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烏托邦”鐘康君個展是鐘康君在上海舉行的展覽,於2021年6月1日開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烏托邦”鐘康君個展
- 地點:上海市浦東新區濱江大道2727號上海國際會議中心B2層
- 開幕時間:2021-06-01
- 閉幕時間:2021-07-21
展覽介紹,展覽作品,
展覽介紹
玖空間與鐘康君合作的首次個展《城市烏托邦》已於6月1號開幕,此次展覽由燕子與萬萬策展,聯合上海藝術館呈現了鐘康君從2008年開始至今的部分精選創作回顧,於2021年6月1日至7月21日期間持續展出。
鐘康君1984年出生於廣東湛江,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大學畢業到上海創作發展至今。
《城》系藝術家收集城市發展中具有歷史痕跡表面已腐蝕的金屬材料,研究解剖,與他自身意志共振出一種物理觸覺效應。呈現一個流逝漸變的世界,與現實的日新月異呼應又對抗。
《編織》系列,收集具有廣泛社會信息的物質材料,解構重組成抽象又具象的文字書寫融合圖像的視覺。隱退的來自真實的信息與抽象的哲學表達之間構成某種內在張力。
《我的烏托邦》系列,作品中延續對雕塑語言的探索,無休止的荒誕,迷離聚合,現實夢幻,就像是一個看似遊樂場布局,遊戲般不確定性的運動,是一種對人與現實存在意義的狀態體悟變化與思考。
鐘康君嚮往中國傳統文化,在藝術中平靜摸索堅持努力,再更加堅持努。用他自己的話說“把自己看好了,沒丟”。他的藝術充滿時間哲學與中式內涵,富有趣味又蘊含激情與力量。城市發展遺留下來的歷史痕跡,亦是科技發展進化後的產物。鐘康君賦予它新的生命來見證社會的發展,也賦予新的意義,一種社會現象生活消費以及未來消費的產物。
策展人:燕子&萬萬
如鐘康君的作品本身,其創作過程對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產階級的困局具有檔案式的表征意義;展覽標題“城市烏托邦”則意於數個層面呼應該特質。
由支撐起展廳始、終的兩組雕塑作品,展覽分區提示著鐘康君創作的時間範疇及媒介套用:由雕塑漸而延伸至淺浮雕式架上作品,而展廳盡頭未完成的《我的烏托邦》則將此時間性引至目光未及處,提示著雕塑性在其作品中持續的在場。
展覽伊始,《城》即將問題和盤拋出。《城》以銹鐵再現了2008年中國大都市的中心景觀,各部件底裝有輪,使其成為了可拼裝、組合的套件。將《城》與鄭國谷現展於“激浪之城:世紀之交的藝術與上海”的《公元兩千年,再銹兩千年No.11》相比似很合適——其相似在其時間性特質,而區別也恰於此;鄭國谷作品強調當代文化短暫性中的持續性,而鐘康君則申明這一短暫性中的短暫性。《城》中所記錄的鋼鐵結構由鋼鐵這一材質才顯示其脆弱,而因其脆弱,《城》的檔案式表征意義才極顯著。
值得一提的是:《城》這一作品本身的經歷也似與其內容應和。該雕塑作品中的多件於金融危機前曾被數家機構收藏,但對其的收藏熱潮似於危機中戛然而止,而今因種種原因無法齊聚展示;“城市烏托邦”中的《城》正如其內容,是受創傷並承擔著敘事意義的。這一敘事性自然地蔓延至了“編織”系列作品:“編織”在創作時間上恰於《城》後,而材料、體量也轉向更細小的日常物;鐘康君的個人經驗、時代背景決定了這一看似劇烈的轉變,但實際上即使由雕塑轉向加上,鐘從未拋棄作品的雕塑性及對手工勞作的痴迷,這或與貫穿其創作的一大特質存在心理內容上的聯繫:近乎遊樂般的收集癖和拼裝欲望,在《城》、《我的烏托邦》中顯然如此,在“編織”中則以一種完成時語態向觀眾呈示了其欲望。
或可將鐘康君的作品稱作雕塑/裝置,其作品往往在作為獨立的雕塑作品外,依即興布局場域特定地構建起內部空間。居展覽遠端的《我的烏托邦》或在某一視角上是其潛意識塑造的沙盒遊戲,其內容、構成都無不是其心理內容的潛在表征。作為未完成的系列,該系列或也本不應被“完成”。
展覽作品
- 《城2》局部1 鐘康君
- 《城2》局部2 鐘康君
- 《城2》局部3 鐘康君
- 《城2》局部4 鐘康君
- 《城2》局部5 鐘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