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旅程純屬虛構
但知識點貨真價實
由於國內的鯨類影像資料稀缺
本文較多地採用了拍攝於國外的影像資料
僅作為相應物種的示意
望知悉
你知道嗎?
全球已知約90種鯨類
其中有約40種出沒在
中國水域
它們不僅
巨大、浪漫、詩意
化身孤島,作伴魚鳥
(南極傑拉許海峽水域,一頭成年大翅鯨高高躍出水面,來源@視覺中國)
▼
它們也不僅
來自世界盡頭或歷史傳說
總與我們
水天相隔,時空遙望
(格陵蘭迪斯科灣,兩頭大翅鯨在伊盧利薩特的冰山間游泳,來源@視覺中國)
▼
它們還有
海豚的玲瓏可愛
江豚的咫尺相鄰
(本文提及的“鯨”或“鯨魚”指分類學中的鯨偶蹄總目下的鯨目中的所有物種,即“鯨類”,包括鬚鯨和齒鯨兩個亞目。鬚鯨指用鯨鬚濾食的各種鯨類,包括大翅鯨、藍鯨和露脊鯨等;齒鯨指有牙齒的各種鯨類,包括抹香鯨、虎鯨和各種海豚等;鬚鯨和齒鯨的區別示意,製圖@漢青&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中國的鯨類
既有白鱀(jì)豚、長江江豚等“稀世國寶”
也不乏飛旋原海豚、大翅鯨等“國際明星”
(飛旋原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這次我們搭乘
“星球研究所號”觀鯨船
從長江到南海,從江豚到大翅鯨
一起尋找中國“鯨魚”
(南太平洋的湯加哈派群島附近,兩頭大翅鯨在離船幾步之遙的地方好奇地張望著人類,來源@視覺中國)
▼
一起認識
這些低調的鯨類朋友
一起了解應該
如何科學地向它們問好?
如何幫助擱淺的鯨類?
一起領略中國鯨彩
出發!
// 主要內容預告 //
- 第1航次 長江江豚、白鱀豚、中華白海豚等
- 第2航次 飛旋原海豚、瓶鼻海豚、虎鯨、觀鯨指南等
- 第3航次 藍鯨、大翅鯨、抹香鯨、布氏鯨等
- 尾聲 短肢領航鯨、擱淺鯨類救助指南等
第1航次
自長江,迄東海
湖北宜昌
寬闊的長江江面上
三峽大壩靜護著下游的廣袤水土
此次觀鯨就從這裡出發
啟程後我們順江而下
每當在舟船交織的江面經過
支流河口、彎曲河段、江心沙洲
就會格外小心地留意江面
(船務繁忙的長江宜昌江段,攝影師@李理)
▼
忽然
波光漣漪間
有1~5個鉛灰色的身影
伴著隱約的“噴嚏”聲
忽隱忽現
(宜昌的葛洲壩位於三峽大壩下游38公里處,在其附近水中活動的長江江豚,來源@視覺中國)
▼
看到了!
長江江豚
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國家一級
它是我國特有的瀕危小型鯨類
平均1.4米長,43.6千克重
是當地人口中憨態的“江豬”
(長江江豚天生的上揚嘴角仿佛自帶“天使微笑”;武漢中科院水生所圈養的江豚,攝影師@徐樹春)
▼
倘若更幸運一些
恰逢大雨將至,風雲變幻
很可能一睹江豚“追風侯”的風采
受悶熱的天氣等因素影響
江豚會躍出水面近1米高
古人稱其是在“拜風”
(鄱陽湖中的江豚“拜風”,攝影師@廖士清)
▼
如果是在
春末夏初
趕上江豚剛生完寶寶
你會看到母豚與幼豚伴遊
甚至背著幼豚教授游泳和換氣
一浮一沉,頗為溫馨
(湖北宜昌江段,母豚與幼豚伴遊,來源@視覺中國)
▼
如今
在人類活動的滋擾下
在這1600多公里的江段中
僅剩的1000餘頭長江江豚
相遇只能全憑幸運
(農業農村部的“2017年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中,估算長江江豚數量約為1012頭,其中長江幹流約有445頭,洞庭湖約有110頭,鄱陽湖約有457頭;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域中的長江江豚,攝影師@程斌)
▼
然而儘管如此
長江江豚的命運也足夠羨煞
白鱀豚
Lipotes vexillifer
國家一級
它是長江江豚的親密夥伴
生活在同樣的江段、河彎和沙洲
同樣是我國特有的小型鯨類
但長著明顯不同的
長嘴突、淺體色和三角形背鰭
(白鱀豚過去也曾被稱為“白鰭豚”或“百暨豚”,它屬於白鱀豚科,但在分子形態分類還不夠成熟的過去一直歸入亞河豚科;2001年,武漢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館中的白鱀豚——淇淇正在進食,攝影師@周國強)
▼
1000多年前
《爾雅》中註解道:“江中多有之。”
20世紀50年代
白鱀豚仍然遍布長江中下游,甚至錢塘江
可是自從2002年水生所“淇淇”的離世
此後我們再也沒能在江中
再睹白鱀豚的清晰芳容
(淇淇是人類最熟知的一頭雄性白鱀豚,它於1980年1月11日在洞庭湖口水域被當地漁民用鐵鉤捕獲,其後頸部由鐵鉤造成的兩個傷疤清晰可見。此後,淇淇一直圈養於武漢中科院水生所內用於科學研究,直到2002年7月14日自然死亡,享年23歲;淇淇是人類唯一長期圈養的白鱀豚個體,來源@視覺中國)
▼
儘管
2007年就有學者認為
白鱀豚已經和華南虎一樣野外滅絕
但隨後長江中不時浮現的朦朧身影
讓IUCN紅色名錄中的白鱀豚
至今仍維持在極危狀態
(IUCN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1948年成立,總部位於瑞士格朗,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全球性非營利環保機構;2001年,水生所的專家正為淇淇進行定期的體檢,攝影師@周國強)
▼
對白鱀豚的留戀
在激勵我們繼續在江上尋覓的同時
也成了我們保護長江江豚的動力
忽然
江面一陣密集的汽笛
將我們的注意力從白鱀豚拉回眼前
剛在伴船遊動的那一小群江豚
轉眼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相對於“羞澀”的白鱀豚,長江江豚要“大膽”許多,偶爾能在離船不遠的地方發現它們的身影,攝影師@李心寬)
▼
江豚帶來的激動尚未平復
我們已經行至上海崇明島
長江江豚和白鱀豚紛紛止步於此
在前面廣袤的海洋中
長江江豚還有兩個孿生兄弟
東亞江豚和印太江豚
(海中的兩種江豚數量更多,分布更廣,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東亞江豚[Neophocaena sunameri]主要生活在黃渤海和東海海域,而印太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則主要生活在東海南部和南海沿岸;中國水域的江豚物種分布示意,製圖@陳志浩,漢青/星球研究所)
▼
長江江豚有白鱀豚為伴
海中的江豚兄弟也有位白衣夥伴
中華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
國家一級
成年中華白海豚的平均體長約2.35米
是一種珍稀的沿岸小型齒鯨
(中華白海豚又被稱為“印太駝海豚”,剛出生的白海豚體色呈灰色,隨著年齡增大體色逐漸變淺,變白;珠江口水域的中華白海豚,攝影師@顏景龍)
▼
它們通常在沿岸河口處出沒
也有追逐魚群溯江而上的情況
在珠江口沿岸有著世界最大的種群
約2000頭
(中華白海豚的分布範圍,製圖@陳志浩,漢青/星球研究所)
▼
要尋找白海豚
通常只需跟著雙拖網漁船即可
經年累月的經驗
讓中華白海豚找到了捕魚的捷徑
它們常單獨或成數頭的小隊
跟在漁船後圍剿漏網之魚
興之所至,躍水而出
(中華白海豚淺白的皮膚在皮下血管的映襯下會呈現出粉紅色,並且粉紅的程度會隨著血管的擴張和收縮而變化。體色較淺的鯨類均有此特點,例如以“粉紅河豚”著稱的亞馬遜河豚[Inia geoffrensis];躍水而出的中華白海豚,攝影師@Ying Wu/Wild Wonders of China)
▼
首日航程結束
受制於環境和資源等因素
在江河近海的鯨類
我們只能見到地區性的小型鯨類
它們和印象中的“大鯨魚”相去甚遠
而我們此行當然遠不止於此
我們繼續航行
與海豚和“大鯨魚”
越來越近
第2航次
自東海,迄南海
次日
我們從舟山漁場一路南下
天空湛藍,碧波如玉
(由於舟山海域處於廣闊的東海大陸架上、長江入海口附近和寒暖洋流交匯處,海水中的養分充足,是物產豐富的大漁場,吸引著眾多海洋生物;舟山嵊泗群島的“海上牧場”,攝影師@張揚的小強)
▼
在船頭
水波中驚現一群海豚
欣喜之餘掃視四周
我們竟被海豚包圍了
(船邊的飛旋原海豚,攝影師@梁震凱)
▼
這裡的水深超過180米
冬季隨著大群的魚類遷徙洄游至此
遠洋的海豚也會追尋獵物而來
為了不驚擾和傷及海豚
我們保持航行的方向和速度
並儘可能地安靜和克制
(一些海豚很喜歡在船首乘浪嬉戲,來源@視覺中國)
▼
船邊的海浪中
一頭海豚忽然躍起近2米
同時旋轉著身體扎回水中
這標誌性的雜耍動作屬於
飛旋原海豚
Stenella longirostris
國家二級
它們追逐鮪魚等魚群而來
(飛旋原海豚又被稱作長吻飛旋海豚,因喜歡旋轉著身體躍出水面而得名,來源@視覺中國)
▼
海豚是有名的“社交達人”
很喜歡集大群或和其他物種混群
眼前這一大群就很可能不只一種海豚
(海豚混群出沒,攝影師@商睿)
▼
經過仔細觀察
我們果然還發現了
真海豚、瓶鼻海豚
條紋原海豚、點斑原海豚
它們追隨鮐魚、鯡魚、沙丁魚和烏賊而來
在這片海域相約一場冬季盛宴
(追隨沙丁魚群而來的真海豚群,來源@視覺中國)
▼
海豚科物種的
外向性格和豐富社交
促使它們發展出複雜的
社會結構和認知能力
換言之就是海豚很聰明
而其中的佼佼者當屬
瓶鼻海豚
Tursiops truncatus
國家二級
(瓶鼻海豚又被稱為“寬吻海豚”,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海豚,來源@視覺中國)
▼
它的大腦與人類非常相似
擁有大體積的大腦半球
其表面的溝回甚至比人類還多
腦體積與大猩猩等類人猿相當
是動物界僅次於人類的存在
(瓶鼻海豚有著聰明的頭腦,能學會許多手語和複雜的肢體動作;海洋館中正在表演的瓶鼻海豚,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然而
“聰明反被聰明誤”
出色的頭腦使它們成了
海洋館裡最受歡迎的表演鯨類
因而痛失自由
(白鯨[Delphinapterus leucas]和瓶鼻海豚一樣,都是海洋館中常見的表演動物。不同於瓶鼻海豚的是,白鯨在自然狀態下並不在中國水域分布。它是北極海域常見的一種齒鯨,是完完全全的“外來打工人”;海洋館中頭頂“氣環”,正在表演的白鯨,攝影師@陳剛)
▼
海豚大腦還有一個特點
具備發達的聽覺處理區
這可是關乎它們飯碗的一項特長
在水下
光線隨著深度的增加而減弱
加上水中的距離感存在視差
海豚演化出一套聲吶系統
僅靠回聲定位追捕獵物
▼
也許是厭倦了衝浪遊戲
海豚們在跟船一段時間後便一鬨而散
留下我們繼續南下
當我們繞到台灣東面
台東和花蓮吹拂著西太平洋的風
這裡是我國觀鯨最理想的區域之一
(花蓮岸邊不遠處的海豚群,攝影師@胡添龍)
▼
遠處水面
忽然升起幾個高聳的背鰭
頭部伴著1~2米高的噴潮
印象中的“大鯨魚”終於出現了
那是個頭最大的“海豚”
虎鯨
Orcinus orca
國家二級
(虎鯨是海豚科物種中體型最大的物種,因此也被稱為“最大的海豚”;生於1995年的雄性虎鯨T19B Galiano,攝影師@Yifan Ling)
▼
按照觀鯨規範
我們從虎鯨的側面
順著它們的遊動方向緩慢靠近
與它們保持100~300米的安全距離
將船速控制在6節以內
緩慢伴行,安靜觀察
(觀鯨活動規範示意,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
透過望遠鏡
我們看到成年虎鯨體長5~10米
體色黑白猶如身著套裝的白領一族
它們奔波在我國幾乎所有海域
是分布最廣的鯨類之一
(虎鯨雖然在我國海域廣泛分布,但如今也是難得一見;虎鯨的分布示意,製圖@陳志浩,漢青/星球研究所)
▼
放眼全球
不同海域的虎鯨種群
在行為習慣和外形上有明顯的差別
就像有著不同文化的人類民族一樣
(一個虎鯨家族,攝影師@張康年)
▼
沿岸居留型虎鯨
通常5~25頭成群
背鰭末梢鈍圓,經常發聲
下潛時間通常不超過4分鐘
主要以魚類為食
(虎鯨的背鰭形態是進行個體識別的一個重要特徵;美國西海岸海域的一個南方居留型虎鯨家族中的成年雄鯨——J26 Mike[上]、雌鯨——J22 Oreo[中]和幼鯨——J58 Crescent[下]的背鰭對比,攝影師@Yifan Ling)
▼
而遠洋過客型虎鯨
通常1~7頭成群
背鰭末梢尖挺,較少發聲
下潛時間在5~15分鐘
主要以海洋哺乳動物為食
(虎鯨又名逆戟鯨,高聳的背鰭是成年雄性虎鯨的標誌;美國西海岸,過客型38歲雄性虎鯨T68A Ken[前]和過客型52歲雌性虎鯨T68 Yakataga[後],雌雄的背鰭差異鮮明,攝影師@Yifan Ling)
▼
從眼前兩頭虎鯨
較小的群體規模和尖挺的背鰭
推測它們可能屬於太平洋上的過客型
浪跡大海,居無定所
來中國海域碰碰運氣
(水下的一頭雄性成年虎鯨,攝影師@張帆)
▼
虎鯨
雖為“鯨中之虎”或“殺手鯨”
是大白鯊都要退避三舍的海中一霸
然而其實它們也有溫柔的一面
2018年曾記錄到一頭雌虎鯨
拖著自己夭折的孩子
整整17天
(南極海域的一對虎鯨母子,可見雌性虎鯨的背鰭相對圓鈍,攝影師@徐征澤)
▼
兩頭虎鯨可能發現了我們
只見它們突然改變了方向
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
隨後銷聲匿跡
如果前往
冬季的黃渤海海域觀鯨
還可能見到從北太平洋和白令海峽等地
沿岸南下越冬繁殖的
小鬚鯨
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
國家一級
(小鬚鯨是目前數量最多的一種鬚鯨,是鬚鯨中體型較小的種類,黃海海域的個體平均體長6.14-6.93米,通常小於日本海、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南極海域的個體;小鬚鯨的身上有著獨特的白色斑紋,攝影師@Tea-tia)
▼
如果回到數十年前
我國附近海域還能見到世界第二大鯨類
長鬚鯨
以及深受捕鯨業迫害的
灰鯨和北太平洋露脊鯨
然而在捕鯨和環境變化等影響下
這些大型鬚鯨的種群不斷減小
中國海域已多年未見它們的身影
(北太平洋露脊鯨[Eubalaena japonica]的數量極為稀少,相比之下,它在南半球的“孿生兄弟”南露脊鯨[Eubalaena australis]就要常見得多。這兩種露脊鯨的頭部都長著標誌性的淺色皮繭,又被稱為“鯨帽”,能用於個體識別。皮繭上通常還寄生著大量的鯨藤壺和鯨虱;以下依次是南露脊鯨、長鬚鯨[Balaenoptera physalus]、灰鯨[Eschrichtius robustus],來源@視覺中國,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
露脊鯨們長著
3米多長的鯨鬚和數十厘米厚的鯨脂
這讓它們成了捕鯨市場最受歡迎的鯨類
因此它們的英文名直接叫作“Right Whale”
即捕鯨人應該選擇的“對的鯨魚”
(整個20世紀,全球有將近290萬頭大型鯨類[主要是鬚鯨]被獵殺。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發布的《全球禁止捕鯨公約》正式生效,嚴格禁止商業捕鯨。此後全球的捕鯨量顯著下降。在上世紀60年代的十年間,全球商業捕鯨活動獵殺的大型鯨數量達到了70萬頭,但到了90年代,已減少到約7000頭;如今只剩下日本、挪威和冰島等個別國家還在開展捕鯨活動;2008年,日本的“勇新丸”號捕鯨船在南極海域開展捕鯨作業,來源@視覺中國,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
次日航程的最後
我們繞過台灣南端的墾丁
來到我國鯨類資源最豐富的海洋
南海
在這片溫暖的水域
還有更加傳奇的“大鯨魚”
在等著我們
第3航次
自東沙,迄北海
第三天一早
行至東沙附近海域
遠處海面忽然升起一股水柱
目測有約10米高
(藍鯨的10米高的大噴潮,來源@視覺中國)
▼
隨後又陸續幾次
心中不免一陣欣喜
因為能有如此規模的噴潮
無疑只有最大鯨類
藍鯨
Balaenoptera musculus
國家一級
(藍鯨在中國海域極為罕見,1938年以來在我國海域就沒再有過相關記錄。全球範圍內,南半球的藍鯨體型略大於北半球的藍鯨;藍鯨的分布,製圖@陳志浩,漢青/星球研究所)
▼
有記錄最大的藍鯨
體長超30米,重達約160噸
它不僅是最大的鬚鯨和鯨類
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
哺乳動物
(巨大的藍鯨身上的細胞數量是人類的上千倍,但它們的患癌風險卻並沒有相應的增加,依然能有近百歲的壽命,這就是佩托悖論[Peto’s paradox]。科學家對佩托悖論的初步解釋是:1.演化出了抑癌機制,例如控制細胞凋亡等機制。2.演化出了超級腫瘤,即一種對起初惡性腫瘤有抑制作用的次生腫瘤;水下的藍鯨,來源@視覺中國)
▼
因為體型巨大
它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海洋的神經
連排泄對海洋也至關重要
鯨類通常在淺水排泄
所以它們能把深水獵物中的養分帶到淺水
大量的排泄物養活了淺海的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又滋養了磷蝦等藍鯨的主要口糧
(作為巨大鬚鯨口糧的南極磷蝦,來源@視覺中國&徐征澤)
▼
巨大的體型
給鯨的死亡也蒙上了浪漫色彩
“一鯨落,萬物生”
巨大的鯨類屍體
能養育海底眾多生物
長達上千年之久
(大型鯨落的動物群落通常會經歷4個演替階段,按照先後順序分別是持續3.6-18個月的移動清道夫階段,持續2-4.5年的機會主義者階段,持續40-80年的化能自養階段,以及長達千、萬年之久的礁岩階段;圖中的是在印尼的蘇拉威西海海域發現的抹香鯨鯨落,該鯨落已經處於第三階段的化能自養階段,巨大的頭骨上附生著大量的異養和自養細菌,骨縫中還有上百種軟體動物,該鯨落有著近百年的歷史,攝影師@張帆)
▼
我們繼續往西
來到海南文昌附近海域
2~3月份的南海依舊暖風習習
相對溫暖的水溫加上充足的食物
使這裡成了鯨類的理想繁殖場
(好奇的大翅鯨母子,來源@張帆)
▼
正思索著
遠處海面傳來一連串響亮的拍水聲
循聲就望見一個腹面斑白的巨大尾葉
這是世人最熟知的大型鯨類
大翅鯨
Megaptera novaeangliae
國家一級
(大翅鯨又稱座頭鯨,在渤海外我國其他海域均有過記錄,近年來在山東煙臺附近海域偶有發現;冰島海域的一艘觀鯨船正遇見一頭巨大的大翅鯨,來源@視覺中國)
▼
修長的鰭肢,滿頭的節瘤
外加腹面斑白並帶鋸齒後緣的尾葉
這都是大翅鯨獨一無二的特徵
它們生性活潑,好奇心強
尤其喜歡跳躍拍水
(騰空而起的巨大的大翅鯨,來源@視覺中國,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
大翅鯨最讓人津津樂道的
還要數它宛轉悠揚的“歌聲”
相比於其他鯨類的聲音
大翅鯨能發出更複雜的聲音
用做個體間的識別和交流
大翅鯨和虎鯨一樣
也有豐富的“地域文化”
不同種群有著不同的食譜
北半球的以魚為主
南半球的以蝦為主
(大翅鯨會在魚蝦群的下方製造出圓形的“氣泡網”,將受驚的獵物困在其中,然後從中將其一口吞下,是謂大翅鯨的“氣泡網捕獵法”;正在使用“氣泡網”捕獵的大翅鯨,來源@視覺中國)
▼
告別大翅鯨
我們轉向南下
離開南海大陸架
海洋的深度超過了1000米
在西沙和中沙附近海域
遠處海面出現數個深色突起
正當我們嘗試靠得更近一些
一束傾斜的噴潮噴起2~5米高
這種標誌性的噴潮來自著名的
抹香鯨
Physeter macrocephalus
國家一級
(圖中可以看到抹香鯨位於頭頂偏左的獨特的裂隙狀呼吸孔;葡萄牙的亞速爾群島海域,一群抹香鯨正聚集在海面,來源@視覺中國,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
抹香鯨是最大的齒鯨
雌雄鯨的體型相差懸殊
成年雄鯨
體長15~18米,體重約50噸
是雌鯨的3倍大
(抹香鯨母子,雌雄的體型差異與此近似,來源@視覺中國)
▼
抹香鯨通常在外洋深海活動
在我國除渤海外的所有海域均有記錄
它們一次憋氣時長能超過2小時
通常在300~600米深度捕食活動
因此能遇見它們實屬幸運
(抹香鯨的最大下潛深度據說能達上千米,但至今沒有確切的證據,來源@視覺中國)
▼
面對抹香鯨
我們格外小心
與它們保持300米的安全距離
因為據說它們的脾氣和體型一樣大
從《白鯨記》和眾多捕鯨史資料中可見一斑
抹香鯨是唯一故意撞沉過船隻的一種鯨魚
是18~20世紀美國捕鯨人最大的挑戰
被尊稱為“鯨魚中的鯨魚”
(1892版的早期《白鯨記》中的插圖,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可抹香鯨脾氣再大
也大不過人們對它的需求
從它們鯨脂中提煉的鯨油
是18、19世紀上等的照明材料
而從它們大腦中獲取的鯨腦油
比鯨油的品質更勝一籌
(由於鯨的油脂相對於傳統的植物油和其他動物的油脂具有燃燒無黑煙、氣味芬芳、火焰白亮等優點,一時成為熱門商品;鯨脂、鯨脂蠟燭和抹香鯨的鯨腦油等製品,來源@Wikimedia Commons,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
龍涎(xián)香
是抹香鯨身上最讓人垂涎的
雖為鯨魚消化道中的結石
但卻被人類垂涎了1000多年
埃及人在廟宇中點龍涎香
中國人把它當做最強力的催情藥
英國人把它視作最珍貴的食材
而關於龍涎香最廣泛的套用
則是作為香水的定香劑
(有學者認為最早提出龍涎香來自抹香鯨的很可能是馬可·波羅;龍涎香,來源@Wikimedia Commons,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
我們繼續向南前往南沙
海水的深度超過3000米
在船測不遠處的水面
突然閃過1個白色的腦袋
“中華白海豚?”
“這裡可不是沿岸淺海,應該不是。”
帶著疑惑拿起望遠鏡
原來是個稀客
一頭上了年紀的雄性
鵝喙鯨
Ziphius cavirostris
國家二級
(正文中的物種名以2021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準,鵝喙鯨又被稱為“柯氏喙鯨”。它的頭部顏色會隨著年齡增大而變白,通常成群活動,老年的雄鯨偶會落單;成年雄性鵝喙鯨的下頜末端有突出的牙齒,面部呈淺白色,來源@Wikimedia Commons,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
喙鯨屬於深潛鯨類
通常活躍在深度數千米的海峽等區域
因此很少能被觀察到活體
算是最低調的鯨類
而鵝喙鯨是其中最知名的
因為它分布廣,相對數量更多
可儘管如此
見過的人也是鳳毛麟角
(鵝喙鯨分布示意,製圖@陳志浩,漢青/星球研究所)
▼
來到南沙群島
溫暖的海水,充足的陽光等條件
在南沙海域孕育了發達的珊瑚礁等資源
豐富的海洋資源吸引來大量魚類
隨之而來的是各種鯨類
有在東海已有一面之緣的
真海豚、點斑原海豚等
也有素未謀面的
弗氏海豚、領航鯨等
(在南海上歡騰的點斑原海豚,攝影師@陳建偉)
▼
與海豚們打過招呼後
我們就掉頭北上前往北部灣
船頭遠處的海面一陣騷動
一群紅嘴鷗等海鳥正在捕食水中的魚群
忽然魚群周圍的水面高高隆起
接著三張巨嘴緩緩合攏
期間夾雜著粗重的噴氣聲
(潿洲島附近水域的布氏鯨和空中的紅嘴鷗正在夾擊魚群,攝影師@陳默)
▼
我們迅速小心靠近
只見眼前這三張大嘴的背面
都有著3條明顯的脊線
這是3頭
布氏鯨
Balaenoptera edeni
國家一級
(正文中的命名以2021版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準。而近年來,有中國學者認為外洋型個體才稱為布氏鯨[Balaenoptera brydei],而在潿洲島附近活動的近岸型個體應該稱為鯷[tí]鯨[Balaenoptera edeni],它們應該分為兩個物種;幾隻褐翅燕鷗正在和一頭布氏鯨一起捕食,攝影師@張稱心,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
我們隨即將船停在300米開外
這些體長可達13米的鬚鯨
在冬春季節
時常出沒於潿洲島海域
(布氏鯨分布示意,製圖@陳志浩,漢青/星球研究所)
▼
隨著第三天的航程結束
我們的觀鯨之旅也來到尾聲
當我們剛在海南一處海灘上岸
眼前的一幕
卻出人意料
尾聲
擱淺的“夥伴”
海灘上
聚集著大批人群
透過圍觀的人群
發現在這片平攤的海灘上
橫七豎八地躺著上百頭鯨類
(領航鯨因為緊密的族群關係而經常大規模集體擱淺;紐西蘭南島北部擱淺的領航鯨,來源@視覺中國)
▼
大的個體大約5~7米長
體色深黑,胸腹斑淺
額頭呈球狀突出
是一群擱淺的
短肢領航鯨
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
國家二級
(加那利群島海域的短肢領航鯨,來源@視覺中國)
▼
鯨類擱淺
在世界各地時有發生
我國的各處沿海也都有記錄
關於鯨類擱淺的原因
至今莫衷一是
可能是自然原因
首先是自身狀態不佳所致
年老體弱的個體不敵潮水而擱淺
其次是自身失誤所致
在近岸捕獵或被追捕時操作失誤
或是為了拯救擱淺的夥伴
還有極端天氣災害所致
被颱風、海嘯等衝上岸
(挪威某處峽灣中,一個虎鯨小家庭正在經歷一場暴風雪,來源@視覺中國)
▼
也可能是人為原因
首先是水下噪聲污染所致
船舶、工程等干擾鯨類導航而擱淺
其次可能是海洋污染所致
人為垃圾影響鯨類健康而擱淺
(許多擱淺鯨類的胃中都發現有塑膠袋等海洋垃圾;熱帶海面,一頭飛旋原海豚的鰭肢上正套著一個塑膠袋,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回到眼前岸邊
救助行動分秒必爭
我們立刻電話聯繫
110、漁政部門或當地鯨豚救治機構
為了方便對方更好地準備和開展施救工作
我們詳細報告了擱淺鯨類的
體長等特徵、活躍狀況和外傷情況等
(當地時間2018年4月9日,阿根廷馬德普拉塔,一頭大翅鯨在當地海灘擱淺,民眾正在合力救助,來源@視覺中國)
▼
同時其他人也沒有閒著
我們迅速安排人員和現場志願者
將圍觀人群與擱淺的領航鯨隔開一定距離
並保持現場的安靜和秩序
以免進一步驚擾受驚的鯨類
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當地時間2018年4月9日,阿根廷馬德普拉塔,一頭大翅鯨在當地海灘擱淺,志願者已將圍觀人群與擱淺的鯨魚隔離開,但是這次救助並沒有成功,擱淺的大翅鯨最終還是沒有挺過這一劫,來源@視覺中國)
▼
在救援趕到前
我們先從它們的側面小心接近
為防止被拍傷或咬傷而避開頭尾
扶正體位,背鰭朝上
保持頭頂呼吸孔暢通
以防窒息
(2021年7月6日,浙江台州,12頭領航鯨在頭門港灘涂上擱淺,市民、民警和消防等百名救援力量在現場緊急營救,來源@視覺中國)
▼
岸上陽光強烈
鯨類通常裹著厚厚的鯨脂
因此在岸上極易體溫過高而脫水
所以防曬、保濕和冷卻至關重要
我們幫它們架起遮陽棚
並用濕布覆蓋它們的身體
每隔2~3分鐘往布上澆一次海水
尤其是鰭肢和尾葉的部位
因為這些部位的血管較淺
能藉助血液循環有效降低全身的體溫
如此直到救援人員趕到
(大翅鯨幼崽Gigi擱淺在加州聖地亞哥海洋世界,志願者正用濕布覆蓋它的軀幹,以此來幫它降溫,來源@視覺中國)
▼
功夫不負有心人
經過救援人員的施救
領航鯨們悉數回歸海中
它們逐漸遠去的身影也為這次觀鯨之旅
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遠去的鯨群,攝影師@商睿)
▼
海洋浮游植物
通過光合作用深刻影響著大氣環境
而鯨通過用糞便為海洋浮游植物“施肥”
它們間接地影響著全球的大氣環境
根據2021年發表的鬚鯨食量相關研究
科學家推測鯨對全球碳排放等指標的貢獻
可能與整個森林生態系統處於一個量級
由此可見
“保護鯨類”遠非保護鯨類這么簡單
它是在保護整片海洋
保護整個星球
(水面下的兩頭大翅鯨,攝影師@潛行家楠忘)
▼
而關於保護鯨類
我們又能做什麼呢?
相對於救助擱淺鯨類
或許一種低碳環保的生活更切實際
因為這樣就能幫助減緩全球變暖
就能減少極端天氣的發生頻率
就能減少水下的噪聲和海洋污染
也就能減小鯨類的擱淺頻率
(一頭成年藍鯨在斯里蘭卡卡爾皮蒂耶半島水域浮出水面,來源@視覺中國)
▼
我們此行
從長江河灣到東海碧濤
從太平汪洋到茫茫南海
目睹了多彩的鯨類
見識了別樣的中國
當我們回歸生活
希望你能不忘此行
當下一次與鯨相遇
可以不驚,不懼,不擾
榮幸地和它們
好好問個好
(一頭成年虎鯨正在浮窺,它在窺視人類,還是未來?來源@視覺中國)
▼
本文創作團隊
- 撰文:左口
- 圖片:潘晨霞
- 地圖:陳志浩
- 設計:漢青、王申雯
- 頭圖攝影師:程斌
- 封面圖攝影師:Freedom Lara
- 審校:河邊的卡西莫多、丁昊、松楠
- 專家審校:廣西科學院 陳默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
- [1] [美]Annalisa Berta. 海洋哺乳動物[M]. 劉偉, 譯.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9.
- [2] [美]埃里克·傑·多林. 利維坦:美國捕鯨史 [M]. 馮璇, 譯.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9.
- [3]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S], 北京: 國家林業與草原局, 農業農村部, 2021.
- [4] 王丕烈. 中國近海鯨類的分布[J]. 動物學雜誌, 1984(06): 54-58.
- [5] 王丕烈. 中國鯨類[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1.
- [6] [英]卡沃爾廷. 鯨與海豚[M].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1999.
- [7] 中國科學院中國動物志委員會. 中國動物志獸綱第九卷鯨目食肉目海豹總科海牛目[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4.
- [8] AustralianNational Guidelines for Whale and Dolphin Watching 2017,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2017.
- [9] Marc T , Jooke R , Webb A E , et al. Returnto the sea, get huge, beat cancer: an analysis of cetacean genomes including anassembly for the humpback whale (Megaptera novaeangliae)[J]. Molecular Biologyand Evolution, 2019(8):8.
- [10] Smith C R, Glover A G, Treude T, et al.Whale-fall ecosystems: recent insights into ecology, paleoecology, andevolution[J]. Annual Review of Marine Science, 2015, 7: 571-596.
- [11] Savoca, M.S., Czapanskiy, M.F.,Kahane-Rapport, S.R. et al. Baleen whale prey consumption based onhigh-resolution foraging measurements. Nature, 2021, 599: 85–90.
星球研究所
以地理的視角,專注於探索極致世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