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壺(動物名稱)

藤壺(動物名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藤壺(拉丁學名:Balanus)是附著在海邊岩石上的一簇簇灰白色、有石灰質外殼的節肢動物。它的形狀有點像馬的牙齒,所以生活在海邊的人們常叫它“馬牙”。

幾乎分布於任何海域的潮間帶潮下帶淺水區,附著棲息在海水中固定或浮動的硬物上,由於其特殊的形態結構、生活史和種群生態,已成為最主要的海洋污損生物之一。全球每年都得耗費極龐大的人力及資金在清除藤壺上,而防止藤壺附生的各種科技及塗料,也持續在研發當中。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分布範圍,生活周期,藥用價值,相關記載,相關傳說,食用方法,

形態特徵

藤壺是附著在海邊岩石上的一簇簇灰白色、有石灰質外殼的小動物。它的形狀有點像馬的牙齒,所以生活在海邊的人們常叫它“馬牙”。藤壺體表有個堅硬的外殼,常被誤以為是貝類,其實它是屬甲殼綱的動物。藤壺類的柄部已退化,頭狀部的殼板則增厚且癒合成“火山狀”。在頂部有4片由背板及盾板組成的活動殼板,由肌肉牽動開合,藤壺可由此伸出蔓腳捕食。殼板並非實心構造,由底部觀察可以發現它們是由中空的隔板所組成。內部的藤壺身體與茗荷類一樣,像一隻仰躺的蝦子,蔓足在上朝向頂部的開口,主要捕食浮遊動物中的橈腳類蔓足類的幼生為食。

生活習性

許多種類的藤壺在附著時,不會有特定的場所,從海岸的岩礁上、碼頭、船底等,凡有硬物的表面,均有可能被它附著上,甚至在鯨魚海龜龍蝦螃蟹琥珀的體表,也常會發現有附著的藤壺。海邊圓椎型藤壺的個體不大,但吸附力極強,若想用手把它從附著物上拔起,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必須藉助鑿子類的硬金屬才能將它敲下來。也因為它有堅硬且附著力強的外殼,常會造成岸邊戲水者無意間的傷害。藤壺在每一次脫皮之後,就要分泌出一種粘性的藤壺初生膠,這種膠含有多種生化成份和極強的粘合力,從而保證了它極強的吸附能力。
附著在波羅的海琥珀上的藤壺附著在波羅的海琥珀上的藤壺

繁殖方式

藤壺是雌雄同體,行異體受精。他們能夠從水中直接獲取精子受孕。由於它們固著不能行動,在生殖期間,必須靠著能伸縮的細管,將精子送入別的藤壺中使卵受精。待卵受精後,經三、四個月孵化;此時,剛孵化出的小幼苗即脫離母體,但常必須過幾個星期的漂浮日子,才能附物而居。在它準備附著時,會分泌一種膠質,使本身能牢牢的粘附在硬物上。藤壺能附著在礁石上,這種膠含有多種生化成份和極強的粘合力,從而保證了它極強的吸附能力。
藤壺藤壺

分布範圍

藤壺分布甚廣,幾乎任何海域的潮間帶至潮下帶淺水區,都可以發現其蹤跡;它們數量繁多,常密集住在一起,成型後的藤壺是節肢動物中唯一行固著的動物。
在海岸邊我們所看到的藤壺外型,一般分為兩種:一是鵝頸型藤壺,它們經由一個不同長度、呈圓柱型的莖,附著在硬物上;另一種是圓椎型藤壺,它的外殼由複雜石灰質所組成,看上去像座火山縮小的外型。以上這兩種型式的藤壺開孔部,都有一個由許多小骨片所形成活動殼蓋,當水流經過孔部時,殼蓋會打開,會由裡面伸出呈羽狀的觸手,有4片由背板及盾板組成的活動殼板,由肌肉牽動開合,藤濾食水中的浮游生物,等到退潮後,殼蓋會緊緊地閉起,以防止體內的水份流失,及防禦其它生物的侵擾。雖然藤壺有很堅硬的外殼保護,但海中的海星海螺,及天上的海鷗,都會把它視為攝食對象。

生活周期

藤壺的生活周期是由浮游性的幼體與固著性的成體時期所組成。雖然藤壺的成體無法移動,但是它們的幼生可以。這些幼生其實非常活躍,藤壺生活周期中這兩個階段區分地非常清楚。浮游性的幼生階段,先是在水體中漂浮或游泳,接著,在幼生的後期,尋找到合適的地點之後,便著生固定,成為不能移動的成體。絕大多數的藤壺幼生,必須經過7個階段的變態才能成為成體;其中前6個階段為“無節階段”(無節幼生naupliar larvae),最後一個階段為“腺介階段” (腺介幼生cyprids)。無節幼生具有三對泳肢,多數以矽藻之類的植物性浮游生物為食。有些種類的無節幼生則是儲存大量的脂質,在發育的過程中無須進食。腺介幼生為不用進食之階段,它們具有像軟體動物一般的兩片硬殼或甲殼以保護其柔軟的身體;同樣地,它們具有6對足狀的附肢用來游泳,2對觸鬚及尾肢用來搜尋及選擇合適的地點以便長久固著。觸鬚上具有“附著盤”以便幼生能固著在底質表面。但錯誤的選擇有可能招致大禍,因此觸鬚上有許多稱為剛毛的器官,能夠在它們黏牢自己之前,先感應周遭自然界的化學物質,以及底質表面的物理結構。尾肢同樣能感應底質結構,環境之中有許多化學物質的訊息,能提供腺介幼生找出適當的著生地點。藤壺的腺介幼生能夠感應同種的成體或與該種經常共棲的藻類所釋放出來的化學訊息,幫助藤壺決定哪裡是適合居住的地點。在選定地點之後,腺介幼生開始從附著盤分泌一種獨特的黏著物質,能將自己牢牢地附著住,準備過一輩子的生活。固著後幼生變態成稚蟲,接著長出殼口的蓋板,然後蟲體旋轉90°並拋棄它們的兩片甲殼,6對泳肢則轉變為藤壺成體的蔓足。經過一次變態後藤壺成為稚體,此時雖然不能再移動,但它們開始成長。藤壺經由重複地脫殼而長大,脫掉身體的表皮或甲殼後,它們可以持續增大自己的體型,而體殼也可以經由鈣質持續地分泌補充體殼基部與各部位的骨板而增大。

藥用價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alanus albicostatus Pilsbry
藤壺藤壺
藥理作用:100%藤壺水煎液20ml/kg腹腔注射,顯著提高小鼠負壓耐缺氧能力。100%藤壺水煎醇溶液作用不顯著。
科屬分類:藤壺科
主治:胃痛吞酸;水火燙傷;小兒頭癤;疔瘡腫毒
生態環境:營固著生活,群棲於岩石相潮間帶中潮區的上部,常形成白色的“藤壺帶”,尤以內灣鹽度較低,水質澄清處分布較多。
採收和儲藏:全年可采,取肉,鮮用。或取殼洗淨,除去雜質即可。
資源分布:中國南北沿海均有分布。
功效分類:制酸止痛藥;解毒療瘡藥
性味:味鹹;性涼
藥材基源:為藤壺科動物白脊藤壺的肉或殼。
用法用量:內服:殼煎湯,30-60g。外用:肉適量,搗爛敷。
出處:《中華本草》

相關記載

浙江省玉環縣的漁民,就將藤壺叫作“蛐”,敲藤壺叫作“打蛐”。也有的人則將它寫作“觸嘴”,如《玉環坎門鎮志》中就記載:“或有餘暇,到海灘岩凹釣取海螺,敲取藤壺(土名‘觸嘴’),聊充菜餚。”《浙江省岱山縣藥物志》中稱“白脊藤壺”,別名“銼”“銼殼”。“常成群附著于海岸岩石或其他海產動物體外。固殼近於圓筒狀的圓錐形,殼口大,殼板厚,殼口上面有能活動的左右二對殼板。”《岱山縣誌》又稱藤壺俗名“觸”。溫州平陽稱藤壺為“雀嘴 ”,《平陽漁業志》稱它“重鹽醃之,能久藏”。葉大兵編著《溫州民俗》(海洋出版社,1992年)中稱瑞安四珍包括龜腳、紅蛋曲、神眼、雪鰻四種水產,其中紅蛋曲即藤壺,“外殼近於圓筒形,內殼由三角形殼片合成,殼色帶紅紫,常成簇密集附著于海島岩礁間低潮線附近岩石上,每年農曆三月和六七月採挖,入湯燙過,敲去外殼,再加香料蒸熟,為佐餐佳肴”云云。“蛐”“觸”“銼”“蛩”,讀音都差不多。
藤壺藤壺

相關傳說

在海島,凡有礁岩處便會有藤壺,海底岩石任生長,陽光海水任享用,比起別的水族, 愜意得多了。關於藤壺的這一生活習性,洞頭的漁民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挺有趣的傳說。
龍王公主想上岸觀賞人間美景,龍王擔心岸邊礁岩太滑溜,會跌壞心肝女兒,便下令在水族中招“門坎石”,鋪在礁岩上為龍王公主墊腳。誰願承擔這一重任,海里礁上任憑來去,不必再受管束。水族們平日老埋怨水底的日子太沉悶,有這么個好機會,都爭著報名,競爭激烈。龍頭魚憑自己沾了個“龍”字,第一個應試。它們一條挨著一條橫臥在礁岩上,讓龍王公主踩著走。可龍頭魚們平日嬌生慣養,身子虛弱,龍王公主踩上去才走了兩步,它們便吃不消了,一條條東倒西歪的,讓龍王公主摔倒了。龍王大怒,把龍頭魚們狠狠打了一頓,打得它們也脫了,骨頭也酥了。水族們嚇壞了,不敢再試,只有藤壺挺身而出。這藤壺原在龍宮御膳房打雜,平日用壞的酒盅碗盞,都一一保存著,這一回派上用場了。它們把破酒盅殘碗盞往身上一罩,一層層附在岩礁上,龍王公主踩上去穩穩噹噹的,一走走到了岩頂。從此,藤壺們便既能在水底又能在礁岩上生活了,時間一長,那些酒盅碗盞就成了保護身子的硬殼了。

食用方法

溫嶺人吃藤壺一般都是清水氽湯鮮吃,其法很簡單,放點姜芽,放點鹽,將水燒開了,再放入藤壺燒開就可以了,其味鮮美可口,無須再放味素,撒點蔥花,則色香味俱全。當然,也可以“重鹽醃之,能久藏”,醃了吃,味道各有千秋,也可鮮吃。
藤壺最好鮮吃。島上最經典的吃法就是,一敲回來即連湯帶水裝盤來個隔水清燉,我們叫“燉觸”。除撒一丁點鹽外,無需任何調料,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燉熟揭鍋,會發現盤子比之前滿了些許——一層富含蛋白質的似蛋花又像豆腐花的物質被蒸了出來,厚厚地聚積在色澤白嫩、肉質細膩的藤壺肉周邊,同時,藤壺特有的鮮香撲鼻而來。
將雞蛋打散加少量黃酒放入洗淨的藤壺中清蒸,這便是具有健胃止酸功效的藤壺蒸蛋。藤壺的鮮甜夾雜了黃酒的醇和,輕輕一聞就足以讓人食慾大動欲罷不能,吃過一次後更是念念不忘。藤壺比一般的海鮮更難保鮮,即便放進冰櫃,不出兩日便不再肥美,原有的風味蕩然無存。幸好,智慧的島上人民發明了“醉觸”。“醉觸”分為生醉和熟醉,生醉即把新鮮的生藤壺洗淨,放進玻璃瓶,倒入黃酒,再加少量的白糖和鹽,密封數日後食用。若把新鮮生藤壺換成氽水後的半熟藤壺,那就是熟醉了。生醉比熟醉可保存得更久,風味也更原始,下酒下飯都是上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