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政集訓》小敘是明代周光鎬的作品。選自《周大理明農堂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兵政集訓》小敘
- 作者:周光鎬
- 朝代:明朝
文章內容,譯文,作者簡介,
文章內容
今之談兵者,必曰《司馬法》。何至讀孫、吳兵法,其無所習見於步伍行陣者,謬以李廣簡易、程不識煩擾為言,是將盡古人之法而芻狗之。故每見介冑之士,桓桓握槊,平居矜斗樂戰,一旦俾之勒兵統卒,冥然且不知功守之大致也。嗟夫!天地間事必有法,無文武巨細精粗一也。
國家諸制大備,凡刑獄錢穀典章,靡不時廣厲而飭新之。惟兵法則寥寥,二百載未見有施之訓肆者。豈真以千萬年承平,無所庸於武事也?亦不然矣。夫南北邊鄙晏然不語兵,脫一旦有事,則蓄之不豫,求之倉卒,將安施之?
余猥有事於西南夷,率所轄戍衛武弁子弟,屬有司群而教之。問古之兵政書,雲邊鄙地無有,且不知田穰苴與孫、吳諸家為何物。即其書在矣,太史公謂“其文少閎廓深悶”,故且未暇用也。李唐以後,類多偽書,難以盡用。間閱經傳子史諸家,凡有切於兵戎之事者,摘其要,匯為三卷,名曰《兵政集訓》,出而梓之。匪徒以廣荒陲之耳目,亦因以自考所事,庶幾不悖於古人成訓與否。
夫兵非易談也,上將用之以道,中將用之以法,下者用之以幸。若不知有法,行且悖道,乃遽使之嬰旗鼓,登壇坫,推轂以出,何異委愛子於庸醫,以封疆為博進,必無幸矣。古今土大夫,於司馬、孫、吳兵法為談者非不多,然其善用者,不少概見。故趙之長平,馬之街亭,非不知法,不知道也。古今得失鑒觀,或者其在斯乎?
譯文
如今談兵法的人,一定要談及《司馬法》。為什麼讀了孫武、吳起兵法,它們在排兵布陣中卻並不常見,還錯誤地把李廣治軍簡易、程不識治軍煩擾作為用兵格言,這是完全把古人的兵法當作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所以常常看見披甲戴盔的將士,威武地拿著長矛,在平時崇尚打鬥樂於作戰,一旦讓他們訓練統率士兵,就茫然尚且不知道攻和守的大致情況。唉!天地間凡事都有法則,無論文武、大小、精粗都是一樣的。
國家諸多制度已經很完備,凡是刑獄、錢穀、典章,沒有不時時擴充修繕整理更新的。只有兵法卻很少,兩百年來沒有看到用於教習訓練的。難道真的認為能擁有千萬年的太平盛世,兵法對於戰事就沒什麼用處了?這也是不正確的。現在南北邊境一派平安的樣子,不談論兵法,如果一旦有戰爭,卻不能事先預備,(戰時)倉促地尋求,將怎么施展它呢。
我有事到西南邊境一帶,率領戍守的武官及士兵,囑託有司(把他們)集中起來訓練。問他們古代兵政方面的書籍,說邊境沒有,也不知道田穰苴、孫武、吳起眾多兵家是什麼人。即使有這些書,也如太史公所說的“它的言辭有些博大深遠”,所以他們也將沒空閒研究。唐代以後,大多是偽書,難以完全使用。我間或閱覽經傳子史各家,凡是和戰爭方面有關的,摘錄其要義,彙編成三卷,取名《兵政集訓》,編出付印。不僅僅是用來擴大邊境將士的眼界,也是因此來考察自己的行為,或許是否不違背古人成文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