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太平鼓

京西太平鼓

京西太平鼓,北京市門頭溝區民間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太平鼓是一種老百姓自娛自樂、集體傳承、集體發展的傳統舞蹈,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和深厚的歷史淵源,在當地的民俗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傳,清初,京城內外太平鼓極為盛行。

2006年5月20日,京西太平鼓被列入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京西太平鼓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單位:北京市門頭溝區
  • 遺產類型: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Ⅲ-1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演奏特點,舞蹈習俗,主要分支,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重要活動,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清 太平鼓清 太平鼓
據史籍記載,太平鼓最初與驅術有關。太平鼓娜蹈起源於古老的巫術,是用於祛邪除崇的祭祀儀式。在中原漢族地區,祭祀時以單而羊皮鼓作為祛器。打鼓祭祀古已有之,其本息是祛除瘟疫、祈求平安。
據《禮記·月令》記載,春秋時期“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古人於臘日或臘前一日擊鼓祛疫,因此得名。《呂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儺旁磔。”漢高誘註:“今人臘歲前一日由鼓驅疫,謂之逐除。”新春打鼓祛崇,這種古老風俗距當代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秦漢時期,鼓鮮的祭把功能弱化,開始出現在宴飲場面,以增加喜慶氣氛,並成為一種時尚。據史籍記載,持鼓的舞蹈主要有《盤舞》《鞞舞》《鐸舞》《拂舞》《白貯》等。當時的《鞞舞》使用有柄的小鼓,已與太平鼓形狀接近。“鞞鼓”即舞蹈道具。
晉代“鞞舞”之風得到延續,“鞞鼓”表演主要用於軍隊和民間祭祀。鞞鼓舞在軍隊宴飲時表演,並由官府宴飲傳入民間。
南北朝時期,儘管佛教得到發展,但道教在民間影響辦大。鞞鼓這種單面羊皮鼓是巫師、道士:祛除鬼欒的法器。
唐代張枯《周員外席上觀拓枝》詩稱:“畫鼓拖環錦臂攘,小娥雙換舞衣裳。”“畫鼓”說明鼓面國得雅致美觀,“拖環”說明鼓的柄下墜有鐵環。依據詩文分析,已與當代太平鼓舞蹈形態近似。這種表演拓枝舞的鼓比較輕巧,已經具備當代單面羊皮鼓的所有特徵。
宋代民間把大儺逐疫稱為“打夜胡”,據分析,“打斷”一詞即源乾“打夜胡”。宋代初年臘鼓被禁,改稱“打斷”。“打斷”是宋代民間最流行的持鼓舞蹈,亦用於祛疫辟邪的法事,使用的也是單皮鼓。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姜齋文集.雜物贊.太平鼓》記載:北宋崇寧、大觀年間,京城內外市街,有鼓笛拍板演唱,稱為“打斷”。政和初年,官令禁止,改稱“太平鼓”。
綜上所述,歷史久遠的太平鼓舞蹈,在北末時期仍主要用於巫術祭祀,北宋後期稱為“打斷”,後官方禁絕,改稱“太平鼓”。
北京是遼、金朝的都城,民族文化兼容並蓄,漢民族傳統文化得到繼承發展。元朝時期崇尚佛教,北京西鎮國寺、大慶壽寺佛教廟會極為盛行,包容各種各樣的民間藝術內容,太平鼓藝術也有不俗的表現。
明代,太平鼓主流已與巫術無關,成為城鄉普遍盛行的民間舞蹈。太平鼓在京城作為民間舞蹈,明代已經定型,城鄉民間打鼓者多為女子和兒童。明末《帝京景物略》記載:“童子撾鼓,傍夕向曉,曰太平鼓。”這種元宵期間日夜打鼓的情景,正是明代京城經濟繁榮,人們盡情歡樂的表現。
清代,北京民間太平鼓舞蹈得到延續,是漢族民眾最盛行的舞蹈形式。康乾時期太平鼓尤為興盛,汪啟淑《水曹清暇錄》,錢載《詠太平鼓》都記錄了京城內外打太平鼓的盛況。清代北京把太平鼓稱為“迎年鼓”,每年臘月和正月民間打太平鼓,是北京城鄉村鎮的獨特最致。
京西太平鼓京西太平鼓
在宮廷舊曆除夕,也要打太平鼓,取“太平”寓意;而民間打太平鼓,是對太平盛世,國泰民安及安樂生活的追求與企盼。太平鼓舞蹈聲情並茂,不僅活躍了節日氣氛,增添了生活樂趣,一定程度上也寄託著民眾美好的心理需求與願望。
清人何耳《燕台竹枝詞》:“鐵環振響鼓篷蓬,跳鰾成群歲漸終。見說太平都有象,衢歌聲與壤歌同。”這是對民間打太平鼓歡樂情景的記錄,更是對人們企盼太平,享受太中心情的抒發。
據史籍記載,明清時期每逢新春以及元宵節,民間用鐵圈家上單皮為鼓,形如庸扇,鼓柄上套鐵環,擊鼓搖環,邊舞邊唱。可見北京地區春節打太平鼓這一風俗的歷史是久遠的。
2006年5月20日,“京西太平鼓”由門頭溝區申報,率先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8年6月7日,“石景山太平鼓”(石景山區)和“怪村太平鼓”(豐臺區)分別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京西太平鼓”的擴展項目。
2009年海淀區蘇家坨村太平鼓、房山區太平鼓也相繼納人太平鼓擴展項目。這些區域的加人,使京西太平鼓範圍得到擴大。符合歷史實際,有益於太平鼓民間藝術內涵的豐富,更有利於太平鼓藝術的普及,發展與提高。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太平鼓通常有兩種表演形式,既可以邊打邊舞,也可以間打間唱。邊打邊舞,這種表演形式主要是舞者在不同鼓點的伴奏下,做出不同的舞蹈動作,舞離不開鼓點,鼓點又隨舞而變化。表演時,表演者一面擊鼓抖環,一面騰挪跳躍。跳時,人們結合舞步,使勁扭動腰部,一邊以正面擊、反面擊、敲鼓心、打鼓沿、上下左右震顫鐵環等鼓法不斷擊鼓。

演奏特點

太平鼓音樂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鼓點”和“唱曲”。太平鼓的“鼓點”既是套路名稱,又是音樂曲牌,以四分之二拍為多。鼓點節奏以四分音符為主的,藝人們稱“單鼓點”;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為主的,被稱為“雙鼓點”。當地藝人把“唱曲”又稱“唱繩歌兒”或“唱繩調兒”。唱詞一般以人物、典故、時令花草及大實話為主,曲子是當地流行的民間小調。演唱時,先唱序,後唱主段。

舞蹈習俗

太平鼓在每年的臘月和正月最為活躍,在當地的歲時民俗活動中很吸引人,百姓們擊打太平鼓更是對太平盛世國泰民安的期盼。打太平鼓不僅可以烘托節日氣氛,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出北京地區的節慶習俗。
京西太平鼓京西太平鼓
太平鼓由於深受百姓們的喜愛,保留了多種套路、打法和風格各異的流派。流傳下來的動作套路有十二套之多。太平鼓具有一套完整的民間肢體語言,其中婦女的基本動律是“扭勁”、“顫勁”(一種說法認為與封建時代婦女纏足習俗有關);男性舞者的動律特點是“搧勁”和“艮勁”。

主要分支

海淀區蘇家坨村太平鼓
蘇家坨村太平鼓,於2009年破列人北京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護展名錄。
海淀區蘇家坨鎮地處京四妙峰山廟會古香道東部登山起點,該處地方太平鼓歷史久遠,相傳是清代由富女傳出來的。太平鼓當初在宮廷里是給皇帝,王公大臣表演觀看的,具有官延觶蹈的味,傳出後在海淀區山後蘇家坨地區,十分流行。
京西太平鼓京西太平鼓
蘇家坨村太平鼓表演套路豐富,鼓點明快,隊形變化多樣,女性動作小巧而嫵媒,男性動作剛勁有力。
豐臺區怪村太平鼓
豐臺區怪村,舊稱怪它村,清代民國時期隸屬宛平縣。相傳怪村太平鼓是宮女傳出來的,最初是為皇官和大臣表演的。水平很高,一經傳出便在京郊盛行起來。
怪村太平鼓舞姿輕巧含蓄,節奏明快,具有較高的技巧和藝術價值,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村民決心把太平鼓傳承下去,把太平鼓這一傳統藝術保護好。
石景山區古城村太平鼓
石景山區舊時屬宛平縣,此地的太平鼓有200多年歷史,尤以五里坨、模式口、北辛安、古城村、劉娘府、衙門口等村最盛行。新中國成立後,本地區太平鼓曾在天安門廣場、吉祥劇院等地參加演出。太平鼓的傳承方式主要是家族傳承;其次是村民互相學習並表演;再次是因婚嫁從外村帶來。
石景山區太平鼓舞蹈,以婦女表演居多,打鼓時按鼓點節奏變化,表現不同舞蹈套路,風趣幽默,生活氣息濃郁。太平鼓邊打邊舞,或間打間唱,鼓和舞有機配合。鼓既是樂器又是道具。人們左手持鼓,右手擊鼓,隨著鼓點節奏翩翩起舞。小腳婦女打太平鼓最具“扭勁”“顫勁”;男子打得好的,有獨特的“扇勁”和“艮勁”
石景山區衙門口,五里坨等村的太平鼓
石景山區衙門口村村落龐大,截至2016年5月,有4000多口人,古來就以脫離農業的市民階層居多,20世紀50年代中老年婦女打太平鼓是村中一大景致。村裡有二三十個家族盛行打太平鼓,小腳老太太舞姿細膩輕盈,中年婦女改造腳的舞蹈動作沉穩幹練,年輕女孩子在學校學過體育,打起鼓來動作舒展優美,各具特色,因此說太平鼓是與時俱進的民間藝術。
琉璃渠村太平鼓隊琉璃渠村太平鼓隊
在石景山區,各村的曲調有所不同,過去人們聽唱的內容就知道是哪個村子的太平鼓:劉娘府村唱《四喜歌》;模式口村唱《悲調》;五里坨村唱《百花名》;衙門口村唱《十二月古人名》。
房山區天開村太平鼓
北京市房山區孤山口村、北甘池村、天開村鄰近山區,舊時盛行太平鼓。天開村太平鼓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早在清康熙年間就有太平鼓表演,已有300多年歷史。
天開村太平鼓表演套路很多,可分為單串花籬笆、雙串花籬笆,三環套月、單跳、二龍戲珠、走八字、葫蘆頌、鳳凰單展翅、雙展翅,正捲簾、倒捲簾、六步、八步、二十步、二十四步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從鼓在製作工藝到在舞蹈中發揮的競技性、趣味性和即興表演的多成分作用,太平鼓已經超脫了作為樂器音響載體的單純功能,而成為這一地區具有強烈地域文化象徵的器物,是當地老百姓文化認同的標誌。作為典型的北京地區傳統民間舞,對太平鼓的發掘、搶救和保護,將帶動和促進整個北京地區民間舞蹈的弘揚。發掘、搶救和保護太平鼓,對豐富和完善北京民間文化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

傳承現狀

怪村太平鼓是中國北方傳統鼓文化的當代遺存,可以為北京地方歷史文化的研究提供參考。由於生存環境的改變,怪村太平鼓後繼乏人,急需搶救保護。怪村村民正致力於培養太平鼓表演的後備力量,挖掘整理即將失傳的珍貴資料,繪製動作圖譜,將太平鼓這種深受民眾喜愛的民間藝術形式完整傳承下去。

傳承人物

高洪偉,男,漢族,1969年生,北京市門頭溝區三家店村人。2008年2月,高洪偉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市門頭溝區申報。

保護措施

1983年秋季,在戒台寺、潭柘李錄製門頭溝太平鼓藝術資料片,組織者為北京民眾藝術館董敏芝、阮蘭玉等,表演者為門頭溝著名太平鼓藝人魯香林、高殿啟、李全友、張玉成、閆老太大,張玉茹及文化館焦志剛。當時包世軒以門頭溝區“民間文藝十大集成”顧問身份應邀參與,並拍攝了一批太平鼓藝人及表演場面的彩色照片,具體記錄了這段史事。
京西太平鼓京西太平鼓
1984年3月,門頭溝區文化館舉辦了一期太平鼓培訓班,地點在文化館院內。教練由太平鼓藝人高殿啟、魯香林及文化館舞蹈幹部焦志剛擔任,由音樂幹部董秀森、劉長泰負責鼓點節奏的控制。學習者有男女青年20多人,多人後來成長為傳承門頭溝區太平鼓的骨幹。
2008年6月14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公布,京西太平鼓項目中增加了石景山區太平鼓和豐臺區怪村太平鼓。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門頭溝區太平鼓隊來到天安門廣場參加開國大典的歡慶表演。
1952年,圈門裡西店村太平鼓藝人樊寶善舉辦兩期太平鼓學習班。京西礦區政府小煤窯工會把太平鼓改稱“和平鼓”,為參加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文聯)成立大會的代表進行民間文藝表演。這次在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官的演出,使太平鼓第一次走進北京城市的文藝舞台。從此,京西太平鼓民間藝術被各界所認可。
京西太平鼓京西太平鼓
1982年至1984年,門頭溝元宵節燈會連續舉辦三年,當時在北京是各大報紙的頭條新聞。在門頭溝區,民間優秀傳統文化出現了全面復興的大好局面。
1988年4月,門頭溝區舉辦第一屆國際風箏會,民間花會與太平鼓參與風箏會開場的民間藝術表演。此後連續舉辦多屆,其中1995年第八屆風箏節與第三屆中國民間藝術節合辦,門頭溝區各種民間藝術都得到復興與發展。
1990年9月,門頭溝組織800人的太平鼓表演隊,代表北京市參加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開幕式。

榮譽表彰

1956年,北京市某文藝團體參加當年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行的“世界青年聯歡節”,表演經重新改編的京西太平鼓,榮獲銀質獎章,第一次把京西太平鼓搬上了世界文藝演出舞台。
1984年春節,帶辦北京第一屆龍潭湖民間花會大賽,在九龍玉器廠的支持下,高殿啟等八人參賽,獲得優秀表演獎。
1988年春節,三家店村高殿啟帶領三家店村太平鼓隊參加第四屆龍潭湖民間花會大賽,獲得一等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