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學校應該是什麼樣子?教師幸福的根源在哪裡?什麼樣的課堂才是高效愉悅的課堂?……趙桂霞校長帶領老師們以科學的態度,進行縝密的研究和分析,在行動中研究,用研究的成果解決行動中遇到的問題。
《建設一所新學校》中記錄了趙桂霞校長和老師們的教學實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設一所新學校
- 作者:趙桂霞
- 類別:教師教育類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0月
- 頁數:246 頁
- 定價:38.00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4190406
- 策劃:北京源創教育研究院
作者簡介,目錄,序言,書摘,
作者簡介
趙桂霞,山東省濰坊廣文中學校長,山東省特級教師,山東省人民政府督學。兼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全國國中課改聯盟理事長。獲第二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傑出校長”獎、首屆“明遠教育獎”提名獎。
目錄
李希貴序:趙桂霞和她的行動研究
寫在前面
第一輯 建構理想
五個月未掛校牌
經營這所學校,可要好好思量啊
理想的國中學校什麼樣
一個學年,解決一個主題問題
把我們的行動拿出來研究
尋找“客戶”
傾聽“客戶”的抱怨
丈量自己的“痛”
常用的六種測量方法
追問,讓問題水落石出
流程有異,結果不同
“問題點”就是改進處
要什麼,就評什麼
發現問題的另一雙眼睛
第二輯 追尋幸福
朱老師的幸福來自哪裡
追尋教師幸福之源
教師通往成功的路有多遠
理想追求和個性品質成就名師
入職期是名師成長的關鍵期
給教師創造“關鍵事件”
做教師成長的關鍵人物
在讀書中成長
持續做重要但非緊急的事情
學生喜歡什麼樣的老師
廣文教師愛生30條
幸福來自教師的自我發展規劃
我的問題,我解決
這裡有所“教師發展學校”
第三輯 發現課程
“有為假期”銜接小升初
“學前引橋”攻克男生英語學習難關
“難點引橋”破解學生學習障礙
“發展引橋”激發學生持續學習的興趣
“生本化”從整合教材開始
語文的“病”與“變”
把學生從“題海”中撈出來
“小模組”成就大地理
活動課程化,活動課程個性化
節日不變,形式變
老師成了“局外人”
“一見鐘情”的入校課程
永不離校”的離校課程
把班會還給孩子
我型我秀,“組團”成長
借力資源,為學生打開實踐課大門
按“需”設定研究性學習
不斷“生長”的“廣文節”
有特色的才是校本的
第四輯 改造課堂
老師們與我“捉迷藏”
學生喜歡什麼樣的課堂
學生喜歡的課未必是好課
理想課堂=高效+愉悅
尋找“高效愉悅課堂”的關鍵要素
“教學案”變臉
老師不講,學生真的不會嗎
讓問題之球在學生手上傳遞
高效課堂需要小組合作最最佳化
課堂教學流程效益格線圖
格線圖不會“網”住教師
用格線圖“看”同課同構課
刪除無效教學環節
喚醒課堂上沉睡的數據
各有各的“道”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此效能,非彼效能
54321自主課堂
門開著,教師的心敞著
精品課堂八個面
課堂教學工作研討月,沙場“春”點兵
大量布置作業≠好老師
你的聲音我來聽
在學生手底下解決問題
改到深處是制度
第五輯 創新管理
部門變更的背後
我的崗位我選擇
今日樓層我值班
滿意度是重要的工作業績
成長有約
制度是“商量”出來的
優秀是計算出來的
多把尺子量老師
教師節,傾聽教師的“抱怨”
資源就在“我”身邊
我的崗位是服務對象提供的
學校財務大家管
“雙向評價”激活了閱讀
“逼”著老師去健身
從“管家”走向“導師”
課堂也是家長的
關注教師之關注
以創新推動創新
用故事傳遞文化
附錄:尋找“痛點”背後的真問題
跋
序言
趙桂霞和她的行動研究
認識趙桂霞,是在2001年5月。那一年,我調至濰坊市教育局任局長,她在局辦公室工作。2002年,她去基礎教育科任副科長。為了推動濰坊市課程改革,她隨團赴上海考察教育狀況,回來後,她代表考察團撰寫了兩萬多字的考察報告。通篇報告內容充滿了她的發現。她善於從細節中捕捉教育真諦,發現問題,尋找濰坊教育發展的差距。直到今天,我依稀記得她寫的一篇篇短文。我發現,她是一個對教育很有感覺的人。
為了推動濰坊市課程改革的運行,她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協助相關領導試圖建立濰坊市課程改革的運行機制,從改造學校內設部門、加強課程管理、推進課堂改革等幾個方面尋求濰坊市課改機制的突破口。為推動濰坊市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從初期調研到真正實施過程中的研究改進,她都有想法,為中考改革得以順利推進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我發現,她是一個很有研究能力的人。
2004年,她調至濰坊市教科院工作,她的研究能力在這裡得到施展。在教科院任副院長的兩年里,她和教科院的老師們一起推動實施了“基於問題解決,致力創新共享”的機制。學年工作結束後,教科院向每位教師徵集課改進行中的困惑和問題,然後將徵集的困惑和問題分教研組、學校、縣域三個層面分享、匯總,最後匯總到市教科院,從學生成長和課堂改革兩個維度,整理形成課程改革中的“雙百問題”;再將“雙百問題”下發,由教師自主認領,組建“虛擬研究所”進行行動研究。教師的研究成果,由政府頒發成果獎,同時由教科院組織推介會。她和教科院的老師們在研究課程改革的運行機制,這一機制也推動著教師們的研究。
2006年,她到廣文中學任校長。她從孩子們入校報到的一張照片裡,發現了孩子們的需求,進而與老師們一起開發出“入校課程”;她又從孩子們離校時留下的那張被砸壞的桌子上,發現了孩子們的情感需要,進而和她的同事們一起研究開發出“離校課程”;她還從學生入校時男女生英語考試成績的差異里,發現了差異的根源,進而幫助老師們研製開發“引橋課程”,最大限度地解決了學生的學習障礙,遏制了兩極分化;她從首屆藝術節那個被媽媽生生拉下台的男孩的成長中,捕捉到活動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從而帶領全校教師將學校所有的活動課程化,並最終使“活動課程”個性化。廣文中學近年來在課程創新中尊重個體的差異,尊重孩子們的選擇,贏得了孩子們對校園生活的喜愛。
學生的學習為什麼會出現分化?學生的學習難點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因為對問題的敏感,在許許多多學校里早已成為“常態”的一些現象,到了她的眼裡就成了“不正常”現象,就成了應該破解的難題。通過行動研究,她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她看來,這樣的問題不解決,教育就無法真正邁向理想的教育。在一次次的追問中,她一步步地推動著學校教育趨近科學。
2007年1月,一群有著教育理想的人開始了新學校行動研究的征程,其中,就有趙桂霞和她所在的廣文中學的老師們。“理想的學校應該是什麼樣子?它應當具備哪些基本要素?”“教師幸福嗎?教師幸福的根源又在哪裡?”“什麼樣的課堂才是高效愉悅的課堂?”……她帶領老師們以科學的態度,用科學的研究方式進行縝密的研究和分析,在行動中研究,用研究的成果解決行動中遇到的問題。
於是,她的學校就在她研究、收穫的成果推動下不斷發展著,進步著。
於是,她的理想也就在學校邁向理想學校的過程中一步步地變成現實。
真誠地祝福趙桂霞和廣文中學的老師們。
李希貴
2014年8月6日於北京
書摘
“一見鐘情”的入校課程
廣文中學成立後,有教師拍了一張第一批新生報到時的照片。
看到這張照片時,我的心被戳了一下。
照片上滿是學生。但細心觀察每個學生,除個別人外,多數人都在茫然四顧。他們在乾什麼?找人,他們要找尋國小階段熟悉的同伴。
從國小升入國中,對十二三歲的孩子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一名新生的日記讓我們了解到了其中的緣由:
……來到廣文中學,我既有些焦慮又有些茫然:我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快速適應中學的生活?來到一個新的環境,面對新的老師和新的同學,我又該怎樣融入這個新的集體?中學開設那么多的課程,我會不會手忙腳亂?我在國小時的優勢還能不能繼續保持呢?
看來,剛剛升入國中的新生需要我們的幫助!
曾有不少家長向我傾訴:“我的孩子在國小學習挺優秀的,為什麼到了國中就不突出了?”固然有國中優秀學生多的緣故,但孩子對國中生活不適應,是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做法,把學生入校的過程變成一個幫助他們適應國中生活的過程。
於是,2007年,主題為“千日之成,始於今日”的入校課程被我們勾勒出來。一千個日子能夠造就一個怎樣的“我”?對於國中學生來說,入校的“今天”對此有著重要的影響。
為此,我們設計了一周的入校課程,以幫助學生消除茫然無助的情緒,儘快形成對學校、班級的認同感、歸屬感,謂之曰“走進學校”;我們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規範提升自己,稱之為“認知自我”;我們指導學生制定發展規劃,確立目標,積極做好各項準備,順利進行國中學習,名其曰“規劃未來”。
由此,三個課程目標、三大課程模組確立下來。
在“走進學校”課程模組中,我們設計了“認親”、“認家”、“走過中學門”入校儀式三個內容。
“認親”活動我們要求在班級內進行。由班主任、任課教師導演策劃,主角是學生,用遊戲互動等形式讓陌生的學生能夠互相認識,相互交流,很快凝聚為一個班集體,同時,還讓他們自由組合建立起各個小組。
“認家”活動我們要求在全年級開展。組織新生參觀校史館,請他們尋找相關處室,聽“廣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報告,從感性到理性幫助他們接納廣文,走進廣文,歸屬廣文。
“走過中學門”入校儀式,是入校課程中最重要的“禮”,主要包括“跨過中學門”、“校長授旗”、“感恩父母情”、“新生拜師”、“宣誓”及“發放成長禮物”等幾個環節。儀式場面莊嚴神聖,深情動人。教師現場為學生頒發了需使用三年的成長護照,活動在學生鏗鏘有力的宣誓聲中圓滿結束。
“認知自我”課程模組包括“國小、國中銜接教育”和“校規班規我來定”兩方面內容。前者以聽專家做報告、現場觀摩等方式進行,同時讓新生與上一屆同班級學長結對子。後者則完全由學生參與、體驗,用頭腦風暴法收集每個學生的意見,建立小組規則和班級規範,並形成大家共同約定和遵守的學校規範。這樣的規範,被同學們稱為“公約”。
“規劃未來”課程模組為培養學生走向未來、走向社會所需具備的素質做鋪墊,內容包括學會感恩、學會合作、做“有文明素養的自我”和“有精神追求的自我”,開展現場互動報告、電影觀賞評論、“知名校友在我身邊”、“設計我的40歲名片”等活動。
全員參與的班級風采展示活動是新生入校課程的最後一項。展示方式、展示內容完全由學生確定。我們一改過去台上表演台下觀看的傳統方式,讓學生全員參與,每個學生既是觀眾又是演員。而且,班主任和學科教師也都加入各自班級的展示行列中,他們或做導演,或當演員,或做客串,大大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至此,為期一周的入校課程圓滿結束。
“永不離校”的離校課程
2007年7月,廣文中學第一屆學生畢業了。我們採用請各類代表走上主席台發言的傳統方式舉行了畢業典禮。當我們來到初三教學樓給學生送行時,我發現,初三學部主任和班主任老師表現得很緊張。這是什麼原因呢?他們說:“學生已經畢業了,不服從老師的管理了,我們擔心個別學生會搞破壞,以往畢業的時候,總會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果然,在我們巡視教學樓的時候,一張剛剛被砸壞的課桌赫然入目。
學生怎么了?他們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方式表達離校情緒?
一位同行說:“這很正常,每年學生畢業時,幾乎每所學校都會發生這樣的尷尬事件。”
但我不接受這個大家習以為常的現實,我相信,事情背後一定有原因,找到了原因就一定會有解決辦法。
帶著對問題的追問,我們來到學生中進行調研,發現學生畢業前“渴望宣洩情緒”,之前的畢業典禮只是讓他們領到了畢業證書,告訴他們“你畢業了”。除此以外,沒有任何意義。
因此,必須改變畢業典禮的活動設計,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實現自我成長。於是,我們開發了離校課程。
課程開發的過程也是我們持續追問的過程。
我們希望獲得怎樣的效果?答案就是離校課程的課程目標。
怎樣構架課程內容,才能夠實現這樣的課程目標?於是,有了關於離校的“課程板塊”。
哪些內容能夠讓課程目標最大限度地實現?在這樣的追問與思考的過程中,我怕,我們形成了包含具體內容的離校課程體系。
2008年6月18日,廣文中學第二屆學生畢業的時候,我們實施了以“根系廣文,胸懷天下”為主題的離校課程。
離校課程主要包括三個課程板塊:班主任在各班主持的“主題班會”活動,校長在校體育館主持的“畢業校會”活動,在校全體師生參加的“校園送別”活動。
“主題班會”以“傾訴、感恩、憧憬”為主題。班主任準備了大量的圖片、視頻資料,帶學生回顧往昔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讓他們感受母校的溫暖、同學的友誼、老師的關愛。伴著輕柔的音樂,在班主任聲情並茂的引領下,學生“回憶師生情”,“解開千千結”,“展望未來路”。此時,“圖釘男孩”站出來了:“老師,那顆圖釘是我放的,您打我一頓吧。”原來,因為老師不經意說過的一句話,他對老師有意見。於是,趁老師不備,他在老師的凳子上放了一顆圖釘,扎傷了老師。但富有愛心的老師沒有追究,甚至沒有聲張,可男孩的內心卻一直在糾結。那一刻,師生全都落淚了。
“解開千千結”的遊戲,讓同學們體會到“我們還是一家人”。師生們一起談規劃,談願望,共同展望未來。
每年開完“主題班會”後,班主任總是紅腫著眼睛,向我訴說他們的感動:從來沒有的真情流露,從來沒有的真心祝福,從來沒有的誠摯道歉……在班會上都出現了。
班會結束後,各班學生都自發地打掃教學樓衛生,並將教室裝飾一新,在留言板上寫下對學弟學妹們的真誠祝願。
“主題班會”實現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傾訴,而“畢業校會”則為師生升華情感提供了最好的平台。經過我們的精心策劃,教師、學生、家長全部參加的畢業校會,承載著學生的感恩離別、教師的牽手祝福、家長的殷切期望、學校的衷心祝願四個主題,精彩演繹著同學緣、父母恩、師生誼、母校情,將離校課程一步步推向高潮。
在“同學緣”環節,校友們的故事讓學生看到了30年後,甚至50年後的自己,感受到了友誼的長久和同學情的可貴;同學互相祝福,更是點燃了學生心中的感動。在“父母恩”環節,學生感悟著父母的辛勞,全體學生向在座的家長三鞠躬,表達悠悠寸草心。“師生誼”環節將畢業校會推向高潮,學校播放班主任、任課教師感人肺腑的事跡視頻,學生向全體恩師獻花、鞠躬,教師向學生還禮、獻詞,尤其是全體教師向學生鞠躬致歉——“請原諒我的無心之過”,更是喚起了學生對老師濃郁的敬愛之情,全場師生淚流滿面,大家都沉浸在深深的感動之中。“母校情”環節,開展獨具特色的班牌傳遞及交接儀式,學弟學妹們從畢業生手中接過象徵著責任與使命的班牌,他們流露著豪情和激動。最後,每位畢業生走過“畢業門”,登上舞台,接受校長為自己頒發的畢業證書。
此時,每個畢業生都豪情滿懷,全體畢業生手持畢業證書進行畢業宣誓,向同伴、師長、父母、母校、祖國鄭重承諾,宣誓聲音如轟雷震耳,激人奮進。
最後,畢業校會在《放心去飛》的旋律與絢爛的禮花中圓滿結束。同學們懷著感動與憧憬走出體育館,身著整齊校服的初一、初二年級的全體師生早已列隊等候在外面,從體育館出口處沿校甬道兩側一直延伸到校門口,到處是揮舞的鮮花、歡送的橫幅、熱烈的掌聲、祝福的口號。初三年級的老師們全都站在門口,像送自己的兒女遠行,他們擁抱每一位畢業生,囑咐了再囑咐,叮嚀了再叮嚀;每位畢業生也都像即將獨自上路的兒女,戀戀不捨地離開校園。
離校課程讓畢業生真正體味到了母校的溫暖與深情,感悟到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親人之間的深情厚誼,從而將感動化作騰飛的羽翼,把離情當作前進的雙槳,他們帶著母校的囑託和祝福,走出校門,邁向新的征程。
離校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的最後一次,也是最好的一次教育。在一年一度對畢業生進行的回訪中,進行“你在國中階段印象最深的十項活動”調查時,大部分同學把離校課程排在第一位。
“離校課程”改變了同行們眼中所謂的“常態”,它給了學生一份積極的情感和未來發展持續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