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答記者問

《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答記者問是在2008由文化部發布的解讀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答記者問
  • 發布部門:文化部
  • 類別:答問
  • 發布日期:2008
  • 效力級別:部門規範性檔案
  由文化部主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的《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已經發布,自2008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繼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公共圖書館建設用地指標》之後,我國又一個規範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全國統一性標準,是公共圖書館建設逐步走向科學化、法制化、規範化的重要步驟,也是近年來我國圖書館事業法制建設取得的又一標誌性成果。
記者:《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是一個什麼性質的“標準”?
答:《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是公共圖書館建設項目科學決策和合理確定項目建設、投資水平的全國性統一標準;是編制、評估和審批公共圖書館建設項目建議書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依據;是有關部門審查公共圖書館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和檢查工程建設全過程的尺度。標準的直接使用者,是各級政府的決策部門和檢查監督部門。
記者:編制《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的目的是什麼?意義在哪裡?
答:編制該標準的目的,是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公共圖書館建設項目決策和投資的科學水平,加強和規範公共圖書館設施建設,從而實現和保障人民民眾利用圖書館的權利,滿足人民民眾基本的知識、信息和文化需求。
“編製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國家標準”,是被寫入《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任務。《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連同前不久《公共圖書館建設用地指標》的實施,標誌著有關公共圖書館設施建設國家標準編制工作的完成,我國公共圖書館設施建設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記者:《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確定了公共圖書館建設項目的規模分級和項目構成,給出了公共圖書館的總建築面積和分項面積控制指標,提出了公共圖書館建設選址、總體布局的原則要求,明確了公共圖書館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基本要求。
記者:《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的主要突破體現在哪些方面?
《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的主要突破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確立了以服務人口為主要依據確定公共圖書館建設規模的原則。服務人口被界定為服務範圍內的常住人口。按照這一原則,今後公共圖書館的規模大小,不再完全取決於行政級別,而主要服從於服務人口。服務人口在20萬以下的,建設800~4500平方米的小型公共圖書館;服務人口在20~150萬的,建設4500~20000平方米的中型公共圖書館;服務人口在150~1000萬的,建設20000~60000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圖書館。以服務人口為主要依據確定公共圖書館建設規模,是公共文化服務“以人為本”、“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原則在公共圖書館設施建設上的具體體現,符合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規律,也符合國際慣例,它將為構建覆蓋全社會的普遍均等的圖書館服務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形成了比較系統的基於公共圖書館建設現實水平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控制指標體系。以服務人口為主要依據確定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規模,需要通過一系列具體的控制指標來實現。該標準在廣泛調研、國內外比較、海量數據分析概括的基礎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未來5~10年我國公共圖書館建設規模控制的主要指標,如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書0.6~1.5冊,千人擁有公共圖書館座席0.3~2個,千人擁有公共圖書館建築面積6~23平方米,同時還提出了公共圖書館每平方米藏書量、單個閱覽座席占用面積、使用面積係數等基本測算指標。為了增強適用性,標準還引入了服務功能、文獻資源的數量與品種,以及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三個因素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規模加以適當調整。一系列控制指標的形成,不僅使“以服務人口為主要依據”的原則得以具體化,使公共圖書館建設的規模控制有據可依,有規可尋,可操作性強,而且對未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評價、發展目標具有指導意義。
第三,提出了體現現代圖書館理念、與現代圖書館服務方式相適應的公共圖書館布局與建設要求。該標準將公共圖書館的用房項目分為8大類41項,提出了各類用房的面積比例,以及在不同規模的公共圖書館設定與否的指導意見,對公共圖書館的總體布局、外觀造型、室內裝修、環保節能、防災防火、建築設備等提出了原則要求。如明確提出公共圖書館宜採用大空間結構形式;明確規定中小型圖書館實行“藏閱合一”設計;與現狀相比,提高了公共圖書館藏書區和閱覽區所占面積的比例;對公共圖書館的網際網路系統、信息點布局、技術設備用房提出了較高標準等。上述指標或要求,綜合分析了我國各級公共圖書館的現狀,並充分考慮了公共圖書館完成主要功能、拓展服務項目、套用現代技術、體現人文精神的需要,使建築和設施能夠適應現代圖書館服務方式變革和創新的要求,使公共建築“功能優先、經濟適用”的方針落到實處。
第四,重視公共圖書館的環境建設。為改變以往公共圖書館建設重房屋建築、輕環境建設的傾向,該標準提出了一系列有關環境建設的要求。如明確規定了公共圖書館的選址條件;明確規定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內容包括房屋建築、場地、建築設備和圖書館技術設備;明確規定公共圖書館的場地包括人員集散場地、道路、停車場、綠化用地等;明確規定公共圖書館的技術設備包括電子計算機、網路設備和相關外圍設備等12類,並要求公共圖書館的室外道路、圍欄、照明、綠化、消防設施、管線溝井等室外工程應統一規劃建設。在公共圖書館建設中主體建築與館區建設並重,並與城市建設有效銜接,有利於公共圖書館充分發揮知識信息傳播、文化活動陣地、休閒交流場所等整體效能。
記者:最後,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的編制過程。
答:《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的具體編制工作,由文化部委託中國圖書館學會組織圖書館界、建築界的專家進行。2005年5月開始編制工作的前期準備。2005年9月編制工作正式啟動。在編制過程中,編制組先後實地調研了國內外80多所公共圖書館,蒐集和研究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標準和規範,普查、測算與分析了國內外大樣本的統計數據,召開了近30次專題研討會,對近400條來自各方面的意見或建議進行了匯總分析,逐一處理。整個編制過程歷時三年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