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

2021年11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
  • 發布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
內容解讀,背景情況,總體考慮,發展目標,主要舉措,

內容解讀

規劃提出,到2025年,信息化和工業化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向製造業各領域加速滲透,範圍顯著擴展、程度持續深化、質量大幅提升,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全國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105。 企業經營管理數位化普及率達80%,企業形態加速向扁平化、平台化、生態化轉變。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85%,平台化設計得到規模化推廣。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8%,網路化、智慧型化、個性化生產方式在重點領域得到深度套用。

背景情況

“十三五”期間,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部門大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工作,通過政策制定、標準推廣、工程實施、試點示範等系列舉措,推動我國兩化融合發展水平穩步提升。融合發展政策體系不斷健全、基於工業網際網路的融合發展生態加速構建、個性化定製、網路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以兩化深度融合為本質特徵的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更加寬廣,步伐更加堅定,成效更加顯著。
“十四五”時期,是建設製造強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階段,兩化深度融合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發展環境經歷深刻變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在製造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滲透融合,持續引發技術經濟模式、生產製造方式、產業組織形態的根本性變革。從總體看,我國兩化深度融合發展仍處於走深向實的戰略機遇期,正步入深化套用、加速創新、引領變革的快速發展軌道。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產業全方位、全形度、全鏈條的改造創新,激發數據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對於新時期推動推動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統籌推進制造強國與網路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的決策部署,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規劃體系相關工作安排,編制形成《規劃》。

總體考慮

《規劃》立足新時期融合發展的歷史方位,在銜接繼承兩化融合“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推進制造業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的發展要求,以解決當前我國兩化深度融合發展的關鍵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考慮與現有政策配套協同,聚焦融合重點,突出系統布局,整合各方資源,明確“十四五”時期兩化深度融合的發展形勢、總體要求、主要任務、重點工程以及保障措施等內容,指導未來五年兩化深度融合發展。具體來講:《規劃》編制堅持了四項原則:
一是堅持總體站位。國家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將“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作為重要目標之一。《規劃》繼續高舉兩化深度融合這桿大旗,將推動融合發展作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實現路徑,保持戰略定力、深化思想認識,明確新時期兩化深度融合的關鍵思路。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十三五”期間,我國兩化融合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存在製造領域基礎能力薄弱、行業、區域、企業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新模式新業態套用潛能未真正發揮、融合發展人才、資金、標準、監管制度環境等保障不完備等問題。《規劃》在聚焦這些制約我國兩化深度融合發展的現實問題以及問題背後深刻原因的基礎上,以解決問題為指引,謀定下一步發展的主要目標和工作重點,集中全部力量和有效資源攻堅克難。
三是堅持守正創新。兩化深度融合是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個歷史進程的交匯融合,要在遵循融合發展本質與規律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國內外發展形勢的新機遇新挑戰,以新認知指導新實踐,推動融合發展邁向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規劃》結合融合發展的現況和趨勢,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既考慮與已有工作銜接,又體現前瞻性布局,凝練形成發展的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
四是堅持統籌布局。兩化深度融合作為系統工程,涉及單個企業的轉型發展、產業鏈的最佳化升級乃至產業體系的整體重構,在發展的過程中應堅持統籌協調好各方力量,打好“組合拳”。《規劃》針對不同企業、行業、區域融合發展水平的差異性,深刻把握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和新業態在不同行業領域的擴散路徑和融合方式,系統繪製了新時期兩化深度融合路線圖,並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加快構建開放融通的融合發展新生態。

發展目標

《規劃》採用了定量目標和定性目標相結合的方式,提出了2025年兩化融合發展的總體目標和5個方面的分目標。
在總體目標方面,到 2025 年,信息化與和工業化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向製造業各領域加速滲透,範圍顯著擴展、程度持續深化、質量大幅提升,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選取了“全國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這一可以綜合反映兩化深度融合發展實際成效的定量指標,提出到2025年,全國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105,相較於2020年提高約20。
在分項目標方面,圍繞培育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產業數位化轉型、夯實融合發展基礎、激發企業主體活力、構建融合生態體系等5個方面的發展重點,分別明確了2025年的發展目標。圍繞融合發展的關鍵環節提出定量目標,包括企業經營管理數位化普及率達80%,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85%,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8%,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普及率達45%。值得強調的是,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是支撐製造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資源匯聚配置的新型基礎設施,平台的套用普及是當前我國兩化深度融合推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也是全球主要國家的戰略布局要點。對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普及率的監測統計,可以直觀反映製造業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變革的進程,考察製造業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發展水平。

主要舉措

《規劃》緊扣“十四五”時期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智慧型製造為主攻方向,以數位化轉型為主要抓手,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圍繞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設定了5項主要任務、5大重點工程以及5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5項主要任務:《規劃》提出“76441”五項主要任務,即培育融合發展“七個模式”、探索“六大行業領域”融合路徑、夯實“四大基礎”、激發“四類企業”活力、培育“一個跨界融合生態”。其中,“7644”由2020年6月審議通過的《關於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中“6543”四項主要任務拓展而來,目的是更好地落實《指導意見》。具體來說:一是培育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新型智慧型產品、數位化管理、平台化設計、智慧型化製造、網路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等七大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二是推進行業領域數位化轉型。加快推進原材料、裝備製造、消費品、電子信息、綠色製造、安全生產等六個行業和領域數位化轉型升級。三是築牢融合發展新基礎。包括建設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支撐能力、推動工業大數據創新發展、完善兩化深度融合標準體系等四大基礎。四是激發企業主體新活力。包括培育生態聚合型平台企業、打造示範引領型骨幹企業、壯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專業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等四類企業。五是培育跨界融合新生態。通過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升級、推進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深化產學研用合作、提升製造業“雙創”水平等舉措,打造融合發展新生態。
5大重點工程:圍繞上述主要任務,設定了五項重點工程。一是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行動,包括制定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行動計畫,制定重點行業領域數位化轉型路線圖,構建製造企業數位化轉型能力體系等工作。二是兩化融合標準引領行動,包括開展兩化融合度標準制定與評估推廣工作,打造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升級版,健全標準套用推廣的市場化服務體系等工作。三是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推廣工程,包括完善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體系,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融合套用,組織開展平台監測分析等工作。四是系統解決方案能力提升行動,包括打造系統解決方案資源池,培育推廣工業設備上雲解決方案,健全完善解決方案套用推廣生態等工作。五是產業鏈供應鏈數位化升級行動,包括制定和推廣供應鏈數位化管理標準,提升重點領域產業鏈供應鏈數位化水平,加快發展工業電子商務等工作。
5個方面保障措施:圍繞保障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5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健全組織實施機制,強化部際、部省、央地間協同合作,發揮科研院所、行業組織、產業聯盟等多元主體的橋樑作用,確保規劃有效落實。二是加大財稅資金支持,充分利用重大專項資金等機制,探索建立多元化社會投入機制,落實好稅收優惠政策,加強資金支持力度。三是加快人才隊伍培養,加快建立多層次、體系化、高水平的人才隊伍,打造產學研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鼓勵企業創新激勵機制,充分激發人力資本的創新潛能。四是最佳化融合發展環境,建立部門間高效聯動機制,放寬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的市場準入限制,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創造良好融合發展環境。五是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加強國際標準化工作,擴大製造業對外開放,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融合發展“中國方案”的國際推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