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論》的大意

《<互助論>的大意》是高一涵所著作品,出自於《高一涵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互助論》的大意
  • 作者:高一涵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高一涵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十九世紀下半段,總算是進化論大出風頭的時代。克魯泡特金的互助論(Mutual Aid)完全是受了那些進化論的影響。那時候有許多進化論家,如赫胥黎、斯賓塞爾諸人,都把“生存競爭”當做人類求生的要素和天演進化的動機。凡同種同類,這個動物和那個動物、這個人和那個人的生存方法,都是單靠競爭一件事。他們的信條就是“物競”、“天擇”,他們的目的就是“適者生存”。把生存競爭看做天演界中“自然的法則”,不但是人類生活上跑不掉的事實,並且是天演進化中很有用的利器。“自然淘汰”不但能夠去掉不適宜的,剩下頂適宜的,並且能夠叫頂適宜的越發進步、越發適宜。譬如老鷹,他的眼睛、爪子當初也未必十分尖利,後來因為不尖利的都弄不到東西吃,一個個都餓死了,剩下來的都是些眼明爪快的,又因為老鷹的生活單靠著一雙眼睛、兩隻爪子,天天用他,越用越發達,所以把他的本事也都變好了。這也不但物是這樣,連人也是這樣;不但形體是這樣,就是心思才力也是這樣。這種學說一唱,所以竟造成一個“兼弱攻昧”、“弱肉強食”的世界!
這些進化論家大概都是從觀察動物下手的。克魯泡特金想駁倒他們的主張,所以也先從動物上觀察。克氏少年曾到過東西伯利亞和北滿洲一帶遊玩,在這些地方隨時觀察動物的生活。他以為動物的生活有兩方面:一對於自然不能不去拚命的爭鬥,一對於同種不能不來你幫著我、我幫著你。無論怎么觀察,總看不出“同種動物中間”拿猛烈的競爭做生存的方法。所以他對於達爾文派(Darwinism)頂相信的“同種之中因為食物和生存起了可怕的競爭”和“這樣競爭於新進化大有功用”的話,就不免疑惑起來了。後來克氏求得許多動物互相扶助的證據,又因一八八〇年一月聖彼得堡大學總長、有名的動物學家凱斯勒教授(Professor Kessler)講演“互助的法則”(On the Law of Mutual Aid),克氏對於這篇講演,又受了很大感觸。凱斯勒的意思,說自然界中除了“互競的法則”,“還有互助的法則”。這個互助的法則能叫生存競爭成功,更能叫物種逐漸進化,比那互競的法則還要重要許多。凱斯勒的講演,也不過把達爾文在中說過的話講得更進步一點。然克氏一得到他的觀念,便蒐集許多材料來證明這個道理。那時討論動物的知識和精神生活的書籍,打一八七二年到一八八六年出了好幾種。專門研究這個問題的,有埃思皮拉的(Esqinas'),有賴耐桑的“為生存而競爭,為競爭而共同”的講演(J.L.Lanesson's La lutte pour l'existence et l'association pour la lutte),有布斯耐的(Louis Küchner's )。這幾部書不但證明互助是道德本能,發生在人類之先,並且認為自然的法則和進化的要素。到了一八八八年赫胥黎做一個,說“生存競爭和他及於人類的影響”(Struggle for existence and its bearing upon man)。他這些議論,在克氏看起來,都不是實在的事情。克氏想做成有系統的文章,痛痛快快的駁一下,所以請雜誌的主筆腦爾斯(James Knowles)把他的著作在這雜誌上發表。【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高一涵是民國建立後登上歷史舞台的新生代思想啟蒙者、新文化運動與《新青年》群體的重要一員,也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學家與政論家。他少年受傳統教育,青年留學日本,學兼中西。歸國後積極參與新文化運動,先後在《新青年》、《每周評論》、《努力周報》、《現代評論》上發表大量政論文章和短評,並著有《政治學綱要》、《歐洲政治思想史》、《歐洲政治思想小史》、《中國御史制度的沿革》、《中國內閣制度的沿革》和《金城集》(詩集)等。其思想介於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學院派啟蒙思想家之一。其個人著述與人生歷程,體現了轉型時代知識分子在學術與政治間的複雜選擇。編者簡介郭雙林,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社會史,著有《中華賭博史》、《西潮激盪下的晚清地理學》、《八十年代以來的文化論爭》等。高波,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講師。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知識分子史,在《社會科學研究》、《天津社會科學》、《知識分子論叢》等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