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與中國文化》是一本2022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尚書》與中國文化
- 作者:姜建設
-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10月
- 頁數:342 頁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2202587
- 叢書系列:讀懂元典
《〈尚書〉與中國文化》是一本2022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建設。
《尚書》列為重要核心儒家經典之一,歷代儒家研習之基本書籍。 “尚”即“上”,《尚書》就是上古的書,它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傳統《尚書》(又稱《今文尚書》)由伏生傳下來。傳說是上古文化《三墳五典》遺留著作。作品名稱 《尚書》 外文名 The Book of History 作品別名 《書》、《書經》 作者...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尚書》是2017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尚書》又稱《書》、《書經》,為一部多體裁文獻彙編,是中國現存zui早的史書。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戰國時期總稱《書》,漢代改稱《尚書》,即“上古之書”。因是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現存版本...
《中華傳統文化精粹:尚書·禮記(經典珍藏)》特色:難點釋文,使原文通俗易懂。生僻字和異體宇標註拼立目,使誦讀暢快淋漓。深刻挖掘其社會、民族心理等文化內涵,並揭示其所含有的能為現代社會所汲取的意義。《尚書》是我國最古老的史書,保存了許多上古時期極為重要的史料。《禮記》記載了古時的各種典章制度,對...
孔安國在古文《尚書》《益稷》篇名下說:“禹稱其人,因此名篇。”孔穎達解釋道:“禹言暨益、暨稷,是禹稱其二人。二人佐禹有功,因此二人名篇。既美大禹,亦所以彰此二人之功也。”益,也稱伯益,又寫作伯翳。舜帝時東夷部落的首領。相傳益幫助禹治水有功,禹要把帝位禪讓給益,益避居箕山之北。稷,也稱...
河圖洛書的來由,是中華文明史上的千古之謎。“河圖洛書”在現存文獻中最早收錄於《尚書》,其次在《易傳》以及諸子百家亦有收錄。2014年,由河南省洛陽市申報的“河圖洛書傳說”正式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歷史淵源 河圖,源於天上星宿,是上古文明的產物,河圖之象、之數、之理、至簡至易,又...
傳說約在公元前21世紀的夏禹時代,中國各地洪水滔天,到處一片汪洋。這時有一位叫作禹的人帶領大家疏導河流、平治水土,他在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使河流歸道,天下太平。中國古代著作《尚書》中的一篇《禹貢》,就被認為是記述當時大禹平治水土業績的古老文獻。漢朝時候中國的地理視野已相當廣闊,《漢書·...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五輯)》是200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典籍與文化》編輯部。內容簡介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5》主要內容:《尚書》的版本源流與校勘、《大戴禮記》佚篇考辨、釋“熟”——讀帛書《老子》小札、漢初“黃老道德之術”剖析、關於現存幾種五臣注《文選》、李白屢遭挫折與倍受...
中國國學,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當代文化中的精華相融的學術精髓。國學範疇 讓我們先明白什麼是“國學”。“國學“,顧名思義,中國之學,中華之學。經部 古稱六經或六藝,後世經歷秦火,幾經輾轉,乃最終定為十三經,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
在東亞大陸上發現的最早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年的歷史,商代奠定了中國主體字形聲字的基礎。商周時期也有不少知名的文學作品誕生流傳,諸如《尚書》、《詩經》等。春秋戰國 西周末年,貴族政治趨於崩潰,宗法秩序日益混亂。春秋戰國時代不僅是舊社會秩序的瓦解,也是新社會形態形成的時期。封建時期採用世卿...
虞舜倡導為人、持家、做官、治國均以道德為人本,開創了中華道德文化之先河,被後人尊稱為“道德始祖”、“百孝之首”、“文明之元”,深受海內外華夏子孫的尊崇和敬仰。綜合史料和傳說,虞舜被推崇為歷史上道德最完備的帝王,其“德聖”主要表現在以下九個方面。1、孝感動天。如《尚書》所說:“瞽子,父頑、母...
菏澤,中國古代大澤名。原為天然古澤,上古九澤之一,故址在今山東省菏澤市境內。《尚書·禹貢》載:“導菏澤,被孟諸。”因其地有菏山而得名,是菏澤市之名的來源之本。上古九澤之菏澤、雷澤、大野澤、孟渚澤,遺址都在今山東省菏澤市境內,在歷史上居於神聖地位。華胥履跡雷澤生伏羲,帝堯十三歲封於陶(今...
《易· 繫辭下》載:“物相雜,故曰文。”《禮記·樂記》稱:“五色成文而不亂。”《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叉”均指此義。在此基礎上,“文”又有若干引申義:其一,為包括語言文字內的各種象徵符號,進而具體化為文物典籍、禮樂制度。《尚書· 序》所載伏羲畫八卦,造書契,“由是文籍生焉”...
春秋產生了“五行”之說,戰國時頗為流行。由於陰陽學家鄒衍等人的大力宣揚,“五德終始論”越來越盛。“五嶽”之說才應運而生,故《詩話》曾說:“唐虞四岳,至周始有五嶽。”中國岳山稱名始見於《尚書》。《尚書》有東、西、南、北四岳,而無五嶽。四岳山名見於經書者唯有東嶽岱宗。《周禮·大宗伯·大...
東周洛陽的史官整理成書的《尚書》是中國最早的散文總集。先秦時期,中原詩歌肇始的標誌是《詩經》十五國風中的二南、邶風、風、衛風、王風、鄭風、陳風和檜風。漢魏時期奠立了中原文學的基本藝術特質,並有“漢魏文章半洛陽”之說。中原辭賦散文在漢代文學史上占據重要地位,賈誼開騷體賦先河;張衡肇開東漢抒情小賦...
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史記·孔子世家》載:“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儒家經典 儒家經典主要有儒學十三經。儒家本有六經,《詩經》、《尚書》、...
當代福文化研究學者觀同將古代幸福觀即五福“壽、富、貴、康、德”進行修正補充並新解,闡述建立了當代幸福人生意義和標準的新“五福”內涵,即:富貴、好德、安康、追求、善終。踩五福 字義解讀 踩(cǎi):踏,踐踏,用腳登在上面。五福(wǔ fú):《尚書洪範》解釋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
冀州一詞最早見於《尚書·禹貢》一書。地區介紹 冀州是漢地九州之一,在綿長的歷史中,曾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傳說遠在四千年之前,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軒轅氏黃帝在征服蚩尤、炎帝兩個部落之後,定居晉南,依山川大勢,“割地布九州”。在唐堯時,洪水為害,淹沒九州。大禹又“隨山浚川”“疆理天下,奠九州而正五服...
河圖洛書是中華文化,陰陽五行術數之源。最早記錄在《尚書》之中,其次在《易傳》之中,諸子百家多有記述。太極、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風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河圖、洛書最有名的出處來自於《易傳·繫辭》中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句話,並據此認為八卦就是根據這二幅圖推演而來的。第一次給這...
華夏,也稱“華”、“夏” 或 “諸夏”等。“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從考古來看,華的概念與仰韶文化有關。也有認為“夏”是從夏水(即漢水)得名,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覆,華即是夏。“中華”又...
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即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春秋蓋由微言大義,故常與其注書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等合集。四書 朱熹分別為這四部書作了注釋,其中,《大學》《中庸》的注釋稱為“章句”,《論語》《孟子》的注 釋因為引用他人的說法較多,所以稱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 朱熹所...
先秦學術傳統久遠、深厚。先秦學術在六經。“《詩經》、《尚書》、《禮記》、《樂經》為主,《周易》、《春秋》後來也成為重要學術”。“自古以來中國有一個經學的傳統,孔子就是研究經的···中國的經學和子學從來是並行的,經是更早形成的。”孔子研究樂,修訂了《樂經》。有樂經則有“樂記”。孔子再傳弟子...
2.夷”,古山東話中音同“人”,原意為“一人負弓”(《說文解字》),與華是同位語。 詞義性質從地理名詞轉變成對中國文化起源領域意義上的文化淵源性質的名詞。3“東”和“夷”字在龍山文化時期(距今約4600至3300年)的骨刻文字中已經出現。4.“夷”字後來指漢族以外的各族。歷史沿革 先秦的東夷,即分布在...
古書中有黃帝劃州分野、建置萬國之說,雖系後人用王朝觀念對原始社會疆域的附會依託,不足信以為實,但禹分中國為九州的說法則較為流行。夏禹是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變的過渡式人物,雖有理想人物化身之意,但仍不失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尚書·禹貢》記載:禹根據地理概況,依照名山大川的自然分界,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