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拼音:zhù)是現代漢語常用字。祝最早見於甲骨文,像一個人跪著祈禱的樣子,本義是祝願禱告。祭祀時主持祭禮之人亦可稱為“祝”;又指斷絕,如:祝髮為僧。周代的“祝”多用作官稱,如:大祝;現代基本意思是表示對人或對事美好的願望。又通“咒”,指詛咒。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祝
- 拼音:zhù
- 注音:ㄓㄨˋ
- 筆畫數:9
- 部首:礻
- 筆順:丶フ丨丶丨㇕一ノ㇄
- 四角號碼:36212
- 五筆:PYKQ(86);PYKQ(98)
- 倉頡:IFRHU
- Unicode:795D
- 字級:常用字、一級字
- 平水韻:入一屋
- 鄭碼:WSJR
- 異體:祩、𥘱、𩚶、𥞏
字源解說
詳細解釋
拼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zhù | 動詞 | 表示良好的願望。 | wish | 祝你身體健康。 《莊子·天地》:請祝聖人,使聖人壽。 | 祝願;祝賀;祝捷;祝壽 |
〈文言〉削;斷絕。 | cut off;rupture | 張協《雜詩》之五:行行入幽荒,甌駱從祝髮。 | 祝髮為僧 | ||
〈文言〉用言語向鬼神祈禱求福。 | pray | 《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諸為君者皆輕死為勇,飲食必祝曰:“天苟有吳國,尚速有悔於予身。 | 祝告;祝祓;祝神 | ||
〈文言〉囑咐;請求。 | 華岳《田家》詩:拂曉呼兒去采樵,祝妻早辦午炊燒。 | 祝藥 | |||
〈文言〉編織。 | 《詩經·鄘風·乾旄》:良馬六之,素絲祝之。 | ||||
名詞 | 〈文言〉祭神的祝禱詞。 | 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五:高宗除喪,余以禮部郎入讀祝。 | |||
〈文言〉祭祀時主持祭禮的人。 | 《詩經·小雅·楚茨》:工祝致告。 | ||||
〈文言〉通“柷”。樂器名。即柷敔。 | 荀悅《漢紀·武帝紀五》:木曰祝敔。 | ||||
(Zhù)姓氏用字。詳見“祝姓”。 | 祝允明(明代書法家、文學家) | ||||
zhòu | 動詞 | 〈文言〉通“咒” ,詛咒。 | curse | 《詩經·大雅·盪》:侯作侯祝,靡屆靡究。 | |
〈文言〉發誓。 | swear | 《東觀漢記·司馬均傳》:輒言敢祝少賓乎,心不直者終不敢祝也。 | |||
Chù | 古國名。 | 《竹書紀年》卷上:(周平王)三年,齊人滅祝。 |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康熙字典
廣韻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書法欣賞
音韻參考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等 | 四呼 | 韻系 | 韻攝 | |
---|---|---|---|---|---|---|---|---|---|---|---|
廣韻 | 呪 | 職救 | 章 | 尤 | 去四十九宥 | 去聲 | 三等 | 開口 | 尤 | 流 | |
粥 | 之六 | 章 | 屋三 | 入一屋 | 入聲 | 三等 | 開口 | 東 | 通 | ||
洪武正韻 | 著 | 陟慮 | 四御 | 魚 | 去聲 | ||||||
祝 | 職救 | 十九宥 | 尤 | 去聲 | |||||||
祝 | 之六 | 一屋 | 東 | 入聲 | |||||||
分韻撮要 | 竹 | 照 | 篤 | 第六東董凍篤 | 陰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