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特種郵票小型張

中國國家郵政局定於2003年4月28日發行《樂山大佛》特種郵票1套1枚(小型張),面值8元。北京市郵票公司為此設計印製了小型張首日封。樂山大佛位於四川凌雲山西壁棲鸞峰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高71米,建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

基本介紹

簡介,相關信息,首發花絮,亮點介紹,攝影者採訪,技術資料,

簡介

志號:2003-7T
圖序:(1-1)T
圖名:樂山大佛
郵票規格:50×65毫米
版別:影雕
小型張郵票攝影者:河川
雕刻者:閻炳武
責任編輯:劉繼鴻
印製廠:北京郵票廠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各地郵局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

相關信息

樂山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城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之處的凌雲山棲鸞峰西壁,依山臨江開鑿而成,一直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說法。大佛坐東向西,螺狀發紋,面相端莊,通高71米,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石佛像。
樂山大佛開鑿於唐元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完工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佛像鑿成之初建有13層的樓閣,四周峭壁上佛龕經變故事畫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在沒有現代科技手段和建築設施的情況下,先人們僅靠簡單工具就雕鑿出如此巨大完美的石刻藝術品著實令人難以想像。大佛幾經滄桑,在歷朝歷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1956年,樂山大佛被列為首批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逐年培修,已基本恢復原貌。1996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為宣傳、保護樂山大佛,弘揚中華民族古代文明,在大佛建成1200周年的2003年4月28日,國家郵政局發行《樂山大佛》特種郵票,全套為小型張1枚。
據介紹,此次發行的《樂山大佛》郵票為特種郵票,小型張一枚(無套票),面值八元人民幣,其規格為一百四十五乘九十毫米,郵票規格為五十乘六十五毫米,版別為影雕,由內地知名郵票設計家王虎鳴設計,內地知名雕刻家閻炳武雕刻。在方寸之間,真實地再現了樂山大佛飽經風雨滄桑、千年厚重的歷史沉澱;郵票上的大佛以頭像為特寫,雄偉端莊,印證了“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美譽。

首發花絮

鑼鼓喧天,汽笛聲聲,4月28日,樂山凌雲山下,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匯集之處煙波浩渺、船帆點點,由國家郵政局主辦、四川省郵政局和樂山市政府承辦的《樂山大佛》特種郵票(小型張)首發式正在雄偉壯觀的樂山大佛腳下舉行。
首發式上,四川省郵政局局長劉明光代表國家郵政局宣讀了《樂山大佛》郵票發行通告及舉辦首發活動的批覆。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長劉平源、四川省副省長黃小祥、省政協副主席陳杰、樂山市委書記於偉、市長黃明全等領導隨後為首發活動剪了彩。劉平源、黃小祥還為《樂山大佛》特種郵票(小型張)揭牌,劉明光、黃明全則為《樂山大佛》郵票首日封揭牌。
《樂山大佛》特種郵票首發式在樂山大佛風景區舉行,為今年樂山大佛建成1200周年製作了一張“國際名片”。

亮點介紹

這套郵票以樂山大佛為背景,採用影雕版製作,改寫了中國郵票10年來不再採用影雕版製作的歷史。郵票長5厘米,寬6.5厘米,面值8元,發行量820萬枚,是14年來國內郵票發行量最小的一次。據了解,《樂山大佛》特種郵票(小型張)是繼《蝴蝶》、《郭沫若》、《峨眉山》之後第四套以樂山為主題的郵票,也是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峨眉山——樂山為主題的第二套郵票。

攝影者採訪

據四川樂山攝影師河川的攝影作品,由王虎鳴設計、閻炳武雕刻的《樂山大佛》特種郵票於2003年4月28日發行。
生於樂山、長於樂山的攝影家河川,深深地迷戀于樂山大佛的魅力。為尋找新的視角和新的景調效果,增強圖片的藝術感染力,河川進行了多種嘗試。他發現,四時不同而大佛也氣象萬千:春季凌雲江畔萬物復甦,大佛綠意環繞;夏季三江水流湍急,江面上煙波浩渺,驚濤拍岸,大佛如浮水上;秋天藍天碧水,大佛挺立於寥廓江天之中,更顯偉岸;冬天白雪飄飄,大佛銀裝素裹;有時給鏡頭加上濾色片後,樂山大佛就成了金碧輝煌的“金佛”……
讓河川記憶猶新的是1983年,為了尋找拍攝樂山大佛的新角度,他嘗試在“雲雀”直升機上航拍樂山大佛。不料,在200多米的高空,飛機突然出現故障,急速下降,險象環生。好在飛行員經驗豐富,及時處理了飛行故障,讓機上的人出了一身冷汗。
樂山大佛是大眾熟知的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專門以樂山大佛為題材從事攝影創作的攝影師不計其數。儘管河川攝了數百張大佛圖片,但讓他真正滿意、有新意的作品並不多。
河川認為,風光攝影藝術的關鍵,在於對美的發現。在一定的文化功底的基礎上,把自己的情感、思想融入自然,真正感悟和理解客觀環境本身所存在的美的內涵,再通過攝影把它的精華提煉出來,最終實現美的作品。因而,攝影的題材是非常廣泛的,它與郵票的共通之處,正是兩者題材和內容都豐富多彩。攝影照片富有真實感、能夠準確地表現事物的特點,為郵票的設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河川說,自己與郵的緣份始於20世紀80年代,當時郵票設計師任國恩採用分割拍攝的辦法,從樂山大佛的頭、耳、腳等部位分別拍攝,設計了一套《樂山大佛》風光明信片。全新的畫面,給河川的攝影創作以極大的啟發。
在與我國著名郵票設計者王虎鳴的合作中,河川獲益非淺。他說,王虎鳴從上百張樂山大佛的圖片中選中的那張,是樂山大佛的正面仰拍照片。從圖片上看,樂山大佛顯得端莊、雄偉,輪廓較好。這幅攝於20世紀80年代的樂山大佛是在維修之前的樣子,佛身上斑駁的歲月痕跡真實地再現了樂山大佛飽經風雨滄桑和積澱了千年的厚重歷史。
河川在自己的作品中融進了大渡河的坦蕩、青衣江的靈秀以及岷江變幻莫測的神韻。欣賞他的攝影作品,感受他對樂山大佛的妙解以及他對歷史與現實的深刻洞悉:在平凡中找出神奇,在平常中發掘美麗。

技術資料

《樂山大佛》小型張郵資圖為影雕套印,邊飾為影寫版印刷。郵資圖主圖的層次、輪廓都用雕刻版為主要表現形式,影寫版為淡彩渲染,起到烘托、補充主圖的作用,突出大佛雕刻版的主體形像。小型張邊飾借鑑了《古代金面罩》的印刷方法,先印金墨,後印彩墨,使邊飾有種歷史的厚重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