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心可鑑:壯族的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研究

“壯”心可鑑:壯族的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研究

《“壯”心可鑑:壯族的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研究》是羅彩娟創作的民族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9年3月。

該書借鑑和吸收前人的相關研究成果,初步釐清了壯族族群認同和國家認同的歷史發展脈絡;突破了以往多從歷時性研究民族認同的方法,突出不同地域、不同人文生態環境的壯族對本族群、本民族以及國家的不同認識和歸屬感,探討壯族族群認同和國家認同的內在複雜性和文化多元性特徵;忠實於歷史文獻資料,並注意剔除封建王朝歷史書寫中對於少數民族的偏見,以及對西方學者關於壯族創造論的觀點予以批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壯”心可鑑:壯族的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研究
  • 作者:羅彩娟
  • 類別:民族學著作
  • 字數:291千字
  • 首版時間:2019年3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成書過程,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共設五章,大致內容如下:第一章梳理自先秦起,壯族的先民在西甌駱越時代、烏滸俚僚時代以及在後來的撞丁族稱的出現,探討這一歷史時期壯族先民創造遺留下來的族群文化遺產,成為後來族群認同的文化積澱和依據,闡明族稱的確定過程及族群意識的產生。第二章重點探討宋代“僮族”族稱確定之後,“僮族”在宋元明清以至於民國時期的遭遇,包括土司制度和民國時期“大漢族主義”的改良風俗活動等對僮族認同的影響,最後闡述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廣西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其對壯族族群認同的意義。第三章主要研究壯族聚居區的武鳴、靖西、田陽三個地方的族群認同狀況。第四章主要以雲南馬關縣和大化瑤族自治縣兩個處於壯族地理或文化上的邊緣地帶的地區來論述的壯族認同感與核心地區的不同面貌。第五章主要關注壯族在歷史上與中央王朝之間的錯綜複雜的關係,釐清壯族國家認同的歷程;同時以靖西、武鳴、靖西三地為例,考察三個地方壯族對於國家向心力的不同路徑和體驗。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從駱到撞:族稱的出現與族群意識的產生
第二章 從僮到壯:壯民族的形成與族群認同
第三章 壯族,從這裡走向世界:壯族族群認同的“中心”表達
第四章 壯族何在:壯族族群認同的“邊緣”表達
第五章 殊途同歸:歷史與實踐中的壯族國家認同

成書過程

羅彩娟主持了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壯族的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研究》(批准號:10XMZ038)。立項後5年裡,羅彩娟多次奔波於各個田野點之中,收集第一手資料,廣泛涉獵相關文獻,然後閉門寫作,完成結題報告並順利結項。羅彩娟在結項後針對評審專家對該項目成果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補充完善,最終形成專著《“壯”心可鑑:壯族的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總結了壯族族群認同的特點和主流方向,給予“創造壯族”論有力的批駁。作者認為族群認同的客觀特徵論或者主觀論都存在其說服力,又同時表現出各自之不足。在對壯族漫長的形成發展歷史進行審視後,作者發現既不能簡單地認為壯族是被無端地,毫無根基地“創造”出來的民族,又不能按照傳統的民族志方法,按照可見的文化現象等諸多族群要素來界定誰是壯族,而是提出壯族有其貫穿始終的認同紐帶,有其身後的歷史文化根源,對於駱越文化和布洛陀的信仰就是突出的表現,而這樣的認同紐帶,當屬於基於文化要素的認同的一部分,所以文化認同是族群建構自身的重要基礎。
此外,從縱向上看,在不同歷史時期,壯族的族群認同也會跟隨政治、經濟、社會的環境變化而發生變化;橫向上看,處於不同地理環境的壯族族群,則會表現出不同側重的多元認同面貌。也就是說,對於壯族來說,族群認同並非恆定不變,而是流動變遷的;族群認同的表現形式也非單一的,而是多元化的。流動變遷與多元是壯族族群認同的典型特徵。因此,任何想要簡單地運用根基論或工具論、邊界論來界定壯族族群認同都會徒勞無功的,也定會缺乏解釋的力度。結合史料和具體的田野資料,對壯族族群認同的複雜性給予充分的重視才是解答壯族族群認同問題的出路。
最後,該書用“‘壯’心可鑑”來形容壯族的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高度統一的特點。指出儂智高是壯族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高度統一的精神源泉;大度包容是壯族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高度統一的有力保障;文化認同是壯族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高度統一的堅實紐帶。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壯”心可鑑:壯族的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研究》
2019年3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4355-8

作者簡介

羅彩娟,女,壯族,廣西象州縣人,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人類學博士,民族學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人類學、南方民族歷史與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