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躍奎
- 外文名:Wang Yuekui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四川瀘州
- 出生日期:1972年3月
- 畢業院校:中國藝術研究院
- 職業:教授,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碩士生導師
- 代表作品:《守望故園》
- 主要成就:《夢裡江南》系列作品
《溪山無盡》系列作品
《雲林太極》系列作品
《守望故園》系列作品 - 籍貫:四川
- 藝術風格:中國畫
藝術風格,藝術履歷,個人展覽,群體展覽,獲獎經歷,公共收藏,主要作品,人物評價,
藝術風格
在藝術語言上開拓了全新的方法,在造型觀念上大量使用塊面造型,一改傳統繪畫的純線造型;在材料上大量使用色彩,一改傳統以墨為主以色為輔的媒介;在筆墨肌理上,保留了水墨的筆觸美與層次美,引入了色彩的肌理美、色階美與色調美。避免了色彩融入中國畫的媚俗品味,保持了中國畫的高雅格調和中國味道。在淡雅筆墨中輔以西方色彩,以線寫意,以色寫境,雖然色墨繁複,隨意布局,卻在點線的統領之下,在色調的微變推移之中,清麗雅致,朦朧潤澤,似勃納爾組構,燦爛恢弘,別開生面。王躍奎創造的這種疊色推移技法被稱為譜色水墨,這是一種全新的繪畫語言,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技法創造,在中國畫寫意筆墨的基礎上,巧妙地融入了西方色彩體系,既傳承了筆墨的生動性,又發展了色彩的筆觸美,成功地解決了筆墨的寫意性與色彩的豐富性之間的矛盾,中國畫的筆墨語言與西方的色彩體系之間的矛盾,在中國山水畫寫意道路上邁開了新的一步。
藝術履歷
個人展覽
年份 | 展覽名稱及地點 | 地理區域 |
2019 | “雲林太極——王躍奎中國畫作品展”全國巡展已在北京、瀘州、濟南、新泰、濰坊、青州、青島、東營等地展出。 | 北京、瀘州等 |
群體展覽
年份 | 展覽名稱 | 地理區域 |
2016 | 2016中國美術館賀歲大展 | 北京,中國 |
2015 | 第六屆北京國際雙年展 | 北京,中國 |
2010 | 第三屆全國山水畫雙年展 | 北京,中國 |
2008 | 2008年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 北京,中國 |
2007 | 全國第三屆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 北京,中國 |
2004 | 全國第十屆美展(文化部) | 北京,中國 |
獲獎經歷
年份 | 獎項 | 地點 |
2019 | 《玉蟾山下春風來》入選“第六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文化和旅遊部) | 北京,中國 |
《守望故園》入選“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文化和旅遊部) | 北京,中國 | |
2012 | 《菏塘月色》獲“八荒通神—哈爾濱2012年全國中國畫雙年展”優秀獎(中國美協) | 哈爾濱,中國 |
2011 | 《生命之旅》獲“2011年全國中國畫展”優秀獎(中國美協) | 北京,中國 |
公共收藏
作品 | 收藏機構 | 地點 |
《河嶽洪荒》 | 北京,中國 |
主要作品
作品名 | 作品圖 | 作品信息 |
雲林太極 | 中國畫/68x68cm/ 2014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 |
揚州寫生 丁溪 | 中國畫/65x33cm/2015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 |
溪山無盡 | 中國畫/68x68cm/2015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 |
新溪江畔 | 中國畫/136x34cm/2014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 |
翠江清遠新路口(瀘縣太伏鎮) | 中國畫/46x68cm/2013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
人物評價
盧禹舜(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王躍奎是當代畫壇富有創新精神的青年畫家,在中西融合道路上注重東方筆墨精神與西方色彩內涵融會貫通,東方筆墨語言與西方圖式語言緊密結合,成為21世紀新時期開拓新風的優秀畫家。躍奎的山水畫藝術,以酣暢淋漓、渾厚華滋的筆墨語言,表現了天人合一、中和純美的中國傳統藝術境界。他試圖將道家的無性、儒家的和性、佛家的空性融為一體,創造一種幻象迷離、鬱勃沉雄的新境界。《雲林太極》、《溪山無盡》等系列作品,均以家鄉長江兩岸的美麗河山為母題,或筆墨深邃、意境闊大,或筆墨清雋、意境清新,以此弘揚豁達豪邁、深厚雄強的民族性格氣質和天人合一、以心寫意的民族文化精神。
《夢裡江南》系列作品,在筆墨構成和色彩裝飾上有了新的突破。這類作品以江南園林為題材,湖光瀲灩,塔影婆娑,弱柳夭桃,碧水長空,飛亭走榭,蕉蔭臥虹,表達了他對文學詩賦的眷顧,對夢中理想的堅守,對家國故園的熱愛,對文人情懷的追求。筆墨奔放,色彩濃烈,富於構成,美於裝飾,信手拈來,不拘一格,充分體現了中國畫的寫意特質和當代精神,較好地解決了筆墨的寫意性與色彩的裝飾性之間的矛盾,實現了筆墨的激情與色彩的激情在宣紙上的統一。
《守望故園》系列作品,挖掘了新的審美內涵,對蜀中風土審美品格和故鄉情結有了新的審美挖掘;探索了新的藝術語言,造型觀念和色墨肌理有了全新的突破。這類作品以川南故鄉秀美典雅的梯田溪流、果木莊稼、牆瓦民居、竹林芭蕉為題材,表現了風輕雲淡、斜暉懶照的美麗田園,山氣瀰漫,詩意盎然,那熹微的陽光、溫潤的空氣、緩緩的流水感染了我們的心性,弘揚了淡泊清心、悠閒自得的蜀人性格和平和含蓄、樂觀豁達的民族文化氣質。同時,在他的畫中,表達了對家國故園的熱愛,對父母兄妹的依戀,對兒時記憶的不捨,對時空永恆的追求,流露出淡淡的憂傷淡淡的淚,淡淡的生活淡淡的美。這是一個時代精神和時代情感的寫照,他把時間、時代注入了作品,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後人們遠赴他鄉,尋找生活和理想的出路,當若干年後,他們事業漸成而人已老去,當他們重新審定人生,回首往事的時候,割不斷的還是對故土的依戀和熱愛。可是故鄉在淪陷,當他們回到故土,已經找不到曾經的家園,迷茫失落,孤獨憂傷,試圖尋找守望。這是一代人的情感記憶。王躍奎把這種濃厚的故鄉情結融入畫中,用極富當代精神的全新的繪畫技法和唯美的色彩表達出這種淡淡的哀傷,這種哀傷是整個時代的哀傷,引起了這個時代強烈的共鳴。
鄭工(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美術觀察》雜誌編委)
王躍奎在當代中國畫創作實踐面前開闢出了一條新路。我覺得“雲林太極”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太極”這個觀念,他在思考關於陰陽辯證的表達問題,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二是“雲林”,他在尋找新的表現天地。躍奎是四川人,以前在黑龍江工作,現在有重新向故鄉返回的意圖。展覽里有一批畫,題目是“雲林太極”的那些作品,是他回到巴山蜀地去尋找傳統,回到家鄉去開拓意境。他想回到巴山蜀地,以家鄉的山川為母題,賦予這片土地以新的品格與意境。這片土地在中國現代山水畫變革過程中非同尋常,它成就了兩位大師,第一位是傅抱石,第二位是陸儼少,蜀中經歷是促成兩位大師從傳統走向自我的現實契機。王躍奎試圖也在尋找這樣一個現實變革的契機。
在王躍奎的作品中,那種近距離觀察讓我們迅速地去貼近對象,迅速地隨著他的目光聚集在某些特殊的景象上,比如說一些雜樹、竹林、芭蕉、梯田、溪流、雲煙,散落著說不上是草還是苗的物象。他把觀念性符號變成了一種活生生的、可以感觸到的、可以親近到的、有生命的物象,他更貼近了自然。在畫面構成上,王躍奎喜歡用大量的黑色去擠壓畫面,擠壓意象,擠壓光影,形成巨大的張力,給我們以力量感、現代感。這種擠壓並沒有讓我們產生觀念上的壓迫感,反而使我們的目光在現實問題上更加聚焦,以一種輕鬆的姿態面對眼前的世界。
楊飛雲(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院長)
這一批寫生畫得非常好,尤其是畫芭蕉、梨花和櫻花的那幾張,畫面各種元素都有,很豐富。很有現場感,能看出畫家的存在,能讀到畫家的現場感動,這在國畫家的寫生中是很珍貴的。國畫家容易以某種觀念出發,以理念去套現實景物,形成某種程式化的東西,缺乏真情實感,千篇一律,看一百張畫就好像看一張畫。藝術家應該是每畫一張畫都不同,每一張畫都有不同的感受,這才是藝術中最本質的,最核心的部分,否則抓不到藝術的實質。畫自己熟悉的喜歡的題材,有感情在裡面,才容易畫好。2015.3.20
牛克誠(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
這批寫生比上次無錫寫生更加深入,更有詩意般的意境。在色彩語言上有新的突破,巧妙地把塞尚、高更、梵谷等西方印象派大師的色彩融入到中國畫寫生中,結合得悄無聲息,十分協調,既有豐富的色彩,又有生動的筆觸,這種新的探索很成功。2015.3.20
田黎明(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畫院院長)
這些寫生很有新意,平面感、空間感很好,畫面結構處理很完整,色彩處理有自己獨特的方式方法,還可以不斷探索,不斷完善。2015.3.20
色彩大膽,處理得也很協調,有自己獨特的個人面貌和風格語言,作為一個畫家這是最可貴的。2015.4.10
作品很淡雅,畫得很美,很好,色彩很協調,構圖也好,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語言。2015.4.14
羅明標(文化學者)
這批寫生畫得好,能看出畫裡有心靈的調子。與去年博士畢業展的作品相比,簡直是飛躍。厚積薄發,找到感覺了。2015.5.4
李魁正(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這些作品畫得好,綜合了許多名家的優點。我以前也畫過淡的作品,淡有淡的韻味和意境。色彩畫得很漂亮,把色彩大量引入中國畫,這是未來中國畫發展的趨勢。把這批寫生的作品集送我一本,簽上名字(一笑)。2015.5.6
何加林(中國國家畫院創研部副主任)
這批寫生畫得很有感覺,很有意思,色調很美,有情感,有意境,有獨特的個性方式。在造型上再進一步抽象概括,脫去自然形,線上條上加強節奏變化,在布局上可以增加大面積的墨塊。你要多畫這種風格的作品,非常好,少畫傳統的作品。2015.5.6
陳平(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
這批寫生作品個性化語言很足,畫得很有文心,很有意境和感染力,帶有文學性,能看出畫家濃烈的文學情感和高雅的審美取向,反映出畫家獨特的內心體驗和溫厚的人間情感。把作品集送我一本。20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