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記》中的教育教學原則

《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是中國古代最早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因此有人認為它是“教育學的雛形”。在綜合諸子百家教育、教學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基礎上,總結了一套教育教學的原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學記》中的教育教學原則
  • 規律:“教之所由興”和“教之所由廢”
  • 幾大原則:五
  • 原則:長善救失 啟發誘導 藏息相輔等
簡介,具體內容,

簡介

《學記》在綜合諸子百家教育、教學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基礎上,總結了一套教育教學的原則。

具體內容

(1)豫、時、孫、摩。《學記》總結了長期教育、教學中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概括出“教之所由興”和“教之所由廢”的重要規律。“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而後禁,則扦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2)長善救失。孔子曾經提出過“改過遷善”的思想,偏重於強調在道德教育中要善於克服自己的缺點,學習他人的長處。《學記》則把這—思想發展為教育和教學的一項比較普遍的原則。“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也。”
(3)啟發誘導。《學記》繼承和發展了孔子啟發教學思想,進一步概括了如何進行啟發式教學的寶貴經驗,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4)藏息相輔。《學記》認為正課學習與課外練習必須兼顧,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故君子之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
(5)教學相長。教與學是教學過程的兩個方面,教與學是緊密聯繫的,互相促進的。“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這裡主要是從教師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教師在教人的過程中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學習,從而推動自身素養的不斷發展。後人則把教學相長進一步引申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向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