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弓》不分卷閔齊伋刻朱墨套印本是一件西漢文物,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檀弓》不分卷閔齊伋刻朱墨套印本
- 館藏地點:上海博物館
- 所屬年代: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
- 類別:書畫
作品簡介,重要展覽,
作品簡介
此為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 閔齊伋刻朱墨套印本。
一冊。半葉8行,行18字。左右雙邊,白口,無魚尾,無行線,行間有朱色圈點。書口上鐫書名,下鐫頁碼。天頭上朱色套印南宋謝枋得的評點與明代楊慎的附註。《檀弓》是《禮記》中的一篇。自宋代起,受古文運動的影響,《檀弓》逐漸被學者重視,從《禮記》中析出,單獨成篇,加以圈點、評論、旁批或注釋。該書《序》中說,閔齊伋“頃從弟子京所見謝高泉先生所校本,蓋舊本也,兼有用修附註,援引淹博,足備參稽”,遂取以編刻成書。《檀弓》篇校勘者謝東山,字陽升,號高泉, 射洪(今四川射洪市)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進士,累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山東。刊刻者閔齊伋,字寓五,吳興(今浙江湖州)人,是明末著名的刻書家,以喜套印而名世。
鄭振鐸《西諦書話》稱讚套印本“楮墨精良,彩色爛然,即為讀本, 亦足怡娛”。明代江南地區的刻書, 以吳興最為興盛。吳興刻書的內容多帶有評點,與明代文學批評風氣相應,而技術上則多採用多色套印。套印本以閔、凌二家最為著名,而閔較之凌更具影響力。私刻本順應學術潮流,追求精湛技藝,充分反映了當時江南地區學術的興盛與發達。
重要展覽
文物名稱 | 館藏地點 | 文物尺寸 | 所屬年代 |
《檀弓》不分卷閔齊伋刻朱墨套印本 | 上海博物館 | 框高20.5厘米,寬14.6厘米 |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