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視野下的集體記憶建構:從傳媒社會到新媒體時代》是2016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慶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播視野下的集體記憶建構:從傳媒社會到新媒體時代
- 作者:張慶園
- 出版時間:2016年04月
- ISBN:9787516175767
- 裝幀:平裝
- 版次:1版1次
傳播視野下的集體記憶建構一般指本詞條
《傳播視野下的集體記憶建構:從傳媒社會到新媒體時代》是2016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慶園。
1、“論電視綜藝節目對‘集體記憶’的建構路徑”,《新聞與傳播研究》,2015.3;2、 “跨文化傳播視域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創新邏輯”,《現代傳播》,2015.6;3、 “大格局下的創新與突破”,《傳媒觀察》,2015.1;4、 “論全媒體時代電視劇的跨屏傳播”,《現代傳播》,2014.1;5、 “新世紀中國歷史文化紀錄...
“80後 ”的集體記憶書寫及其身份認同建構 : 以 “翻紅 ”歌手偶像為例 龐 亮 楊 洋/ 225 疾病的化約化 :數據新聞對疾病議題的呈現與遮蔽 李 鯉 蘇曉蕊/ 238 全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政課教學話語有效性的構建 楊 洋/ 249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高曉虹,1982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
《集體記憶與多維敘事:比較視野下的社會科學研究》是202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任何個體的口述史及蘊含在口述史中的集體記憶,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個體所親歷的時代進程和社會狀況,以及個體在時代及其變遷下的個人經歷、體驗與反省。本書以上下兩部之形式,遴選40篇學術論文,完整地呈現了20世紀90年代...
一、媒介學視角下的中華文化傳播(主持人:李匯群)規訓還是重構:兩種理論視角下的移動音頻研究 李匯群 3 集體記憶與身份認同:《黃河謠》的聲音符號分析 楊 璠 林 倩 ?9 技術、文化與集體記憶——從媒介學視角看僑批與潮汕文化的傳承與嬗變 王梓涵 19 二、健康傳播研究(主持人:劉泱育)疫情防控的專家知識如何化...
6、“‘消費式融入’:新生代農民工的城市生活實踐及其抗爭——基於長三角地區的實證研究”(第一作者),《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7、“鄉愁的守望:新生代農民工集體記憶與城市適應研究”(第一作者),《河南社會科學》,2015年第9期。8、“性別、傳播與認同:新生代女性農民工城市適應...
第二章結合北京奧運的傳播實例,著眼於文化身份的集體層面,從增強社會凝聚力、尋求主流意識形態合法性與重建當代中國文化形象三方面論述以民族國家為代表的文化共同體在文化身份建構中的目標指向,通過媒介事件中的意識形態傳達、議程設定與鋪展、媒介儀式的情感機制與集體記憶書寫四個方面闡釋官方話語的實踐形式,歸納奧運...
任何傳播形式都有偏向,以傳播的本性,它最擅長縮短發送信息的時間並控制空間,或強化集體的記憶與意識並控制時間,當有些團體開始控制傳播形式並在政治上將他們的利益與傳播性能聯繫在一起時,這種偏向就固定為一種壟斷。現代傳播的進步一方面擴大了信息的接收範圍,同時,發布點卻變得更狹窄,信息與知識的壟斷更加嚴重...
2.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審美進階與“感-情-理”結構》,《山西社會科學》,2022年第1期(CSSCI,獨立作者)3. 《流動性、具身化與符號性: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研究議程與路徑拓展》,《新聞記者》2022年第9期(CSSCI,獨立作者)4. 《“以食為媒”:情感經驗、集體記憶與跨文化傳播的物質向度》,《文化研究》,...
下篇社會變遷中的人:知青的記憶 第八章“青春無悔”:知青一代的心態史 一有關“青春無悔”的爭論 二記憶的重建 三個人生活史視角與知青調查資料 四個體記憶模式 五集體記憶模式 六“青春無悔”記憶的建構邏輯 第九章在城鄉縫隙間的邊緣性記憶 一城鄉關係的傳統二元思路及其道德意涵 二知青苦難對於城鄉命題展開的...
《集體記憶、公眾歷史與城市景觀》是2017年12月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娜。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城市史和城市規劃研究專著。以專業的眼光,以大量一手田野調查材料和歷史文獻,對加拿大城市多倫多市區*古老街區之一的肯辛頓進行深入的研究,講述一個世紀以來,這一街區的歷史記憶,信念和夢想,...
更為自覺的危機與挑戰、反思與重建的意識——2014年中國傳播學研究 一、學術史回顧的視角與進路 二、反思與重建 三、傳播史/傳播學術史研究 四、跨文化傳播研究 五、城市與空間傳播研究 六、媒介與集體記憶研究 七、傳播政治經濟學研究 八、新媒介與媒介化/中介化 九、向傳播研究大師致敬 十、簡要的評析 外延...
張慶園,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共傳播與社會認同、危機傳播與公共關係理論、品牌傳播。曾出版《傳播視野下的集體記憶建構》等學術著作,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主講《公共關係學》《危機傳播管理》《廣告文案與內容創新》《新聞發言人》《計算廣告發展研究》等本科及研究生課程。學習及工作經歷 ...
2.《官方媒體中的少數民族形象建構——基於少數民族報導的分析(1979-2010)》,《國際新聞界》CSSCI期刊(A類),2013年08期,16-25頁 3.《符號再現與記憶建構:傳播儀式觀視野下的“春晚”》,《電視研究》CSSCI,2016年08期,48-51頁 4.《“多元文化”視野下的大眾傳媒與少數民族身份認同建構》,《東嶽論叢...
《“疫”題材紀錄片的科學傳播價值》,《當代傳播》2021年第2期。《“精神扶貧”的破與立——論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的文化立意》,《中國電視》2020年第10期。《紀錄片建構的集體記憶與國家認同》,《中國電視》2020年第5期。《科學共同體與命運共同體——紀錄片中的“科學傳播”》,《電影評介》2020年第6期。...
一、集體記憶的內涵與功能 二、集體記憶的屬性與形態 三、集體記憶的建構機制 四、八組關鍵字與地震集體記憶建構 第五卷 公共危機中媒體的表達框架——以“5·12”地震中美媒體報導的比較分析為個案 一、《紐約時報》版“中國·四川地震”二、《人民日報》版“中國·四川地震”三、美式新聞的“製造”機制與價值...
(45) 個體生存與國家記憶:14億人民的“一級回響”——抗疫題材紀錄片《一級回響》的敘事視角與價值分析,《中國電視》,2021年第7期。 [60] (46) 重塑文化主體性——電視文化類節目創新實踐探尋,《電視研究》,2021年第6期。 [61] (47) 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如何構建視聽傳播新場景——基於2021春晚的分析,《傳...
記憶“民族體育文化蘊意”維繫“民族生態文化環境”——以六盤水六枝特區民族體育文化為例 文化強國建設進程中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路徑研究 社會性別視角下的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研究——論女性與民族傳統體育 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發展的思考——以陀螺運動為例 民族認同視野下的集體記憶——貴州少數民族節慶體育探驪 布依...
三、族群集體記憶的延續:木卡姆與坎兒井 第四章 整體觀視域下的托台村電視使用:物、技術與媒介 第一節 電視、家與家庭生活:作為物的電視 一、托台村電視機的出現與普及 二、“家”的空間布局與電視 三、電視與托台村家庭生活 第二節 無線、有線與衛星:作為技術的電視使用 一、三種電視接收技術的共存 二...
85、《歐洲中世紀城市文藝復興啟示錄——從再造人類“集體記憶”與“城市文化資本”論起》,《探索與爭鳴》,2009年第3期。86、《“中國式城市文藝復興”與城市社會來臨——從胡適的文藝復興觀的論起》,《南京社會科學》,2009第3期。87、《“中國式城市文藝復興”新論——布爾迪厄“社會鍊金術”的啟示錄》,《...
6.《新疆新生代漢語文學創作研究:焦點與闡釋》,新疆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版 7.《民族敘述:文化認同、記憶與建構》(第二作者),暨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8.主編《哈薩克族轉場》,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新疆電子音像出版社2015年6月版 9.《巴扎志》,國家圖書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10.《新中國少數民族電影...
7《2046: 碎片式的記憶和後現代情感表達》《電影新作》2005年第1期。8《從到:重“武”輕“俠”再鑄輝煌與尷尬》《電影文學》2005年第3期。9《論新生代導演的西部題材電影》《電影藝術》2005年第4期。10《:張藝謀電影的常規之變》《電影新作》2006年第2期。11《與之比較》發表於《重慶評論》2006年第2期...
五、媒介記憶、歷史記憶與世界記憶工程 第十九章 媒介恐慌論:恐慌心理生成與終止的媒介機制研究 一、媒介恐慌與媒介恐慌論的辨析與梳理 二、源於媒介:媒介恐慌的生成與傳播機制 三、止於媒介:媒介恐慌的規避與應對 附論 SSCI傳媒學術雜誌研究 《媒介經濟學報》:全球媒介經濟學研究狀況與趨勢的集中顯示 《媒介...
美墨文化衝突與《開花的猶大樹》夢想·回歸·族群的否定——休斯、杜波依斯與圖默短篇小說中的“私刑”再現 非洲民間和神話故事在莫里森《柏油娃娃》中的體現 賴特文學視閾下非洲裔美國文化的嬗變 超越善與惡:托妮·莫里森《秀拉》中二元對立模式的破解 托妮·莫里森《天堂》中集體記憶的建構 ……
人類的文明記憶·文化遺產系列珍藏特刊 《中華文明的瑰寶——中國世界遺產》特刊 2015年11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70周年暨第38屆大會在法國巴黎召開。為紀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70周年暨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演講一周年,中國《文明》雜誌特別策劃推出《中華文明的瑰寶——中國世界遺產》特刊 《“一帶...
集體記憶與大運河原生性景觀的認知與描述》(東南文化)、《大運河物質文化遺產屬性的再認知與實踐反思——基於文化公共物品的視角》(學海)、《基於城市集體記憶建構的城市公共藝術規劃——一種公共藝術介入環境空間規劃設計的路徑》(規劃師)、《公園屬性的反思——基於中國近現代公園建設的意識形態變遷考察》(學術...
與文化研究和比較研究密切相關的是世界視野和理論視角的觀照。面對世界多元文化崛起、東方西方文化必然交匯的前景,海外華文文學如何在理論層面上展示其豐富的空間,除拓展其自身詩學的建構外,還可以把它們作為一種依據,開展對中外文化傳播的各種問題的研究,把作為文化記憶的海外華文文學置於理論視野中作“文化闡發”,將...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基本問題與教學》是2019年12月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詹小美。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六章:第一章為中國近現代歷史進程中的思想啟蒙;第二章為中華民族的形成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第三章為歷史記憶建構與政治認同,包括邏輯共生、文化自信和演進機制;第四章為廉政建設與港澳...
記憶“民族體育文化蘊意”維繫“民族生態文化環境” ——以六盤水六枝特區民族體育文化為例 文化強國建設進程中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路徑研究 社會性別視角下的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研究 —一論女性與民族傳統體育 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發展的思考 ——以陀螺運動為例 民族認同視野下的集體記憶 ——貴州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