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ay是由襪理鞋說演變而來的,進而成為“襪說鞋理”,最後經過英文的翻譯,演變成wa-say,也就是襪說的意思。
基本介紹
- 外文名:wa-say
- 出處:《說文》
- 定義:穿在腳上的服飾用品
- 詳細:見下文
起源,出處,
起源
古代的襪子稱為“足衣”或“足袋”,通過數千年的演變,才發展到現在形式的襪子。古代羅馬城的婦女在腳和腿上纏著細帶子,這種綁腿便是最原始的襪子。直至中世紀中葉,在歐洲也開始流行這種“襪子”,不過是用布片代替了細帶子。16世紀時,西班牙人開始把連褲長襪與褲子分開,並開始採用編織的方法來編織襪子。英國人李,W·(WilliamLee)對它的妻子從事手工編織從而引起他對針織機械的研究,於1589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工針織機,用以織制毛褲。1598年又改制成可以生產較為精細絲襪的針織機。不久,法國人富尼埃(Fournier)在里昂開始生產絲襪。直至17世紀中葉才開始生產棉襪。 1938年美國杜邦公司發明了尼龍後,同年第一批尼龍襪投放市場,從此襪子市場發生了徹底的變化,尼龍絲襪深受人們的青睞,風靡一時。歐洲流行較晚,直至1945年第一批尼龍絲襪才正式面市。據考證,在中國的夏朝(公元前21~17世紀)出現最原始的襪子。在《文子》一書中有“文王伐崇,襪系解”一語,是指周文王系襪子的帶子散開了。從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中出土的兩雙絹夾襪來看,均用整絹裁縫而製成,縫在腳面和後側,底上無縫。襪筒後開口,開口處附有襪帶。襪的號碼為23cm和23.4cm,襪筒高21cm和22.5cm。
在人們所穿的襪子之前,人們一直用的是廣義上的護腿裝束。這可追溯到古埃及時,那種皮革束腿帶和用麻或毛紡織物縫製的類似於襪子的裝束。到十字軍時期出現襪子Chausses肖斯,但它不是為女士們準備的,十字軍用純絲織物做成比較精美的襪子。女士們用精緻小巧的鞋裝飾她們的腳踝,在漂亮的裙子下忽隱忽現。那時,襪是男人們的專利。 1589年,英國神學院一名學生——威廉·李發明了一種手動縫製襪子的機器,比手縫製速度快6倍,這是縫製機鼻祖。同時,女士們也開始穿襪。工業化襪子生產始於1860年。制襪業一直尋找新的材料代替少而昂貴的真絲,混紡紗的產生令制襪業獲得巨大成功。1928年,杜邦公司展示了第一雙尼龍襪,同時拜爾公司推出丙綸襪。1940年,高筒尼龍襪在美國創造歷史最高銷售紀錄,並開始成為普通日用品。