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集鎮(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劉集鎮)

劉集鎮地處川原地區,位於富平縣城正東16公里處,是富平縣海拔最低處,鎮內地形南北高,中間低,鹵泊灘東西橫貫境內,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鎮毗鄰蒲城縣和該縣王寮、留古、流曲、到賢等鄉鎮,由康路、富龍路、到張路縱橫交錯,南接富渭公路,北通西禹公路,西禹高速公路橫穿而過,東北為在建中的省級重點開發區渭南鹵陽湖現代產業綜合開發區。全鎮總面積8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萬畝,主導產業有小麥、玉米、奶山羊養殖及酥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劉集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下轄地區:23個村委會
  • 電話區號:0917
  • 面積:83平方公里
  • 人口:4.2萬
  • 車牌代碼:陝E
鄉鎮簡介,行政劃分,農業發展,商業發展,教育事業,

鄉鎮簡介

劉集鎮歷史悠久,早在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已設鎮立集,因劉姓居多,取名劉集鎮。在2002年元月由原劉集、施家兩鄉合併而成。鎮轄23個行政村,14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2萬,其中農業人口4.16萬人,到2008年糧食總產達2.8萬噸,工農業生產總值1.48億元,其中工業產值5600萬元,人均純收入2894元。
劉集鎮

行政劃分

轄23個村委會,即街南、街北(包含街北西、街北東、勝利、桃園西、桃園東5社組)、勝光、雙王、大張、十字、尹村、張北、新興、龍泉、永合、二合、呂當、施家、王家、鹵泊、西胡、曹管、安平、高廟、川河、北甫、黃塬。

農業發展

劉集鎮主產小麥、玉米及豆類。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劉集人民及時調整思路,解放思想,大膽地跳出傳統農業生產的圈子,圍繞“農”字做文章,立足“調”字求發展,藉助國家加大中西部發展的有利政策,實施“兩塬一川”優果工程,南北兩塬建成柿子、花椒、雜果2萬畝,沿富農路建成了萬畝酥梨基地,劉集酥梨個大、皮薄、色亮、味好,連續三年全省酥梨綜合評定名列第一;2007年借省上實施“一村一品”工程東風,大力發展養殖業,建成奶山羊專業村10個,奶山羊標準化小區6個,成立奶山羊專業合作社6個,奶山羊存欄達到4萬餘只;建成養牛專業村2個,奶牛存欄390頭;建成養雞專業村2個,雞存欄5.2萬隻,養豬專業村落1個,存欄5000多頭。

商業發展

按照產業立鎮思路,劉集鎮不斷做大做好劉集商貿型小城鎮市場、十字雜糧市場、張北粉條加工批發市場及施家商貿小區“三市一區”的建設開發工作,促進物流業擴大規模,提升檔次,形成劉集新的經濟成長點。特產酥梨、小雜糧、芒硝,其中酥梨個大、皮薄、色澤亮、口感好,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種微量元素,連續三年全省酥梨綜合評比名列第一;小雜糧遠銷全國各地;芒硝資源豐富,為醫藥化工的重要原料,有廣闊的開發利用前景。

教育事業

劉集鎮現有國中國小校20所,學生10566人,教師572名。近年來,在縣教育局和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鎮教育組強化學校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抓特色,促發展,形成了“以育人為根本,以教研為導向,以教學為中心,以一流為目標,整體最佳化,全面育人”的辦學思想,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攀升,深受家長、學生和社會各界的讚譽。鎮教育組連續三年榮獲縣教育局年度考評先進單位、中考先進單位和國小六年級質量考評先進單位,劉集國中、十字國中、施家國中二00八年榮獲學校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劉集高中在2007年07月08日順利通過省級標化高中創建工作驗收,街南、尹村、北甫、安平國小等校來教育教學質量一直位居劉集片前茅,先後受到市、縣教育局和劉集視導室的表彰獎勵,榮獲德育工作、文明校園、校務公開等獎項36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