κ介子

1944年法國物理學家們在研究宇宙射線時注意到一種雲霧室徑跡,它表征了一種新粒子,質量大約為電子質量的1000倍,大約為質子重量的一半,通常與π介子結合產生。這種粒子以及π介子顯然是宇宙線鑿子撞擊原子同時形成的。兩種粒子在形成之後各自朝不同的方向移動留下一個V形徑跡,因此被稱作“V事件”,其中的重粒子就稱為“V”粒子。後來發現V事件是常見的而所有的V事件都含這種特殊的粒子。因此必須找到一個新的名稱。由於新粒質量介於質子和電子之間屬於介子族。為了將它與其他介子區分開來,就稱它為“K介子”,也稱為“Kao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κ介子
  • 外文名:Kappa meson predominate
  • 類型:一種雲霧室徑跡
  • 含義:表征了一種新粒子
定義,簡介,

定義

K介子非常不穩定,其壽命只有一億分之一秒左右,然後它會以6種不同方式中的任意一種分裂,而形成更小的介子。K介子的不同分裂是很重要的。因為一個K介子能夠以這樣的方式分裂:它使得一種稱為“宇稱”的物理量既可以為奇的,也可以為偶的。

簡介

此之前人們一直認為粒子發生任何變化時,其宇稱必須或者優質為奇,或者保持為偶。在K介子發生分裂的情況下,致函發現宇稱可以是奇的,也可以是偶的,這就導致了物理學理論的某種很重要的變化。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方面的另一項傑出貢獻是:在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當時令人困惑的θ-τ之謎——即後來所謂的K介子有兩種不同的衰變方式。一種衰變成偶宇稱態,一種衰變成奇宇稱態;如果弱衰變過程宇稱守恆,則它們必定是兩種宇稱狀態不同的K介子。
但從質量和壽命來看,它們又應是同一種介子。——楊振寧和李政道通過分析認識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他們仔細檢查了過去的所有實驗,確認這些實驗並未證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在此基礎上他們進一步提出了幾種檢驗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實驗途徑。次年,這一理論預見得到吳健雄小組的實驗證實。因此,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學術界的承認,並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一項科學工作,在發表的第二年就獲得諾貝爾獎,這是第一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