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鎮北級蚊子船
- 國家:中國
- 規格:長38.1米,寬9.14米,重440噸
- 功率:455匹馬力
- 航速:10節
背景,訂造,規格,龍旗飄零,
背景
“鎮北”級蚊子船
出遠海決勝負,清政府內部有關海防的思想開始發生悄然變化,購買新式碰撞巡洋艦、大型鐵甲艦的計畫被提到議事日程。但於此同時,與赫德私交甚密的恭親王奕欣仍在申請購買一批用於防守近海的水炮台——蚊子船,援引李鴻章的奏摺,奕欣提議廣東、台灣的港口防禦需要各購買2艘;浙江寧波和山東煙臺的港口防禦需要各購買1艘,並認為“……令該督撫自行定購,似不如徑由該大臣一手經理”,“將來各船購到時,並由該大臣驗收”,淺眼看來,和南洋的4艘蚊子船一樣,大有以為各省買艦為名,行增加北洋海防之實。恭親王和李鴻章的這齣雙簧,無外乎盡收各省海防之權於中央,削弱地方實力的目的。
訂造
清政府隨即同意了恭親王增購蚊子船的奏請,指令相關各省自籌資金,認真辦理,山東巡撫周恆祺很快便認購了2艘蚊子船。而兩廣總督劉坤一的回覆則頗為勉強,環顧左右而言他,最後提出了“造艦”的主張。這年冬天,廣東先斬後奏,批准完全由廣東機器局總辦溫子紹個人捐款和設計,在廣東黃埔船塢開工仿造一艘蚊子船,這艘後來命名為“海東雄”的軍艦,設計上參考了北洋購買的“鎮北”級蚊子船,排水量與其相同,為430噸,艦長也一致,同為38.1米,船寬略微增加,為9.14米,吃水2.41米,動力系統採用複合式蒸汽機,航速僅有7.5節。船頭裝備1門11英寸口徑後膛炮,另外配備2門2.75英寸後膛副炮,全艦造價僅為3.39萬兩銀。按照溫子紹的設計,“海東雄”不採用英制蚊子船木殼船體外全部包裹鐵皮的做法,而直接採用純木殼,只在部分重要部位敷設鐵皮裝甲,這樣可以避免鏽蝕,又可以節省工料節約經費,而且減輕船的噸重,使航行更為便捷;另外,“海東雄”艦艏的火炮改為後膛炮,不光裝填方便,而且重量比前膛炮大大減輕,增加了船的穩性,也降低了發射時的後坐力。劉坤一以此為例,申請國家撥款再自造一艘同樣的蚊子船,以替代購艦的方案。孰料這個建議被駁回,兩廣最後被迫也認購1艘蚊子船。
停泊在紐卡斯爾港邊的“鎮邊”艦,可以注意這級艦區別於“埃普西隆”的重要特徵——前桅桿上只有1根橫桁仍然由赫德經手,中國向阿姆斯特朗公司又訂購了3艘蚊子船。由山東付款的前2艘後來被分別命名為“鎮中”、“鎮邊”;兩廣心不甘情不願認購的那艘,後來被命名為“海鏡清”。三艘船為同級,各項參數和此前北洋購買的“鎮北”級基本相同。
規格
這型蚊子船排水量440噸,長38.1米,寬8.84米,吃水3米,動力系統採用2台蒸汽機、2台燃煤鍋爐,雙軸推進,功率455匹馬力,航速10節,武備則和“鎮北”級完全一樣。與之前中國購買的所有蚊子船區別較大的是,這級軍艦的桅桿設計摒棄了自“阿爾法”開始的那種複雜繁瑣的主桅加副桿的方法,而直接將前桅安裝在炮房頂部擋板上,採用了獨特的結構加強設計,不再在前後桅桿加裝用於支撐的副桿,外形上看起來顯得簡潔洗鍊。1881年夏,3艦建造完畢由英國水手駕駛回中國,7月到達廣州時,“海鏡清”被兩廣留用,而剩下原本由山東訂購的“鎮邊”、“鎮中”則在8月抵達大沽後,不出所料,被劃歸北洋水師節制。由此,中國的海防隊伍中,共出現了15艘蚊子船。
龍旗飄零
4艘“鎮北”級蚊子船,以及後來併入北洋的“鎮中”、“鎮邊”,在北洋水師里統稱六鎮炮船。他們回國之初,適逢北洋水師創辦,百事待舉,在幾乎沒有任何先進軍艦的北洋海防里,用於近海防禦的蚊子船成了骨幹力量,而劉步蟾、林泰曾、鄧世昌等後來北洋海軍的高級將領,在被李鴻章從福建抽調到北洋的早期,大都出任了各艘蚊子船的管帶職務,小小的蚊子船,為中國近代海將走向海洋,提供了歷練、磨礪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