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兄弟連》是2001年播出的美國10集電視連續劇,改編自Stephen Ambrose的暢銷書《Band of Brothers》,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戴米恩·劉易斯馬修·賽特等眾多好萊塢明星主演,描寫美國101空降師506團E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真實故事。在二戰中,E連的陣亡人數是該連編制人數的1.5倍。

本片在2002年美國主要影視獎項上,共各獲得15次提名、7次獲獎,其中在第54屆艾美獎上獲得13次提名,獲得包括迷你劇/電視電影類-最佳迷你劇等在內6項大獎;在第59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上獲得2次提名,獲得電視類-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獎。

基本介紹

  • 集數:10集/14集(原版/央視版) 
  • 每集長度:50-70分鐘
  • 製片地區:美國,英國
  • 類型:劇情,戰爭
  • 首播時間:2001-09-09(美國)
  • 導演:菲爾·奧爾登·羅賓森,麥可·塞洛蒙,大衛·努特爾,湯姆·漢克斯 ,大衛·李蘭特,大衛·弗蘭科爾
  • 編劇:湯姆·漢克斯, Christopher Yost,Erik Bork ,約翰·奧羅夫
  • 主演:戴米恩·劉易斯,朗·里維斯頓,施恩·泰勒,唐尼·沃爾伯格馬修·賽特艾恩·貝利湯姆·哈迪Michael Savva,彼特·奧梅拉,吉米·巴姆博馬修·法博
  • 中文名:兄弟連
  • 外文名:Band of Brothers
  • 其它譯名戰火兄弟連/戰火兄弟情,諾曼第大空降,雷霆傘兵
  • 出品公司HBO夢工廠、夢工廠電視公司、BBC、 Playtone 
  • 拍攝地點:英國倫敦郊外的哈特菲德機場
  • 發行公司HBO、WHV、華納兄弟公司、AVH 
  • 製片人:史蒂文·史匹柏
  • 主要獎項:美國金球獎最佳迷你劇
    艾美獎其他和技術類獎項
  • 季數:1 季
  • 對白語言:英語,德語,荷蘭語,國語等
  • 分級:USA:TV-MA
  • IMDB評分:9.5
  • 色彩:彩色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演職員表,角色介紹,電視劇表現,線上視頻,精彩長評,劇集評價,獲獎記錄,幕後製作,製作背景,劇集改編,國內引進,

角色演員介紹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理察·迪克·溫特斯少校
    配音:陸揆
    真實歷史人物。Major. Richard Dick Winters,出生於美國賓州。到了路易斯·尼克森的父母,並成為其家族企業——尼克森化肥產品公司的人事經理,1948年結婚,婚後育有二子,韓戰期間被徵召回軍,在本土的一個軍事基地訓練軍官及突擊隊員,但他並未參加韓戰。他後來在賓夕法尼亞州買下一座農場,過著平靜而又安逸的生活。作者在對他的訪談過程中,溫特斯一直保持低調,作者稱其為溫和的男人。美國二戰傳奇部隊101空降師E連的靈魂人物、受人尊敬的長者。獲得“傑出表現十字勳章”、“銅星勳章”、“紫心勳章”、“總統單位嘉獎勛表”等榮譽。2011年1月2日逝世,享年92歲。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山羊"康普頓
    Lynn D. "Buck" Compton,"山羊"康普頓出生於1921年12月31日的洛杉磯,年輕時主修物理學,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期間,加入該校籃球和橄欖球隊,曾參加過1943年在加州帕沙第納舉行的玫瑰杯橄欖球賽。康普頓1943年21歲時加入美國後備軍官訓練隊之後參加了前線戰爭。另外,他還是一位知名的棒球投手,在二戰時,他曾在奪取第一門105加農炮時從左路用手雷摧毀了敵人,當時他與敵人的距離相當於本壘到一壘的距離。   二戰之後,康普頓加入了洛杉磯警察局、進修讀完了Loyola法學院,並在一系列案件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繼續發光發熱,1990年光榮退休。康普頓的回憶錄《使命:“兄弟連”前、中、後的生活》由Marcus Brotherton撰寫,於2008年發行。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路易斯·尼克森上尉
    Captain.Lewis Nixon,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E連優秀的軍官,來自紐約,是溫特斯的好友。出身富有家庭,在少年時代就曾到過世界許多地方旅行。尼克森畢業於耶魯大學,後進入軍官預備學校。擔任過2營和506團的參謀人員,睿智而精明能幹,但有嗜酒愛好並曾因此被降職。在荷蘭的戰鬥中被子彈擊中頭部,幸運地毫髮無損。他於1945年3月24日作為101師的觀察員參與了17空降師在德國的空降行動,所乘飛機被擊中,卻得以跳傘再次逃生,他也成為506團僅有的兩名參加過三次戰鬥空降的官兵之一。戰後這位嗜酒如命,在整個大戰中一槍未放的參謀軍官,在戰後不是很得意,離了幾次婚,1956年娶了格麗絲後,從此一帆風順,繼承了父業過上了富有的生活,並與愛妻週遊世界歡度餘生,1995年去世。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羅納德·斯皮爾斯上尉
    Captain.Ronald Spiers,出生於美國斯普林菲德。戰後留在了陸軍,並在韓戰中指揮一個步槍連。1958年回到德國,擔任柏林斯班多監獄的美方總管,該監獄關押著大批納粹戰犯。退役時為中校軍銜。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卡伍德·里普頓少尉
    配音:孫佳禾
    Lt. C. Carwood Lipton,出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利普頓是由一名普通士兵成長起來的優秀軍士,也是E連有廣泛威望的士兵領袖。他在1920年1月30日出生於西維吉尼亞的亨廷敦(Huntington),年少喪父,在《生活》雜誌(TheLife)有關空降兵的報導啟發下自願參軍。自E連組建之始一直在E連服務,並於1945年2月16日獲得戰地委任晉升少尉。兩次在戰鬥中負傷,而且都是被迫擊炮彈片擊中,其中一塊彈片竟在他的頸後部留存了34年。利普頓曾獲銅星勳章(Bronze Star Medal)和紫心勳章(PurpleHeart)等嘉獎。戰後E連中有三位中士後來成為富人,利普頓就是其中的一位。戰後拿到工學學士學位後成為一家玻璃工業公司的主管,其掌管的分廠遍及全球,在北卡羅來那生活愜意。電視劇上映後不久,2001年12月16日去世。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比爾·瓜奈若中士
    Sergeant William Wild Bill Guarnere,出生於美國比西法尼亞州費城。這位被戲稱為“淋病”在巴斯通炸掉了一條腿的傢伙。戰後也結婚生子,當過印刷工,推銷員,木匠。1967年當被確定為“百分比喪失勞動力”後,退休在家頤養天年。他有5個孩子,老大也參加傘兵並在越南服役。他是E連各類聚會的積極發起者。2014年3月逝世。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大牛”丹佛·藍德曼中士
    Sergeant Denver “Bull”Randleman,出生於美國阿肯色州戰後在阿肯色州從事挖掘土方的事業,於2003年1月26日去世。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赫伯特·索伯爾上尉
    Captain Herbert Sobel,E連首任長官。這位喜歡魔鬼訓練但指揮乏術的上尉。在大戰中雖毫髮無損但精神上受到極大打擊,雖結婚並育有2子,但還是離婚並難匿蹤跡。他曾在芝加哥的一家公司做會計,並從不參加E連或101師各種形式的聚會。在一次不成功的舉槍自盡後,死於1988年。他的葬禮冷冷清清,既沒有前妻和子女也沒有E連的任何戰友參加。其實在書中,許多接受訪問的E連戰友都私下承認:索伯打造出的E連,不僅因為他刻意強調體能和戰術技巧訓練救了很多人的命,也因為大家共同厭惡他而變得更加團結。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唐納德·馬拉其
    T/Sgt. Donald Malarkey,E連老兵,來自俄勒岡州,在1941年秋進入俄勒岡大學學習。參加了E連自D日後所有的重要戰鬥,曾獲銅星勳章等嘉獎,是E連官兵的優秀代表。由於在二戰中作出的貢獻,他2001年5月29日獲得了由俄勒岡州議會頒發的模範嘉獎(Citation Exemplar)。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哈里·威爾遜上尉
    Lt. Harry Welsh,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戰後娶了凱蒂·格羅根,成為賓夕法尼亞州立學校的行政主管。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大衛·韋伯斯特
    Pvt. David Kenyon Webster,出生於美國紐約,這位哈佛大學文學系的在讀生,戰後成為了著名的周末郵報和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此人對鯊魚有著非同一般的興趣,曾出版了一本有關鯊魚的書,但在1961年駕船出海後就沒人再見過他。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約翰·馬丁
    S/Sgt. John Martin,開設了自己的建築公司,在亞利桑那和蒙大拿兩地來回奔波。2005年1月26日去世。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喬治·魯茲
    Sgt. George Luz,出生於美國羅德島州,戰後在羅德島州的普拉弗登斯擔任雜物工,由於他極佳的人緣,1998年他的葬禮有1600人參加。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尤金·羅·庫伯
    演員:克萊格.希恩尼
    Pvt. Eugene Roy Cobb,E連的衛生員,來自路易斯安那州。在戰爭中忠於職守,挽救了許多戰友的生命,卻沒能獲得勳章。戰後成為了一名建築承包商,1998年12月30日,在路易斯安那去世。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弗蘭克·派康提
    Sgt. Frank Perconte,出生於美國芝加哥,戰後回到芝加哥擔任了一名郵差。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約瑟夫·里高特
    Cpl. Joseph Liebgott,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戰後回到舊金山開他的計程車。1992年6月28日去世。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奧頓·摩爾
    Sgt. Alton More,戰後帶著一件特殊的紀念品回到懷俄明,就是希特勒的私人相冊,在1958年因車禍去世。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弗洛伊德·塔爾伯特
    演員:馬修·雷奇
    S/Sgt. Floyd Tab Talbert,1923年8月26日出生於印第安納州科科莫,上士(從第一軍士長要求降級),曾獲得:銅星、紫心、總統單位嘉獎、二戰勝利勳章、占領軍獎章、十字勳章(棕櫚樹)、法國解放獎章、比利時二戰服務獎章、作戰步兵徽章、傘兵徽章。青年時期在印第安納州科科莫生活,有4個兄弟。大蕭條後和他的兄弟在木場或家裡的農場打零工補貼家用。高中畢業後,在美國海恩斯聯合碳化物公司工作。1942年8月24日在印第安納州首府波利斯加入了美國陸軍剛組建的傘兵,後被分配到101空降師506傘兵團2營E連。在赫伯特·索貝爾上尉的訓練下,塔爾伯特和E連的男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第一次戰鬥是空降到諾曼第,他還參與了此後E連的全部戰鬥。戰爭結束後,他選擇了不與E連的兄弟們聯繫,並進入印第安納大學,畢業後繼續在合碳化物公司工作了好幾年。成為一個全職的農民購買土地。後來,他成為了通用輪胎和橡膠公司的工廠經理,也是一個成功的汽車推銷員在印第安納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塔爾伯特1982年10月10日在加利福尼亞州沙斯塔死於心臟突發,享年59歲。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伯頓·帕特·克里斯坦森中士
    Sgt. Burton 'Pat' Christenson,E連老兵,來自加利福尼亞州。擔任機槍手,參加了E連自D日後所有的重要戰鬥,1999年12月15日去世。
  • 兄弟連(英美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亨利·瓊斯
    演員:科林·漢克斯
    1944年6月,從美國西點軍校畢業。1945年4月來到E連以少尉軍銜到E連進行實戰經驗的學習。
全部
角色簡介參考資料

劇集評價

片中,E連戰士間的友情從未被激情四溢的言語表白過,卻明白無誤地隨著故事的展開而滲透在他們言行的點點滴滴中。剛進訓練營時,由於教官索伯爾的壓迫,激發他們團結一致形成對抗。年輕的小兵恐懼登高,拒絕參加登山訓練被索伯爾罰獨自登山。艱難地走到半路時,他發現隊友漸漸圍攏在自己身邊。而當索伯爾擠壓深受士兵愛戴的溫特斯時,他們竟冒著軍法處置的危險,進行了集體抗議。烽火硝煙中間,生死與共的友情才真正經歷了人間最嚴厲殘酷的考驗。在上戰場前,中士葛奈瑞對同伴說:“在戰場上,你什麼都不能相信,除了你自己和離你最近的戰友。”(中國新聞周刊
對於E連的官兵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彼此間在戰場上結下的深厚兄弟情誼。在第三集中,溫特斯對一排長哈里說:“剛跟辛格上校談過話,他非常感謝E連能守住防線,還說泰勒將軍非常高興。”得到的卻是哈里的冷嘲熱諷:“是吧,那就是我來法國的原因,為了讓泰勒將軍高興。”其實,士兵們最希望得到的是戰友之間的肯定、關懷和幫助,而不是上司的例行嘉獎,戰場上兄弟般的情誼從某種程度上就是士兵最高的獎賞。
該劇取名為《兄弟連》而不是《傘兵E連》、《××猛虎連》……也突出了在戰爭中戰友的情誼必然凝聚成一種克敵制勝的力量的這一鮮明的主題。“兄弟情誼高於一切”。《兄弟連》的魅力不僅在於直視戰爭的本質,更在於直面戰爭中士兵們之間互助共攜、同仇敵愾、平等融洽的兄弟情誼等命題,通過多種側面,表現了一場戰爭施加于軍人的種種迴響。觀看《兄弟連》,感受在戰火中生死與共的兄弟情誼,感悟在戰火中升華的兄弟情誼,感慨美國藝術家獨特的愛國情懷和主旋律意識,不僅給我們中國軍事題材影視作品提供有益的啟迪,也對我們的社會生活、人際交往、事業追求大有啟示(新浪新聞評)。
Band of Brothers》的作者史蒂芬·安布洛斯在書中說到,寫這部書就是想要從細節反映戰爭的大局。《兄弟連》極其忠實於原著的改編,使得《Band of Brothers》在整體風格上最大程度地符合了歷史原貌。而這些都歸功於史蒂芬·安布洛斯對101空降師506團E連士兵們長期的採訪。《Band of Brothers》寄予了作者對戰爭底層的士兵們的同情、敬慕與讚賞,也把觀眾的思想感情賦予了角色,從而隨同角色一起去體味逐層展開的戰場畫卷中的種種兄弟情誼,一方面使觀眾被吸引著與角色一同回歸到歷史的深處,另一方面,也讓觀眾在觀看中獲得一份感動(新浪新聞評)。
溫特斯在第五集“十字路口”中一馬當先,打死了一個發愣的德軍哨兵,但是那個士兵發愣的面孔長久地留在記憶中,甚至在前往巴黎度假的時候,他在車上還是恍惚間從一個青年人的面容中,依稀看到了那個被打死的德軍的錯愕的臉。在這裡,電視劇比較真實地反映了一個軍人的矛盾心理狀態,他一方面打死了一個對手,同時,當他從人的角度來看的話,他殺死了一個與他同樣的人。電視劇比較真實地體現出一個士兵的雙重身份的尷尬,作為一個兵的殘忍與作為一個人的苦悶。影片對溫特斯的心理狀態作出了比較細膩地展現。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溫特斯是藝術家們表現他的主題而構思出來的豐滿的形象而已,他其實是一個藝術家需要的角色,卻不是真正的職業軍人所需要的典範(新華網)。
德國將軍投降時那一段演講真的是經典之作。導演太聰明,讓Liebgott一邊翻譯,連字幕都不用打。但這段台詞確實經典至極,用德語的效果也極好,豐富的破擦子音呈現出雄壯的效果。這段絕對可以打滿分。而最後一段,棒球場上一群陽光大兵的場面,又顯出導演和編劇的精湛功力:Winterst幾句話就交代完了《Band of Brothers》原著上的最後一章“戰後生活”,這原在意料之中,但Winters就太辛苦了,鏡頭調度是他講到一個人時正好是這個人的一組升格鏡頭,由此他必須控制好語速——可以想見這段話他讀了多少遍。而最後卡得分毫不差,辛苦辛苦。高昂的聲音展示出對戰後和平生活的渴望和重新開始生活的希望,而鏡頭裡,奧地利的藍天白雲,陽光小伙,一聲脆響,棒球直衝雲霄。但願戰爭就這樣,飛得遠遠的,不要再來。(新浪網評
網友總結的人物關係圖網友總結的人物關係圖
雖然是電視連續劇,內容是連貫的,但它每一集都有一個相對集中的主要角色。通過對這一角色的強化描寫,得以在表現出戰事進展的同時始終抓住人物的心理與狀態,用人物支撐起劇中戰爭場面的復原。該劇節奏非常快捷,人物對話風趣幽默。在拍攝技巧上,對靜止的大場面,多用搖移的長鏡頭縱覽全景;而表現激烈戰鬥場面的時候,則用手提攝影機跟拍,打破構圖,晃蕩不寧,從而產生一種強烈的紀實風格。最出色之處就是它自始至終都用悲天憫人的情懷與審視的目光描述戰爭,集中到一點就是劇中一排長哈里所說:戰爭就像煉獄。(新華網評

獲獎記錄

時間名稱獎項得獎人
2002年
第54屆艾美獎
迷你劇/電視電影類-迷你劇/電視電影/劇情類節目最佳導演
迷你劇/電視電影類-最佳迷你劇
湯姆·漢克斯史蒂文·史匹柏、Stephen Ambrose、Erik Bork、加里·高茲曼、Erik Jendresen、Mary Richards、托尼·杜
其他和技術類獎項-迷你劇/電視電影/特別節目最佳音效剪輯
Ross Adams、Peter Burgis、Andie Derrick、Robert Gavin、Andy Kennedy、Dashiell Rae
其他和技術類獎項-優秀電影/特別節目
Meg Liberman、Gary Davy、Camille H. Patton、Angela Terry、Suzanne Smith
其他和技術類獎項-優秀電影/特別節目單攝像機畫面剪輯
Frances Parker
其他和技術類獎項-優秀短劇/電影單攝像機混音
-
2002年
第59屆金球獎
電視類-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
全體劇組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製作背景

2002年12月11日,“二戰”時的一位美國老兵萊斯特·哈什伊悄然辭世——他曾是美國101空軍部隊506團“英雄連”——E連里最年輕的士兵。直到離開人世的那一刻,萊斯特都不曾忘懷作為盟軍在諾曼第登入先鋒中的一員的難忘經歷,還有和E連的戰友並肩作戰用血淚凝結的珍貴回憶。在荷蘭,萊斯特把關於E連的一切告訴了美國著名的二戰史專家史蒂芬·安布洛斯(Stephen Ambrose),於是便寫了一本叫做《Band of Brothers》的書。1998年,在《拯救大兵瑞恩》宣傳期間,一個參加過“二戰”的老兵親手向湯姆·漢克斯贈送了這本小說。讀完之後,深受感動的湯姆·漢克斯又把書轉贈給了斯蒂文·史匹柏,二人遂決定將其拍成電視劇,並共同擔任該電視劇的監製。
湯姆-漢克斯的兒子科林-漢克斯飾演瓊斯少尉湯姆-漢克斯的兒子科林-漢克斯飾演瓊斯少尉
自從1998年湯姆·漢克斯與史蒂芬·史匹柏合作《拯救大兵瑞恩》之後,兩人便構思了這部以第二次大戰為內容的電視影集。在英國經過八個月密集的拍攝,其中動用了五百個有台詞的演員、一萬個臨時演員,由八個導演共同完成,其中湯姆·漢克斯執導了第五集,在第八集中他兒子科林·漢克斯成功的塑造了瓊斯少尉一角。

劇集改編

101空降師,“嘯鷹/呼嘯之鷹”,是美國的王牌部隊。也是“有光榮優秀革命傳統的部隊”。二戰的時候仍然是種族隔離制度,所以隊里沒有黑人。這支部隊最富傳奇色彩的經歷就是在比利時Bastogne守衛的幾天,打贏了一場幾乎沒有勝率的戰役。同時,傘兵本身也是一個極富視覺衝擊力的題材:上百架飛機起航,茫茫夜空中俯瞰海面上萬艦齊發,荷蘭晴朗的天空下的神兵天降——只有這個兵種才有眼福。
E連里的骨幹是士官們,從列兵升上來的士官,還有倍受愛戴的Winters連長。自然,以前的連長Sobel上尉可以說是居功至偉,雖然他很令人討厭。《Band of Brothers》的原著是一本訪談性質的多人回憶錄。散文式的敘述從細節鋪陳出一個宏大的場面,人物則是從多角度的互相描述的言語中塑造的,整個結構無疑就是《水滸傳》的結構。而改編起來則頗費勁,因為稍有不慎則會使整個結構鬆散。但《Band of Brothers》的編導無疑是很成功的,除了第1、9集之外,各有一個敘述的中心人物,保證了故事的連貫和相對集中。又是《水滸傳》的結構。不知道是有意借鑑還是不謀而合,但這的確為多主要人物故事提供了一種成功的方法。

國內引進

2003年,中央電視台引進《兄弟連》,被稱為央視版《兄弟連》,共14集,每集50分鐘左右,並已於2003年10月在央視電視劇頻道的《海外劇場》中播出。
美國原版《兄弟連》是10集,但每集時長不一,有的是50分鐘、有的長達70分鐘。央視8套播出的《海外劇場》每天只有固定的50分鐘。於是央視將全片平均了全片時長,每集時長規範控制在50分鐘內,這樣,央視版的《兄弟連》,就由原版的10集變成了14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