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樂,古印度樂。是最早傳入中國的外國音樂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竺樂
- 所屬地區:印度
天竺樂,古印度樂。是最早傳入中國的外國音樂之一。
其中《天竺樂》、《西涼樂》、《龜茲樂》等西域音樂和佛教音樂均有密切的關係,也是當時中原最流行的音樂。《舊唐書·音樂志》云:“自周、隋以來,管弦雜曲將數百曲,多用《西涼樂》。”同時,中國佛教音樂在創作和演唱、演奏上均...
隋世全用《天竺樂》,今其存者,有羯鼓、都曇鼓、毛員鼓、簫、笛、篳篥、銅拔、貝。《天竺樂》,工人皂絲布頭巾,白練襦,紫綾,緋帔。舞二人,辮髮,朝霞袈裟,行纏,碧麻鞋。袈裟,今僧衣是也。樂用銅鼓、羯鼓、毛員鼓、...
《天竺樂》--天竺即今印度。《高麗樂》--朝鮮傳入。《龜茲樂》--古龜茲國,在今新疆庫車一帶,是唐代最盛行的舞種之一。《安國樂》--今烏茲別克布哈位一帶的樂舞。《疏勒樂》--傳自今新疆喀什一帶。《康國樂》--古康國,在今...
* 高麗樂 舞樂 * 依音樂類型分類 o 左舞:以唐樂(中國)、林邑樂(越南)、天竺樂(印度)伴奏的樂舞,“蘭陵王”一曲最為有名。o 右舞:以高麗樂(濟州島)、渤海樂(遼東半島)伴奏的舞樂,“納曾利”一曲最為有名。* 依...
清、唐九部樂、十部樂中,只鼓類就占了十五種之多,而且大都是新鼓種。如傳統的清樂奏節鼓;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疏勒樂、高昌樂、安國樂、康國樂都奏細腰鼓;天竺樂奏銅鼓;西涼、高麗樂還奏齊鼓、儋鼓;龜茲、天竺、桴...
當時著名樂師有曹妙達、王長通、李士衡、郭金樂、安進貴等人,精通龜茲弦樂、管樂,新聲奇變,公王之間,爭相慕尚。隋大業中(611年)隋煬帝定《九部樂》:《清樂》、《西涼樂》、《龜茲樂》、《天竺樂》、《康國樂》、《疏勒樂...
鈸源於西亞,最早在埃及、敘利亞,以後在波斯、羅馬等古國都有流傳;在東方,先見於印度,後而中亞,據《北帝書.神武記》記載:鈸大約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隨《天竺樂》傳入中國中原。 6世紀初期,銅鈸在北魏民間已很流行,並很早就在梵...
公元4世紀,東晉之初,鳳首箜篌由印度隨天竺樂傳入我國。《隋書·音樂志》中有:“《天竺》者,起自張重華據有涼州(346-354),重四譯來貢男伎,《天竺》 即其樂焉。……樂器有鳳首箜篌……等九種,為一部工十二人。”晉人...
在漢代,伴隨著佛教的傳入,印度教音樂和天竺樂開始傳入中國;從張騫出使西域開始,對我國的音樂產生了重要影響。在近代,隨著清朝末年“學堂樂歌”運動的開展,中國與西方等國家的音樂交流不斷加深,大量西方音樂開始傳入我國,如西方音樂...
第二節 平安朝的樂制改革與唐樂的日本化 第三節 關於伎樂 第四節 踏歌與散樂 第五節 關於聲明 第六節 三韓樂、渤海樂以及天竺樂與中國音樂的關係 第三章 唐代樂器傳入日本、及其保存與復原 第一節 唐代樂器傳入日本 第二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