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紐約百老匯史上最長演出時間的音樂劇《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宣布將在2023年2月停演。
好訊息是,英國還有演出,並且中國也將引進中文版。
這部經典老劇都停演了,音樂劇真的賺不到錢嗎?
連《歌劇魅影》都要停演?
《歌劇魅影》因為上座率收不抵支停演了,截至9月11日一周,《歌劇魅影》票房約為86.7萬美元,仍然無法支持它持續演出。
在音樂劇歷史上,《歌劇魅影》無疑是必看劇目之一。女明星克里斯汀和劇院地下幽靈的愛情故事讓無數人掉進了音樂劇的“大坑”。
從1986年首演,它已經在全球183座城市演出過,有17種不同語言的版本,全世界超過1.45億人次的觀眾曾經觀看過。僅僅是紐約百老匯一地,已經演了13000場。
《歌劇魅影》演了三十多年,雖然有不少“回頭客”,但百老匯已經成為一個景點,觀眾中遊客含量自然比較高。受疫情衝擊,旅遊受阻,《歌劇魅影》的票房也大不如前。
另外,把新聞中的“final”翻譯為“永久”並不特別準確,百老匯的《歌劇魅影》可能是永久停演,也可能在某一天重新歸來。
音樂劇就這么不賺錢嗎?在我們的印象中,音樂劇似乎確實是一個虧本買賣,固定虧損,獻身藝術,像是做公益。
但音樂劇一直被嚴重的誤解了。
音樂劇並不屬於陽春白雪,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商業劇。
音樂劇只有賺錢才能繼續存在下去,它不是純粹的藝術,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娛樂大眾。和音樂劇看起來很像的歌劇更傾向於藝術表達,政府的補貼也要更多一些。
音樂劇可以賺錢,也需要賺錢。這在頂級音樂劇上尤其明顯。
《歌劇魅影》一度是最賺錢的音樂劇,累計票房61億美元。之後被音樂劇《獅子王》82億的票房超過。
15年開演的音樂劇《漢密爾頓》已經賺了二十多億,堪稱百老匯的ATM(自動取款)機。
而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阿凡達》票房為28億美元。只從票房上來看,頂級音樂劇的收入遠超電影。
這是因為音樂劇具有很大的“長尾效應”。
音樂劇的收入主要來自於票房,一部音樂劇如果可以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比如一些經典作品《悲慘世界》《媽媽咪呀》等,就可以持續演出幾十年,源源不斷創造收入。
這是電影沒有的票房潛力。
風光背後肯定還有個“但是”:音樂劇前期投入很大,回本時間長,不是個賺快錢的行業。需要單場收入大於單場成本,才能覆蓋一點前期成本,而如果可以演到回本,這部音樂劇大機率質量是過關的。可以說是一個“用時間換空間”的生意。
頂級音樂劇就那么幾個,普通音樂劇連續演六個月都算優秀。
並且音樂劇雖然收入多,但成本也是真的大。不管座位賣出去多少,固定的人員、設備費用都是要付的,不同於電影一次性解決所有成本,音樂劇巡演、駐演過程中還要產生花費。從這次《歌劇魅影》停演中就可以看到,一周八十多萬美元的票房也不足以支撐其成本。
對於劇院來說,每部都盈利是不可能的,就像一個投資組合,最後整體賺錢就行。
成功如百老匯,每天有許多音樂劇上演,平均每五部才能盈利一部。
音樂劇居然可以這樣賺錢?
音樂劇的錢不好賺,需要極其成熟的商業運作。
說到音樂劇,我們會想到百老匯、倫敦西區......
它們已經成為了音樂劇的代名詞。
他們都是怎么玩轉音樂劇的呢?
小印觀察下來,發現每個地方的音樂劇產業都很有自己的特色。
百老匯打造IP,進行全球授權。
百老匯是紐約的一條大街,有39家大大小小的劇院,每年票房可達10億美元。
疫情時代復演後的三個月,就有三分之一劇目收入超過一百萬美元。
知名音樂劇如《西貢小姐》《悲慘世界》《貓》,別管看沒看過音樂劇,都知道這幾個名字。
百老匯的音樂劇在全球各地上演,一旦有一個成功的劇目,就擁有了一棵搖錢樹。
此外,百老匯還擅長把電影搬上舞台。
最賣座的音樂劇有好幾部都是迪士尼電影改編而來,數據顯示,改編自電影的音樂劇比非改編票房高14.5萬美元。
運營模式上,簡單來說,就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投資人和製片人有明確的分工,錢不能幹涉作品內容。
日本音樂劇同樣歷史悠久,20世紀初就開始發展。
並開發出了2.5次元音樂劇。
所謂2.5次元音樂劇就是把二次元的故事搬上三次元的舞台。
《網球王子》《火影忍者》都被改編成了音樂劇。
另外,日本培養出了知名度比較大的劇團,像四季劇團和寶冢劇團。
四季劇團已經成為“亞洲最大演出團體”,創造了每年演出三千多場,撐起日本演藝收入1/6的奇蹟。
它用低票價帶來高上座率,規定票價不得高於剛畢業大學生工資的1/20。
寶冢劇團更加偶像化,冬粉年齡範圍廣,粘性大。
他們會在演出前後會在劇場門口列隊迎送,送上嚴格篩選過後的慰問品。
寶冢的演出華麗到了極致,全部角色都由女演員擔任,服化道和男役是兩個殺手鐧。
在寶冢,音樂劇演員也能被磕CP。
追星狂熱,就是把飯圈搬到了音樂劇。
韓國的音樂劇和偶像產業強強聯手,形成良性循環。
韓國可以算是現在音樂劇產業發展最迅速的一個地方,引進大型音樂劇比中國至少晚了五年,但現在甩了中國好幾條街。
除了引進,韓國已經有了原創音樂劇輸出,比如《洗衣服》《冬粉來信》。
《冬粉來信》中文版
韓國音樂劇最大的特點就是大量偶像明星會去演音樂劇。
主要是因為韓國的經紀公司比較強勢,明星數量趨於飽和,而音樂劇能讓藝人有更多曝光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
韓國並不特別稀罕百老匯音樂劇,引進的歐洲劇要多於百老匯劇,賣的也更好。
這可能和國民審美有關。
百老匯音樂劇屬於通俗嬉鬧的類型,歐洲劇如《伊莉莎白》《莫扎特》偏悲傷沉重。
所以,做好本土化也是發展音樂劇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音樂劇商業模式千萬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中國發展音樂劇有希望嗎?
中國音樂劇能行嗎?
有人可能會覺得,中國還有必要發展音樂劇嗎?
首先,音樂劇被公認是最有商業價值的線下演出形式之一。
圍繞音樂劇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此外,帶來的衍生收入也不可低估。
百老匯每一美元的票房增加能帶來其他產業7美元的收入增加。
其次,音樂劇載歌載舞,天然有更大的情緒價值。
沉浸式情緒體驗正是現在消費的主力軍——Z世代所看重的。音樂劇是通俗的藝術,這意味著它沒有太多限制,可以自由吸收各種舞台語言。
朋克、搖滾、嘻哈,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不能加的,灰姑娘在音樂劇里也可以叛逆一把。
這大大拓展了客群範圍,也是音樂劇可以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另外,中國音樂劇發展勢頭的確很猛。2021年全國音樂劇演出1.53萬場,收入10億元,其中上海就有148部音樂劇上演,後疫情時代場次仍然比上一年增加了142%。百花齊放,喜聞樂見,何樂而不為呢?
但現在的中國音樂劇還處於粗放發展階段,尤其是好劇本比較稀缺。
中國目前演的音樂劇有三種:原創音樂劇、國外音樂劇的中文版改編和國外音樂劇直接引進。
許多經典名劇引進來水土不服。
普遍譯配讓人尷尬到腳趾摳地,演出效果不值票價。
參考翻車的“中羅朱”。
歌詞:身為後浪/眼中有星光/哪怕夢一場也要盡情去綻放
我們也有一些成功的劇目。
原創如《趙氏孤兒》《人間失格》《在遠方》;改編如《危險遊戲》《音樂之聲》。
三寶老師的音樂劇說出來大家都不會陌生。
《蝶》是中國第一部原創音樂劇,名曲《心臟》被多次演繹過。
中國本土的故事和戲曲元素很適合和音樂劇結合,這樣的中國特色其實是更適合中國音樂劇的。
中國音樂劇的熱度在綜藝《聲入人心》播出後達到了一個高點,也出現了音樂劇偶像化和冬粉化的趨勢。
偶像化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劇場,起到引流的作用。
另一方面,沒有人氣演員參演的劇票房慘澹非常常見。
鄭雲龍成名前後的票房天壤之別。
如果僅僅為了某個演員去看一部劇,而忽略了音樂劇本身,偶像化實在是得不償失,也無法長久發展。
不關注劇,才是音樂劇最大的悲哀。
可以說,偶像化為音樂劇市場撕開了一個口子。
但僅僅靠資本推動以及幾位流量明星的號召力顯然仍是不夠的,紅,也只是紅一時,音樂劇的工業化體系和原創能力更為重要。
並且工業化要建立在有好劇的基礎上。
客群窄,缺少好劇本,和資本總想割一波韭菜就跑的心理都制約了音樂劇的發展。
畢竟發展晚了一步,音樂劇還得和網際網路爭奪注意力。
一些優秀演員被看見終歸是好事,中國音樂劇不會瞬間成長,我們也期待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走進劇院,看到越來越多的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