契機,對經濟結構進行大力度調整。要利用發展生態經濟進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資,擴大開放,同時通過進一步擴大開放促進生態經濟發展。
5、生態經濟不同於以往的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從理論到實踐都是新生事物。這種發展源於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也源於民眾智慧的創造發揮。所以,發展生態經濟的關鍵在於創新,在於發展過程、發展機制和發展環境的最佳化,在於人的素質的不斷提高、科技創新的高效轉化、企業和基地的帶動輻射、服務網路的全面覆蓋。這是我國在推進生態經濟發展過程中應著力抓好的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