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疑難解析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疑難解析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疑難解析》是2004年11月1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放等。

基本介紹

  • 書名:“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疑難解析
  • 作者:高放等
  • ISBN:7-300-05852-3
  • 定價:¥28.00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年11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序 言
我們主編的《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第三版),自2003年1月出版以來,因為體系新、內容新、視角新、見解新、資料新,而廣受各用書單位和讀者的歡迎,一年之內印刷了三次。為了與這本教材相配套,我們又編寫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疑難解析》一書,以幫助這門學科的學習者開闊視野,擴充新知,加深了解,釋疑解難。
本書仍由我與李景治、蒲國良三人主編。首先由蒲國良草擬出需要解析的疑難問題,再由我略加補充後敲定寫作提綱,隨後由蒲國良組織力量撰寫。參加本書寫作的,除《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第三版)一書的原作者外,又根據具體情況增加了幾位新的作者。初稿寫出後,先由蒲國良作了初步編輯,並對個別條目作了增刪,然後由我細心統修兩遍,作了較多刪改和補充,最後由我和李景治、蒲國良審閱、定稿。
本書是本著以下三個原則來撰稿和統修的:
第一,本書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第三版)的補充讀物。在正書中已經寫得較為充分的內容,本書就不再重複。本書立題與內容一定是正書欠缺或語焉不詳的,這樣才能為讀者在閱讀正書基礎上擴大視野,補充新知。為此,我在第二遍統修中又對照正書,忍痛割愛,刪去了內容大同小異或新意不多的20多個問題,還有幾個問題內容半同半異的,我也刪去了雷同的部分。對此,只好敬請原作者諒解。總體看來,這本書的內容是全新的。
第二,本書的立題和內容必須是屬於科學社會主義這門學科理論體系和現實實踐中要求給予明確回答的,而且在回答中不能墨守成規、囿於舊說,力求寫出自己研究的或綜合別人研究的新成果。我在統稿中凡是發現原稿新意不多或者寫得不夠周全的,我都盡力加以修補。例如,傳統觀念總是把托洛茨基派看作是極左派。本書在“如何評價托洛茨基的社會主義建設方案”這個問題中,原稿只列舉了托洛茨基的一系列過左的主張,並且從中得出結論:“托洛茨基的這一方案如果付諸實施,正像後來史達林的準托洛茨基方案的實踐所證明的那樣,它會造成社會的畸形發展,留下很大的後遺症。”我在統修中另加了一大段托洛茨基就社會主義建設提出的不少較為正確的主張,同時指明:史達林出於權力鬥爭的需要於1927年把托洛茨基開除出黨後,反而採取比托洛茨基更“左”的路線,實踐證明,這造成社會的畸形發展,並留下了很大的後遺症。我以為這樣才是對那一段歷史的較為公正的新評價,這樣才寫出了較為全面的新見解。
第三,糾“左”防右,力求對科學社會主義作出較為準確的新解析。鄧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談話中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時曾經語重心長地指出:“現在,有右的東西影響我們,也有‘左’的東西影響我們,但根深蒂固的還是‘左’的東西。”“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鄧小平文選》,1版,第3卷,375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事隔十多年之後,我看在科學社會主義領域,理論界的情況大體上也還是如此。因此,在對疑難問題進行解析時,我們主要也是努力糾正“左”的觀念,同時防止右的侵襲。我在統修中更是本著此精神對原稿進行了刪改和補充,以便突出糾“左”防右的宗旨。例如,“如何評價史達林的一國建成社會主義理論”這個問題,原稿對這一理論是全面肯定其內容和積極意義的。我則補充指出了其不足與局限,而且點明:1991年蘇聯的解體和蘇聯模式社會主義的覆亡最終表明托洛茨基當年的預見是正確的。托洛茨基預見到蘇聯面臨的最巨大、最直接的威脅是更廉價的資本主義商品,而史達林卻只看到了資本主義的軍事威脅。當然,並非托洛茨基全對、史達林全錯,對他們的是非功過要以實踐的檢驗為依據客觀、公正地進行評價。對赫魯雪夫的改革和戈巴契夫的改革,我也都補充了新看法,目的也是要盡力糾“左”防右。
總之,我本著以上三個原則對本書大部分問題的初稿都作了重要刪改和補充。有的只改動幾個字或幾句話,含義就有所不同,甚至大不一樣了。例如,“如何評價列寧的建黨思想”這一問題,原稿說:“民主集中制這一概念是列寧1905年提出的”,我修改為“是列寧於1905年表示贊同的”,因為民主集中制這一概念最先是孟什維克於1905年11月提出的,列寧於12月表示贊同。再例如,對史達林模式形成的條件加上“史達林模式帶有史達林個人思想作風濃重的特點。如果列寧晚死20年(列寧1924年逝世時才54歲),在同樣的國內外環境中絕不會形成史達林這種過度集權的模式。列寧從1917至1923年頭六年領導執政的實踐足以證明這一點”。由於本書的作者較多,每個作者所承擔的問題又比較分散,因此我們採取了在每個問題之後註明作者姓名的辦法。有些內容改動較大或增補較多的問題,則附署上我的姓名,以示文責由我來負。對全書各個問題凡是修改不當之處,概由我負全責。我的觀點可能有很多紕繆之處,恭請專家和讀者不吝賜教。
恩格斯早在1874寫的《德國農民戰爭》再版序言中就已鮮明指出:“社會主義自從成為科學以來,就要求人們把它當做科學看待,就是說,要求人們去研究它。必須以高度的熱情把由此獲得的日益明確的意識傳布到工人民眾中去,必須日益加強團結黨組織和工會組織。”《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2卷,63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這幾句至理名言主要是針對當時的德國工人和德國社會民主黨講的,所以特彆強調要把科學社會主義傳布到民眾中去。當今我們不僅要把它傳布到工農大眾中去,而且首要之點是要傳布到大學生和研究生中去,還要傳布到廣大黨政幹部中去,因為他們是目前和未來帶領我國廣大人民民眾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事業而奮鬥的骨幹和中堅力量。要求人們把科學社會主義當做科學看待,要求人們研究科學社會主義,就不能僅限於要完整、準確地理解這門科學的基本原理,而且還要依據近100多年來豐富的實踐經驗向前去發展這門科學。要發展任何一門科學,尤其是社會主義學這樣的科學,首先需要科學工作者下功夫腳踏實地地加強研究,尤其是要研究新情況和新問題,不能只在舊文獻中尋章摘句;其次需要科學工作者勇於突破,善於創新,不能只限於為舊的經典著作和新的領導人的言論作注釋;最後還需要科學工作者善於聽取別人的見解,善於開展理論爭鳴,共同探求真理。當前我國理論界處於思想活躍、屢有創新的新時期、新環境。因此,我們衷心竭誠地希望:凡是不同意本書各個觀點者都能擺事實、講道理,提出另外的見解,指出我們的差誤所在。讓我們平等、友好地存同求異、存同爭異,共同推動討論的深化和學科的健康發展,共同為我國社會科學的繁榮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耄耋之年病弱之軀,花了近兩個月時間斷續統修完全部書稿之後,我稍感輕鬆。可以負責任地告訴讀者:本書絕不是充滿陳詞“左”調、粗製濫造的次品,而是新見迭出、較為精緻的正品。然而,由於我們水平有限,時間短促,差錯難免,萬祈匡正。在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中,尚有不少疑難問題來不及執筆解析,只好留待將來再版時增補了。
高 放
2004年3月12日於北京
寓所頂齋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1.如何科學評價空想社會主義?
2.馬克思是如何認識全球化現象的?
3.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重視黨代表大會的?
4.馬克思恩格斯為什麼主張共產黨的代表大會要實行年會制?
5.如何理解1848年歐洲革命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6.如何理解馬克思關於“兩個必然”、“兩個決不會”和“兩種資本揚棄方式”的思想?
7.如何理解馬克思的社會革命觀?
8.如何認識巴黎公社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9.如何理解馬克思的議行合一思想?
10.如何理解馬克思關於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的思想?
11.如何理解恩格斯在《卡爾·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導言》一文中的基本思想?
12.如何認識19世紀末經典馬克思主義面臨的挑戰與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現象?
第二篇 從經典科學社會主義到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
13.如何評價列寧關於帝國主義是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的觀點?
14.如何理解列寧關於社會主義可能在不已開發國家首先勝利的理論?
15.如何理解列寧的暴力革命理論?
16.如何評價列寧的建黨思想?
17.俄共(布)是怎樣遵循政黨政治特性而成為執政黨的?
18.列寧是怎樣在沙皇專制統治下開闢黨內民主之路的?
19.列寧領導執政時期如何發展、探索黨內民主?
20.列寧是如何實行黨代表大會年會制的?
21.如何理解十月革命前後列寧對蘇維埃民主模式的設計及其嬗變?
22.如何理解列寧晚年對社會主義的新認識?
23.如何評價托洛茨基的社會主義建設方案?
24.如何評價布哈林的社會主義建設方案?
25.如何評價史達林一國建成社會主義理論?
26.如何評價史達林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
27.如何理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個人崇拜現象?
28.史達林執政時期蘇共黨內民主為何能夠被破壞殆盡?
29.史達林執政時期蘇共黨內民主如何被破壞殆盡?
30.如何評價赫魯雪夫的改革?
31.如何評價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社會穩定?
32.如何評價安德羅波夫的改革?
33.如何評價戈巴契夫的改革?
34.如何分析蘇聯劇變?
35.蘇聯社會有哪三大矛盾?蘇共中央採取哪三種錯誤對策?
36.蘇共是怎樣逐步背離政黨政治的特性而亡黨亡國的?
37.蘇共怎樣取得而又喪失執政的合法性?
38.葉爾欽怎樣當上總統、迫使蘇聯解體?究竟誰是蘇聯的掘墓人?
39.蘇聯如何在國際上強制推行自己的社會主義模式?
40.怎樣評價中國對蘇聯模式的選擇?
41.如何評價南斯拉夫模式和匈牙利模式?
42.如何在總體上全面評價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社會主義國家的幾次改革浪潮?
43.如何看待東歐劇變?
44.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國家間關係的經驗與教訓?
45.紅色高棉的社會主義政權是如何失敗的?
第三篇 當今社會主義國家對各具本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探索
46.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對當代社會主義的認識發生了哪些新變化?
47.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黨代會年會制、常任制的發展歷程?
48.為什麼黨章和憲法中要增加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的內容?
49.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提法?
50.如何評價格瓦拉主義?
51.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建設的主要經驗教訓?
52.如何理解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關係?
53.如何看待中國現階段的民營經濟?
54.為何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大力加強社區建設?
55.如何認識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56.如何理解社會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
第四篇 當代資本主義世界主要社會主義政黨的新變化與新探索
57.如何理解全球化與當代資本主義的關係?
58.如何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
59.如何理解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工人階級的變化?
60.如何認識摩爾多瓦共產黨的崛起?
61.尼共(聯合馬列)的一度執政是怎么回事?
62.如何理解民主社會主義向社會民主主義的轉向?
63.如何評價“瑞典模式”?
64.如何認識生態社會主義思潮與運動?
65.如何理解市場社會主義思潮?
66.如何認識以色列的基布茲社會主義?
67.如何評價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國家“第三條道路”的理論與實踐?
第五篇 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世界的命運
68.當今時代要怎樣以寬廣的目光通覽社會主義?
69.當今時代要怎樣以深邃的目光透視社會主義?
70.如何理解當今時代的主題?
71.如何認識新科技革命對社會主義的影響?
72.如何理解全球化浪潮給社會主義國家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