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鵑科

咬鵑科

咬鵑科(學名:Trogonidae):在動物分類學上是鳥綱,咬鵑目中的一個科。該科鳥類為熱帶森林中的攀禽。有8屬43種。大多數咬鵑體長24-46厘米。嘴短而寬,嘴尖稍曲,翅短而有力,尾長而寬闊;腳短弱,咬鵑的腳趾與其它鳥類均不相同,具異型足,1-2趾向後,3-4趾向前。咬鵑是色彩鮮艷的鳥類,通常有閃爍著金屬光澤的鮮艷羽毛。雌雄不同。

咬鵑科的鳥為樹棲性,善爬不善走、跳,飛行能力不強,不愛遠飛,這一科的鳥不遷徙。以果實或昆蟲為食。取食方式有在樹枝頭啄食野果,有在棲息點突然襲擊飛過的昆蟲,也有在空中追捕飛蟲。叫聲單調,平時不愛鳴叫。多在枯朽樹木的樹洞中營巢,繁殖於林間枯朽樹木的天然洞穴或蟻巢中,不作巢。卵一窩2-4枚。雛鳥屬晚成性。孵卵、育雛由雙親共同負擔。

在拉丁美洲,非洲和東南亞都有分布。中國有1屬3種,分布於中國最南部和西南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領地,活動,鳴聲,食物,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下級分類,保護級別,相關文化,

動物學史

咬鵑屬(trogons)和綠咬鵑屬(quetzals)都是咬鵑目(Trogoniformes)中的鳥類,僅包含一個科,即咬鵑科(Trogonidae)。咬鵑的化石記錄可以追溯到4900萬年前到始新世早期。它們可能是構成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和雀形目(Passeriforme) 的基礎輻射的成員,或者與鼠鳥目鴞形目密切相關。“trogon”這個詞在希臘語中是“啃食”的意思,指的是這些鳥在樹上啃洞築巢。
咬鵑科有7屬43種,所屬的類群歧異不大。只1個科,這一點各家看法比較一致,但在目級的處理上貝克(Baker)曾把並趾型、前趾型、對趾型、異趾型以及外趾能反轉的鴞類等的類群都合為一個大目——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上述各類群則各為亞目,咬鵑類就作為其中一個亞目處理,這是從系統發生的角度考慮的,認為此佛法僧目與雀形目是平衡發展的,都是來自一個共同祖先的二大分支。可是,近代,多數學者都不這樣處理,因為該大目的各類群雖然出自同一祖先,但在進化道路上已各自走得很遠,而相對來說雀形目中各類群間分歧就不那么遠,性狀變化程度不大。所以都比較一致地把上述每亞目的類群處理為目級,看作與雀形目同級,咬鵑也就成為一個目,並且是僅有一科“咬鵑科”的單型目。
咬鵑是世界各地熱帶森林的居民。最大的多樣性是在新熱帶地區,那裡有4個屬,包含28個物種。非洲咬鵑屬(Apaloderma)包含3個非洲物種。在東南亞發現的咬鵑屬 (Harpactes) 和藍尾咬鵑屬 (Apalharpactes),包含12個物種。

形態特徵

咬鵑科鳥類體形相對於其他非雀形目的鳥類來說是屬小型的,大多數咬鵑體長24-46厘米,與八哥的大小差不多,只是尾形較長;鳳尾綠咬鵑例外,全長約125厘米。眼睛周圍環繞著五顏六色的裸露皮膚。咬鵑羽色華麗,羽毛稠密、鬆軟、副羽發達;尾脂腺裸露;背羽域明顯,自頸至尾脂腺,但不分支;雌雄異色。喙短、彎曲且寬闊,先端具鉤和齒突,嘴基及鼻孔為羽須所掩;頭大、頸短;翅短圓,具10片初級飛羽,無中覆羽;尾長而寬,形平或凸,尾羽12片。
咬鵑的頭骨屬裂齶型,基翼突存在;胸骨後緣具4個缺刻,劍突長而末端各分叉;鳥喙骨相接觸。棲肌缺如。翅膀短而結實,翅膀肌肉比例約為體重的22%。盲囊存在,但短。腳趾與其它鳥類均不相同,腳短弱,跗蹠被羽,趾呈異趾型,即第3、4趾向前且並連著大部分,第1、2趾向後而又於基部並連。
該科物種是色彩鮮艷的鳥類,通常有閃爍著金屬光澤的鮮艷羽毛。咬鵑中最美麗最著名的種類是生活在中美洲山地雨林中的鳳尾綠咬鵑(格查爾鳥),鳳尾綠咬鵑是咬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長著長長的尾羽。
許多物種的羽毛是彩虹色的,儘管大多數亞洲物種不是。非洲咬鵑的背部通常是綠色的,腹部是紅色的。新大陸的咬鵑同樣有綠色或深藍色的上半身,但下體更加多樣化。亞洲物種傾向於紅色的下體和棕色的背部。

棲息環境

咬鵑是熱帶和亞熱帶森林的鳥類。它們在世界潮濕的熱帶地區廣泛分布,在美洲、非洲和亞洲均有發現。少數物種分布在溫帶地區,在美洲熱帶地區最為豐富和多樣。其中一種“銅尾美洲咬鵑”,到達美國南部,特別是亞利桑那州南部和周邊地區。非洲的“綠頰非洲咬鵑”略顯特殊,因為它利用的棲息地範圍比任何其他咬鵑都要廣泛,從茂密的森林到相當開闊的大草原,從赤道到南非南部。它是所有咬鵑中最廣泛和最成功的。墨西哥的角咬鵑也能夠使用更多乾旱的棲息地,但優先棲息在森林中。大多數其他物種的棲息地受到更多限制,其中一些物種僅限於未受干擾的原始森林。在森林中,它們往往出現於中間層,偶爾出現於樹冠中。它們大多數物種生活在炎熱的低地森林中,但也有一些生活在山區。
一些物種,特別是鳳尾綠咬鵑,適應較冷的山地森林。有許多島嶼物種;其中包括在大巽他群島發現的多種物種、菲律賓的一種物種以及古巴和伊斯帕尼奧拉島的兩種特有物種。然而,在東南亞和加勒比地區以外的島嶼,尤其是海洋島嶼中,通常沒有咬鵑。

生活習性

領地

咬鵑是領地性和一夫一妻制的鳥類。雄鳥會對它們的叫聲回放做出快速反應,並會排斥同一物種的其他成員,甚至是築巢地點周圍的其他穴居物種。雄鳥通過唱歌來吸引雌性,並且,鳳尾綠咬鵑在求偶時,會進行展示飛行。在繁殖季節之前和有時在繁殖季節期間,在3-12隻小群中觀察到了一些物種,它們相互呼喚和追逐。
該科物種通常是留鳥,常年棲居同一區域而不遷徙。沒有已知的物種進行長途遷徙。已知少數物種進行較小的遊蕩運動,尤其是山地物種,它們在不同季節遷移到低海拔地區。這已經在哥斯大黎加鳳尾綠咬鵑使用無線電跟蹤得到證明,並且已經為許多其他物種積累了證據。非洲的綠頰非洲咬鵑會在其部分範圍內進行一些局部短距離遷徙,例如辛巴威高原大草原的咬鵑在繁殖季節後離開。然而,缺乏對這些運動的完整描述。

活動

為樹棲性、不喜結群的鳥類,善爬而不善走、跳;儘管它們的飛行能力很強,但咬鵑並不經常飛行或飛行很遠的距離,通常一次飛行不超過幾百米。只有山地物種傾向於長途飛行。較短的行程往往是直接和迅速的,但較長的飛行會略有起伏。它們的飛行可能出奇地安靜(對於觀察者而言),儘管據報導有少數物種在飛行時非常嘈雜。

鳴聲

咬鵑的叫聲通常響亮而不複雜,由單音節的叫聲和口哨聲組成,以不同的模式和順序發出。綠咬鵑和兩個古巴咬鵑屬的叫聲是最複雜的。在亞洲的藍尾咬鵑屬中,蘇門答臘咬鵑是所有咬鵑中最不典型的叫聲,研究尚未確定密切相關的爪哇咬鵑是否也有類似的叫聲。另一個亞洲屬“咬鵑屬”的叫聲非常一致。除了在繁殖季節雄鳥和雌性發出的領地和繁殖呼叫外,咬鵑還被記錄為具有競爭性的雄鳥發出的侵略性呼叫和警報呼叫。

食物

最常用的覓食技術是捕捉飛行的昆蟲,在這種情況下,咬鵑從觀察棲息處飛到另一個樹枝或樹葉上的目標。一旦到達那裡,鳥兒就會盤旋或停止並搶奪獵物,然後再返回其棲息處以食用該物。某些類型的鳥類通常使用這種覓食方式來獲取昆蟲獵物;在咬鵑和綠咬鵑中,也有從樹上採摘水果食用的物種。地面上的青蛙、蜥蜴和大型昆蟲也可能從空中撲過去。更罕見的是,一些咬鵑可能會沿著樹枝拖著走來獲取昆蟲、蟲卵,偶爾還會有雛鳥。
主要以昆蟲、其他節肢動物和水果為食;偶爾也捕食一些小型脊椎動物如蜥蜴等。在捕獲的昆蟲獵物中,一種更重要的類型是毛蟲,這種食性與杜鵑一樣,是少數經常捕食毛蟲的鳥類之一。眾所周知,一些毛毛蟲對咬鵑有毒,例如一種天蠶蛾Arsenura armida)。每種食物類型的攝入程度因地理和物種而異。三種非洲咬鵑完全是食蟲的,而亞洲和美洲屬的咬鵑消耗不同數量的水果。食物與體型有些相關,較大的物種以水果為食,而較小的物種則以昆蟲為食。

分布範圍

咬鵑類屬熱帶型鳥類,分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包括東洋界(華南、南亞至東南亞),熱帶界(非洲)和新熱帶界(中、南美洲)。出現於新大陸,從美國西南部和西印度群島到阿根廷;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從印度到馬來亞和菲律賓。

繁殖方式

咬鵑均是洞穴居住者。巢穴挖在腐爛的木頭或白蟻巢中。巢穴被挖成一條向上傾斜的深道,通向完全封閉的巢室,也可以是更淺的開放式壁龕,從外面可以看到裡面的咬鵑。用喙挖巢,這也是這個科名字的來源。巢穴挖掘可由雄鳥單獨進行,也可由兩性共同進行。在巢穴挖入樹幹的情況下,木材必須足夠堅固不會倒塌。曾觀察到咬鵑降落在枯死的樹幹上並用尾巴拍打木頭,大概是為了測試堅固性。
咬鵑的巢穴通常無內襯。每窩產下2-4枚圓形的卵,通常有光澤,白色或淺色(淺黃色、灰色、藍色或綠色),這些卵在孵化過程中會變得越來越髒。父母雙方都孵化卵(黃頰非洲咬鵑除外,該物種雄鳥不參與孵化),雄鳥每天進行一次長時間的孵化,而雌性則在其餘時間孵化。孵化是在產下最後一枚卵後開始的。孵化期因物種而異,通常持續16-19天。在孵化時,雛鳥盲視且赤裸無毛。在一些山地物種中,雛鳥在一周內迅速長出羽毛,但在低地物種(如黑頭美洲咬鵑)中則要慢得多,這可能需要兩倍的時間。雛鳥期因物種和大小而異,較小的物種通常需要16-17 天才能長出羽翼,而較大的物種可能需要長達30天,但23-25天更為普遍。

下級分類

咬鵑科(8屬 44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藍尾咬鵑屬
Apalharpactes
Bonaparte, 1854
1
Apalharpactes mackloti
(S. Müller, 1835)
2
Apalharpactes reinwardt
(Temminck, 1822)
非洲咬鵑屬
Apaloderma
Swainson, 1833
1
Apaloderma aequatoriale
Sharpe, 1901
2
Apaloderma narina
(Stephens, 1815)
3
Apaloderma vittatum
Shelley, 1882
角咬鵑屬
Euptilotis
Gould, 1858
1
Euptilotis neoxenus
(Gould, 1838)
咬鵑屬
Harpactes
Swainson, 1833
1
菲律賓咬鵑
Harpactes ardens
(Temminck, 1826)
2
Harpactes diardii
(Temminck, 1832)
3
Harpactes duvaucelii
(Temminck, 1824)
4
Harpactes erythrocephalus
(Gould, 1834)
5
Harpactes fasciatus
(Pennant, 1769)
6
Harpactes kasumba
(Raffles, 1822)
7
Harpactes oreskios
(Temminck, 1823)
8
Harpactes orrhophaeus
(Cabanis & Heine, 1863)
9
Harpactes wardi
(Kinnear, 1927)
10
Harpactes whiteheadi
Sharpe, 1888
綠咬鵑屬
Pharomachrus
de la Llave, 1832
1
Pharomachrus antisianus
(d'Orbigny, 1837)
2
Pharomachrus auriceps
(Gould, 1842)
3
Pharomachrus fulgidus
(Gould, 1838)
4
Pharomachrus mocinno
de la Llave, 1832
5
Pharomachrus pavoninus
(Spix, 1824)
古巴咬鵑屬
Priotelus
G. R. Gray, 1840
1
Priotelus temnurus
(Temminck, 1825)
伊島咬鵑屬
Temnotrogon
(Vieillot, 1817)
1
Temnotrogon roseigaster
(Vieillot, 1817)
美洲咬鵑屬
Trogon
Brisson, 1760
1
Trogon bairdii
Lawrence, 1868
2
Trogon caligatus
Gould, 1838
3
Trogon chionurus
Sclater & Salvin, 1871
4
Trogon citreolus
Gould, 1835
5
格尾美洲咬鵑
Trogon clathratus
Gould, 1838
6
Trogon collaris
Vieillot, 1817
7
Trogon comptus
J. T. Zimmer, 1948
8
Trogon curucui
Linnaeus, 1766
9
Trogon elegans
Gould, 1834
10
Trogon massena
Gould, 1838
11
Trogon melanocephalus
Gould, 1836
12
Trogon melanurus
Swainson, 1838
13
厄瓜多美洲咬鵑
Trogon mesurus
(Cabanis & Heine, 1863)
14
Trogon mexicanus
Swainson, 1827
15
穆里西美洲咬鵑
Trogon muriciensis
Dickens, Bitton, Bravo & Silveira, 2021
16
Trogon personatus
Gould, 1842
17
亞馬遜美洲咬鵑
Trogon ramonianus
Deville & Des Murs, 1849
18
Trogon rufus
J. F. Gmelin, 1788
19
蘇魯考美洲咬鵑
Trogon surrucura
Vieillot, 1817
20
Trogon violaceus
J. F. Gmelin, 1788
21
Trogon viridis
Linnaeus, 1766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
易危(VU)——1種;近危(NT)——8種;無危(LC)——34種。

相關文化

在古代瑪雅文化中,鳳尾綠咬鵑被認為是羽蛇神(格查爾神)的化身,享有神聖的地位,是瓜地馬拉國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