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炎

陳福炎

陳福炎,鶴舞(三灶鶴舞)代表性傳承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福炎
  • 外文名:ChenFuyan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33年
  • 傳承項目:鶴舞(三灶鶴舞)
  • 學科領域:傳統舞蹈
  • 非遺認證:中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個人經歷,榮譽成就,

個人經歷

陳福炎年幼時見長輩舞鶴,甚感興趣跟隨而學,年長後請求長輩們準許舞鶴,並跟著學習敲打鑼鼓等。16歲開始正式拜師學藝,鶴舞技藝初成。
逢年過節參加鶴舞賀老拜壽活動,都承擔舞鶴的角色。在文革時期因“破四舊”而停止鶴舞活動,打倒四人幫之後,這些傳承了幾百年的民間舞蹈又活躍起來。
為了鶴舞表演更為豐富,他平時觀察白鶴的生活習性:啄食、梳羽毛、嬉戲、歸巢等動作,把鶴舞表演的行走步式分為:慢步、快步、跳步、躍步、弓步、箭步等動作;洗嘴、啄食、梳羽、刷毛等動態,使表演更為傳神,更吸引人。同時學習白鶴衣製作整理成小冊子,在學校和村子裡教學徒們製作白鶴衣。
陳福炎把實踐與理論結合起來,同時根據多年觀察白鶴的動作習性,也創新了一些鶴舞的姿勢,陳老在舞鶴表演過程中把自己當作是活的白鶴,把感情融於動作、神態之中,使之更生動、形象。融鶴、人、物結合一起,在不斷的實踐學習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鶴舞表演技巧,有著傳承、創新,更有育人向上的目的。
自2007年參加了珠海市民間藝術鬧元宵大巡遊後,鶴舞被廣人民民眾認識並關注,金灣區宣傳文化系統重視挖掘鶴舞,幾年來鶴舞先後五次參加了珠海市民間藝術大巡遊活動,鶴舞得到了保護和傳承,2010年“鶴舞傳習展示館”也已建成並免費向廣大市民開放。為了更好的傳承鶴舞,金灣區宣傳文化系統和教育系統協商後確定在金灣區海華國小、海澄國小開設鶴舞培訓班,幾年來已先後教700多名學生舞鶴舞,同時在鶴舞發源地三灶鎮海澄村每逢周一到周五晚上7:30分-9:00陳福炎主動開設鶴舞培訓班教村民鶴舞,如今的鶴舞已經改變了“只傳男不傳女,只允許成年男子跳鶴舞”的傳承習俗,在三灶鶴舞的發源地出現了不分男女老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舞鶴的局面,經陳福炎收徒正式學藝拜師的有楊日歡、談桂才、徐堅鵬、陳政軒、王家偉、楊京松傳承人。

榮譽成就

2006年,因積極參加民歌比賽獲得首屆屆珠海民歌盛典老年組金獎;
2007年參加珠海市民間藝術鬧元宵大巡遊後,後連續五年參加了珠海市該項民間藝術活動;
2007年,因鶴舞多次參加市內文化展演活動獲得珠海市社會文化貢獻獎;
2008年,積極參加鶴舞鶴歌傳承,獲得“寶墨園杯”第二屆國際廣東小曲王爭霸賽國際總決賽最具民間特色獎;
2010年,因幾年來為了鶴舞的傳承,堅持在三灶鎮海澄國小、海華國小都開設了鶴舞培訓班,五年間陳福炎己義務教授了700多名學生學習舞鶴,在三灶鎮的正表村、上表村、海澄村等也組建起了鶴舞表演隊伍,獲得金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突出貢獻獎;
2010年7月,鶴舞參加上海世博會“廣東周”文藝展演;
2010年主動指導傳承基地學校海華國小鶴舞改編的少兒舞蹈《鶴娃》,該項舞蹈獲得了廣東省第八屆青少兒藝術花會金獎;
2011年7月,組織了三灶鶴舞表演隊,參加廣東省社區文化節獲得首屆農民文藝大匯演銀獎曾先後到香港、澳門等地參加節慶日巡遊活動,並帶鶴舞去參與澳門大型電視劇《瑞蓮》的拍攝,為鶴舞在港澳地區的傳承做出了突出貢獻在珠海市金灣區“鶴舞傳習展示館”義務為廣大村民及參觀遊客講解鶴舞傳承保護歷史,主動教大家鶴舞簡單動作,免費做鶴舞傳承講座多年來,每逢春節參加村子裡的賀老拜壽、慶祝新年等活動,並積極組織村裡的鶴舞表演對參加鶴舞外出展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