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刊歷史
1981年,《光譜學與光譜分析》創刊,為雙月刊。
2004年,期刊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2006年,期刊開通網站。
2008年,期刊開始在網站“線上期刊”欄內發布期刊全文。
2010年,期刊開始採用ScholarOne Manuscripts線上投稿審稿系統。
2014年,期刊入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名單。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設有研究報告、研究簡報、儀器裝置與實驗技術、評述與進展等欄目欄目。
期刊主要刊登雷射光譜測量、紅外、拉曼、紫外、可見光譜、發射光譜、吸收光譜、X-射線螢光光譜、雷射顯微光譜、光譜化學分析、國內外光譜化學分析最新進展、開創性研究論文、學科發展前沿和最新進展、綜合評述、研究簡報、問題討論、書刊評述。
期刊主要讀者對象為冶金、地質、機械、環境保護、國防、天文、醫藥、農林、化學化工、商檢等各領域的科學研究單位、高等院校、製造廠家、從事光譜學與光譜分析的研究人員、高校有關專業的師生、管理幹部。
人員編制
根據2018年5月期刊官網顯示,《光譜學與光譜分析》編委會擁有23名顧問(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23名常務編委及61名編委。
顧問:張存浩(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敘瑢(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頌豪(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星旦(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清時(中國科學院院士)、
魏復盛(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安模、楊樹森、宋福增、張存洲、RamonM.Barnes(USA)、J.A.C.Broekaert(Germany)、R.VanGrieken(Belgium)、LevA.Gribov(Russia)、PeterR.Griffiths(USA)、JamesA.Holcombe(USA)、GaryM.Hieftje(USA)、B.V.L’vov(Russia)、KayNiemax(Germany)、IsaoNoda(Japan)、YukihiroOzaki(Japan)、J.P.Reid(UK)、R.E.Sturgeon(Canada)
常務編委:馬萬雲、王小如、王建華、王彥吉、王海水、劉會洲、閆宏濤、汪力、嚴秀平、楊芃原、楊季冬、張漢輝、張韞宏、李娜、趙冰、姚建林、張卓勇、鄒明強、徐廣通、徐征、賈雲海、黃安民、黃承志
編委:馬會民、方群、王建平、尤靜林、鄧李才、葉勇、劉穎、劉燕德、畢樹平、陽明輝、牟蘭、任發政、呂超、邢志、余紹寧、杜一平、李攻科、閔順耕、李萍、陳明彪、陳建、陳小康、陳曉波、陳金忠、陳忠明、陳義平、陳棟樑、陳瑞平、沈異凡、應義斌、汪媛、何文絢、吳海龍、卓尚軍、楊武、楊海峰、鄭懷禮、周群、周錦松、袁洪福、胡繼明、俞書勤、姜艷霞、張國寶、張文凱、趙維謙、侯賢燈、段太成、徐可欣、徐麗雯、晉衛軍、聶書明、黃世華、韓東海、蔣治良、蔣興宇、葛茂發、褚小立、魏偉、魏琴、魏志義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研究發表
根據2018年5月25日中國知網顯示,《光譜學與光譜分析》出版文獻量為14930篇。
根據2018年5月2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光譜學與光譜分析》載文量為11709篇。
影響因子
根據2018年5月25日中國知網顯示,《光譜學與光譜分析》總被下載2926822次、總被引126602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424、(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907。
根據2018年5月2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光譜學與光譜分析》被引量為94378,下載量為1571632,期刊影響因子為0.9。
(註:因該刊未被《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收錄,故無統計期刊排名信息,表格數據來源官網)
榮譽表彰
1996年,期刊獲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1997年,期刊成為首批中國科協擇優支持基礎性、高科技學術期刊。
2008年,期刊被中國科協評為“精品科技期刊”。
2011年,期刊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評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2012年-2017年,期刊被中國知網評為“2012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2013年和2016年,期刊獲“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稱號。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辦刊宗旨
報導中國光譜學與光譜分析學科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反映中國內外光譜學與光譜分析的進展和動態,發現和扶植人才,推動和促進光譜學與光譜分析學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