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無會月”的關鍵是為基層減負
與歸
2020年04月22日 來源:中國青年報
為整治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中央和地方都推出了一系列舉措。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出《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將整治“文山會海”作為一個重點。十堰張灣區的此次規定,也是這一大背景下推出的具體舉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會月”的關鍵是為基層減負
,
" >
“3、5、8、11月為無會月;無會月以外的月份,每月第二周、第三周為無會周;一般性會議時間不超過1.5個小時,發言單位不超過3家;工作匯報一般不超過4頁A4紙……”十堰市張灣區出台了“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十項規定”,引發關注。
可以說,一些地方長久以來的“文山會海”現象,浪費的是時間,消磨的是鬥志,傷害的是公共利益。向其開刀,勢在必行。其實,“無會月”“無會周”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早在2009年,吉林省、山東煙臺市、江蘇寶應縣等地,都設立過“無會月”。
不可否認,喜歡開會、開長會,更多的是一種積弊已久的工作習慣。通過設立“無會周”“無會月”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制約一些領導幹部動輒召集開會的行為。這既是一個有力的限制,也是一個明確的提醒。有了限制和提醒,能不開就不開的自覺,才會慢慢建立起來。
當然也要認識到,“無會月”“無會周”的執行,重點不是在於讓某個月或某個周絕對沒有會議,而是要通過這種方式,在機關單位建立起高效的工作機制,倡導靈活的工作思路,從上而下地為基層減負。
因此,在具體的執行當中,也要注意針對實際情況予以調節。比如在“無會月”,如果遇見了突發事件,該碰頭還是要碰頭,該開的緊急、必要會議還是要開。比如這次,十堰張灣區在精簡會議的同時,也鼓勵採用微信群、視頻會議系統、“1+N”格線化社會治理平台等載體進行工作部署,這些都是與時俱進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細看各地力戒形式主義的具體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簡單的、粗放式的、一刀切式傾向。比如,十堰張灣區對“無會月”“無會周”的要求是“原則上”和“一般性”,此外還有很多細節配套,比如文稿應開門見山,以準確反映實際工作為標準,不刻意追求句式對仗,大力提倡用數據、圖表、圖片說話,力戒“長、空、假”等。
這些針對性的措施,也是找準了形式主義的一些要害。以往,我們在公文稿件中,經常會看到不少官話、套話、大話充斥其中,一通念下來,讓人昏昏欲睡。甚至有的文稿,換個時間和地點再用也毫無違和感。其實,這些都是典型的形式主義產物。文稿的目的不是為了看起來好看,讀起來朗朗上口,而是為了將工作落實和貫徹下去。
當然,我們樂見各地積極對“文山會海”開刀,也要警惕“無會月”本身成為一種形式主義。一方面,“無會月”並不代表是一种放假狀態,要防止它異變為一些領導幹部逃避職責、懶政怠政的藉口;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把“無會月”的會省下來,在可以開會的月份“報復性”地開,這只會變相加重基層工作人員的負擔。
說到底,“無會月”的設立,只是一種手段,並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還是要回歸到為基層減負上。這既需要各地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推出合理的、科學的、可行的措施,也需要多多徵求基層工作人員的意見和普通公眾的建議。總之,有一個原則應被前置:不要為了設立而設立,而是為了高效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