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胎漆器,是福州三寶之一,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其質地堅固輕巧,造型典雅別致,色澤瑰麗鮮艷,裝飾精細,結實耐用,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厚的地方特色,具有碰不壞,摔不破,不掉漆,不褪色等優點。
福州脫胎漆器起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先前只作為珍貴的饋贈品,在官場內流傳。“五口通商”後逐漸轉向外銷。產品品種有瓶、盤、具(茶具、酒具、菸具等)、盒、屏風、掛聯、透花鏡屏、雕漆家具以及人物、動物等。技法上有傳統的黑推光、色推光、薄料漆以及彩漆暈金、錦紋、朱漆描金、台花、嵌螺甸,還創新有寶石閃光、沉花、堆漆、雕漆、浮雕、仿彩窯變、仿青銅等,同時還有和玉、石、牙、角雕等雕刻藝術相結合的新技法。產品曾在國內外各種博覽會、展覽會上展出,次數約在300次以上,屢獲國際頭等金牌及各種獎賞,曾被譽為“珍貴黑寶石”和“東方珍品”。其產品除進入一般家庭外,還進入旅遊勝地,以實用新穎,小巧別致,價廉物美的小餐盒、小套盒、名勝風光小漆畫掛櫃等形式供應遊客,產品還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了適應現代建築的需要,新創出漆畫產品,可作為室內、大型牆壁、立櫃、頂面等的裝飾,顯得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西藏拉薩賓館、福州閩江飯店、廣東海南通什度假村等內部的服務台、客房、宴會廳、家具以及美國費城酒家的頂面、日本新地中華街四座牌樓的裝飾皆採用福州漆畫。此外,陳設在福州西湖賓館高級餐廳內的“天女散花”,為香港寶蓮寺創作的“四大天王”佛像,以及“暗花纏枝牡丹大花瓶”等作品,皆高逾3米;為美國長城大酒家製作的四對脫胎漆金龍和兩座全金七層寶塔,其高、闊工藝都堪稱同類產品之最。據福州第一脫胎漆器廠1985年統計,該廠設計投產的新產品有169種、7248件(套),1987年生產74種、1376件(套)(其中以創新產品為多)。
據傳清乾隆年間,漆匠沈紹安在一座寺廟裡發現大門的匾額雖然木頭已經朽爛,但是漆灰夏布裱褙的底胚卻完好無損。細心的沈紹安從中得到啟發,回家後不斷琢磨試驗,造出了最早的脫胎漆器。沈紹安因此成為福州脫胎漆器的鼻祖。1844年,福州被闢為5個通商口岸之一,藝人有更多機會接觸到海外工藝術品的花式和製作技藝,使漆藝的材料技術和工藝技術有了更大的發展。1910年,沈紹安的五代孫沈正鎬、沈正恂攜脫胎漆器赴南京參加“南洋勸業會”,二人均獲“一等商勛”金牌獎,清政府還賜予“四品頂戴”榮譽官銜,福州脫胎漆器也因此一舉成為國內漆器業的巨擘。
脫胎漆器的製作過程十分繁複:先用泥土、石膏或木模等製成內胎,以生漆作為粘劑,用夏布、綢布等逐層裱褙,連上兩道漆灰料,陰乾後脫去內胎(另一種做法是使用木胚),這就是脫胎漆器的雛型了;再經過填灰、上漆、打磨和陰乾處理等幾十道工序,這才做成半成品(漆器行話稱“地底”,如果直接上漆在木胎上,那就不是脫胎而是普通的木胎了);最後,再加工配上彩漆和各種裝飾,才製成被稱為“中國工藝品三寶”之一的脫胎漆器。脫胎漆器質地堅固,而又十分輕巧,色澤鮮艷,裝飾性強,經受從沸點到冰點的溫度,仍可保持不變形、不脫漆,因此廣受歡迎。
熟悉脫胎漆器的人大都熟知關於脫胎漆器的兩個故事。故事之一是傳說鴉片戰爭後,一個英國商人攜帶一隻高1米的脫胎大花瓶乘船回國,不幸遇到大風浪,大船沉沒,人遇救,花瓶卻隨船沉入海底。3年後,此人不惜重金委託打撈公司從當年的沉船中尋回這隻大花瓶,卻見她依然鮮艷奪目,光彩照人!於是福州脫胎漆器的美名傳遍英倫,譽滿全歐洲。故事之二是抗戰前,在美國芝加哥曾舉辦過一次萬國博覽會,福州的脫胎漆器與日本的漆器同列一個展廳,中日兩國的漆器看上去都是質量上乘,難分伯仲,評審無法評判。後來有人提議將兩國的漆器一同放入鍋中,蒸煮3小時,結果日本的漆器化為泥漿,而福州的脫胎漆器卻完好無損,理所當然地獲得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