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故事
東晉時期,
會稽郡上虞縣(今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有一女子
祝英台,喜歡吟讀詩書,一心想出外求學,但當時女子不能在外拋頭露面,於是她喬裝成男子,前往會稽郡城(今浙江省紹興市)讀書。途中遇見了
會稽郡鄮縣(今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書生
梁山伯,兩人一見如故,遂結伴同行。梁祝同窗三年,梁山伯始終不知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中斷學業返回家鄉,梁山伯到上虞拜訪祝英台時,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兒身,欲向祝家提親,但此時祝英台已許配給
鄮縣太守之子
馬文才。之後,梁山伯成為
鄮縣縣令,梁山伯
憂鬱成疾,不旬店少久身亡,遺命葬鄮城九龍墟。祝英台出嫁時,經過梁山伯的墳墓,突然狂風大起,阻礙迎親隊伍的前進局朵,祝英台下花轎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墳墓塌陷裂開,祝英台投入墳中,其後墳中冒出一對彩蝶,雙雙飛去,離開塵世。歡辨拒少
歷史背景
晉室南遷,士人平民紛紛相隨,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漢族南遷和多民族融合,影響漢晉政治格局,占據經濟文化舞台的士族,僑姓有王、謝、司馬、殷、何、庾、桓、郗、許、曹、 江以及阮籍的
後裔,江南士族有周、賀、顧、紀、孔、戴、袁、虞、乾、葛等,其中多數游止或世居
會稽郡(今
浙江省紹興市和
寧波市),史稱“今之會稽,昔之關中”的第一大都市。會稽郡城“多諸豪右、民物殷阜,王公妃主、邸舍相望”。
故事起源
梁祝故事產生於
晉朝。現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
梁載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到了晚唐,
張讀所撰的《
宣室志》作了
文學性渲染,可見其大致輪廓:“英台,
上虞祝氏女,偽為男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
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友,方知其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逢裂陷,祝氏遂並葬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現存較早、也較完整的是
北宋徽宗大觀年間(公元1107-1110年)
明州(今
浙江省寧波市)知府李茂誠的《
義忠王廟記》,文中說梁山伯生於公煮辣凳元352年農曆三月初一,死於373年農曆八月十六,終年21歲,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
梁山伯廟(又名“義忠王廟”)修建於397年。如記載可靠,梁祝故事當產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這20多年內,完全形成則在宋代到清末。此後比較重要的文獻記載還有明代
馮夢龍的《李秀卿義結黃貞女》、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傳》,後者出現了
化蝶的白漿櫻歡結局。
1997年7月,寧波的梁山伯廟出土一座晉代墓葬,墓的位置、規格和隨葬器物與志書記載的梁山伯鄞縣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認為是可信的實物資料。梁祝文化研究專家
麻承照指出,根據他的研究,梁山伯應是
寧波鄞州人,祝英台應是
紹興上虞人。
史籍記載
唐初(公元705-732年),梁乃束戒載言《十道四番志》記載:“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晚唐(公元851年),張讀《
宣室志》記載:“英台,
上虞祝氏女,偽為男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友,方知其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逢裂陷,祝氏遂並葬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北宋徽宗大觀年間(公元1107-1110年),
明州(今
浙江省寧波市)郡守李茂城寫的《
義忠王廟記》記載:“神喟然嘆曰:‘生當封候,死當廟食,區區何足論也。’後簡文帝舉賢,郡以神應君,詔為鄮令。”
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張津《乾道四明圖經》稱:“義婦冢,即為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縣西十里接待院之後,有廟存焉。……按《十道四蕃志》云:‘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拔台妹即其事也。”
明代徐樹丕《
識小錄》中記敘:“按,梁祝事異矣!《
金樓子》及《會稽異聞》皆載之”。(二書已失傳)
明朝著名文學家
張岱(今浙江紹興人)在其著作集《
陶庵夢憶》第二卷《孔廟檜》一文中寫道:“己巳,至曲阜謁孔廟,買門者門以入。宮牆上有樓聳出,匾曰‘梁山伯祝英台讀書處’,駭異之。”
梁祝故事於唐宋年間傳入高麗,宋朝高麗史籍中明文記錄兩人姓名及生平。新近研究發現,在
五代十國至宋代(918一1200年)時期,唐代詩人
羅鄴的七律詩《蛺蝶》,已被
高麗國人輯入了《十抄詩》,其中有“俗說義妻衣化狀”的詩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並且衣化為蝶。到中國宋代,高麗人編輯的《夾注名賢十抄詩》,不但收入了羅鄴的《蛺蝶》詩,而且在注釋中加上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傳》。這是至今看到的最早流傳到國外的梁祝故事版本,而且從“女扮男裝”到衣裳“片片化為蝴蝶子”,比較全面完整地敘述了梁祝傳奇故事。
梁祝故鄉
祝英台故鄉
祝英台的故鄉是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豐惠鎮祝家莊。傳說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遷到
會稽郡上虞縣(今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定居,原在上虞縣城教書為業,子孫移居上虞各地。據載,祝家村中原有一座規模較大的宅院,後因戰爭被毀,住宅面積約有500平方米,還有花園遺址。村邊有一個湖叫“千金湖”,有兩人合抱的金桂、銀桂,還有雲柏、石榴等古樹。還有記錄祝氏歷史的祠堂及石碑。中國第一部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唱詞寫道“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一個祝英台,才貌雙全……”。
梁山伯故鄉
故事版本
上虞版本
東晉時期,
會稽郡上虞縣(今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會稽郡城(今浙江省紹興市)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去會稽求學。途中,邂逅了會稽郡
鄮縣(今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
不一日,二人來到會稽郡城的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捨。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樸,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
鄮縣太守之子
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泡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悽然而別。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
後梁山伯被朝廷沼為
鄮縣縣令,然山伯憂鬱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鄮城九龍墟。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下轎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複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寧波版本
晉代,
會稽郡上虞縣(今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祝家有一女名叫祝英台,女扮男裝到會稽郡城(今浙江省紹興市)遊學,途中遇到
鄮縣(今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書生梁山伯,兩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終不知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中斷學業返回家鄉,梁山伯到上虞拜訪祝英台時,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兒身,欲向祝家提親,此時祝英台已許配給
鄮縣太守之子
馬文才。之後,梁山伯在
鄮縣當縣令時,憂鬱成疾,不久過世,遺命葬鄮城九龍墟。祝英台出嫁時,經過梁山伯的墳墓,突然狂風大起,阻礙迎親隊伍的前進,祝英台下花轎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墳墓塌陷裂開,祝英台投入墳中,其後墳中冒出一對彩蝶,雙雙飛去,離開塵世。
與其他傳說的聯繫
青陵台在封丘縣東北25里之青堆。戰國時期,
宋康王駕車出遊,見到一位採桑女天生麗質,欲納為妾,使人探知該女為門下舍人韓憑之妻息氏。為見息氏,宋康王令築青陵台以觀之,息氏恐,乃作歌以拒之,投台身亡,韓憑也自盡。宋康王把二人分葬,後兩墓各長出一棵
梓樹(又名相思樹),根結於下,枝交於上,有
鴛鴦雌雄各一隻恆棲樹上悲鳴,後化為蝴蝶飛去,據考梁祝化蝶的情節源於此。
有研究認為梁祝故事的雛形是《
華山畿》。六朝時期,江南盛傳《華山畿》這首令人性靈搖盪的民歌,《古今樂錄》曰:“《華山畿》者,宋少帝時懊惱一曲,亦變曲也。少帝時,南徐一士子,從華山畿往雲陽。見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悅之無因,遂感心疾。母問其故,具以啟母。母為至華山尋訪,見女具說聞感之因。脫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臥之,當已。少日果差。忽舉席見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氣欲絕,謂母曰:‘葬時車載,從華山度。’母從其意。比至女門,牛不肯前,打拍不動。女曰:“且待須臾。”妝點沐浴,既而出。歌曰:“華山畿,君既為儂死,獨活為誰施?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棺應聲開,女透入棺,家人叩打,無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宋郭茂倩《樂府詩集》亦有記載。
其他故事版本
梁山伯與女扮男裝的祝英台讀書途中相遇,互認知己,便在“草橋”結拜“兄弟”,相傳梁祝同窗共讀之地是西湖上的萬松書院,故百姓又將此地稱為梁祝書院。其前身為報恩寺,明弘治十一年改建為萬松書院,崇禎年間書院被毀。清康熙後,改闢為敷文書院。
專家普遍認為,梁祝讀書處是受梁祝傳說的影響後形成的,不能反證其源頭。
梁祝自小一起讀書,後又到齊魯、東吳等地遊學訪友,逐漸產生感情。宜興俗定農曆三月廿八為“觀蝶節”。
《善權寺記》始記於南北朝齊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稱英台舊宅在善權寺。
在元氏版本的“梁祝傳說”中,
馬文才被稱為馬世龍(音),祝英台是撞碑而死,之後與梁山伯合葬。明崇禎《元氏縣誌》記載,“在南佐村西北隅,書院路所經由也,橋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漲溢,衝擊略不賽移,若有陰為封護者,相傳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宋代石橋“吳橋”旁邊有一處古墓,被譽為古代元氏八景之一的“吳橋古冢”,相傳是梁祝二人合葬之墓。當地秧歌小戲也有關於梁祝故事的演繹,戲中梁山伯和祝英台在書院打蹬腳睡在一盤炕上,忠厚老實的山伯對英台的女兒身毫無覺察,倒頭便睡。祝英台唱到:“教你攥你不攥,教你摸你不摸,一腳踹到你胳肢窩……”語言樸實生動,很有地方特色。
元代陳雲琴游嶧山寫有七絕《萬壽宮梁祝像》云:“信是榮情兩未終,閒花野草盡成空。人心到此偏酸眼,小像一雙萬壽宮”。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崔文奎重修梁祝墓、祠時立梁山伯與祝英台墓記碑。2003年3月17日,濟寧市考古人員在“梁祝墓記碑”座,東6米,深1.8米,發現東西長4米的大石板一塊,分析認為是明代重建梁祝祠廟的香案桌。在“梁祝墓記碑”座,西1米處,深2.0米處發現與“梁祝墓記碑”尺寸相等的石板一塊,分析為明“梁山伯之墓”墓碑。在“梁祝墓記碑”座,北10米,2米深處發現大批建築物磚、石等。在“梁祝墓記碑”座的其他方位,深4.3米處,發現硬地表及早於明代的磚、瓦片等。在“梁祝墓記碑”後,深4.3米處發現石板、古土等。墓記碑全文843個字。根據碑文記載得知,作為獨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裝外出到鄒城嶧山求學讀書,自九曲村過吳橋東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嶧山授業,晝則同窗,夜則同寢,三年衣不解,可謂篤信好學者。一日英台思鄉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門拜訪,別後不一載,疾終於家,葬於吳橋東(據鄒縣誌載此橋在明隆慶年間被淹沒),英台眼見馬家迎親將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捨身取義,悲傷而死,鄉黨士夫謂其令節,從葬山伯之墓。
豫劇、曲劇、越調、民歌等都在汝南縣馬鄉鎮流傳,如豫劇《梁山伯下山》、《梁山伯與祝英台》,曲劇《梁山伯攻書》、《梁山伯送友》,二夾弦《梁祝》、《紅羅山》,越調《梁山伯送友》、《馬文才迎親》以及曲藝方面的河南墜子《英台下山》、《梁山伯與祝英台》,三弦書《英台擔水》、《英台撲墓》等。
汝南版梁祝傳說流傳於汝南縣境內的原馬鄉鎮和大王、和孝、三橋等鄉鎮方圓數十里範圍內,形成了獨特的民間文化生長和傳承的地理基因。
文化價值
梁祝傳說故事主要表現了古代人民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婚姻自由的追求。它是民間文化的積澱,代表了民間文學中積極向上的部分。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我們通過祝英台女扮男裝並且主動向梁山伯示愛的故事情結,能更深一步地體會古代社會中女性大膽追求真愛、 渴望美好愛情的個人情感。梁祝的愛情悲劇,使人們認真思考包辦婚姻制度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為改善婚姻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幫助。如果說,梁祝婚姻被殘酷葬送具有強烈的悲劇意義,那么它的“化蝶”結尾便富有積極意義。活著追求不到的東西,在死後繼續“追求”,終於得到。“化蝶”的結局,體現了愛情的偉大力量,體現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執著追求。千百年來,這種力量一直鼓舞著人們向一切為了私利而破壞世間的美好的頑固邪惡勢力作鬥爭。
相關戲曲
篇目
歌謠
史籍記載
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載言《十道四番志》記載:“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晚唐(公元851年),張讀《
宣室志》記載:“英台,
上虞祝氏女,偽為男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友,方知其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逢裂陷,祝氏遂並葬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北宋徽宗大觀年間(公元1107-1110年),
明州(今
浙江省寧波市)郡守李茂城寫的《
義忠王廟記》記載:“神喟然嘆曰:‘生當封候,死當廟食,區區何足論也。’後簡文帝舉賢,郡以神應君,詔為鄮令。”
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張津《乾道四明圖經》稱:“義婦冢,即為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縣西十里接待院之後,有廟存焉。……按《十道四蕃志》云:‘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明代徐樹丕《
識小錄》中記敘:“按,梁祝事異矣!《
金樓子》及《會稽異聞》皆載之”。(二書已失傳)
明朝著名文學家
張岱(今浙江紹興人)在其著作集《
陶庵夢憶》第二卷《孔廟檜》一文中寫道:“己巳,至曲阜謁孔廟,買門者門以入。宮牆上有樓聳出,匾曰‘梁山伯祝英台讀書處’,駭異之。”
梁祝故事於唐宋年間傳入高麗,宋朝高麗史籍中明文記錄兩人姓名及生平。新近研究發現,在
五代十國至宋代(918一1200年)時期,唐代詩人
羅鄴的七律詩《蛺蝶》,已被
高麗國人輯入了《十抄詩》,其中有“俗說義妻衣化狀”的詩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並且衣化為蝶。到中國宋代,高麗人編輯的《夾注名賢十抄詩》,不但收入了羅鄴的《蛺蝶》詩,而且在注釋中加上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傳》。這是至今看到的最早流傳到國外的梁祝故事版本,而且從“女扮男裝”到衣裳“片片化為蝴蝶子”,比較全面完整地敘述了梁祝傳奇故事。
梁祝故鄉
祝英台故鄉
祝英台的故鄉是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豐惠鎮祝家莊。傳說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遷到
會稽郡上虞縣(今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定居,原在上虞縣城教書為業,子孫移居上虞各地。據載,祝家村中原有一座規模較大的宅院,後因戰爭被毀,住宅面積約有500平方米,還有花園遺址。村邊有一個湖叫“千金湖”,有兩人合抱的金桂、銀桂,還有雲柏、石榴等古樹。還有記錄祝氏歷史的祠堂及石碑。中國第一部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唱詞寫道“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一個祝英台,才貌雙全……”。
梁山伯故鄉
故事版本
上虞版本
東晉時期,
會稽郡上虞縣(今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會稽郡城(今浙江省紹興市)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去會稽求學。途中,邂逅了會稽郡
鄮縣(今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
不一日,二人來到會稽郡城的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捨。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樸,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
鄮縣太守之子
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泡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悽然而別。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
後梁山伯被朝廷沼為
鄮縣縣令,然山伯憂鬱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鄮城九龍墟。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下轎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複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寧波版本
晉代,
會稽郡上虞縣(今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祝家有一女名叫祝英台,女扮男裝到會稽郡城(今浙江省紹興市)遊學,途中遇到
鄮縣(今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書生梁山伯,兩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終不知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中斷學業返回家鄉,梁山伯到上虞拜訪祝英台時,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兒身,欲向祝家提親,此時祝英台已許配給
鄮縣太守之子
馬文才。之後,梁山伯在
鄮縣當縣令時,憂鬱成疾,不久過世,遺命葬鄮城九龍墟。祝英台出嫁時,經過梁山伯的墳墓,突然狂風大起,阻礙迎親隊伍的前進,祝英台下花轎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墳墓塌陷裂開,祝英台投入墳中,其後墳中冒出一對彩蝶,雙雙飛去,離開塵世。
與其他傳說的聯繫
青陵台在封丘縣東北25里之青堆。戰國時期,
宋康王駕車出遊,見到一位採桑女天生麗質,欲納為妾,使人探知該女為門下舍人韓憑之妻息氏。為見息氏,宋康王令築青陵台以觀之,息氏恐,乃作歌以拒之,投台身亡,韓憑也自盡。宋康王把二人分葬,後兩墓各長出一棵
梓樹(又名相思樹),根結於下,枝交於上,有
鴛鴦雌雄各一隻恆棲樹上悲鳴,後化為蝴蝶飛去,據考梁祝化蝶的情節源於此。
有研究認為梁祝故事的雛形是《
華山畿》。六朝時期,江南盛傳《華山畿》這首令人性靈搖盪的民歌,《古今樂錄》曰:“《華山畿》者,宋少帝時懊惱一曲,亦變曲也。少帝時,南徐一士子,從華山畿往雲陽。見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悅之無因,遂感心疾。母問其故,具以啟母。母為至華山尋訪,見女具說聞感之因。脫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臥之,當已。少日果差。忽舉席見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氣欲絕,謂母曰:‘葬時車載,從華山度。’母從其意。比至女門,牛不肯前,打拍不動。女曰:“且待須臾。”妝點沐浴,既而出。歌曰:“華山畿,君既為儂死,獨活為誰施?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棺應聲開,女透入棺,家人叩打,無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宋郭茂倩《樂府詩集》亦有記載。
其他故事版本
梁山伯與女扮男裝的祝英台讀書途中相遇,互認知己,便在“草橋”結拜“兄弟”,相傳梁祝同窗共讀之地是西湖上的萬松書院,故百姓又將此地稱為梁祝書院。其前身為報恩寺,明弘治十一年改建為萬松書院,崇禎年間書院被毀。清康熙後,改闢為敷文書院。
專家普遍認為,梁祝讀書處是受梁祝傳說的影響後形成的,不能反證其源頭。
梁祝自小一起讀書,後又到齊魯、東吳等地遊學訪友,逐漸產生感情。宜興俗定農曆三月廿八為“觀蝶節”。
《善權寺記》始記於南北朝齊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稱英台舊宅在善權寺。
在元氏版本的“梁祝傳說”中,
馬文才被稱為馬世龍(音),祝英台是撞碑而死,之後與梁山伯合葬。明崇禎《元氏縣誌》記載,“在南佐村西北隅,書院路所經由也,橋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漲溢,衝擊略不賽移,若有陰為封護者,相傳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宋代石橋“吳橋”旁邊有一處古墓,被譽為古代元氏八景之一的“吳橋古冢”,相傳是梁祝二人合葬之墓。當地秧歌小戲也有關於梁祝故事的演繹,戲中梁山伯和祝英台在書院打蹬腳睡在一盤炕上,忠厚老實的山伯對英台的女兒身毫無覺察,倒頭便睡。祝英台唱到:“教你攥你不攥,教你摸你不摸,一腳踹到你胳肢窩……”語言樸實生動,很有地方特色。
元代陳雲琴游嶧山寫有七絕《萬壽宮梁祝像》云:“信是榮情兩未終,閒花野草盡成空。人心到此偏酸眼,小像一雙萬壽宮”。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崔文奎重修梁祝墓、祠時立梁山伯與祝英台墓記碑。2003年3月17日,濟寧市考古人員在“梁祝墓記碑”座,東6米,深1.8米,發現東西長4米的大石板一塊,分析認為是明代重建梁祝祠廟的香案桌。在“梁祝墓記碑”座,西1米處,深2.0米處發現與“梁祝墓記碑”尺寸相等的石板一塊,分析為明“梁山伯之墓”墓碑。在“梁祝墓記碑”座,北10米,2米深處發現大批建築物磚、石等。在“梁祝墓記碑”座的其他方位,深4.3米處,發現硬地表及早於明代的磚、瓦片等。在“梁祝墓記碑”後,深4.3米處發現石板、古土等。墓記碑全文843個字。根據碑文記載得知,作為獨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裝外出到鄒城嶧山求學讀書,自九曲村過吳橋東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嶧山授業,晝則同窗,夜則同寢,三年衣不解,可謂篤信好學者。一日英台思鄉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門拜訪,別後不一載,疾終於家,葬於吳橋東(據鄒縣誌載此橋在明隆慶年間被淹沒),英台眼見馬家迎親將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捨身取義,悲傷而死,鄉黨士夫謂其令節,從葬山伯之墓。
豫劇、曲劇、越調、民歌等都在汝南縣馬鄉鎮流傳,如豫劇《梁山伯下山》、《梁山伯與祝英台》,曲劇《梁山伯攻書》、《梁山伯送友》,二夾弦《梁祝》、《紅羅山》,越調《梁山伯送友》、《馬文才迎親》以及曲藝方面的河南墜子《英台下山》、《梁山伯與祝英台》,三弦書《英台擔水》、《英台撲墓》等。
汝南版梁祝傳說流傳於汝南縣境內的原馬鄉鎮和大王、和孝、三橋等鄉鎮方圓數十里範圍內,形成了獨特的民間文化生長和傳承的地理基因。
文化價值
梁祝傳說故事主要表現了古代人民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婚姻自由的追求。它是民間文化的積澱,代表了民間文學中積極向上的部分。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我們通過祝英台女扮男裝並且主動向梁山伯示愛的故事情結,能更深一步地體會古代社會中女性大膽追求真愛、 渴望美好愛情的個人情感。梁祝的愛情悲劇,使人們認真思考包辦婚姻制度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為改善婚姻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幫助。如果說,梁祝婚姻被殘酷葬送具有強烈的悲劇意義,那么它的“化蝶”結尾便富有積極意義。活著追求不到的東西,在死後繼續“追求”,終於得到。“化蝶”的結局,體現了愛情的偉大力量,體現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執著追求。千百年來,這種力量一直鼓舞著人們向一切為了私利而破壞世間的美好的頑固邪惡勢力作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